书城历史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3890700000004

第4章 悲哀的子婴(1)

从历史的宏观上讲,秦朝是二世而亡。从历史的微观上讲,秦二世还有一个叔叔子婴,他也做了45天的皇帝,在45天里还有了一个作为,即杀死了那个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然而,子婴最终被刘邦大军所击败,后再被项羽所杀。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时秦朝才真正灭亡了。

§§§第一节 万世只传二世

秦始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在历史上极有作为的皇帝。他重用李斯,以法立国,强盛了国力。然后并吞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统一了天下。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所以称自己为始皇帝,他宣诏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此诏一出,从此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之君主便称为了“皇帝”,嬴政则被叫做秦始皇(前221-前210)。相信他讲这话时豪情万丈,满朝文武也都真诚而激动地流着泪,山呼着“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子们这时与秦始皇赢政都以为,始皇上承天意,下驭百姓,既有上天的佑护,又有雄才伟略及大批贤才猛将的支撑,这天下还不万万年么?

然而秦却真的是二世而亡。它历时仅15年,成了强大却短命的的王朝。

这里用得上一句谶语,叫作有不平凡的开始,便有不平凡的结局。秦始皇的开始是不平凡的,是从一个叫吕不韦的商人的奇特的商业创意开始的。结果便不平凡起来,便由一个叫赵高的宦官作了二世而亡结尾。

秦国起源

秦国的起源,近年成了研讨的热点,有多种说法。原来很多学者认为秦人祖先是西北的戎狄,但最新有考证认为秦人是东夷的后代。如何汉文先生在《赢秦人起源于东方和西方迁徙情况初探》中认为,秦人是上古时代在齐鲁、淮海一带的氏族部落,他们的发祥地在今山东境内的莱芜、泰山附近一带。这个赢姓部落以女性为中心,是一个善于牧马、用马的游牧部落氏族。伯益是该部族受领封地后的第一祖先,他是“少昊(东夷)之后”。在****时期,赢秦人的氏族部落分布在今山东、苏北、皖北、豫东乃至鄂东、河北、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内,并建立了不少部落国家。后因抗周失败,迁徙西方与当地土人长期杂处,变成了一种和西戎人没有区别的部族。

但这是一家之说。正史中记载的秦人的起源有二。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祖先的传说是:“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颛顼与黄帝、帝喾、尧、舜并称为我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他的孙女女修吃了玄鸟的蛋而生大业,大业的子孙到了舜帝时“赐姓嬴氏”。

秦人的起源的第二个说法来自近年大陆西部历史学者们研究的成果,其可信度也是较高的,综述如下:

大业之后,到了大费作秦人部落首领时,他为舜帝调驯鸟兽,很有成绩,舜便赐他姓“嬴”。大费还同大禹一起治过洪水,受到舜的奖励。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诞生,秦人(正确说是“蠃”姓氏族)便属夏。夏代末,秦部落当时的酋长费昌,脱离夏桀,投奔商族,参加了商首领成汤发动的推翻夏朝的战争。商朝建立后,费昌为成汤驾车,其后代世世为商做事,社会地位比较高。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动灭商战争,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史称西周。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这时,以武庚为首的商朝后代发动了叛乱,一批嬴姓氏族也参加了进来。周公率军平息叛乱,将叛乱的部落逐到远方。秦人全氏族沦为奴隶,被赶向西方荒凉的黄土高原,为周守西部边陲,社会地位一落千丈。

秦人的首领常被周天子征调服役。传说周穆王到西方相会西王母于瑶池,便征秦人造父驾车。由于造父技术精湛,赶的车一日千里,很讨穆王的欢喜,被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周孝王时,因战争很重视养马。他听说秦人善养马(相马人的始祖伯乐就是秦人),将当时的秦人首领非子召来,让他在汧水和渭水会合处(今陕西宝鸡一带)的平原上主管养马事宜。由于非子养马有功,周孝王将非子的异母弟成封于秦(今甘肃天水附近),继承嬴氏血缘,号称秦嬴,准其筑城。此后,“嬴”氏族才正式被称为“秦人”,并将氏族发展成了诸侯国。

吕不韦的大买卖

春秋战国时,秦国因秦襄王聘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开始强大。到了公元前262年,阳耀(今河南禹县)的一个商人吕不韦来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这一天,开始了秦国又一个传奇式的阶段。《史记·吕不韦列传》载:

吕不韦知道秦昭王庶出的孙子子楚在赵国当人质。秦昭王立有太子安国君。太子安国君最宠爱的妃子是华阳夫人。子楚是安国君另一个妃子夏姬所生,是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庶出的一个,所以无人疼爱,便作人质送到了赵国。

吕不韦算计着,秦昭王年岁已大,很快就会作古;太子安国君当储君时间也太长了,年龄也太大,在位时间也不会太长。安国君的正妻没有给他生下嫡子,所以他必定会从庶出的儿子中选立一人继位。吕不韦盘算,安国君最听华阳夫人的话,而华阳夫人自己也没有生育。如果能让华阳夫人将子楚收为自己的儿子,在安国君去世后,子楚便会继位。他相信他的投资这时就会回本,而且这个投资回本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利润更是大的惊人。

盘算决定之后,吕不韦先结交了子楚,再将自己的钱财一半用于供子楚过豪华上等的生活,一半用于到秦国收买华阳夫人。他最终让子楚成了华阳夫人的儿子并被安国君定为自己的接班人。更绝的是,吕不韦还让自己已怀有身孕的妻子赵姬当了子楚的夫人,最后生下了一个男孩为蠃政,即后来的秦始皇,这便是《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所记录的这段故事:“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果不出吕不韦所料,在位56年的秦昭王不久去世,安国君继位。安国君作储君年龄太大,在位一年也去世,子楚便顺理成章地当了秦王,为秦庄襄王,立蠃政为太子。而吕不韦成了秦庄襄王子楚的宠臣,当了丞相,封文信侯,还得到了河南洛阳最好的封地,食邑十万户。

秦庄襄王子楚即位三年也去世,蠃政继位,尊吕不韦为仲父、相国,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吕不韦这时成了全国首富,史载“不韦家僮万人”。

吕不韦的权力结构论

吕不韦治国有方,秦国在战国时强大起来。国盛则修史。他招揽门客三千,编写《吕氏春秋》,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完成。此书以儒家学说作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融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是一部理论巨著。全书共26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共160篇,20余万字。吕不韦在书中提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家天下。惟有立国为公破私者可得天下。国家之所以要立一个君王,是为了维护一国人之利益,为此君王要顺民心,要仁爱,要为民去灾祈福,而不可滥用民力,不能奢侈腐化,否则此君便会被推翻。要当好君王,还要做到任用贤能臣僚。臣僚们则应团结、忠君、爱国。但君王成为指黑为白的昏君时,臣僚们可以不拥护此君。

显然,这本书有为吕不韦长久摄政找理论依据之嫌的。但这本书也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权力结构论的观点,即权力不是天赋的,而是靠两个基本点来取得的:一是靠民心所向;二是靠代表各种政治势力的官僚的支持。

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是聪明的,成功的。但成为了政治家后,商人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便让他未得善终。

赢政长大了。到二十岁时,按秦国的规定就可以亲政。但为了不断攫取最大的利益,在赢政母亲——自己原来的妻子赵姬的支持下,这位仲父迟迟不将最高权力交还赢政。这件事让他与赢政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最后,赢政在自己二十二岁那年,在一批谋臣策划下,突然来到旧都雍(现陕西风翔)的蕲年宫,行了冠礼、佩上了剑,宣布亲政。闻讯,与赵姬一直私通的假太监嫪毐发动政变,年轻的秦王赢政平息了政变,杀了嫪毐及其与母亲赵姬所生的两个弟弟,软禁了母亲赵姬。这时正好有吕不韦的门客李斯因不满吕不韦克扣用度,打小报告揭发吕不韦有谋反之嫌。于是赢政乘机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之职,最后写信逼其自杀,由此结束了秦国的吕不韦的历史时代,开始起自己亲自书写秦国历史乃至中华历史的时代。

年轻的秦王启用了两个人

这时,年轻的秦王扔掉了仲父这根拐仗,当然也将《吕氏春秋》的观点忘在了脑后。年轻的秦王不认为他的权力需要人民和大臣来认可,他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如果不是上天的认可,一个给周天子放马的部落,如何会发达到统一了天下呢。这时的秦王,起用了两位大臣。

一位叫李斯,他是著名的法家,他的学说中没有仁君爱民一说,有的只是严刑峻法。他的学说是,只要法律严峻,臣民自然敬畏,国家便会长治。年轻的秦王十分同意他的观点,加上他举报吕不韦有功,开始授他以长史的职位,后官至延尉。他辅佐赢政,用二十年时间,最终统一了天下。之后他官至丞相。

还有一位叫赵高,他力大过人,为人聪明,好读书,好研究法律。想必在私下认真研读了《吕氏春秋》,当然也熟记了吕不韦权力结构的理论。相信他是十分同意吕丞相的观点的,他后来的所做所为就证明了这点。但他见年轻的秦王不喜欢这个学说,也就没有表露出他对《吕氏春秋》学识来,反倒时时谈论法治。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赵高者,诸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就因为他对吕氏权力结构的理论吃得很透,他后来成了秦国二世而亡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立君弑君

李斯的硕鼠志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为楚国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人),出身布衣,年轻时候到郡里的粮库谋了个小吏当。一天,看到粮库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见人就惊逃;再看粮仓中的老鼠,住在大屋下,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于是李斯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无人尊敬,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己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呀(“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于是,发下鸿愿:要当一个硕鼠!他投到春秋战国时著名儒家荀子的门下学习。不过李斯认为儒学在一个****的时代与世无补,便转学法家,这是历史上由儒转法的一例。

学习毕业后,他分析天下七国,认为自己的祖国楚国虽大,但已没落,最具潜质的是秦国。他便来到秦国,利用吕不韦招揽天下之士的机会,进了吕府,当了一名门客。又借着给吕不韦跟班得见秦王的机会,上书《论统一书》,讨得秦王赢政喜欢,任为长史。

这时,他也有过一个危机。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韩国的企图是,秦国对此渠的长期投入,会消耗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无暇东伐韩国。结果有人告发,郑国被捕。郑国交代说:“我作为韩国的间谍,通过引诱你们修渠,可让自己国家多存在几年,但你们秦国由此也是可以得到万年的大利呀(“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听了这话,秦王没有杀他,而是让郑国去做完了此项工程。然而秦国内因此便不断有人说,外来人很不可靠,应当把外来客卿赶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这个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当然也在被逐之列。

这时,李斯没有简单的退却,他那远大的志向让他挥毫写就了《谏逐客书》。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是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们为秦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第二段笔峰一转,做了许多比喻,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品很喜爱,对不是秦国的人才却持另一种态度,这是不对的。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文章站在秦国要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理足辞胜,文采雄放,最终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成为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文章。

之后李斯官运亨通,权高位重。他策划辅助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被秦始皇赢政封为丞相。接着,他否定分封制,采用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后增至41郡),让秦朝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他再以“六”为基数统一度量衡,还修筑了三条交通干线——弛道。道宽五十步,路边种满了树,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叫做直道。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他“车同轨”,轨宽六尺;“书同文”,全国统一用起了小篆体字。原各国的城墙都拆了,兵器都上缴铸成大编钟和12个大铜人。书全都没收。要上学就以吏为师了,乱讲话的儒生四百六十余人给活埋了。一时,国家在他辅佐治理下,看上去井井有条,国家好像真的能长治久安了。

赵高身世之谜

赵高的身世就有些说不清。赵高在《史记》没有单独列传。赵高的身世和行为均在《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蒙恬列传》中谈及。他出身并不高贵。传统的说法是他是太监,或说他犯了罪被阉成了太监。2007年有一种考证说,他是赵国人,其母亲犯罪,父母一同被流放到了秦地,在监管地将他及兄弟生下。赵高长大后被分配到秦王宫里当厮役。他发愤读书,最终考试合格,进入秦始皇的身边。这年赵高23岁,秦始皇26岁。他的书法很得秦始皇赞赏,他又著《爰历篇》六章,被列为秦国的小学课本。他还被秦始皇派去专门服侍胡亥。这时赵高就不断向胡亥灌输要抢班继位的思想。有一天此事被人打了小报告。秦朝著名大将蒙恬立即将其逮捕。蒙恬依秦法判了赵高死罪。秦始皇闻讯赶来,网开一面,以权代法,将他赦免,并调他回自己身边作内侍并兼管玉玺。由此,赵高更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竭尽全力地服侍,最后官至中车府令(这是管理皇宫内务的一名中级官员,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班长,但非亲信不能担此任。)。

继位风波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喜欢巡游四方。到了晚年,还到处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来到沙丘(现河北平乡东北)时突然去世。秦始皇时年才49岁,正处壮年,因此一直没有立太子。但按中华长子继位的传统,那就应当由长子扶苏继位。

有考证说,秦始皇生有20多个儿子。但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个人。史书中还有秦始皇10个女儿被胡亥、赵高杀死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