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一发行的纸币叫“钞”。元代禁止用铜钱。钞从耶律楚才时就开始发行了。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统一印了“通行交钞”,以丝为本,规定银五十两可换丝钞一千两。各物品的价值,均以与丝的比价折成钞。同年又印“中统元宝交钞”(中统钞),以银为本,面额以十文为单位的有四种,分别为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和五十文。以百文为单位的也有四种,分别是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和五百文。以贯为面值的单位有两种,即一贯文和二贯文。规定十文为一分,一百文为一钱,一贯为一两,五十贯为一锭。
元朝开始在诸路设立交钞都提举司,分管地方钞政和印新钞,并在大都和各路置交钞库,为兑换机关。用坏的钞可以交官库换新钞,每贯收工墨费三十文。所收坏钞,每季集中焚烧。
开始时元朝钞法规定,新钞发到各钞库的同时,发同等数目的银子作为权衡。禁止百姓私下买卖金银。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前,按如此做法,银库充实,国家经济还算稳定。到阿合马上任后,为饱私囊,他竟将各地银库平准钞值的金银全部运往大都,还加印交钞。结果百姓无处兑换金银,交钞成为无本虚钞,造成物价上涨了十倍,钞值也下跌至原值的一半以下。
元朝对阿合马实行的是一种类似于现代的承包责任制的财政制度——包商制。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第二十六章中介绍,元朝以每年二百二十万两的指标将税赋包给了阿合马。所收税款,交给朝廷后,剩下的归自己,于是阿合马盘剥起来当然十分厉害。
阿合马首先禁止中原人煮盐,将盐的收入归了己有。后来禁止官员私自买卖药材,对铸铁也垄断起来,将这些收入收刮起来。这些做法让阿合马富可敌国,史载他有五百个老婆。他的做法引起了公愤,千户王益在太子真金的指使下,用铜锤砸死了阿合马。王益被捉处死,但阿合马罪行也曝了光,后被列入《元史·奸臣传》。
阿合马死后,藏籍宰相桑哥推荐说河北大商人卢世荣会理财。卢世荣被任命为朝廷大臣。但他虽然会理财,却是汉人,他提出节支增收的办法不但没有被采纳,而且他只执政百日,就被蒙族官员弹劾下狱处死。
桑哥没办法,只好自己亲自管理财政。他发行了“至元宝钞”,一个宝钞折比五个中统钞。开始货币稳定了一段时间,但由于朝廷的战争需要用钱,钞本银被不断抽走,新一轮通货膨胀又开始了,人民苦不堪言,经济一片混乱。元代朝廷不出台促进生产的政策,只知道加大税收。全国各项税赋,在五十年中平均增加了一百倍。
政治上的歧视汉人
经济上是压榨,政治上则是对汉人奴隶般的歧视与压迫。元朝的政治是很黑暗的。元朝实行的是不平等的种族政策。
元朝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称“国人”,称“自家骨肉”。色目人为第二等,蒙古人将他们作为助手。汉人为汉儿,南人称蛮子。汉人和南人为三等人和四等人,都是被统治民族。元律规定,蒙古人与汉人相殴,汉人不得还手。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第二十六章记载,成吉思汗时就规定,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一巴里失大概折合二两银币),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就可以结案。遇到征伐战争,差别待遇较平时更甚。为进攻安南王国,征用全国马匹,色目人三匹马中只征两匹;而汉人的马,无论多少,全部征收。朝廷高官也只能有蒙古人和色目人可担任。地方政府中汉人也不能任主官。在科举中,蒙古人和色目人为一榜单独录取,汉人、南人为另一榜,两榜难易不同。录取后,蒙古人授六品,色目人授七品,而汉人授从七品。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第二十五章中记载,就职业而言,蒙古人将人划分为十等:一等官,二等吏(不能擢升为官的政府雇员),三等僧,四等道(道士),五等医,六等工(高级技术人员),七等匠(低级技术人员),八等娼,九等儒,十等丐。一向最受中国传统社会尊敬的儒家、知识分子、士大夫等,斯文扫地,连娼妓都不如。知识分子,在蒙古人看来,是彻头彻尾的寄生虫。蒙古人认为,每一个人(包括妇女儿童)都要从事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实在想不通世界上还有专门读书就得饭吃的这种行业。
蒙古还将每二十家汉人编为一“甲”,“甲主”由蒙古人充当。甲主对这二十家汉人的财产和女子可以随便取用。元政府还规定:禁止汉人打猎,禁止汉人学习武术,禁止汉人持有兵器,禁止汉人集会拜神,禁止汉人赶集赶场作买卖,禁止汉人夜间走路。
蒙古人到了中原后,仍不讲汉话,不识汉字,一百年间的政权,也只有两个汉人出任过宰相,一是帝国初创时的史天泽,一是帝国瓦解前夕的贺惟一(他早已蒙古化,改名拓拔太平)。这样,蒙古王朝是以奴隶总管的身分来管理和控制中原的,元朝这种极不平等的政治制度埋下了民族反抗的火种。
两幅假心假意的兄弟和睦图
这时,元朝内部王位之争又起。
大德十一年(公元1320年),元第七代皇帝、真金太子之子元成宗死。卜鲁罕皇后秘密召元世祖忽必烈孙子安西王阿难答从前线回来,准备登基。右丞相哈剌哈孙则遣使分赴南北,通知真金之孙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俩回来继位。爱育黎拔力八达先到大都,拘了卜鲁罕皇后和阿难答。海山接着统兵也到。海山握有重兵,且为兄长,爱育黎拔力八达自愿让贤,海山登上皇位。是为元武宗。兄弟俩友好约定,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哥哥去世后由弟弟继位。在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后,帝位再归哥哥武宗的儿子和世辣。
这本是一幅十分感人的兄弟和睦图。但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继位后,却违背诺言,封和世辣为周王,迁往云南。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硕德八剌即位为英宗,但被权臣铁失所杀。谋反的大臣立镇守漠北的真金的孙子也孙铁木为帝,是为泰定帝。泰定帝在位五年即去世,武宗旧部燕帖木儿和河南行省丞相伯颜都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分别迎周王和世辣及弟弟图贴睦儿回来称帝。弟弟图贴睦儿先到大都,即帝位,是为文宗,是年天历元年(公元13238年)。但燕铁木儿挥兵杀来,让和世辣称了帝,是为明宗。文宗表面同意让位于兄,又勾画出一幅兄弟和睦图。但在两人相约上都之南时,文宗毒死了明宗,自登帝位。
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文宗卒(时年二十九岁),临终良心发现,下诏由明宗儿子继承帝位。燕铁木儿为了自己掌握大权,故意不立明宗长子而立幼子,是为宁宗。但宁宗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即病逝,燕贴木儿只好去迎立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元史·本纪第三十八》记载:“燕铁木儿既见帝,并马徐行,具陈迎立之意。帝幼且畏之,一无所答。于是燕铁木儿疑之,故帝至京,久不得立。适太史亦言帝不可立,立则天下乱,以故议未决。迁延者数月,国事皆决于燕铁木儿,奏文宗后而行之。俄而燕铁木儿死,后乃与大臣定议立帝。”这意思是说,当时燕铁木儿与妥欢贴睦尔并马一起走,扬着马鞭向他陈述了迎立的意图。妥欢贴睦尔年纪小,看见燕铁木儿专横跋扈的样子十分害怕,一句话也没说。于是燕铁木儿认为妥欢贴睦尔不喜欢自己,到了京师很久也不提立他为帝的话。因为国事都决于燕铁木儿,群臣也不敢过问。几个月后燕铁木儿因荒淫过度溺血而死,妥欢贴睦尔才当了皇帝,是为顺帝,时年十三岁。
元顺帝一生三件事
元顺帝继位后,他真正做的事有三件。一是废了伯颜,二是选了一个贤相脱脱,三是迷恋房中术丢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