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信(超值金版)
3890300000028

第28章 礼仪——形象是人的第一名片(3)

记住,你所交往的各种人,并不是绝对理性的,而是充满了各种情绪变化,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只有心胸狭窄的愚蠢的人才会任意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任意的批评会剥夺别人的自尊,让他们受到很大的伤害。在与人相处时,你要尽量去了解别人,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这比批评要好得多,而且这会让你培养出同情、忍耐和仁慈的品质。即使真的是别人错了,即使你一定要批评别人的错误,也注意一定要选择婉转的方式。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也不要用完美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每当你忍不住要批评别人时,先想一想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做,同时记住“了解就是宽恕”这句话。

★延伸阅读

▲完美的领导

当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陆军部长史丹顿感慨地说:“这里躺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领导者。”为什么大家对林肯有着如此高的评价呢?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历史功绩,也因为林肯待人处世的态度。林肯在年轻的时候,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经常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经常把写好的批评别人的信丢在乡间的路上,使别人很容易就能够发现,这样就能传到当事人手中。有一年的秋天,他又写文章讽刺一位自视清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他在《春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匿名信嘲弄席尔斯,这件事闹得全镇满城风雨。自负而敏感的席尔斯当然愤怒不已,终于查出了写信的人。他向林肯发出挑战书要与林肯决斗,林肯根本就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荣誉,他只好接受挑战。林肯有选择武器的权利,由于臂长他选择了骑兵用的腰刀,并且向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刀术。到了约定的日期,林肯和席尔斯在密西西比河岸碰面,准备一决生死。幸好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了他们,才终止了决斗,避免了两败俱伤。

这是林肯终生最惊心动魄的事了,这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任意嘲弄别人。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了。

§第45封信 尊重别人的选择权

孩子,在你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那些不明事理、是非不辨,甚至是好坏不分的人,应该给予同情,而不应该嘲笑或者责怪。如果你真心想帮他们,你就应该多多关爱他们。有可能的话,你也可以通过直接对话的方式,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思考方式。唯有这样做才是合适的,千万不要故意去取笑或责备对方。

人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每个人都希望事情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可是,如果有人坚持认为每件事都必须按照着自己的想法去进行的话,这样的人不仅算得上是刚愎自用,更称得上是无知傲慢的自大狂了。

人们总会坚持认为自己才是对的,那么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当然不能凭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如果先入为主,只因对方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同,就将对方视为傻瓜;或者因为对方的理想和自己的追求大相径庭,就将对方贬为朽木一块,甚至加以迫害,这种党同伐异的做法实在令人齿寒。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先哲伏尔泰的话可以为我们对别人选择的尊重增添一个新的注脚。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由,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衡量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准。在我们这片崇尚自由呼吸的土地上,当我们学会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选择,就更能彰显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你有评价的权利,但请记住:尊重别人的选择才是最大的善。

你在来信中提到,你非常瞧不起那些爱撒谎的人,认为他们是一些“人格卑贱”的家伙。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可我觉得很难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在我看来,说谎并不是一件就该下地狱的事。我想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去鄙视或者刻意地去排斥爱说谎的人。一个人说谎要么就是心中不安,要么就是心里恐惧,再不就是为了一点点可怜的虚荣。但不管怎样,很少有人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故意去说谎的,也就是说,很少有人真正把说谎当成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儿子,你要相信,谎言不论包装得多么精美,它迟早都会被拆穿的。

不可否认,一个人说谎有时会伤害到别人,但当真相大白的时候,受伤最重的还是说谎者本人。因为他已经丧失了信誉,往后无论他再说些什么,他所说的一切在别人那里肯定会大打折扣的。中国古代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还有伊索寓言里的小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些人为找借口而说谎,常常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所以才千方百计地编造各种理由,通常这种人会因为心中有愧而忐忑不安。他们越是想要维护自己的名誉,结果却越是适得其反,自己的名誉不仅没能保住,反而贻笑大方,让自己处于一种羞愧境地,不得不忍受别人鄙夷的眼光。这实在是得不偿失,毫无办法的事情。

如果真的犯了错,与其以说谎来掩盖事实,倒不如老实承认。承认错误既是求得重新改正的唯一机会,也是取得别人谅解的唯一办法。隐瞒错误或者不利的情况,并不是明智之举。自己心中有事,那种惴惴不安的忧虑,也难逃有心人的眼睛。如果处于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机会是相当渺茫的,不能取得成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要想不受良心的谴责,要想保全自己良好的声誉,要想堂堂正正地在社会上立足,就不应该也不能说谎。这一点你必须要铭记在心。诚实不说谎,不仅是你必须要做的,更是为了你自己的前途利益着想。

★延伸阅读

▲交流是双向的,给自己和别人说话的权力

人们的交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交谈时说者和听者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进行下去。按照说者和听者互换位置的规则,交谈才能够平稳地进行下去。这种规则好像交通规则一样,即使没有警察指挥,大家也都知道要红灯停、绿灯行。交谈的规则虽然没有交通规则那样明显,但也是被严格遵守着的。

交流是双向的。在听完对方的谈话后,自己也要发表一些言论。比如可以这样说:“我有一个亲戚,他是个钓鱼迷……”由此就得以自己说一些话题,使自己变成说者,对方变成听者。这样不断互换位置的谈话就好像投接球的练习一样,是交流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许多人常易犯这样的毛病,一旦打开话匣,就难以止住。其实,这种人得不偿失,因为他们自己付出的太多,话说得多了,既费精力,又给他人传递的信息太多,也还有可能伤害他人;另外,他们无法从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东西,当然问题不在于别人太吝啬,而是他不给别人机会。看来,那些口若悬河的人确实该改改,否则会吃更多亏。尤其是推销员常犯这种划不来的错误。为了使多数人同意他们的观点,总是费尽口舌。让对方尽情地说话!他对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所以向他提问吧,让他把一切都告诉你。

当然,也不能只是听对方的谈话,自己偶尔也要跟着说几句,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对方说:“我对钓鱼很感兴趣。”这时如果能这样说:“我没钓过鱼,但钓鱼一定很有意思吧!”或“您能把钓到的鱼亲手做成菜吗?”这样对话就可以顺着自己的问话展开,谈话也就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

§第46封信 做个善于倾听的人

孩子,我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喋喋不休地述说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事实上,每个人都喜欢别人能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经验,都需要听众。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自我陶醉心理:有人愿意听就觉得高兴,有人乐意听就觉得感激。

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按照说话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那就是沉默比多说话好。一个人的言语是他行为的影子,我们常因话多而伤害到别人。所以,聪明的人往往选择做一个倾听者,而不是说话者。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而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希望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

成为一名善于倾听的人,这对你的成功有很大的益处。也许你平时与人交往时已经发现,在你的周围有很多人都只会说而不会听。他们顾不上听别人的谈话,只是自己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或是同别人谈话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样的谈话毫无意义。

善于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手段,善于倾听无形中起到褒奖对方的作用。例如,一名商人向某位顾客推销时,对顾客提出的种种问题表示关切,顾客就会感到很开心。见到这种状况,就应该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是很好的听众,此时,顾客不仅乐意讲,也愿意倾听,这是一种互惠关系,而这种关系就是商谈成功的第一步。无论哪一种顾客,对于肯听自己说话的人都特别有好感。

你在倾听别人的谈话中可以获得别人的生活经验。灵活运用别人的经验,可以使你少走弯路,减少失败。

一个好的倾听者首先有真诚的态度。在你和别人谈话时,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你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眼睛注视着对方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只有虚浮、缺乏勇气或态度傲慢的人才不去正视别人。别人对你说话时,不可做一些绝无必要的工作,这是不恭敬的表示,而且当他偶然问你一些问题时,你也不会因为不留心他所说的而无所适从。

倾听别人的话时,偶然插上一两句同情的话是很好,不完全明白时加上一句问话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样做正是表示对他的话留心,但不可把发言的机会一抢过来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除非对方的话已告一段落,不开口了,你便可以自己把话接下去,或轮到你说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

无论别人说什么话,最好不要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那么你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听众。如果要提出意见或批评,要讲究时机和态度,不要太莽撞。不讲究方式和方法无疑会将好事变成坏事。

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好几次的事情再说起,这是深埋在他心里最难忘的事情,或比较得意令他高兴;或比较伤心令他不快。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听众的你,此时要有一种忍耐的美德,你不能对他说:“这事你已经对我说过好几遍了。”这样做会伤害他的尊严,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耐心听下去。你这时心里应该明白,他是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你应该同情他,而且他对你说时是表示对你的好感和信任。

如果说话的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觉得用时光和精力去应酬他十分不值得的时候,你应该用更好的方法使他停止这乏味的述说,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自尊。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开他的话题,而谈别的话题,这个别的话题最好是他喜欢的题目。

有时面对困境,你并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就够了。

★延伸阅读

▲倾听的技巧

1. 保持目光接触。意味着重视、鼓励,减少误解。

2. 适当的点头和适当的面部表情。表现出兴趣和思考。

3. 避免引起分心理解的举动和手势。

4. 提问。只对关键点提问。

5. 复述和解释。检查自己是否专注,检查自己是否准确理解,给对方反思和修正的机会。

6. 避免打断。

7. 少说。

8. 保持平静,控制情绪。

9. 注意角色转换。

§第47封信 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孩子,你一定还记得,几年前我打你的那一巴掌吧!那是唯一的一次,我在对你的教育上动粗,就是因为你没轻没重地叫了我一声“老爹”。也许你一直都认为,我做得有点过分,但我觉得那一巴掌会教你如何待人,最重要的是教会了你如何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