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绿色生活与环境科学
3883200000009

第9章 绿色旅行(2)

各国对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表明,人为的因素占90%以上,车辆和道路因素所占比例很小。我国1997年的统计表明,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占92.9%(其中司机占83.6%,非机动车手占4.4%,行人和乘客占4。9%),车辆因素占4.5%,道路因素占0.1%。路段上经常会有行人、骑车人乱穿,给汽车驾驶员一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在人行横道处,开车人丝毫不减速,没有任何让行的表示。没有现代交通观念和行为,车祸只会与日俱增。有关部门的分析认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及行人在同一道路平面上通行的“混合交通”,是我国多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何为现代交通观念?那就是车辆、行人要各行其道。而各行其道的前提又是什么呢?仅就穿行道路而言,就是行人的绕行和骑车的让行。在全社会宣传、普及与自行车有关的交通管理法规,强化骑车人的法制观念,促使骑车人自觉遵守行车规则。

在发生车祸的直接原因中,95%属于人为的因素,因此对所有道路使用者(司机、乘客、行人)应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力争做到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司机要严格执行司机守则,这对减少交通事故及其所致的伤亡,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现代文明的交通行为是——汽车大道路上飞驰,没有任何其他车辆和行人横穿马路,驾驶员尽可放心大胆地开车,不必担心会有行人进入马路。而在划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汽车嘎然而止,让行人优先通过。一切都那样有秩序、和谐、有条不紊。

在外旅行者,小心车辆,学会绕行与让行。

5、绿色交通

21世纪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世纪。大力开发“绿色交通”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交通工具,是指在行驶中对环境不发生污染,或只发生微量污染的载客工具,它的使用是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必要条件,对改善大气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载量、无污染、速度快的绿色交通工具,非地铁莫属。除此而外,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氢燃料汽车等“绿色汽车”将在未来通行天下。

(1)燃气汽车

世界石油组织发出警告:世界石油资源探明储量为1350亿吨,即使加上潜在储量,按世界石油消耗递增速度计算,也不过维持50年;中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可开采使用时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以石油为燃料的机动车,排出的废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汽车排气已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洛杉矶、东京,西欧一些大城市,都曾出现因汽车尾气排放一天内突然死亡几百行人的悲剧。

寻求使用新能源,改善环境状况,迫在眉睫。为此,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研究开发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绿色汽车”。

根据选用燃料的不同,天然气汽车可分为三类:压缩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液化天然气汽车。目前的天然气汽车大多是在汽油车的基础上改装的,又可烧油,又可烧气,所以叫双燃料汽车。它具有清洁空气等诸多优点。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到1998年,全国已发现油气田132座,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据专家预测,今后1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会成倍增长,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在日本,1962年就开始采用液化石油气(LPG)汽车作为出租、车,现今约有30万辆LPG车奔驰在日本国内,成为出租汽车的主力车种。

1998年9月15日,我国第一条天然气汽车公交线路在西安市投入运行。这条天然气汽车公交线路全长近20公里。据驾驶天然气公交车的司机们介绍,汽车使用天然气后,每百公里消耗的燃料费用只相当于过去的一半;另外,汽车废气排放量减少了90%。在上海,液化气出租车驶上了街头;在广州,公共汽车已逐步改用液化气汽车。北京公交总公司对公交汽车开始了改装工作,120辆燃用液化石油气的汽车奔驰在2路、10路、39路等5条线路上。据悉,几年内,北京市将对2万辆汽车实行改装,其中液化石油气与压缩天然气汽车各1万辆,建设两种加气站约50~60座。随着越来越多的天然气汽车驶入现代都市,城市的空气将得到改善,我们有望呼吸到清新健康的空气。

(2)电动汽车

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日趋紧张的石油供应,人们又重新把目光投向了电动汽车。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启动电动汽车。美国以洛杉矶市作为电动汽车示范区。法国对电动车实行大幅度优惠的条款。对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小货车等其他车型,也有特别补贴。1997年5月,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机械部在清华大学通过了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清华大学与北京客车总厂、北京电机总厂、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11项科研成果,研制成功7辆16座电动轻型客车。其中,两辆样车在京郊已安全行驶6000公里。经在试车场测定,一辆装有稀土永磁电机的样车最高时速达到82.9公里。从0~40公里/小时加速能力为14.3秒,一次充电可行驶120公里。

(3)太阳能汽车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下,世界太阳能首脑会议于1996年9月在哈拉雷召开。会议呼吁世界各国要开发利用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示范项目。这次首脑会议主席在闭幕词中说:“我们的地球现在正受到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沙漠化和毁林的破坏,这种破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严重。我们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这些危机。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危机的可行性办法。”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这是有效地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退化的途径。据悉,“中国一号”太阳能电动轿车,1997年在江苏连云港市问世。这种新型轿车长4.65米,呈牛背式状,其前端盖面和顶端盖面共装有4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电板。全车由光电转换、电子调速、电控显示、机械传动等四大系统程序组成。据测试,“中国一号”的储备电能、电压等数据和设计水平,已接近或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第一台太阳能试制车技术状况。

(4)氢燃料汽车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氢燃料汽车——“氢动一号”成为马拉松赛引导车。早在130年前,儒勒·凡尔纳就预言,水是未来的煤,我们要成功利用构成水的元素——氢和氧。用氢气代替石油和煤炭。用氢作燃料的主要技术是对水进行电解,用户可以使用氢和甲烷的混合物。

由于氢燃料中不含有碳,车辆的唯一排放便是水蒸气,十分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现在科学家们开始考虑用氢作为未来的主要能源,用氢作汽车燃料,是未来汽车燃料的发展方向,人类将进入氢时代。

6、旅游前应做好准备

外出旅游不比在家里,其活动地区多数为郊区,有诸多不便,所以行前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在旅游活动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就会束手无策,使旅游受挫,甚至扫兴而归。行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查阅资料。行前,最好准备一份旅游的路线图和旅游地的地图。要对旅游地有所基本了解。了解旅游地区的历史地理、掌故传说、乡土人情、风味特产等诸类情况,还可以咨询一下去过的人。否则,虽身临名胜,只能浮光掠影,看看表面,收获不大。

物品准备。少量日常盥洗用品。少量备用药及个人常发疾病用药。夏天宜带些风油精、十滴水、退热片、抗菌素、黄连素等常用药。防晕车、防创伤、防腹泻、防中暑、防感冒和消炎的药是必备的,酒精棉球、消毒纸巾也应随身携带。

特殊旅游的物品准备。徒步旅游须带遮阳物品(太阳伞、太阳镜、遮阳帽、防晒霜等)。自行车旅游带自行车的修理工具、气筒以及遮阳物品。野营旅游须带帐篷,睡袋或卧睡用具,御寒衣服,锅、取水用具,还可带上行军锹、塑料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