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生活动的直接动因。科学地认识人生需要,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决人生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一)人生需要及其特征
1人生需要的含义
人生需要是指人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在最一般意义上,需要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个标志,无生命物体不存在需要问题。但人生需要是生物需要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其他生物、动物需要有本质区别。其主要表现在:动物需要是天生的,而人的需要就其主要方面说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可以认识需要、调节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创造需要,动物需要仅限于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范围,并以自然本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需要,即使是人的自然需要,也不能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通常以社会特有的方式得以实现;动物需要几乎不发生变化,年年如此,代代如此,人的需要则在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同类动物需要是相同的,没有个性,人的需要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会因"文化的差异"相去甚远;动物需要的对象是自然形成的,人需要的对象主要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根据需要和现实条件,能够创造出世界上不曾有过而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各种事物,动物需要是有限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动物只需要直接的消费品,人不仅需要劳动产品,而且需要劳动,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2人生需要的产生
人生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人生需要。第一,人生需要产生于主体人自身的结构和主体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从主体自身结构来看,有什么样的主体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需要,主体结构不同,人生需要也不同,从主体人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来看,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空气、食物、阳光、水等自然条件,以及交往、群体等社会条件,人为了满足对这些条件的要求,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自身,即与外界经常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生需要就是在这一交互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由于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是多方面的,这种多方面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一定的需要。一般来说,人往往不可能童识到自己的全部需要,而只能意识到其中与自己的生命和当下活动有关的那一部分需要,对有些需要的感受也是无意识的,即使是有所感受,由于语言障碍也无法表达。第二、人生需要产生于主体人对其所依赖条件的感受。任何有机体对自身与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的现实状态都必然要作出某种反应,这是有机体的一种属性。譬如,人们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或者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这两种状态都是人生需要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三,人生需要产生于主体人保持自身存在的倾向性。任何有机体为了保持自身的平衡状态都要表现出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维持有机体与外部环境取得平衡的方式,也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条件。一般生物有机体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最多只能通过调整自身的结构来保持这种平衡,如有些动物以变色或毛皮的变换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则不同,人调整自身结构适应环境、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是在改造外界环境的过程中进行的。一方面改造环境,使环境服从和适应自己的本性;另一方面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又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使自己适应这种改造活动。正是在这双重的改造过程中,人不仅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地得到发展,人生需要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总之,人并不是为了需要来到人世间,但来到人世间就会有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3人生需要的特征
(1)客观性。人生需要是人的各种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和其生存环境的实际联系,通常以意向、愿望和动机等主观形式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是主观的,本质上是客观的。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人来到这个现实世界,并不是按照某种主观需要在空虚的基地上建立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的情况是,无论什么人一来到这个现实世界,就直接遇到了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既定的、现成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不顾他的意志,总是预先决定了他的生活条件和现实需要。其次,从任何个体来看,人生需要的动因,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等都是客观的。每个人对需要的选择,取决于他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层次、阶级地位、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经历和文化素养等因素,是这些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生需要的对象包括物质对象,也包括精神对象。物质对象的客观性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精神对象,也有它存在的客观物质载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是不能满足需要的。任何需要的满足,最根本的途径是实践,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每一具体方式,它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2)社会历史性。人生需要决定子每个人所生活的那个历史时代的生产水平,决定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以及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且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又要受到阶级地位的制约,因而,人生需要总是带有历史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3)能动性。人生需要是一个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永远不会停止在某一阶段、某一水平上,它很象个无底洞,绝不会自我满足,也达不到绝对的满足,总是表现出"得寸进尺"。人生需要作为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它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两个方面。需要的横向发展是指需要的种类的增多或减少。增多是一般的,基本的趋势,减少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需要的纵向发展是指同类需要的水平、层次的提高或降低。提高是一般的、基本的趋势,降低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人生需要的能动性表明,人生需要是人们认识能动性和实践能动性的强大推动力。人的一切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最终都是由需要驱动的。人生需要一经产生,就会推动人们去进行某种活动,物质方面的需要推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方面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精神生产,旧的需要满足后,还会产生新的需要。人生需要就是这样接连不断地、无限地发生和发展着的。它象一条奔腾的河流,没有"停顿时期",没有"空白阶段"。在满足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永远处在变动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需要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一同发展着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4)个体差异性。个体需要是千差万别的。不仅处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就是处于相同历史条件下的人,其需要也有很大的差异。需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量的差异主要是指需要的种类和满足需要的手段有多有少,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有高有低。有的人需要种类多,满足需要的方式方法也多,这些人的需要一般是有保障的,有的人需要种类多,但满足需要的办法少,这些人的需要一般是不易实现的,有的人需要种类少,满足需要的办法也少,这些人的需要一般是不理想的;有的人需要种类少,但满足需要的办法多,这些人的需要通常都能实现。从满足需要的程度来看,如同样是有志向的需要,有的人志向高,无论干什么都想争第一;有的人志向低,无论干什么都是"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居中游"。需要质的差异主要是个体需要质的区别,如有的人注重物质需要,有的人注重精神需要,有的人注重自然性需要,有的人注重社会性需要,有的人注重个体需要,有的人注重社会机体需要,有的人需要是合理的,有的人需要是不合理的等情况。
(5)阶段性。人的一生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若干阶段。在人生不同阶段上,由于人们的生理,心理有不同的情况,需要的内容也不同。如"爱"的需要是人生需要的内容之一,但在人生不同阶段,爱的内容不尽相同。婴幼儿时期,需要父母的慈爱;少年时期,小伙伴的友爱不可缺少;青年时期,爱情成为主要内容;中年时期,更具全面性,既需要长辈的爱护,又需要爱人的爱情,同志的友爱以及子女的热爱;老年时期,则需要晚辈的敬爱。另外,在满足需要的途径上,人生不同阶段也不同。未成年人主要靠父母和家庭收入满足需要,中、青年人主要靠自己的劳动满足需要,老年人一般靠过去劳动的积累或子女的赡养满足需要。
(6)选择性。人们面对各种需要,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动地取舍。在多种需要同时并存发生矛盾时,人们就会择优录取。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里的"欲",就是指需要。"舍"和"取"则是指选择。然而,人们的选择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的选择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过渡。
(7)联系性。人生多种需要组成需要结构,在人生需要结构中的诸多需要不是相互排斥的孤立物,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需要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如精神需要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物质需要以精神需要为指导。第二、诸种需要互为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即某一种需要失掉了,另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人能够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如立功受奖没份,但提了职,未婚妻跟自己"吹了灯",但在科研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类情况下,人的情绪稳定,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这就是需要相互补充的缘故。
(8)反复性。人生需要具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特点。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满足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再现同类需要。如吃了饭还耍吃,睡了觉还要睡,受了表扬还要求受表扬等。吃饭、睡觉、休息等天天重复,年年重复,重复一生。
(9)中心性。人生需要是一个有主有次的多元化的动态结构。在同一个时期,只能是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其他需要处于次要的或辅助的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叫中心需要,也叫优势需要。人的优势需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任何一个优势需要的丧失,必定有另一优势需要来代替。如旅游去爬山,爬山即优势需要,但爬到半山腰,又累又喝又饿,这时休息、喝水,吃东西就变成了优势需要。吃饱了,喝足了,休息好了,继续爬山又变成了优势需要。
(10)制约性。人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因此人生需要不仅要受自然条件,如生产力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等制约;还要受社会条件,如生产关系的性质,民族习惯和传统等制约。此外,还要受个人的主观条件,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制约,世界观、人生观不同,需要的质和量也不同;还要受实践条件的制约,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需要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要靠实践,实践的水平和条件制约着人生需要实现的程度。
4人生需要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
人生需要是在人的活动中满足和丰富的,人生需要与人的活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离开需要,人为什么要进行活动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大家知道,人是活动着的人,人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的形式。人活动的具体形式很多,按照人同周围世界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凡是主体通过工具反映客体的活动,都可称之为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是主体通过认识,观念地把握客体、了解客体的属性、规律和意义的活动,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物质变精神的过程。凡是主体通过工具改造客体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主体通过实践改变客体的存在形式,使客体达到或呈现出一种主体所期望的态势。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实践活动有三种最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社会斗争实践和文化实践。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的是人与物的关系,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界的矛盾,社会斗争实践处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它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维护、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社会斗争也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第三类是文化实践。然而,需要指出,在上述三类实践领域中,都有科学实验的问题,科学实验也是一种实践形式,它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探索性。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乃至无穷,就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次序。那么,人的活动的动因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东西引导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呢?那就是需要。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之母,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需要引起和推动的。人的活动的对象是根据需要确定的,人的活动的手段是为满足需要服务的,并且在这种服务中得到发展,人的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与需要的内容相适应的,人的活动的结果有没有价值和意义,也是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根据的。人生需要是人生一切活动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们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人们去从事各项实践活动、去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着人的发展和完善。
为什么人生需要会成为人生命活动的动力,推动人的活动不断发生、不断发展呢?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人生需要是同人的活动目的联系在一起的,目的是活动结果的观念形态,是被主体意识到了的需要。一个事物只有当它被认为是能够满足主体这种或那种需要的时侯,才能成为人活动的目的。需要的满足,也即目的的达到。第二、活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需要。人有多种需要,每种需要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的活动,其中最本质的需要乃是人对于活动的需要。因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都来自于人的活动,活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精神本来就有活动的要求,并且有促进肉体活动的要求"。列宁也说;"劳动是健康的身体的自然需要。"
总之,需要推动着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产生着新的需要。活动和需要始终处在一种双向的联系之中。人类社会就是在需要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