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会赏识,孩子最优秀
3876800000002

第2章 引言

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人世间最美好的教育渐渐地远离了生命,远离了生活,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大自然……学校本应该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里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生活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上学前个个孩子都有“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上学后很多人却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替代了。

求知本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多数上学后的孩子却感到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

结果是,在独生子女本应享受最美好童年的岁月里,却演绎着一幕幕人间悲剧。浙江金华的徐力弑母事件仅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罢了。

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育方法呢?

有!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

更有趣的是,它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家长都曾经是追蝴蝶教育的大师,每个孩子都有着一段如诗如画般的追蝴蝶的成长经历。

我——个普通聋童的父亲,就是在发现这种教育方法后把我那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更令人备受鼓舞的是,我把这种方法引入健全儿童的教育实践后,让许许多多所谓“差生”、“后进生”的命运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我们巳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它的基本理念是: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家长只会一味指责,却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形势一年一个样,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样,如何培养出面对21世纪激烈竞争的新型人才?

时代发展到今天,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巳显得刻不容缓。心灵饱受创伤、在分数线上苦苦挣的孩子多么渴望父母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与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幼小的生命中。

不会开发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

科学的成才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充实和难忘的童年。

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孩子只能痛苦而缓陵地爬。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赏识造就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该遭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糟,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一小题大做、无限夸张,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一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这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这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这是让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

这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说到这里,许多家长大概巳渴望知道这种追蝴蝶式的教育方法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家长都曾经拥有、应该如何运用等问题了吧。

此时,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化作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我——位普通父亲心路的花草丛中翩翩起舞,分享生命成长的无限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