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红楼之别样黛玉
385400000027

第27章

在花费了贾府大半积蓄,动员了庞大的人力物力之后,元妃的省亲终于结束了。留下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观园,一些看似很尊荣实则没多少的赏赐,留下了贾府众人皇亲国戚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尊荣感觉,留下了京城官员的羡慕和巴结,留下了贾府宝贝公子虽年少却多才、在人才济济的贾府幕僚中还能胜出独自题写大观园匾额的名声,和很奇怪传出的贾府小姐多才,尤其是表小姐才貌双全的传闻。

总之,在人仰马翻之后贾府众人终于能喘一口气,歇一歇,享受一下剩余的过年时光接受别人的祝贺,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虽然在省亲那天,宝玉受到元妃的格外恩宠,独享了贾府唯一陪伴元妃凤驾的男丁的尊荣,当时爱面子的他格外兴奋,但事情过去了却觉得意兴阑珊,格外无趣。大正月的本就无事,更何况大人们要么忙着应酬,要么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快要散掉的骨头,虽无人管束,却一时也想不起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在院子里胡乱走着。等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却走到薛姨妈所住的梨香院。

想起美人表姐和姨妈客居在此,正月里想来也无事定然在家,于是宝玉来就走进梨香院中。

宝玉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宝玉见左右无人便问问:“哥哥、姐姐呢?”

薛姨妈叹道:“你大哥像是是没笼头的马,天天忙得不得了,那里肯在家一日。”

宝玉探头望着,“那姐姐呢?”

薛姨妈道:“她在里间。你去瞧她,里间比这里暖和。”

宝玉听了,忙下了炕来到里间门前,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松松的发髻,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周身散发着慵懒优雅的气质。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在做什么?”

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闲来无事,不过是消遣罢了。”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娘安,别的姐妹们都好。

宝玉此时与宝钗离得很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

其时这香味是上京之前宝钗请人专门为自己精心调配的香料,为她一人所有,市面上本是没有的,原是为了选秀铺路所做的,闻言宝钗笑道:“哪有什么香味,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

宝玉奇道:“怎么可能没有香味,是一股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极其特别我从来没有闻过。”宝玉虽然对诗书不敢兴趣但是却自负为胭脂花粉的大师级人物,见多识广,现在竟然被人说自己错了,自是不肯退让。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难道是仙丹不成?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

宝钗笑道:“药还能乱吃不成?这是冷香丸。”宝钗顺口说道。

“冷香丸?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呢?是什么配的?竟然如此香气逼人。”

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配这药可费了不少劲。我有一个旧年的病根,平日是无妨的,但到了冬天就经常咳嗽,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宝玉本就喜欢奇人异事,听了宝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觉着很有传奇色彩越发觉着好奇了。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

宝钗见问见宝玉又追问越发觉着好笑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心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心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心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心十二两。将这四样花心,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直把宝玉听了个目瞪口呆,“天呀,这真的能凑齐么?光收集材料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

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宝玉心想这怕是十年八年也不好凑吧,而宝姐姐竟然有如此仙丹妙药,果然非寻常人,于是道:“宝姐姐真是好命之人,怕是仙人才有如此妙药吧!”

此时周瑞家正好奉王夫人命给薛姨妈送些东西过来,因薛姨妈不在外面便向里屋来了。恰好听见了两人的对话,于是惊呼出声,“可不是么!薛姑娘果然是贵人,怕是只有贵人才有如此奇遇吧!”

宝钗脸一红,微微低头道:“宝兄弟、周姐姐你们可别这样说,宝钗可受不起。”

周瑞家道:“别这样说,薛姑娘太谦虚了。”接着向二人行了礼,并道:“太太让我给姨太太、薛姑娘送些娘娘刚赏赐的糕点过来。”宝钗谢了三人又闲叙了几句。

宝钗抬头见宝玉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通灵宝玉。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宝玉忙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通灵宝玉两面均有篆字分别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这时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听了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钗乃回头向莺儿佯怒道:“你不去倒茶,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宝玉正好奇忙追问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赏。”

宝钗推辞说:“你别听那小蹄子的话,没有什么字。”

宝玉笑着央求:“好姐姐,让我看看吧!”

宝钗被缠不过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莺儿笑道:“谁说不是呀!这也是那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将来是要用玉来配----”

宝钗不待说完,便嗔她不去倒茶,一面又道:“不要听她胡说。”

那宝玉也是有些痴病的,喃喃的说道:“冷香丸是,这金锁也是,都是有来历的。”

周瑞家也频频点头,“原来薛姑娘也有这样一个宝贝。”

于是薛姑娘美丽贤淑,非凡夫俗子,命格甚高贵,且有一块需要玉来配的金锁的传闻在贾府传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