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红楼之别样黛玉
385400000118

第118章

看着三人目瞪口呆的表情,水溶笑的肩膀都抖动起来,“有那么惊讶吗?注意一下形象。”实际上,当初他向黛玉讨要一首诗作为引子,黛玉沉思以后,写下的这首诗,他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也是很惊讶的。

“这太令人不敢相信了,林姑娘,你还有其他的诗作吗?读出一首让我们听听。”姚子望还是有些不相信,一个女子,一个年纪如此小的女子真有如此才华吗?

黛玉想了一下,在春阡铺好的宣纸上写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饶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正是当日她在贾府写下的那首夺魁的菊花诗,这首诗黛玉也极喜爱,于是就顺手写下来了。

水溶拿起黛玉刚写好的诗来看,另外三人也围过来。“自古菊,花之隐逸者也。自陶公之后,模仿者甚多,菊花诗也出了不少,但是佳者甚少。不过是略略的几首流传千古。像陶潜、孟浩然、元稹那样的咏菊佳作更是几成千古绝唱。没有想得今天在林姑娘这里竟然又看到这样的杰作,真是佩服。”水溶微笑着看向黛玉的眼光多了一丝佩服。写诗可不是在做菜,只要会做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他既对天赋才学要求极高,又要讲究际遇,有感而发,可是说是可遇而不可求。就是李太白那样的天纵奇才,一生中作诗何止万首,真正脍炙人口的可就几十首,已经被惊做天人了,其他的人有那么一两首就可青史留名了。没有想到黛玉小小年纪竟然真能做出这样好的作品。

姚子望等三人在文学上不如水溶,但是见识还是有的,他们再三玩味之后,终于说道:“是我等唐突了,林姑娘果然才华出众。这也难怪五皇子称你为师妹了。”

黛玉这次却没有谦虚但笑不语,大方的接受了众人的赞誉,而且对于“师妹”也没有解释,就让他们以为是由于自己才华出众,淼师兄才称自己为师妹的吧,不然真不好解释骨子里面很骄傲的五皇子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将贴身玉佩给了自己,这么多年对自己又百般的呵护,实际上人与人之间也就是一个缘分。

“不过,林姑娘对于你这幅画,韩威有些不明白。”韩威在看了黛玉的诗之后,对黛玉的画也感兴趣起来,刚才有疑问在心没有机会发问,现在很佩服黛玉的才华,也就不觉着掉架子了,“林姑娘在画的是明妃我们都能看出来。可是一般在画明妃的时候有些不一样。就是李太白也曾说道‘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杜工部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等等这些是已经千古自有定论的事情,所以自古明妃的表情是哀怨的、悲伤的。可是姑娘的明妃图上的表情却是很安详,甚至有一些笑意在里面,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韩威的文采也是不错的,否则当初皇帝也不会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他。

听了韩威的论调,穆朗和姚子望频频点头,嗯,很有道理。到底是被一个女子,尤其是一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女子压了一头,心中多少有些别扭。见黛玉的画中有些漏洞,就赶紧附和,看看黛玉如何应对。

水溶仍然微笑着看着黛玉,不言语,但是眼神中确实对黛玉的信任,黛玉这样做自然有她的用意。

黛玉没有回答韩威的问题,而是问道:“不知道王爷对于明妃有怎样的评价。”

韩威低头想了一下说道:“一个为毛延寿所误,错失圣恩,来到荒凉的野蛮未开化之地受苦的可怜女子。”姚子望和穆朗也点头同意。

对于韩威的回答,黛玉一点儿也没有感到意外,这也是这么多年大多数文人骚客的结论,虽然韩威归不到文人骚客中去,但是作为一个武将他更是十分骄傲的,很难认同用一个女子来维系两个民族的和平,尤其是那样一个没有开化,父死子继的野蛮的地方。从他引用李白和杜甫的诗词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在王爷的心目中,明妃只是个可怜的女子,而没有想到要评价明妃出塞的功绩吗?”

“功绩?”对于很多正统人士来说,那段历史是屈辱的,武帝时期快意天下是何等的威风?可是那个时候只能以一介美女来换取暂时的和平。尤其是号称“四大美女”的“落雁”一个绝世美人,一个落到异族人之手的美人,一个让君王后悔不久就抑郁而亡故的美人,人们当然只看到了她的美丽。

“是呀!明妃的功绩。黛玉以为明妃的功绩和霍去病相提并论也不为过。”

“那个留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扫荡匈奴的少年奇才?”这下别说穆朗和姚子望了,连一向沉稳的韩威也有些惊讶了,“明妃有那么大的功绩吗?”

“明妃出塞之后,匈奴和大汉停止战争和睦相处,为了维护和平局面,明妃在呼韩邪单于死后又依从匈奴风俗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虽然明妃做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可是换来得到确实匈奴和大汉五十年没有战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和平,这对于百姓来说才是最想要的。”

黛玉的这种说法对于三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可是细细品味又十分有道理。

“不管当初促使明妃出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她勇于出塞本身就已经让人佩服了,更何况她又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并且造福的是两国的人们,难道功绩不可与人相提并论吗?”

黛玉说罢,拿起毛笔吸满墨汁之后,提笔在画好的昭君图上写下一首诗。与刚才写《咏菊》的攒花小楷不同,这次是真正的龙飞凤舞,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水溶轻轻的将黛玉题的诗词念出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好诗!林姑娘果然是好见识。让我等五尺男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甘拜下风。”韩威不吝希赞美之词,武将出身就是这样,不吝于表现自己的真性情。尤其是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又有水溶在身边,更没有必要包着瞒着。

“二哥,这才叫真正的交流呢!你办的那个诗书会可是有些落伍了,尽是一些陈词滥调。”姚子望说道,还斜睨了水溶一眼,满是看不起的眼神。

水溶听了只是笑笑,如果他办的诗书会真的那么没有价值就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同了,子望有些言过其实了。不过,他也可以理解的,这次真的让子望吃了一大惊,让他口头上消遣一下,就消遣一下。

“是呀,二哥。比起来以前的那些夺魁的作品是在是不值得一提,见识也是这么多的男人比不上一个小姑娘。”穆朗也说道,突然小声的凑到水溶耳边,“这个林姑娘,你是怎么认识的?好像没有听说你们北静王府和林府有这么好的交情呢?怎么这个林姑娘就肯在你的引荐之下和我们见面呢?这是怎么回事?”

水溶液促狭心气,同样小声的在穆青耳边说“这重要吗?关键的是让你认识了一个才女,又长了很多的见识不是吗?”水溶虽然和穆姚二人玩闹的,但是也一直关注着黛玉。

只见黛玉不动声色的观察着韩威,韩威正在低头看着昭君图沉思,口中默念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时候,黛玉的心中应该是高兴的吧!她想传达的东西都传达给了韩威,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是尽人力,听天命了。

现在的朝廷可是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尤其是东平王府的身份更是微妙。在这个时期,三公主办宴会不奇怪,是惯例,又是无关大局的人们,所以不引人注意。而东平王韩威虽然拗不过水溶顺势办了一个,但是还是小心谨慎的很,尽力的不去触动那个敏感的神经,所以邀请的也是一些有交情的世交公子们和极少的下层官员,比如说赵武、张吉星和孙将军。

能够接到东平王的帖子,他们几个也感到意外,这也是东平王为了不引人猜疑而找着的挡箭牌之三。在其它三王面前,东平王是很好懂的,但是无论是他还是其他三个人,在权利中心的京城这么多年,如果真的什么城府都没有早就被人拆解入腹了。

不过三人还是很高兴,可是见识一下京城的繁华和贵族的生活,回去了也好有个谈资。但是进去没有过多久,孙将军就有些受不了了,一个个尽是纨绔子弟,言之无物,而赵武对于东平王府的酒菜还是很感兴趣的,正在那里研究;而张吉星更是个喜欢凑热闹的,如鱼得水自得其乐。所以孙将军自己就找了个借口,出来透透气。

刚出来,就看到四王朝着后花园走去了,以自己的身份人家连认都不认的,当然用不着热脸贴冷屁股的去请安打招呼了。不过四人过去了之后,孙将军到是也往后花园那边走了走,有几个小厮在那里守着门进不去,于是又回来沿着回廊走,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不知不觉的来到一处花草丰茂的去处,孙将军就转过花丛来到花丛后面,看到有一块儿平整的大石,于是就斜倚在上面闭着眼睛休息一会儿。

吹面不含杨柳风,微风席面,暖暖的,柔柔的,带着草的清香和月季花浓郁的香气……

孙将军有些昏昏欲睡了,远处却传来了女眷的声音。孙将军睡意一下子没有了,难道走错了地方?如果冲撞了女眷可就不好了。

“姑娘,我们已经散了一会心了,赶快回去吧。三姑娘、四姑娘和史姑娘她们还在里面等您呢?如果回去晚了她们会担心的。”一个丫鬟清脆的声音。

原来还有人和我一样,忙里偷闲,出来透气。孙将军闭着眼睛想。

“没有关系的。几位妹妹都是极其喜欢诗词的,现在有许多人在那里作诗,她们也很感兴趣,稍微再待一下回去也没有关系的。司棋。”很温柔的声音,温暖的、舒服的、圆润如玉。

听到这个声音,孙将军惊讶的睁开眼睛,难道是她?这么巧?轻轻的坐起来,从花枝的缝隙中看过去——同样的淡黄色,同样美丽的身影,还有,还有比想象中更美丽的容貌,两只美丽的眼中也犹如想象中的一样,像是一汪春天的池水,漾着温柔的波纹……

“二姐!”一声呼喊打断了孙将军的凝视,远处快步走来了一个身形比较幼小的身影,正是那天酒楼上的那个四小姐,也是娇美绝伦,但气质中带着淡淡的冷意。“二姐,你怎么出来的就不回去了呢?林姐姐回来了,冯姑娘她们输的很不服气,嚷嚷着让林姐姐出手替她们出气呢!我们赶快回去吧……”

几个人边说着边渐行渐远……

孙将军从花丛后面慢慢的走出来,看着那个婀娜多姿的背影。而迎春若有所觉蓦然间回首,两人的视线交织在一起……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