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兖州
3838800000027

第27章 战役总结(5)

对西南角之4门应即对城墙上火力点及西南角之天主堂,作有效之摧毁。步兵开始突击,则以炮2门向城内延伸,对敌十二师师部、一一一旅旅部、三三三团团部等处行扰乱拦阻射击,另炮2门,则由西南角向东延伸至南门作拦阻射击,并摧毁其对我步兵直接威胁之城墙各火力点,发弹数以榴炮配备2/3、野炮1/3为原则,但可根据实际情形酌量增减。

以后任务则由团根据战况发展临时授予。

第二火力队接到命令或见到信号后,应即以负责老西门之炮兵小群积极对老西门之北部瓮城及内瓮城之上部作准确有效之摧毁,求得以榴炮弹50发、野炮弹150发之约数达成一定的缺口,以便步兵登城;另一火力小群则应首先指定榴炮1门,用美弹10发,对兴隆塔射击,求得给以威胁,尽可能予以必要的摧毁。随即集中火力于新西门对城墙火力点(尤其是城门口圆碉堡)作有效之摧毁,如能将城打开一缺口则更有利,但不得超过野炮弹100发、榴炮弹60发。各小群完成任务后,即各发烟幕弹1发,借以掩护步兵作业,并作信号。尔后对老西门之一小群均向纵深延伸,以炮2门对大夫街以北,考棚街以西、新街以南地区作拦阻射击,另两门则分别对敌十绥署,三三二团部进行扰乱射击,任西门之火炮3门则将火力向以北转移,继续摧毁城墙上火力点,步兵开始突击则延伸至新街以北作拦阻射击。

以后任务均由团部根据战况发展临时给予。

3.射击方法:

一,二火力队摧毁射击,不求射击迅速,只求精确,并应先集中指向一点而后分火移向两侧,先用延期信管轰破城墙外层,再用瞬发轰击内层,以求缺口能够扩大。

但纵深机动之第三火力队开始则求迅速,出于突然,以打乱敌之部署,尔后则求机动灵活,不失时机实行制压,并尽量求得保持火力不使中断。

4.距离测量:

于5日侦察地形后即由团、营、连各观测班分别进行的测地成果,虽未臻完善,但各种距离均经反复测定,一般能达到相当正确,对射击成果是有其一定作用的。

5.通讯联络:

各火力队分别向炮阵地架通电话,团指挥所则向各火力队沟通电话,并与各主攻师沟通电话,各步兵主攻团则与各火力队直接通话。双层机构不许紊乱。原拟由各火力队派观测员随第一线突击部队同行,用电话与各火力队随时联系,后以器材、人员限制未能做到。

6.工事构筑:

均能利用路基土堆及高苗地等,故一般相当隐蔽,都是根据地形决定炮位,而不是无条件地要求抵近。掩盖坚度都能抵御榴弹炮弹,因为事先对器材筹集运输相当重视,计划亦颇周密,投入人力也相当庞大,故能达到如此要求。

7.攻城准备:

部队是8日晚由店子开进,于当晚将各项器材一律运到阵地,于9日晚开始构筑工事,11日拂晓前各炮一律进入阵地,当日12时以前,完成一切射击准备,各级人员一律到达各人工作岗位,待命战斗。

三、战斗实施经过,

1.炮击经过:

原规定11日下午5时开始炮击,后以步兵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改迟11日至12日下午5时炮击。命令发出,第三火力队首先开始试射,旋即进行效力射击。火力突然,敌火力全被压制。经半小时后,敌炮才慢慢向四郊无目标地滥射。第一、二火力队亦同时先后开始射击。二火力队于第三发即命中兴隆塔,更使敌失去观测,使我炮减少顾虑,发射得更沉着。至6时,新老西门缺口相继完成,不久西南角亦达成任务。至8时半,西门以南缺口尚未打开,当时时间已到,故只得发出攻城信号,各炮均将火力延伸,配合第一线炮兵(山炮、步兵炮、迫击炮等)约半小时的轰击后,各突击步兵均先后登城。

2.纵深射击:

步兵完成登城后,天已黑暗,无法观测目标,故只得中止射击。至11日拂晓后,各炮仅作零星的扰乱制压射击,同当时步兵情况发展不明,故未能进行有计划的射击。至10时许,步兵联系打通,各火力队始再作有效的纵深制压拦阻射击。至午后1时,敌人溃集东关,各火力队亦均指向东关,作依次的面积射,给敌人以相当的杀伤,直至敌人开始突围,我追击部队接近时,始停止射击,至黄昏时敌已全部肃清,炮兵遂全部撤出阵地。

3.射击效果:因战后急于行动,故检查不能详细周密,只能就当时观察及战后各方反映概略指出:摧毁射击除西门南之缺口未打开外,其余新老西门及西南角均摧毁了城墙2/3,完成了宽10米左右的缺口,从西南角至西北角附近突出部(12号目标)一线的大小地堡绝大部分均被摧毁。在纵深射击中,有如下成绩:

(1)兴隆塔为敌观测所,是炮兵指挥的枢纽,高峙城中,瞰视郊外,故凡我军一切行动,靡不一览无余。我二火力队以3400米以上射程,将其击中,虽未完成摧毁,但指挥系统已被打乱。自我军炮击后,敌人的炮火已成无观测的乱射。据俘虏十二师独立旅八团二营四连战士刘北麟说:你们的重炮第一发炸在塔根上,第二发打在塔顶上,又一连3发都打中了,塔上打了个大窟窿,观察员都坐炮弹走了。一一一旅炮兵一个姓王的中尉排长说,兴隆塔被你们打中了。我们指挥系统被打乱了,虽在半点钟后仍恢复观测,但通讯迄未恢复。

(2)兴隆塔南面少陵台炮兵阵地有门野炮确被我炮击毁。

(3)城内敌各指挥机关均有我炮弹痕,据俘虏反映,城内敌人当时非常紊乱,此亦原因,并传说李玉堂被震聋了。

(4)敌人集结东关准备突围时,遭我炮火杀伤颇重,战后发现遗尸累累。

(5)西门里一线有敌重迫击炮(12公分)一个连,被我炮火打得没剩几个人,根本未能发挥作用。西门上一门山炮没待打就报销了,炮手只剩一个,还是伤员(据敌一一一旅炮兵中尉姓王的反映)。

(6)老西门南一个城墙洞里,一个营预备队出来没几个人,全部叫炮打坍了压在里面(反映人同上)。

(7)十二师一一一旅三三一团二营五连一个上等兵说,“我们奉命守西门。你们的炮打响时,我一直躲在洞里。后来炮声没了,想伸出头来望望;那知刚伸出来,你们一个同志拿枪指着我说:‘缴枪优待你’,我和全排都缴枪过来了。”

4.射弹统计:(略)

第七纵队兖州城市工作报告

谭政委、谢主任:

兖州攻克后的整个接收工作和恢复工作,将有冯平同志等总结后向华东局报告,我们仅把管制工作一部分即我们部队负责的工作情况向你们报告如下:

甲、战前的准备:

部队肃清兖州外围时,因攻兖州任务没有最后确定,那时我们仅起草了两个文件:(一)关于攻克兖州后的城市工作指示;(二)政治训令(卫戍部队搜查要则)。这两个文件经过我们部长联席会议两次讨论,三次修改,最后经过赵政委审核才印发。部队接得指示和训令后,普遍地进行教育,特别是主攻部队,进行讨论并在军人大会、支部大会上以及枪杆诗上,订立个人计划,大家互相督促保证。对兖州攻克后部队应做的和应注意的工作,我们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具体的分工。杨部长到十九师,李部长、汪副部长到二十师,洪部长负责机关工作,秦部长负责接收战俘,我们到纵指挥所去准备和李,汪两部长随时进城。

乙、工作的开始:

(一)13日午后,兖州敌人大部分被歼,一少部分逃窜,我二十师刘、赵两主任和李、汪两部长跟着进城了,天还没有黑,我们也赶进城了。这时,冯平同志等还没有赶进城,我们就督促部队:A、把已发现的仓库看起来,不准任何人进去翻东捣西。B、派出警戒部队维持秩序。C、救火,特别是仓库附近的火,马上要扑灭……

(二)14日,冯平同志等就陆续进城了(据说他们13日晚上已赶到,守城部队没有让他们进城),接收工作也即刻就开始了。十三纵也有一部分同志在搞工作,我们也带一部分同志在搞工作。这三部分力量,在开始一个短时间内,没有统一起来,有时互相找不着,有的部队抓得紧,有的部队放松了,影响了整个步调的一致。但对接收物资仓库,很快就统一于财办了。原计划鲁南有一团担任卫戍工作,但还投有赶到,我们就留五十九、六十团临时担任卫戍工作。十三纵走后,我们就叫五十九团警戒中正路以南,六十团警戒中正路以北,14、15日城里秩序就逐渐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