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阶段作战中,粟裕曾反复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央关于巩固鲁南的指示,认为枣庄是敌人在鲁南的重要据点之一,有较强的工事,在我军出击方向的翼侧,如果不打下来,我军一出击,敌人就会依托那个据点从侧后攻击,对我十分不利。为了打开鲁南的局面,创造较好的战场条件,只打下峄县不行,还须攻克枣庄。攻打枣庄,尽管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些,但对打开鲁南局面极为重要。
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发现寻歼敌第33军的战机已失,粟裕便向陈毅提出在战役第二阶段同时攻取峄县、枣庄的建议。陈毅立即同意这个建议。陈、粟对下一步作战部署拟出了具体方案:
除以第8师、第9师、第4师第10团及滨海警备旅按原计划攻取峄县外,调第1师迅速北上攻取枣庄、齐村;调第1纵队及刚从苏北赶来之第13旅,在峄县西南的文峰山、望仙山、白山一线,阻击可能由韩庄、台儿庄出援之敌。另将第10师放在临城、齐村之间,阻击可能由临城东援之敌;鲁南第1军分区1个团进至临城、沙沟之间,开展游击活动,破坏铁路公路,断绝敌人交通。为掌握较大的机动力量,又从南线部队中抽调第2纵队、第6师至沂河以西、兰陵至台儿庄公路以东地区,隐蔽集结,待机参战;留第7师、第9纵队,由谭震林指挥,牵制由沭阳北犯之敌。这一作战方案很快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情况和指挥部队作战,由粟裕率部分人员组成轻便指挥所,于1月9日拂晓到达峄县、枣庄前线指挥作战。
峄县是临枣铁路支线上的一个重镇,是敌人在鲁南逃犯我解放区的一个前进阵地。守敌为整编51师114旅(欠1个团)、整编52师33旅98团,以及整编26师、第1快速纵队的残部和保安团(队)共1万余人,统由整编26师师长马励武指挥。但因建制多,派系矛盾深,故难以统一动作。峄城虽小,但很坚固,且地形对敌有利。城墙用大青砖砌成,顶部较宽,城外有护城河,城东有云山要点,城南有南关屏障,城西有河流阻隔,城北地形开阔,宜守不宜攻。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就有设防,后又经国民党军经营,加强了工事,在护城河的各桥上设有多层障碍物,在外围控制了云山、罐盆窑、邵家楼、南关等要点,以掩护城防。敌人企图固守坚城。等待援兵,伺机再举。
我军的具体部署是:9师、4师10团首先攻占云山、罐盆窑,而后由北面和东面攻城;滨海警备旅攻歼邵家楼之敌;8师由南面、西面攻击。
8师具体部署为:以22团和师直特务营为攻城第一梯队,主要突破点在南门;13团向城西迂回包围,阻敌溃逃;23团攻克南关后为师预备队。
9日晚上,我24团攻占火车站,城外的敌人已被扫清,城墙城门全部暴露,我军战地指挥员进行实地侦察之后,决定就在护城河外边,离敌人只有五六十来远处,利用晚上构筑好炮兵和重机枪工事,并把任务分配给每一门炮和每一挺重机枪。对每一个城墙垛口都组织了交叉火力加以封锁。我军攻城部队于10日占领进攻出发阵地,22团以1、3营和师直特务营从南门实施主要突击,2营在城西南角担任助攻。当晚10点30分,我军各种火炮逐次开始射击,南门的敌前沿工事大部被摧毁,火力点被压制。在炮击的同时,担任突破的22团3连开始爆破,第一爆破组在炮火掩护下,炸开通路。但只把城门炸了一个小洞,冲击部队无法通过。接着,第二爆破组奋然跃起冲上去,以一个20公斤的大炸药包将城门炸开一个缺口,3连立即发起攻击,突击班一举冲进城门。
城门洞内挤满了防炮的敌人,在我爆破威力的震撼下,他们晕头转向,混乱不堪。但是城楼两侧敌坦克机枪还在射击,威胁着我后续梯队。突击班顾不上和城门洞内的敌人纠缠,利用爆破后的烟雾硬从敌群中挤过去,直扑城门楼。
这时,城门楼上的敌人,已乱作一团,突击班5个人的刺刀,随着一阵猛烈的手榴弹的爆炸声,在敌人窝里舞开了。不一会儿,城门楼的敌人被肃清了,但西城墙上的敌人又冲了了来,而且西南角高楼上的敌人也以密集炮火向南门楼轰击,突击班班长张兴良伏在地上,指挥着大家静候敌人的靠近。敌人越来越近了。“投弹!”班长突然叫了一声,5个人的手榴弹一齐向敌人掷去。只听“轰”的一声,敌人随着这声音接二连三地往下滚去。接着他们又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反冲击,他们5个人中虽然3人负了伤,但一直坚持到我大军入城。
接着1、3营和师直特务营相继突入城内;2营于西南角架梯突破未成,迅速转入南门突破口进入战斗。师第一梯队全部进入城内后,1营沿东城墙上下,3营和特务营沿南北大街,2营沿西城墙上下向北攻击前进。此时敌以步兵、坦克由北向南沿大街反冲击,被我3营和特务营击退,俘获敌坦克5辆。
天主堂是峄城城内马励武的指挥所,工事坚固,有顽敌死守。当我24团攻入天主堂院内后,敌人就隐蔽在厕所里向我军猛烈射击,我军立即伤亡了十几位战土。我军立即组织攻击,经过一番激战,消灭了厕所里的顽敌,攻占了天主堂。
打进峄城后,我军首先占领了东面和南面,并在城东南角设立了战俘收容所;由于俘虏过多,没法逐个押送,只得在他们放下武器后,命令他们自己到城东南角安全地带去集中。多数俘虏比较老实,自己去报到集中,但也有乱跑或想溜掉的,所以有的被我们俘虏过多次,马励武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丢掉了中将制服,穿上了士兵的棉服和棉大衣,到处乱窜乱躲,先后六次逃跑,都被我军抓获。后来马励武感叹地说:“我一个晚上被你们俘虏了六次.真是天罗地网啊!”
战至11日2时许,城内守敌基本就歼,一部分溃逃的敌人也被兄弟部队和23团歼灭。峄城战斗胜利结束。
枣庄,“金池坚城”成泥城
枣庄地处沂蒙山南端,位于徐州的东北,临沂以西,台儿庄以北。它是徐州的门户和军事屏障,也威胁着我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驻地临沂的安全,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枣庄城墙高约5米、宽3米多,全部为砖石结构,异常坚固。为加强防御,敌人除利用日军构筑的大量永久性了事和坑道外,又新建了大批的集团群堡,增设了电网、堑壕等多种障碍,形成了内外围核心阵地紧密结合的坚固设防。守敌整编第51师师长周毓英吹嘘枣庄防御是“金池坚城”。
1947年1月8日,我1师接到进攻枣庄,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51师的命令后,立即出发,冒着大雪向作战地域疾进。1师1旅3团团长康林,率领部队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后,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战斗准备。
11日8时,进攻枣庄外围的战斗打响了。经过一天的激战,3团先后占领了城西外围敌人的据点,部队直抵枣庄城墙脚下。与此同时,2团和3旅的部队也都肃清了枣庄外围之敌,完成了对枣庄的合围。
1月12日,部队进行攻城准备。康林与团政委谭成章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攻城方案。同时,组织全团排以上干部进行现地勘察,熟悉地形,了解掌握敌情。会议最后确定1、2营实施突击攻城,3营为团的预备队。
13日晚21时许,1营奉命发起攻击。一开始发展顺利,部队很快就爬上了城墙:但是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集中火力压制我冲击部队,战士们冒着弹雨向前冲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跟上去,冲上去的战士爬上城头,跳进城内与敌人展开了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1营先后组织了几次冲击,均未获得成功,部队伤亡很大。因此,康林立即向旅部建议,暂时停止进攻。
为使1师全力歼灭枣庄之敌,野司于13日命令叶飞率领的1纵攻歼齐村之敌,务于2日内解决战斗。
齐村,位于枣庄以西约3公里处,中部有一条南北沙河,河东是大同子,河西是小围子,围墙外有深宽各2米的外壕一道,外壕外有鹿砦2道。围墙上有高碉堡,围墙内还有小围子、碉堡、暗堡等纵深工事。齐村守敌也是整编51师,该师除1个团于峄县被歼外,师部率直属部队及第114旅驻枣庄,第113旅旅部率第337田及辎重营驻齐村。
我1纵以第1旅担任攻歼齐村之敌。13日晚,1旅进占齐村外围。14日18时开始炮击,实施连续爆破,炸开大围子的石砌围墙,炸毁东南角的大碉堡,随后又炸毁东门门楼。后来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在此战中大显身手,每炸必成,一个人俘敌100余名。同时,我军也炸开了小围子,全歼敌辎重营。15日白天,击退敌人多次反击。黄昏,总攻敌第114旅旅部及第337团团部所据小围子,3时许,全歼守敌,生俘其少将旅长李玉堂、少将副旅长李朴全以下2500余人。
打下齐村之后,粟裕征求叶飞关于打枣庄的意见,叶飞主张坚决攻下枣庄。粟裕在电话上听了叶飞的意见后,要叶飞到他那里商量决定。叶飞先到1师师长陶勇那里,劝他继续打。陶勇问叶飞齐村方向的情况,叶飞说已经拿下来了,陶勇十分虚心地问叶飞怎么打的?叶飞说,攻坚没有什么秘密,关键是爆破。
接着,叶飞和陶勇一起到粟裕副司令员处,叶飞向粟裕副司令员建议继续打,并说1纵的两个旅还没有用上,他们已学会爆破攻坚,可以让第2旅配合陶勇师打,肯定能打下来,粟裕副司令员知道鲁南8师攻坚经验丰富,所以他提出调8师过来。最后决定增加鲁南8师及1纵第2旅,配合陶勇的第1师围攻枣庄。叶飞调了第1旅第2团加强第2旅,以第2旅第4团和第1旅第2团组成攻城部队。1师由正北、西北、正西、西南同时夹击南大井之敌,并以1个旅围困东大井之敌,鲁南8师第23团由正南老车站、鞠仁医院向东攻击;1纵第2团、第4团由东南向西北对洋街及老枣庄攻击:
17日黄昏,我l纵第4团炸毁东南角地堡,打开缺口,占领天主堂。同时,陶师攻占北大井。
回过头来再说我1师l旅第3团,该团第一次进攻失利后,康林对火力部署作了相应调整,在进攻战术和攻城手段上也有改变:次日晚9点,3团再次发起进攻。战士们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地向前冲锋,几次爬上墙头,都未站住脚,第二次进攻又失利。
两次进攻未成,使战士们深为忧虑,迫切希望指挥员迅速采取对策。康林几经思索,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两次失利的根本原因在于:3团猛打猛冲,擅长于野战,攻打如此坚固的设防城市还是第一次,部队尚未具备相应的攻坚素质,不会使用爆破技术。为了研究克敌制胜的对策,他们又一次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作战会议。最后,统一了思想,由康林向旅首长汇报情况,建议暂时停止进攻,先训练攻城爆破技术和战术。
正当康林准备向张震东旅长汇报他们的想法时,师里派人来传达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要康林立即去师指挥所,汇报两次进攻失利的原因。在师指挥所里,康林见到了粟裕、陶勇、张震东、卢胜等各级首长。康林向他们报告了3团干部会议的情况,他说大家一致决心完成解放枣庄城的任务,但必须改进攻坚战术。办法是挑选出精干的战斗骨干,组成攻城突击分队,分别组成爆破、火力、突击3个组:爆破组炸开城墙开路,火力组掩护;突击组占领突破口掩护部队进城,此外,还准备挖一条地道,直通敌人城墙脚下。这样,既能使爆破组利用地道隐蔽前进,同时又可以减少伤亡,只要爆破成功,部队准能打进去。康林又说,3团善于打野战,而眼下是攻坚部队,需要训练一下。粟裕问需要多长时间康林称需要答应3天时间。
粟裕转身征求了陶勇和张震东旅长、卢胜旅政委的意见之后,又转向康林说:“我们不攻则已,攻则必破。你马上回去组织实施,让广大指战员都懂得爆破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我们的爆破手们,要学会用爆破来消灭敌人。”
回到团指挥所,康林向团营干部传达了粟裕、陶勇等首长的指示,并进行了具体部署。爆破组、突击队很快编成,经简短的动员,即投入紧张的火线练兵。
19日,粟裕又要康林去汇报攻城的准备情况。康林第二次来到师指挥所,汇报说:“按照首长的指示,我们重点训练了爆破战术。分队不仅训练了爆破战术,同时也注重训练了火力配备,爆破的组织指挥等战术问题。在单兵战术技术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合练和预演。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等首长下命令了。”粟裕、陶勇等首长商量了一下,便下达了命令:全军攻击枣庄的时间定在当天晚上21点,第二天天黑以前必须拿下枣庄城!
19日晚,万籁俱寂,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当时针指向21点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总攻开始了。顿时,幽静的夜晚像天塌地陷一样。烈焰腾空,枣庄城倾刻间变成了一片火海,经过30分钟的火力准备之后,爆破组随即冲出地道口,扛着三四十公斤的大炸药包,向敌人城墙扑去。骤然间,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第一包炸药响了。大地急剧颤抖了一下,接着又是轰、轰、轰…连续几声山崩地裂的怒吼,敌人的城墙已被我爆破组扯开了3米多宽的一个大口子。康林立即命令突击组发起冲击,占领突破口,掩护主力部队进城。被炸懵了的敌人还没有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我突击部队已占领了突破口,1、2营尾随突击队进入城内后,首先稳住阵脚,然后继续向敌整编第51师师部所在地进攻。
为了靠前指挥,康林将团指挥所向前移至突破口上,同时,命令3营立即进城投入战斗。这时,敌人利用高大建筑物组织反冲击,轮番向我军占领阵地进攻。但是,我3团指战员发扬敢打敢拼的精神,击退了敌人数次反扑,而且还占领了敌指挥部前面的一排房屋。
这时,兄弟部队也已突入城内,整个枣庄城的敌人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激战至中午12点,敌整编第51师被我军全部歼灭。此役,我军共歼敌1.1万余人,生俘敌中将师长周毓英以下80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至此,历时20天的鲁南战役结束,我军共消灭敌人5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为庆贺鲁南大捷,陈毅诗兴大发,曾以鲁南大捷为题,吟诗一首:
快速部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
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
快速部队今已矣,二十六师汝何为?
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