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1日,我们访问的第二天,又开通椒江至大陈的快速客轮,航程由三个半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岛上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水电充沛,通讯快捷,设施齐全。气候宜人,景观奇绝,岛上森林复盖率达56%,年平均气温17度,冬暖夏凉。在潮汐、洋流、风浪和海洋生物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高出海面35米的“东海第一大盆景”的甲午岩,拟横空出肚,挺拔怒涛之中。
大陈岛将成为我国主要商品鱼的生产、出口基地,东海石油开发的补给基地,国际避风港和旅游胜地——北连普陀山,南望雁荡山,西依天台山一一国清寺,还有“海上盆景”之美誉的大陈甲午岩,昂然挺立在波涛之中的奇峰,美景冠浙东。
美丽的大陈将会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海明珠”。有闻名的乌沙头海滨浴场和风景如画的屏风山、甲午岩、浪通门、高梨头、下屿龙洞等众多海上奇观。是一座集旅游、休息、娱乐于一体,有战争遗迹和垦荒历史将充实您的情趣。
大陈岛既是繁忙的国家一级渔港,又是省级森林公园和海钓基地,更是度假旅游的好地方。“大陈黄鱼甲天下,海上盆景环球绝”的天然宝岛。
三、椒江——海门的巨变
2003年10月10—15日,我随空军原司令马宁及老战士代表一行80余人,再次赴战地重新考察学习。受到了台州********史久武、副书记周国辉和椒江区委黄志平书记、区长高敏及台州军分区邵志华司令、罗润海政委等热情欢迎和接待。通过他们的介绍和参观访问,继1995年参加40周年纪念时,又有新的巨变。现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海门1949年6月25日,为我21军62师解放,是浙江前线海防港口重镇。在解放前是个商业性的消费城镇,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大陆解放后又地处海防前线,国家很少投资办工业,仅有竹木器加工厂、纺织、食品、酿酒、玻璃、铁器生产等小型作坊。1949年农业总产值不到2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405万元。百姓靠农、渔业和小生意谋生,年人均国民收入不到50元。
海门,曾归属温州地区,后划台州地区归黄岩县的直属镇。1980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海门特区,1981年7月******批准改设椒江市,是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
由于椒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1988年3月******把椒江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9月******又批准海门港对外轮开放,海关等13个涉外机构建立。1992年8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椒江经济开发区(现为台州市经济开发区,32平方公里,有200多企业落户,年经济总产值26亿),1992年10月省政府又批准椒江农场为农业对外开发区和对外商成片土地开发区。
1994年9月16日,撤地建市(台州地委由临海迁到椒江)为台州市,现更加速椒江城区的飞跃发展。今日46万椒江人民,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安居乐业。摆脱了解放初期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四世同堂住破房的贫困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2002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801美元增到3086美元,财政总收入达11亿元,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96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000多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6平方米和40平方米;在椒江城区建成了40多个住宅小区。当你走进草坪铺地、绿树成荫的小区,似乎进入了一个大花园,使人们感到特别的舒心。区绿化复盖率达到26%。区政府投资近2亿元,建成了江滨公园、老年公园、儿童公园、中山广场和白云飞瀑等,给人们增添了休闲和旅游场所。椒江的人文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和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省教育强区等称号。
椒江区原名海门,因境内的椒江穿城入海而得名,为浙江中部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陆地27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公里,人口46万,届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作为一个城市,椒江无疑十分年轻一一建于1981年。但她的发端可追溯到秦史前期。根据椒江市送我的有张爱萍老将军题字的《椒江市志》一书文献记载,椒江秦时为东越地,汉代属章安郡,唐时已成商埠雏形。宋代人烟稠密,清朝康熙十九年建海门镇,光绪年间,有“火轮”通航宁波、上海、温州、福州、台湾等地,遂成一方商品集散地和物资吞吐港口,为浙中沿海最大海上门户及贸易中心,素有“小上海”之称。同时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戚家军抗倭的大本营。解放至今,仍驻有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军民心连心,共创“双拥模范城”。
海门在一江山、大陈岛解放后,工业开始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椒江的民营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工业、企业园区建设,突飞崛起。电力、电器、机械、造船、化工、制药、轻纺服装、橡胶、工艺制品、对外贸易、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今天椒江规模以上(500万元)企业,实现产值126亿元,年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发展到9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4家。座落在海门港口的台州发电厂投资50多亿元,装机容量达141万千瓦,是华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誉满全球的飞跃集团,创建于1986年,300元起家,经17年的艰苦拼搏,目前的飞跃集团以科技进步为先导,拥有总资产13亿元,员工3000多人。2002年,销售产值2l亿元,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利税1.72亿元。该企业集团的产品己发展到31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尤其是机电一体化多功能家用缝纫机,被誉为划时代的产品。“飞跃”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目前,能够制造成套缝制设备,总体达到国际水准,营销网络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总投资7.5亿元、占地2平方公里的飞跃工业城建设已全面铺开。
又如中国星星集团是一家以生产“星星”牌系列家电产品而发展壮大的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民营企业集团。集团目前最大的冷柜和便洁宝生产基地是首批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并获得一系列国际认证。2000年实现销售额13亿元。目前,总投资17亿、占地3600亩的星星电子工业园区于2002年9月全面动工。“星星”志存高远,指点江山,乘风破浪,一定会谱写出新的乐章。又有海正药业集团,始创于1956年,目前拥有1家A股上市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总资产25亿元,占地90万平方米,厂区绿化面积将近70%,被誉为花园式工厂。产业涉及医药原料及制剂、生物农药、医化中间体、动物保健品、天然药物、热电、环保等领域,形成了抗生素抗肿瘤药、抗寄生虫药、心血管系统药和抗感染药4大系列60多个品种。2002年椒江的各类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去年已投入园区的建设资金达8亿多元。新的椒江经济开发区已完成2290亩的征地、40多米宽的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入园企业达43家,将成为新的工业企业发展基地。
椒江以海上交通发达而名闻遐迩。得天独厚的海门港江面宽阔,航道顺直,港池宽敞,锚地充足,具备良好的天然条件。海运可直达国内沿海各大中港口,长江沿岸以及朝鲜、日本、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内江、内河与浙中腹地诸多县市沟通,形成浙中沿海最大的海、江、河联运的“黄金水道”。解放初,海门港只有5座木质的码头,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只有3万吨。经几十年的建设,现有万吨级、5000吨级、3000吨级等大小码头61座。港口装卸等设施实现机械化、电脑化。每月有定期班轮装载集装箱至香港转运世界各地。2002年海门港吞吐量1100万吨,居浙江省第二位。******相继把海门港列为国轮外贸港口,并于1990年9月对外轮开放。距椒江12公里的黄岩机场已开通了至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武汉、上海、北京、福州、昆明、厦门的航线。可起降波音、三叉戟等大型客机,从空中架起了连通全国的天桥。市区的一级公路已与高速公路连接,到杭州只需3个小时。椒江市内的公交车可直达乡村,还有2587米长的椒江大桥雄伟地飞架江上,使江南江北变通途。
海门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生活、战斗五个春秋一一结婚生子,有着特殊的感情。今日的椒江巨变,使我为之振奋。
今日椒江,以海港为依托,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谋求同海外的经济合作和往来。港口兴旺,工业发达,“海陆空”交通便捷,电力、水源充余,通讯良好,信息灵通,商业繁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抵御台风侵袭大患,椒江投资3亿多元,构筑了百里防海潮的水泥石砌大堤。既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改革开放的大潮,使椒江从海边集镇崛起成为现代化的港口新缄。如今,她年轻的英姿、勃勃的生机而引世人瞩目。
交通便捷,旅游发展良好,旅游人次突破100万,旅游业总收入8亿多元。椒江景点有13处,位于市区中心的枫山顶建有千年古刹清修寺,宋高宗南渡时,曾游此,并御笔题“清修风景千年在,沧海烟岚一笑开”楹联。还有古迹八景:层楼晓钟、马朗松石、山阁书声、南湖垂钓、石洞闻潮、鹅岩吐烟、枫山观日、白云晚眺,历来是人们休假度闲之处。涉外饭店和星级宾馆能满足旅游需求,休闲场所星罗密布,使游客留连忘返。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位于市中心风景秀丽的枫山北麓。1955年1月18日,我陆、海、空三军首次渡海联合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一江山岛守敌,胜利解放了一江山岛。为纪念英勇战斗而光荣牺牲的454位烈士的功绩,195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此兴建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现已成为国家、省、市、区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3月31日,******批准其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命名为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又被国防大学定为五大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之一,进行国防教育。烈士陵园年接待参观、游览人数约10万,其中清明期间约6万人次,最高日可达1.5万人次。陵园地处椒江城区中心,周边绿地同时也成为开放型的市民游憩、晨练和休闲的主要场所。
为了迎接纪念解放一江山岛50周年,台州市委、市政府,椒江区委、区政府决定投资1亿多元,对座落在市中心的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扩建,目前已破土动工。追忆历史,弘扬军威,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渡海联合作战胜利纪念城。扩建以后的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除原有的纪念塔、纪念馆、陈列馆、纪念碑、纪念亭、群雕、纪念牌坊、墓群、墓道外,正在扩建的有纪念广场、战斗陈列馆、演视厅、祭奠广场、将军题字碑林、单体雕塑和组雕等,进一步反映当年陆、海、空三军首次渡海联合作战的动人场景。三军将士功业千秋,光昭日月,气壮山河。
在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胜利50周年之际,回首当年,无限感慨。由于那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年一些中、高级指挥员现在多数的已经与世长辞了。已知的有:当年“前指”司令员张爱萍,副司令员林维先、聂凤智、彭德清、马冠三,参谋长王德:“登指”司令员黄朝天和副司令张元培、曾昭墟:政治部主任张浪和参谋长王坤、副参谋长陈雪江;“海前指”副指挥邵震:“空前指”副指挥安志敏:“联勤”部长周桂生:政工组长王良恩;陆军战斗英雄毛张苗副团长;海军第三大队长陈伯均和空军战斗英雄刘健汉、宋宗周和“前指”作战处副处长蔡群帆、参谋方宗岳、郑武等。这些为革命赤胆忠心、戎马一生的老将军、老战士驰骋战场,全心全意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烈士精神照千秋,英雄气慨贯长虹。在解放一江山岛作战中光荣牺牲的指战员和积劳成疾而仙逝者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