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追求甜美的爱情?为什么人总是要成家立业?父母为什么爱自己的孩子,人们为什么想要孩子,他们为什么为孩子作出那么多的牺牲?人们为什么不惜付出巨大代价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为正义而斗争?为什么人们总有无穷无尽的欲望?等有趣的问题,我们均可以在解密人的动机后找到答案。
研究人类动机
必须认识的基本问题
按语: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外部动机是指个体在外界的要求或压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机,内部动机则是指由个体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马斯洛的动机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动机,即基本需要引起的动机上。
马斯洛指出,要研究人的动机,必须清楚地认识以下几点:
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其中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要点。比如,受到驱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某个部分。不存在诸如嘴、肚子或生殖器的需要,而只是这个人的需要。并且,感到满足的是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他的一部分。
注意选择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动机实例。不应选择饥饿作为所有其他动机状态的典型,因为饥饿驱力是一种特殊的动机实例。对人而言,典型的欲望更明显的是整个人的需要,选择这类冲动进行研究会好的多。比如,透彻研究饥饿冲动与全面了解爱的需要相比,我们能够通过后者更多地了解普遍的人类动机。
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有千百种,但仔细分析后即可发现,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例如,我们需要钱,目的是为了买一辆汽车,原因是邻居家有汽车,而我们又不愿意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也需要有一辆汽车,这样我们可以维护自尊心并且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当分析一个有意识的欲望时,我们往往可以究其根源,即追溯该人的其他更基本的目的。心理学家通过这些手段去追溯人类真正渴望满足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要。
现在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类满足各种需要的方式虽有极大的文化差异,但人类所追求的基本或终极目标,都是相当一致的。以自尊心为例,在一个社会里,一个人靠成为好猎手来满足自尊心,而在另一个社会里,却可能靠当一个伟大的医生、勇猛的武士或做一个十足的铁石心肠的人来满足欲望。所以,心理学应通过文化的差异去研究人类共同追求的基本目标或需要。
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人类行为常常是由多种动机引发的。一个有意识的欲望或一个有动机的行为,可能会形成一种渠道的作用,通过这个渠道使其他意欲也得以表现。比如,性行为和有意识的****并不仅仅是对性需要满足的追求,它所暗含的、无意识的目的可能是极为复杂的。举例来说,某一个人的****实际上可能是确立自己男子自信的欲望的表现,而其他人的****则可能是代表了吸引注意力的欲望,或者对友谊、亲密感、安全、爱的欲望,或者是这些欲望的任何一种组合。所以,要分析人类的动机,就应认真对待欲望或行为在根本上所代表的东西,要看到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合理的动机理论应该这样设想,动机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起伏的,也是复杂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机体的任何一个事态本身几乎又是一个促动状态。例如,个体遭受拒绝的感受必然会影响他的身心组织,使他感到紧张或不愉快。与此同时,还可能导致其他事件的发生,如采取种种自我防卫方式、压抑、敌意等。
合理的动机理论必须考虑以下两个事实:其一,除了以相对的或递进的方式外,人类从不会感到满足。人是一种不断需要的动物,一个欲望满足之后,另一个欲望就会迅速地取而代之。其二,所有的动机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动机的出现取决于这样或那样的优势欲望已经达到相对满足的状态。因此,需要似乎按某种优势等级自动排列。
研究人类动机应彻底放弃为内驱力或需要制作分解式一览表的企图。因为这样的一览表常给人各种内驱力是均等的、不相干的感觉,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同样,它还忽视了内驱力的全部动力性质,混淆了各种具体特征的层次关系。
研究人类动机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动物为中心。这一观点有别于用动物做实验的行为派心理学,马斯洛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动物实验的结果经常被作为人们对人性的理论研究所必须依据的基本材料。同时,他指出,动物资料对研究心理学很有助益,但使用必须谨慎和明智,如尽可能地选择接近于人类的动物,如猴子等,作为研究的对象。
分析人类动机必须考虑到环境与文化对有机体及其动机满足的影响,但还应看到有机体其天生的内在结构,并且能主动创造心理环境等事实。
分析人类动机应看到,有机体通常表现为一个整体,但有时也不是这样。孤立、局部、分裂的反应在一定情况下是可能的,这类现象不一定是虚弱、病态的,相反,它们经常被看作是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的能力证明,即有机体以不完整的、独特的或分散的方式对付局部的、熟悉的事物或易于解决的问题。如此,有机体的主要能力就可以用于解决更重要的、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分析人类动机还应注意到,并不是所有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至少不一定都是一般意义上的对需要的满足的追求,即寻求需要或匮乏的东西。成熟、表现、成长以及自我实现等现象,都是自然流露的表现性行为。
分析人类动机不应像心理分析家那样仅仅关注无意识的欲望,还应重视达到目的的可能性这一因素。这对理解我们文化中各个阶级、等级之间的动机差别,理解我们的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文化在动机上的不同是至关重要的。
分析人类动机必须合理地看待现实对有机体内部冲动的影响。内部冲动与现实之间不一定是截然对立的关系。
动机理论除讨论有缺陷的人的防御手段外,还必须讨论健康人的最高能力。同时,也必须解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人物所关心的全部最重要的事情。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健康人,对人的动机的研究必须具有更积极的研究倾向。
总之,动机理论的研究在方法上,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人为对象,重视健康动机的研究;坚持整体动力论,要阐明动机与有机体和环境以及动机与动机之间内在的整体动力的关联。而在研究的重心方面,动机的研究则应摒弃文化差异,直接对人类共有的基本目标或需要进行研究。
人的基本需要是什么
按语:
人的需要可分为两类:基本需要与特殊需要。基本需要是全人类共同的需要,是由体质遗传决定的,具有似本能的性质。特殊需要则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如嗜好、服饰等。显然,判断基本需要的标准便是似本能的性质存在与否。那么,什么又是似本能呢?在本节马斯洛为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由上可知,动机研究的重心应放在人类所共有的基本需要上,因此,在探讨人类动机的基本内容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个问题:人的基本需要是什么?
人的需要可分为两类:基本需要与特殊需要。
基本需要是全人类共同的需要,是由体质遗传决定的,具有似本能的性质。
特殊需要则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如嗜好、服饰等。
显然,判断基本需要的标准便是似本能的性质存在与否。
那么,什么又是似本能呢?
本能论者(是以麦独孤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麦独孤在其社会心理学中以本能说明人的社会行为,认为人共有十八种本能;弗洛伊德则以只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生物本能——本我作为人的动力系统,并认为它与作为社会价值内化的超我之间有着本质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反本能论者,所坚持的乃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他们的共同错误在于用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来考虑问题。这种二分法给心理学带来了一个混乱的后果:假如有一丁点天生遗传影响的证据,就断定这是本能的;或者,只要有任何后天习得的迹象显露,就断言这是非本能的。显然,这种做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况且,仅仅从逻辑上看,我们也没有理由一定得在完全的本能与非本能之间进行取舍。
其实,本能论并非完全错误,而是有它未被充分理解的一面,比如,本能论承认以下事实:人是自我促动的,人自己的本性和他所处的环境都有助于决定它的行为;人自己的本性给他提供先决的目的、目标或价值体系;在良好的条件下,为了避免疾病,他所想要的常常就是他所需要的,即对他是有益的东西;全人类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物种;总的说来,机体依赖自身的资源,它经常显现出一种生物性的功能或者智能,那是需要做出解释的。
但是,传统本能论却蕴含着一个错误的理论前提:过分地强调人与动物世界的连续性,忽略了人种与所有其他物种的深刻区别。这一错误导致了传统本能论的诸多失误。
因此,我们在进行动机研究之前必须确立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在看到人与动物连续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人与动物的深刻区别;不仅要研究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动机,更要去研究人所独有的需要或动机。
人的机体有它自身的本性,要比过去的看法告诉我们的更值得信赖并更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假设,人有一种内在的或先天的趋向自我实现的成长倾向。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基本需要似本能的假定,即当我们在物种阶梯中上升时,我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新的、更高层的欲望,发现另一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是由机体结构和作用所决定的。这一假定是有一定的比较心理学的依据的,如克劳福德、耶基斯以及马斯洛自己关于灵长类动物的实验均表明,幼小黑猩猩是一种利他的、友好的、不具控制欲的、有爱抚能力的动物。沃尔夫在罗猴、弥猴身上重复了克劳福德的实验,发现这些动物并不具备幼小猩猩的上述特点。因此,有理由认为,只有人与黑猩猩才有利他、友好等一类行为。此外,还有一些证据表明,人类并没有像动物那样丰满的本能,而只有动物本能的部分残余。人比动物更强烈的需要是对讯息、理解、美的需要。总之,物种等级愈高,似本能的需要或冲动就愈明显。愈是高层的需要,愈带有人性特征,愈为人类所独有。人类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新的特征是在继续向上发展而不是逐渐衰退的。人是一种最富于哲学思维、最富于想像、最富有艺术才能和科学头脑的动物。
显然,似本能与本能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二者均是由机体的生物学本性所决定的。但它们终究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在于:首先,似本能不像动物本能那样强烈;其次,似本能不像本能论者认为的本能那样是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说是好的;再次,似本能的需要与理性之间并不存在像弗洛伊德本能论中阐明的那种本能与理性的对立;最后,似本能的需要不像我们理解的生物本能那样,在物种发展的阶梯上相互排斥,而是在一个强度有差异的层次序列里能动地互相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需要的满足,随着它的逐渐平息,其他潜在的需要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并力求得到满足,需求永不停息,一个需要满足另一个需要便会产生。
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
按语:
根据上述动机理论必须认识的基本问题与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定,并结合临床研究、个人观察和已知事实,马斯洛提出了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即基本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三大互相重叠的类别:意动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其中,他特别重视意动需要的探索。他将意动需要分为五个不同层次,也就是本文所说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的需要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即任何一种需要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人是一种不断需要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据。人几乎总是在希望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而人因需要所引发的行动都趋于成为整体的人格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他的自尊、他的精力、他的智力等各种情况。
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的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大动力。显然,这种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以饥渴为主,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的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
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比生理的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安全的需要便出现了:人们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有规律地生活以感到世界是井然有序的。从儿童身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种安全的需要,儿童喜欢统一、公平及一定的规律,缺乏这些因素时,他们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尽管成年人可以比儿童更好地处理他们的恐惧感,但在成年阶段仍存在着各种安全的需要,如物质上的: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的待遇、希望远离犯罪的侵害等。当安全的需要未能得到相应的满足时,它就会对个体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全部指向安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仅仅为安全而活着。
爱与归属的需要
一个已经具备适当安全感的人,比如,已经具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他便开始需要朋友、爱人、妻子、孩子,以及在群体中所处的恰当的位置,渴望得到社会与团体的认可、接受,希望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便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在这个相对饮食无忧的社会里,这些需要的受挫是引起人们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关于爱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而是广义的,体现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爱与被爱。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两个人会抛弃恐惧,不再戒备。我们必须懂得爱, 否则,整个世界就会陷于敌意和猜忌之中。
尊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