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著名的史学家黄家羲,出生于浙江余姚县一个世代官宦并充满学术氛围的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便喜爱读书。他的父亲黄尊素教他八股文,他很是不感兴趣。总是喜欢自己爱读的书。他读了大量的有关天文、地理、历算、人物传记方面的书。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很关注,有时对朝廷的决策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天启六年(1626)三月,黄尊素等东林党人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陷害入狱。临行前,黄尊素要黄宗羲拜前来送行的刘宗周为师,向他学习理学。在那生死离别的时刻,还教导黄宗羲说:“你不愿学习诗文,也当不了文学家。但作为一个学者,不能不通晓史事,应该读一读《献征录》。”从此以后,黄宗羲努力攻读史书。他通读了明代的《实录》和《二十一史》。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等到第二天的头遍鸡鸣才休息,不敢有丝毫的怠情,这是他勤奋治史学的开始。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深邃思想启发着他,那些动人的事迹激励着他。他以历史经验来洞察现实社会,并立志要身体力行,投入到激烈动荡的社会中。
在学术上,他勇于探索,勇于坦露自己的观点,批判那些无补于社会的学术见解。
黄宗羲在了解社会的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士人应关注天下大事,思索之,参与之,要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朝纲混乱,奸佞横生,百姓困厄,那是:上人的耻辱。崇祯十一年(1638),阉党阮大铖在南京四处招摇,图谋东山同志起。复社名寸:陈定生、吴应箕草写《留都防乱揭》揭露阮大铖的阴谋,要求把阮逐出南京城。当时,阮大铖的余党尚存,爪牙林立,但黄宗羲不惧险恶,在《留都防乱揭》I:领衔署名。在崇祯一朝,黄宗羲积极地参加东林复社人士领导的政治活动,到各地游历。
清兵占领南京、苏州、杭州之后,浙东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抗清,拥护鲁王以监国的名义成立政府。黄宗羲也在余姚黄竹浦组织青壮年数百人为义军,沿钱塘江布防,老百姓称呼他带领的军队为世忠营,后来黄宗羲来到兽工的流动政府。由于失去了兵权,对政事没有多少发言权,但黄宗羲不甘空耗光阴,一有时间,他就对授时历、泰西历、回回历进行校注。他的某些天文历法著述就是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中完成的,如果没有惊人的毅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清康熙元年(1662),黄宗羲回乡著书立说。这时他已是53岁的老人了,他决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后人留下自己探索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写出了量著作。其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儿学案》等。
长期不懈的思考使他的思想日趋稳定,社会的巨变以及个人沧桑的经历,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更加成熟。他为了研究明朝灭亡的原因和改革君主专制的弊端而发愤治学。
从一代代王朝兴衰历史中,黄宗羲看到,每一个王朝的倾覆,都是由于君主贪婪、残暴,每——个王朝的兴起,都始于血腥风雨中的争斗。他认为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社会危机的总根源。他反对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的不合理现实,赞美以天卜为主,以君主为客的尧舜之世。他从民众的利益出发,去评价治乱,他说:“天下或治或乱,不在于——姓的兴亡,而在于万民的忧乐”。并进一步提出为臣之职应该是“为天下人,不为君主;为万民,不为一姓”。他还认为,法律应该是天下人的法律,朝廷君臣没有什么高贵,百姓也没有什么低贱。他主张改一家一姓之法为天下之法。他主张提高宰相权力,由士人来公论是非,限制君上的权力,使君主不敢自以为是。这种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提供了历史借鉴。
黄宗羲注重实践,不尚空谈。治学态度严谨刻苦,严格考证,实事求址。他的《明儒学案》总结了明代近300年的思想发展,包括了明代各派哲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主张,是中国第—‘部比较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他实事求是的学风利经世致用的思想,于今仍有教育意义。
黄宗羲——生坎坷,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他的晚年牛活比较清苦,有时以卖文糊口,但仍坚持著述,年过80,还时刻不肯怠情。正因如此,他才以有限的生命为人类社会做出厂重大贡献。
黄宗羲如果谨遵父命,一味地去学习自己非常讨厌的八股文,那么,他是绝对不会成为思想家和史学家的,甚至可能一事无成。
明末清初三大杰出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自小聪颖过人,才华出众。他4岁时就跟从长兄王蚧之读书,7岁时读完了《十三经》,14岁时考中了秀才。16岁开始学习诗文,他阅览的古今诗文不下10万首。后来也考过举人,但他的心思不在官场,而一心要从事学术研究。清顺治九年(1653),他逃到湖南西部的耶姜山,开始了屏迹幽居的生活。
顺治十年(1654),清廷恢复在湖南的统治,下令“楚发”,让汉人保持和清人一样的发式。王夫之拒绝“蕴发”,他改名换姓,变更衣着,浪迹于荒山野岭之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王夫之依然坚持著述,先后完成了《老子衍》、《黄书》等著述。
顺治十八年(1662),南明政权覆灭了。悲痛之余,他痛下决心,隐居著述,他要对汉民族自取败辱舶教训做出理论总结。在此后的几年中,王夫之先后完成《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春秋家说》、《春秋世论》等反映其哲学、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
康熙十四年(1675),王夫之迁居到石船山下,建造了一个茅草房,居住下来。他称之为“湘西草堂。”在那里,他度过了17个春秋。他十七年如一日,发愤著述。故国灭亡的灾难和痛苦在时时地折磨着他,总结亡国灭家历史教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催促着他。他每天天未明就起来读书写作,一直干到深夜。他对《十三经》、《二十一史》以及张载、朱熹的遗书进行再三仔细的阅读和研究。有时饥寒交迫,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他的头上,但他毫不在意,仍然在克服生活困难的同时继续钻研。到了暮年,他体弱多病,磨墨、执笔都很困难,还常常把笔墨放在床榻旁边,竭力地去编纂,去注释说明,表现出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坚毅的治学意志。史学名著《读通鉴论》、《宋论》,以及《楚辞通译》、《周易内传》、《诗广传》、《噩梦》、《张子正蒙注》、《庄子通》、《俟解》、《夕堂永日绪论》等重要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康熙三十年(1691),王夫之已73岁了,他患病很长时间,哮喘、咳嗽,但仍不停地阅读着。康熙三十一年(1692)正月,他病故于石船山下的湘西草堂。
王夫之的丰富著述,展示了他卓越而智慧的思想,散射出许多进步思想的光芒。
王夫之如果不是从爱好出发,专心著述,而是甘心沉湎于官场上的声色犬马,哪会有那么丰富的著作?哪会有那么多深刻的思想。今人,也许连他的名字都不会知道。
不久前,我国教育界的“韩寒现象”被炒得很热。
韩寒,上海松江的一名高中生,两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其作文思想深刻,文笔老到。他出版了一部20万宇的小说《三重门》,自称“此书文字游戏,五十年内无人能及。”然而,他却偏偏是个“偏才”、“怪才”。成绩除语文外,其他科都特差。就在他的作文获奖后没几天,就因为五科成绩“挂红灯”而被迫休学一年。
“韩寒现象”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大学教授、中学老师、家长、学生的目光几乎全都集中到了韩寒的身上。其实,韩寒从兴趣出发,在某一学科出类拔萃有何不好呢?“术业有专攻”,苏格拉底、叔本华、歌德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有谁是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全才呢?钱钟书年轻时数学得“0”分,却成了学举中西的学者。吴晗报考北大时由于数学不及格而未被录取,后转报清华,并创办了清华文社,此事至今仍令北大人耿耿于怀。——下
尊重自己的好恶吧!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尊重他人的好恶吧!因为“术业有专攻”。
五 知与行
知导行,行增知;知之深,行之力。
什么叫“知”,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教导仲由(即子路)的一段话。孔子当时对子路说:“仲由,我教给你关于知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不是真正的知道”。强调的是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其实,我们这里说的“知”,既是“知道”、“了解”的意思,推而广之,也可概括为掌握知识。
“行”指的是实践,学以致用,一个人掌握了知识还不行,还必须把这些知道用到实践中去。对此,孔子也是一直倡导的,孔子曾说过:“我和颜回谈论问题,整天见他没有相反的意见,像个笨蛋,离开后我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又是以发扬我讲的道理。颜回其实不笨。”孔子说颜回不笨,就是因为颜回能发扬他讲的道理,那么换句话可不可以这样讲呢?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泰勒斯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家庭贫寒。——位商人挖苦他说:“泰勒斯,人们都说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可是仍;的知识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呢?你现在这样的寒酸,足以证明知识那玩意儿只能给你带来贫穷!”泰勒斯义正辞严地说:“我不允许你利用我的贫穷来贬低知识的作用,咱们走着瞧。”他运用丰富的数学、天文、农业知识,断定第—二年将是橄榄丰收年,,冬天,他低价租下附近所有的橄榄榨油机。第:二年猛长租金,发了大财。他再对那个向人说:“是你富,还是我富?我追求的并不是那几个钱,而是知识,知识才是无价之宅,才是伟大的力量!”
泰勒斯说的很对,“知识才是无价之宝,才是伟大的力最!”但是,如果认为它是“无价之宝”而“珍藏”起来,生时装在脑子咀,死时带在棺材中,有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呢?
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学问的人,他不但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是“草头底下——个‘来回’的‘回’字”,而-H还知道“来回”的“回”字有四种写法,而且连乎口才说话都“之乎者也”、“君子固穷”之类,让人听不懂,而H写得—‘手好字,而且……总之,孔乙己很有学问,但就是穷,穷得穿着长衫却让穿短衫的人嘲弄耍戏,穷得经常偷东西脸上不断添些新疤,穷得每次到咸亨酒店都只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为什么穷?穷在他“好喝懒做”,穷在他不能把自己的知识用在实践中去,以致“替人家抄抄书”,但“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后来的命运更惨,“竟偷到了举人家里去了”。“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当然,孔乙已是鲁迅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高智低能的也大有人在。
以上谈的是有了知识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用明代王阳明的话来概括,就是:“行是始之成”,实践是求知的归宿。
王阳明此话的第一句是:“知是行之始”。
清代王夫之也说:“力行而后知之真”,意思是亲身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本质。换句话说就是:实践出真知。
李时珍从24岁开始正式行医。在长期的采药、炮制及行医过程中,发现先代的药典《本草》中多有讹误和疏漏之处,便蓄意重修《本草》。他曾和父亲谈论过这件事,父亲也表示赞同,只是需要大量的财力,靠一个人来完成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楚王府时,他就请求楚王把重修《本草》的事奏报给朝廷,希望能通过朝廷的人力、财力来完成这项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可昏庸的楚王只想让李时珍保证他的健康,为他服务,对李时珍提出的请求轻蔑地回绝了。至此,李时珍希求朝廷修《本草》的热望熄灭了、冷却了,但他重修《本草》的信心却始终没有丧失。他决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实现重修《本草》的伟业。
李时珍辞官回家时已35岁了,他决定仿照宋朝朱嘉编《通鉴纲目》的方法进行编写,定名为《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博览群书的同时,更注重实地验证。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渔猎群书,搜罗百氏”。为了弄清每一个疑问,他不辞劳苦、不避艰险地到各地探访,向村夫野老访求药方,到峻岭深谷中采集药材。风餐露宿、蚊虫叮咬,他都付之一笑,对原《本草》中所记载的药物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例如稀莶是明代用来治风痹的重要药物,但是历代本草众说纷纭,使人无所适从。唐代苏恭说,稀莶叶似酸浆叶,猪膏莓叶似苍耳叶,是两种药物。唐代的陈藏器却说猪膏莓叶似荏叶,而五代时的韩保开则同意苏恭的记载。宋代的苏颂又说稀莶的叶似芥叶。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则说稀莶和猪膏莓是一种药物。李时珍按前人描述的药物形态,将有关药物全部搜寻而来,仔细加以比较分析,然后正确地指出:稀莶和猪膏莓是一种药物,叶似苍耳叶;苏恭所说似酸浆的所谓稀莶,实际上是龙葵。于是他把《唐本草》中重复的猪膏莓条归并人稀莶条。李时珍除了在家乡一带的原野山谷调查外,还到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河北等地。他所到之处,虚心地向农民、猎人、渔民、樵夫和药农等请教,在群众智慧的海洋里,获得了许许多多的真知灼见。
李时珍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还创造性地采用了解剖药用动物、做动物实验等方法,甚至还拿自己来做实验。例如关于生姜,梁代陶弘景认为不能常吃,不然会“伤心气”。唐代苏恭则引证《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反对,认为可以常吃。唐代的孙思邈则也认为不能经常吃生姜,不然会患眼病。生姜到底能不能常吃呢?李时珍就试验着常吃生姜,果然得了眼病。待眼病好了以后再常吃生姜,果然又患了眼病。这样反复试验几次后,李时珍确信生姜不能常吃,便记下“食姜久,积热患目”。
李时珍经过27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三年认真彻底的修改,到61岁,写出了《本草纲目》初稿。此后又经过十多年的修改,直到73岁时才最后定稿。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前后花了近40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耗费了毕生的精力。
《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有描绘药物形态的图像1110幅,附载药方11096个。这部内容丰富的药物学著作不仅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的,在世界古代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它的重大贡献,首先在于它系统而正确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长期的药用经验和理论知识。其次,《本草纲目》改正了历代本草著作中的许多错误,批判了种种违反科学、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谬说。而许多谬说的匡正,都是李时珍反复实践后得以证明的。李时珍的故事再次证明:纸上说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六 恒与辍
恒则有所成就;辍则前功尽弃。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学贵有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学业上是不可能有大的长进。
战国时代的孟子很有学问。
当时,人们对于齐王很不满意,因为齐王做事没有明确的主张,容易听信奸臣的谗言,管理国家没有什么成就。于是有人说:大概是齐王的脑筋不够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