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应酬叫礼仪
3834000000006

第6章 商务仪容礼仪(5)

(3)穿不同鞋子的走姿。穿平底鞋走路时要脚跟先落地,前行力度要均匀,走起路显得轻松、大方。由于穿平底鞋不受拘束,往往容易过分随意,步幅时大时小,速度时快时慢,还容易因随意而给人以松懈的印象,应当注意防止。

穿高跟鞋走路时,由于脚跟提高了,身体重心自然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膝关节要绷直,胸部自然要挺起,并且收腹、提臀、直腰,使走姿更显得挺拔,平添几分魅力。此外穿高跟鞋走路,步幅要小,脚跟先着地,两脚落地时脚跟要落在一条线上,像一枝柳叶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柳叶步”。

(4)着不同服装的走姿。穿西装走路时,要体现出挺拔、优雅的风度。要注意保持后背平正。男士不要晃肩,女士髋部不要左右摆动。女士行走时步幅不宜过大,不强调脚跟到脚掌的推送过程,要走柳叶步,即两脚跟前后踩在一条直线上,脚尖略外开,走出来的脚印,像柳叶一样。

女士穿长裙走路时,行走要平稳,步幅可稍大些。转动时,要注意头和身体协调配合,注意调整头、胸、髋三轴的角度,强调整体造型美;穿短裙时(指裙长至膝盖以上),要表现出轻盈、敏捷、活泼、洒脱的风度。步幅不宜大,脚步的频率可稍快些,保持活泼灵巧的风格。

11.商务人员的手势礼仪训练

人的双手不但能制造、使用各种工具,而且会表达如上所举的各种意思,人不但在说话的时候用手的动作来加强语气,辅助表达,而且在危急或特定之时会用手势代替说话。手势还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许多原始部族之间交涉什么事情,大都利用复杂的手势进行,以此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现代游客到了外国,也大都用手势问路或致意。有时候,手势语言甚至使灵活巧妙的舌头也相形见绌。青年舞蹈家杨丽萍深谙手势的艺术,她的舞蹈之所以令人喜爱,离不开那双出神入化的手。无论是《雀之灵》的神奇,《火》的奔放,还是《雨丝》的缠绵以及《版纳三色》的绚丽,她的每个具有表现力的动作几乎都是从手开始、到手为止。从她出场的一刹那,观众的视线就被她那充满灵性、微妙传神的手势所牵引,然后才延伸到曲线优美、富有韵律的全身,这是形象手势,也是情意手势。

常见手势语言解读

手势也像面部表情一样,种类繁多,变化微妙,但大体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手掌向上、向前、向内,一般表示希望、肯定、成功等积极意向;而手掌向下、向后、向外,一般表示批判、否定、轻蔑等消极意向。如法庭上辩护人的辩护演讲,或某人诉说自己的冤情,常常会伸出一双手掌,并在胸前和腰两侧急促地抖动几下,以此来表示他讲的都是实话,因为敞开的向上的手掌往往表示诚实。

手掌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掌心向上、掌心向下、手掌紧握并伸出食指。其表达的意思和交际的效果大不一样,掌心向上,表示诚实、谦逊、屈从,没有任何强制性和威胁性;掌心向下,带有强制性的命令的意味,会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而手掌紧握,伸出食指,犹如敲打人的一根小棍棒,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威胁性,使人很不舒服。因而,执勤的警察常用第三种手势命令肇事者等候审查。有些人吵架、对骂、要挟对方,也常使用这种手势。

人的各种手势使用频繁,所表达的信息也极为丰富多样:

手心向上,表示坦诚直率、善意礼貌、积极肯定、幽默风趣。

手心向下,表示否定、抑制、贬低、轻视、反对。

抬手,表示请对方注意,自己要讲话了。

招手,表示打招呼,欢迎你,或请过来。

单手挥动,表示告别、再会。

伸手,表示想要什么东西。

藏手,表示不想交出某种东西。

摆手,表示不同意,请你走开,或咱们快走。

两手叠加,表示相互配合、相互依赖、团结一致。

两手分开,表示分离、失散、消极、作罢。

拳头握紧,表示挑战、决心、团结,或提出警告。

挑起拇指,表示称赞、夸耀。

伸出小指,表示轻视、挖苦。

食指伸出,指示方向、事物,或表示训示、命令。

多指并用,手心向外,表示分隔、对抗、矛盾、观点对立。

双手挥动,表示呼吁、召唤、感情激昂,声势宏大。

商务人员规范手势训练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是心灵的触角,是人的第二双眼睛。在商务活动中,手势在传递信息、表达意图和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训练规范的手势语言也十分必要。

(1)标准手势。规范的手势应当是手掌自然伸直,掌心向内向上,手指并拢,拇指自然稍稍分开,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以140度为宜。在出手势时要讲究柔美、流畅,做到欲上先下、欲左先右。避免僵硬死板、缺乏韵味。同时配合眼神、表情和其他姿态,使手势更显协调大方。

(2)横摆式手势。在表示“请进”、“请”时,常用横摆式。做法是,五指并拢,手掌自然伸直,手心向上,肘微弯曲,腕低于肘。开始做手势应从腹部之前抬起,以肘为轴轻缓地向一旁摆出,到腰部并与身体正面成45度时停止。头部和上身,略向手伸出的一侧倾斜,另一手下垂或在背后,目视宾客,面带微笑,表现出对宾客的尊重、欢迎。

(3)前摆式手势。如果右手拿着东西,或扶着门时,这时要向宾客作向右“请”的手势时,可以用前摆式。五指并拢,手掌伸直,由身体一侧由下向上抬起,以肩关节为轴,到腰的高度在由身前右方摆去,摆到距身体15厘米,并不超过躯干的位置时停止。目视来宾,面带笑容,也可双手前摆。

(4)双臂横摆式手势。当来宾较多时,表示“请”可以动作做大一些,采用双臂横摆式。两臂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方抬起,两肘微曲,向两侧摆出。指向前进方向一侧的手臂应抬高一些,伸直一些,另一手稍低一些,曲一些。也可以双臂向一个方面摆出。

(5)斜摆式手势、请客人落座时,手势应摆向座位的地方。手要先从身体的一侧抬起,到高于腰部后,再向下摆去,使大小臂成一斜线。

(6)直臂式手势。需要给宾客指方向时,采用直臂式,手指并拢,掌伸直,屈肘从身前抬起,向抬起的方向摆去,摆到肩的高度时停止,肘关节基本伸直。注意指引方面,不可用一根指头指出,那样显得不礼貌。

12.表情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道:“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育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千万倍的语言。”

表情,即人的面部器官与肌肉组织在心理作用和神经系统支配下的状态与位置。虽然人的其他部分也有表情,但表情主要体现在人的面部。因此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狭义的表情,即面部表情。

从客观上看,表情往往由眉、眼、鼻、嘴等部位的动作,以及面部肌肉的收展等因素构成;但其形成与释放的本源,却是人的主观情感,表情的变化意味着人类感情的变化。

表情是人类无声的语言,它能迅速、准确、生动、充分地传递人类的各种情感信息。如高兴、愉快、喜悦、兴奋、激动、紧张、悲伤、忧郁、怨恨、失望、愤怒、气恼、沮丧、自负、自卑、仇恨、爱慕、依恋、牵挂、怀念等等。同时,也能把人类悲喜交加、爱憎交融、喜忧参半等对立情感交叉缠绕的内心状态极其准确地表现出来。

人最复杂的是表情、最能打动人的也是表情。它会随着心情、场合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如果心情愉快,表情也必然如和煦春风;反之一个心里哀戚的人,表情中必然含着几分哀伤,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

现代传播学认为,表情属于人际交流的“非语言信息传播系统”,并且是其核心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艾博特·梅拉比安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得出非语言沟通感情表达公式:

一个信息的传送:7%的语言+38%的语音+55%的表情

由此可见,表情在信息传递中是多么重要!

学会阅读脸部表情

人的面部可以表现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又十分微妙的表情,而且表情的变化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感情,传递信息。面部所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神态和情感,最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在你未开口之前对方就从你的面部表情上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对你的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等有所了解了。所以有句话说得好,看人先看脸,脸是人的价值与性格的外观。所谓脸面不仅是指人的长相,主要是指面部表情。

脸上泛红晕,一般是羞涩或激动的表示。在与性爱有关的场合,人们时常会脸红,它是人类显示童贞的信号。脸色发青发白是生气、愤怒或受了惊吓异常紧张的表示。脸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更能表示极为丰富细致而又微妙多变的神情,皱眉——不同意、烦恼,甚至是盛怒;扬眉——兴奋、庄重等多种感情;眉毛闪动——欢迎或加强语气;耸眉的动作比闪动慢,眉毛扬起后短暂停留再降下,表示惊讶或悲伤。

学会阅读嘴部表情

在面部表情上,对于嘴的作用不可轻视。

嘴唇闭拢,表示和谐宁静、端庄自然;

嘴唇半开,表示疑问、奇怪、有点惊讶,如果全开就表示惊骇;

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礼貌、喜悦;

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伤、无可奈何;

嘴唇撅着,表示生气、不满意;

嘴唇绷紧,表示愤怒、对抗或决心已定。

嘴的表情达意一般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大都懂得眼睛很会说话,而对于嘴的作用有点轻视。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比较眼和嘴表情的作用,他将许多表现某种情绪的照片横切之后再综合复制,比如把表现痛苦的眼睛和一张表现欢乐的嘴配合在一起。实验结果,他发现观看照片者受嘴的表情的影响远甚于受眼的影响,也就是说,嘴比眼能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倒不在于嘴与眼相比,谁的表现力更强,而在于我们的嘴不出声出会“说话”。可见,面部表情能够传达多么复杂而微妙的信息。

学会阅读目光

人的眼睛最能袒露人的内心的隐秘和激情了。正如一首小诗所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会隐瞒更不会说谎。愤怒飞溅火花,哀伤倾泻泪雨,它给笑声增一层明亮的闪光。”一般来说,眼睛正视表示庄重,仰视表示思索,斜视表示轻蔑,俯视表示羞涩。但它有个显著特点:看到很喜欢的人或事物,瞳孔会异常增大;看到不喜欢的人或事物,瞳孔则会缩小,甚至会缩到针眼那么细小。某些打牌的人当他发现对手的瞳孔放大时,他就会知道对手得了一手好牌。因为瞳孔不会撒谎,聪明的赌徒总是先用小金额下赌注,随后密切注视庄家的眼神反应。庄家屡次输钱却还不知秘密是怎么泄露的。这类情况表明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心理活动和眼神、瞳孔的关系。古今文学家都爱用眼神来描述人的感情,如含笑的瞳仁、贪婪的眼光等都体现了眼睛与心灵的关系特别密切。

科学研究表明:瞳孔变化最能反映内心世界的变化。凡在出现强烈兴趣或追求动机时,瞳孔会迅速扩大。据说,古代波斯的珠宝商人出售首饰时,总是根据顾客瞳孔的大小来要价的。如果一只钻戒的熠熠光泽能使顾客的瞳孔扩张,商人就将价钱要得多一些。

呈现在眼前的美味食品也会使人的瞳孔扩张,饥肠辘辘的人的瞳孔扩张得更大些,如果加上吞咽的动作,就构成了人们常说的那种“馋相”了。除了视觉刺激,其他感官接受的刺激也可以引起瞳孔的变化。当人聆听心爱的音乐会时,或用舌头品尝美味食品时,另外恐怖、紧张、愤怒、喜爱、疼痛时瞳孔同样会出现扩大反应。厌恶、疲倦、烦恼时瞳孔则会缩小。可见瞳孔与心理关系十分密切。总之,我们利用瞳孔变化的规律。就可测定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爱好、动机及其对异性的爱慕与否等心理变化。瞳孔的放大或缩小完全是无意识的,也是难以掩饰的,所以眼神会透露内心的秘密。相爱的恋人彼此看到一泓黝黑而闪射光亮的深潭,就会直觉地感到爱情有了回报,或对方有求爱之意;倘若看到瞳孔缩小如针尖一般,就会感到彼此的关系出了问题。

眼睛的这个特点又引出了第二个特点,就是最强烈的眼神与一般的眼神有很大的区别。最强烈的眼神有两种:一种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种是情侣相见,格外激动。这两种眼对眼的长久凝视和撞击出火花的目光交流只发生于强烈的爱或恨之时,而在一般的关系和一般的场合之中,人们大都不习惯被人长久直视,也不去长久直视对方,时间一长就会很不自在地移开目光。所以,在一般的交谈中,眼神要亲切自然:既不能不看对方,也不能死死盯住对方的眼睛不动;既不能目光东移西转,也不能不吸引对方的注意。

随着交谈内容的变化,目光和表情和谐地统一,表示很感兴趣,思想专注,谈兴正浓。

对方的目光长时间地终止接触或游移不定,表示对交谈不感兴趣,交谈应当很快结束。

交谈中,目光乜斜,即略眯着眼斜着看,表示鄙夷;目光紧盯,表示疑虑;偷眼相觑,即眼睛眯成一条细缝,注意地看,表示窘迫;瞪大眼睛,表示惊讶。

交谈中,眼镜滑落到鼻尖上,眼睛从眼镜上面看,这就是对对方不满的情感流露。

一方闪烁不定地转动眼珠,就是提防他在打什么坏主意。

双目生辉,炯炯有神,是心情愉快的,充满自信的反映。这种眼神有助于取得对方的信任从而促进合作。相反,双眉紧锁,目光摇曳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会被对方认为你无能,最终可能导致对自己不利的结果。

13.商务人员的目光礼仪训练

目光是指眼睛的神采。眼睛主要通过其丰富的动作,来展示其信息传递功能,这些不同的动作使黑眼球反射、折射出不同的光泽与黑眼珠形成对比而闪动亮光,即目光。在商务活动中,含蓄和欲言又止经常是必须,这往往需要更多地借助眼睛来表达,使对方心领神会。因此,商务工作人员需要训练目光表达技巧,并合乎礼仪标准。

目光注视时间要根据关系而定

交谈的过程中,有些人让人感觉舒服,有些人则让人不自在,甚至让人感觉不值得交往,这主要与注视的时间长短有关。与对方目光接触的时间超过了全部谈话时间的三分之一时,要么是被认为很吸引人,要么是怀有敌意。因此对于不太熟悉的人,不可长时间地盯着对方的眼睛,以免引起对方的恐惧和不安。如果感觉与对方谈得来,可以一直看着他,让他意识到你喜欢与他交往。他可能也会回报,而建立良好的默契。这样的谈话,起码要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时间注视对方。不难想象,如果淡话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是由于紧张、羞怯不敢正视对方,目光注视的时间不到整个谈话的三分之一,那一定不容易被人信任。

目光注视的部位不要引起对方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