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3832500000027

第27章 秘诀七:资本创造财富(5)

采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财务管理模式,使海信集团真正站到了科技时代的前端,跟上了国际化管理的步伐。新中大财务软件为海信集团销售公司财务电算化项目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5.使财务工作真正实现了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该系统同时还能够实现企业的财务分析、成本控制和财务预测,为提高集团的决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透视海信现象

企业负债率过高、资本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是许多国有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同是国有企业的海信集团的发展实践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1.深刻地把握了企业的本质

但凡有点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企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或经营活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虽然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不一,发现并创造顾客、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创造市场、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等都可能成为企业一定时期内加强经营管理的动机。但从根本上来讲,企业运作的动机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其它的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而已。

海信集团可谓深刻地把握了企业最大限度获取利润的本质,因此,将财务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强调“要发展、更要健康”的发展思路、子公司一把手必须精通财务知识、集团总裁亲任财务中心主任、建立三级财务管理网络体系等举措,无不都体现了海信集团对财务管理的高度重视。

2.抓住了财务管理的精髓

海信集团的财务管理,紧紧抓住资产负债率和资金周转速度两项指标做文章。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均是企业健康发展、降低风险的前提条件,而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则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次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海信集团的财务管理围绕这两个关键指标,既确保了集团的发展建立在财务健康的基础上,又有利于促进集团实现尽可能高的利润水平,使财务管理如同抓住了蛇的“七寸”,真正控制了“命门”,便于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3.以机构、制度、考核确保有效的财务管理

为了实现低资产负债率、高资金周转速度,海信集团首先明确了由集团公司财务中心、子公司财务部。车间部室财物管理部门组成的三级财务管理体系,并明确了其各自的职责分工和管理重点,为有效的财务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其次,制订了《财务预算管理办法》等20多个具体的内部规章,使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为有效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再次,通过严格考核,细化相关的财务指标,并与奖惩制度密切结合,确保了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必依,使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

4.从资本运营和资本效率入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海信集团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通过投资控股、债转股、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方式,利用资本的杠杆作用,通过输入集团优秀的技术、管理、文化等,以少量的优质资产盘活大量闲置的社会资产,迅速扩张集团的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通过统一调度资金、盘活集团存量资产、强化增量资产管理、努力实现零库存、设计最佳付款时间、重视财务分析、发挥财务中心的顾问作用等手段,确保了集团资本的高效运作。

5.让财务管理搭上信息技术的快车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影响着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谁先占领技术的至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作为经营成果集中反映的财务管理,自然也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海信集团在e化财务管理上大做文章。导入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以后的非凡成效,无疑验证了海信集团财务管理计算机化的决策是卓有见地的。

2.同仁堂:资本运营,分拆上市

同仁堂:内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第一家

2000年10月31日,对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600085)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由它控股的同仁堂科技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买卖,成为第3家在创业板上市的H股公司。同仁堂也成为内地上市公司中第一家成功完成分拆上市的公司。

发行价3.28港元的同仁堂科技,一开盘便有不俗的表现,当日开在4港元,最高时达到5.2港元,收在4.3港元,涨幅高达31%。全日成交2771.5万股,总成交额约1.245亿港元。

当日香港创业板市场微升1.01点,收报344.90点;青岛环宇收报17.20港元,下跌1%;复旦微电子升2%,收报1.43港元。

在香港股市,若上市第一天收盘时的涨幅能达到10%至20%,这只股的表现就已经很成功了。难怪圈内外人士一致评价同仁堂科技的表现“实属上乘乃至优秀”。

同仁堂科技副董事长王兆奇表示,对同仁堂科技能够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及首日上市的股价表现和股份交投量感到欣喜。他称公司将不断努力巩固及扩展现有业务并大力进军国际医药市场,成为领先的现代中成药生产商。

事实上,同仁堂科技路演之时,正值香港股市再创2000年新低之际。然而,发行7280万股H股的同仁堂科技在开始国际配售的第一天,仅在香港地区就已获得3—4倍的超额认购。与不久前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国内两家高科技公司——青鸟环宇和复旦微电子相比,青鸟环宇最终超额认购4.28倍,复旦微电子超额认购4倍,而同仁堂科技超额认购20多倍。

在香港股市网络股、电信股走下坡路的低迷状态下,投资者趋向于有实际产品和业绩的公司。

对于3.28港元的发行定价,身为承销商的中银国际的理由是:相比其内在价值不算高,期望上市后它能有不俗的表现。

同仁堂科技此次在香港创业板筹集到的2.14亿港元资金,将用于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研制新药、建立销售网络和发展电子商贸五个方面的业务。

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后,同仁堂股份公司持有其扩大后股本54.7%的权益。

在人们的观念中,第一个分拆上市“食螃蟹”的公司应该是这样的:民营的新生代企业,不畏风险,用现代理念包装,具有国际化形象。尽管在国内A股市场中,国企经过改造上市的占到80%之多,且其中,萌生出海外分拆上市想法的也不在少数,但是,人们仍然难以把分拆上市这样的“前卫”之举和有着331年历史的同仁堂联系在一起。

同仁堂缘何分拆上市

在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具有很大的名气,甚至达到了同仁堂就是中药,中药就是同仁堂的地步。只以这三个字,同仁堂在海外就拥有了多家大型药店的股份。然而,尽管中药现代化已在国内提了许多年,中国政府也制订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但目前我国中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5%,被日本、韩国的“汉方药”挤得难以立足,甚至有人大声疾呼中药不再姓“中”了。

虽然国内部分中药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相继开发了一些现代化的中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无法改变我国在中药现代化领域的被动处境。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这些企业都没有享誉全球的品牌影响力;二是目前的中药现代化实践尚未融入国际医药发展的主流;三是没有雄厚的处方储备,难以推陈出新。

1999年,香港通过建设中药港的发展规划。同仁堂科技选择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和同仁堂母公司进军中药现代化及生物制药领域的整体战略调整有关,香港历来就是中药海外流通的集散地,香港创业板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定位正适合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国际风险资金支持和国际规范运作经验的需要。

1999年上半年,拥有全球品牌影响力,已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2年,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绩优资产基础的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确定了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战略方针,并开始了艰苦的实际操作。

同仁堂接触了多家国内外享有相当声誉的投资银行。在各投资银行设计的上市方案中,同仁堂主要考虑了3家公司的意见:

其一,法国里昂证券提出的在同仁堂A股的基础上增发H股方案;

其二,中银国际提出的在同仁堂A股公司之上构筑一家控股公司去香港上市方案,类似于在香港上市的长城科技控股深科技、长城电脑模式;

其三,中证万融公司提出的同仁堂A股公司分拆部分高科技资产和业务设立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再上香港创业板。

同仁堂为此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4个项目小组,分别负责海外上市、中药现代化、生物制药和中药电子商务,对上述方案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反复比较和论证,最终选择了中证万融公司提出的分拆上市方案。

对A股股东而言,分拆上市方案最为有利。确定方案后,同仁堂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成功分拆上市铺平道路,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几乎在每个环节都是与国际上重量级企业打交道,双方讨价还价,谈判异常艰苦。

那么,同仁堂为什么会选择分拆上市方案呢?

事实上,除同仁堂外,许多A股上市公司都有分拆部分资产和业务,到国内外证券市场再上市的计划,其间不乏大量艰苦的筹备工作。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积极性,当然是因为分拆上市能够给公司带来许多特别的好处:

1.拓宽融资渠道。由于分拆上市具有“一种资产、两次使用”的效果,因而被许多上市公司用于再融资的工具,这对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来说尤为吸引。

2.实现资本增值。分拆上市之后,公司经营业绩有可能大幅度的增长。这是因为上市公司作为发起人将享有资本增值的溢价所得,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可在超过10年的时间摊销,这样,业绩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在经过一定期限之后(香港为半年至2年),上市公司还可变现其分拆子公司的股份,从而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分拆能给母公司带来平均2—3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在我国,这种超额收益率更高。

3.分散投资风险。分拆上市既能够保证上市公司进军高科技产业、促进其产业转型,又能保证其经营的安全稳定性。高科技产业项目同传统产业项目的区别主要在于技术能否成功、市场是否适销、财务能否盈利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投资失败的概率高,但一旦成功,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对于一般传统型的上市公司来说,是超出其承受范围的。因此,分拆出一块资产单独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去创业板上市,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4.实行股权激励。分拆上市的新公司,按照创业板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能以发起人和认股权证等方式,在分配制度上建立一整套新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一家著名的上市公司就曾公开提出,要通过分拆上市在几年内造就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但分拆上市要比一般上市更复杂一些,至少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入股公司自身必须要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和持续高成长性,而且从产品经营角度看确有必要再组建一家股份公司上市;其次,分拆上市要从A股股东根本利益出发设计方案。

同仁堂股份公司资产质量良好,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而且公司的回款能力是医药类上市公司中较高的,这也反映出了其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确实较好。同仁堂1997年在A股市场上市后,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中药的出口基地技术改造和胶囊生产线改造,到1999年已经完成并投产,缓解了公司产品生产的瓶颈,新药塞隆风湿酒、胰复康胶囊等导入市场后反应较好。产品的集中度有较大提高,1999年销售收入超千万的产品当时预计将达10种,其中超5000万元的产品预计达5种,主打产品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冲剂、牛黄上清九销售收入继续较快增长,2000年可能实现年销售收入上亿的产品将有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