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节俗知识
3829500000015

第15章 腊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

过了腊八就杀猪;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是一首在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童谣,大意是说过了腊八这一天,接着就要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了。童谣中有些安慰儿童的含义,同时又给予他们希望,勾起他们对春节的渴望。就像你平时欣赏音乐时,首先听到的是一首曲子的前奏那样,腊八就是春节的前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腊八是离春节最近的一个节令,过了这一节令,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春节也离人们越来越近了。

对于这样一个节日名称,你感到奇怪吗?无论是春节、中秋,还是清明、重阳,好像与我国传统的农业二十四节气多多少少都有些关联。清明的关联最为密切,本身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可是,腊八的腊字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用它作为一个节日的首字呢?

腊八的由来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民间称为腊月初八。对于腊八名称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是腊来源于祭祀;另一种说是腊有新旧相接的含义。而腊八的八,也是经过时间的发展,后来才固定下来的。我们按照顺序,先来说说腊。

1.腊原为祭祀的名称

这种解释认为,腊的含义同“猎”,原意就是捕禽兽来祭祀。那么捕来的禽兽献给谁呢?古代时候,农时按照春夏秋冬通常分为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个农时,人们都是比较繁忙的。到了冬藏的季节,人们就有了闲暇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闲暇时间去旅游、健身、看电影,等等。古代人用闲暇时间做什么呢?

他们在这段时间中,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活动一般分为两种:祭祀祖先;祭拜八种神灵。这些神灵分别为: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暇神(始创田间庐合、开道路、划疆界的人)、猫虎神(吃野鼠、保护禾苗的野兽)、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祭祀祖先的目的,在于辟邪求吉。祭祀八种神灵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祈求来年天地保佑、庄稼丰收、多福多寿、免去虫害、免去水灾、六畜生长,等等。这种祭祀活动,就称为腊祭。由于腊祭通常在十二月举行,所以人们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这就是腊月的来历。

据地方志文献记载,如果腊祭之前猎取的野兽有了剩余,一时又吃不完,人们就把野兽的肉清洗干净后,抹上盐,风干起来,留着以后再吃。因为是腊祭时剩下来的,这种肉就成为腊肉。现在我们餐桌上的腊肉,代表着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肉,可能谁也没想到它竟然起源于腊祭吧,而且它还与腊八有着很大关系呢。

2.腊原意为新旧相接

另一种说法认为,腊的含义同“接”,就是新年与过去一年相交接的意思。一听到这里,你可能觉得糊涂了,不是除夕夜才是新的一年与过去的一年相交接的日子吗?怎么又变成了腊呢?其实,我们中国人最早过的年就是腊。而农历的一月初一是官方所定的节日,在这一天里,百官要上朝庆贺新年,后来这一天就演变成一个世俗化的节日——春节。在腊里面,人们要举行驱傩的仪式,后来在仪式中加入了阴阳的观念,这样腊就具有了“扶阴抑阳,逐衰迎新”的含义。

3.腊八的八原为戌日

据说在汉代以前,腊祭的月份是固定的,都定在十二月,但是究竟在哪天举行却没有固定下来。有时候选在月初,有时候又赶到月底。后来,人们大多在戌日举行腊祭,而戌日正好是腊月第八天,与祭祀八神的八相符。于是,到了六朝的时候,人们就把行祭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腊八。

我们知道了腊八的来历,也知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那么原来的腊八是什么样的呢?

腊八的历史

前面已经提到过,人们在腊八里举行腊祭。除了祭祀诸位神灵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腊八与西方的圣诞节一样,也有一个热闹的前夕。在腊七的半夜,人们戴上假面具,举行一种神秘的舞蹈,这个舞蹈就叫做“傩”,原意为“赶鬼”,也称为“逐除”,是一种驱鬼避疫的仪式。《礼记》上有一段看腊祭时的描写,说子贡看到当时“一国之人皆若狂”后,就问孔子说:“人们怎么这样疯狂?”现在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不过也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景象一定十分狂热,要不然的话子贡怎么会这样说呢?

据文献记载,六朝的时候,每逢腊日,人们都要敲鼓、戴上假面具,举行驱逐邪神的仪式。南朝的时候,人们在腊八敲击一种细腰鼓,打扮成金刚力士的模样,保护来年五谷丰登和平安吉祥,驱除罪障。如今,湖南新化等地区仍然保留着腊月击鼓驱疫的习俗。

东汉时期,佛教传人中国以后,腊八又加入了“佛祖成道纪念日”的成分。于是,腊八就成为普通百姓与僧人共享的一个节日。要是这样说来的话,腊八就成为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相耦合的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