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记忆的材料本身有无意义,可把记忆分为有意义材料的记忆和无意义材料的记忆。对有意义材料的记忆和对无意义材料的记忆在策略上存在很大不同。两种记忆过程最大也是最关键的区别在于识记的策略。由于两种记忆材料不同,导致识记材料在记忆中储存的形式和再现时提取的策略及线索也不同。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加以详细介绍。
二、记忆的重要性
早在“初造书契”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结绳而治”(用结绳的方法来记忆事情)。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记忆女神名叫摩涅莫绪涅,她是掌管文艺科学的9个缨斯女神的母亲。也就是说,古希腊人把记忆看做文艺、科学之母,认为没有记忆也就没有文艺、科学。这些传说表明,古人很早就注意了记忆问题,因为记忆对人类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1.人类智慧的基石
记忆是人类智慧的基石。可将人的记忆比做物种的遗传,没有遗传就不可能有物种的延续,没有记忆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增长与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也要靠记忆来不断获得、巩固和贮存。人的观察。思维等智力活动如果没有记忆参加,就不可能实现。心理学研究发现,新生儿对外界的最初感觉是混饨一片,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记忆贮存的材料增多,才逐渐有了整体的、较高级的感知。人的思维活动则更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贮存的知识和经验做基础,任何思维活动都不可能实现。“不记则思不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曾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记忆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价一个人聪明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记忆,人类将永远处于新生儿的状态,不仅无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甚至连生存都难以维持下去。即使只是记忆方面有某些缺陷或发生局部的、暂时的障碍,也会给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反之,若能提高记忆效率,那么,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事半功倍。
现在流行一种贬低记忆作用的偏见,认为当今是需要高创造能力人才的时代,不应强调记忆,而应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将记忆和思维对立看待。事实上,如果没有记忆为思维活动提供足够的材料,思维活动的效率就会极大降低。很难设想一个知识经验很贫乏的人,会有高效率的思维活动,会获得丰富的思维产物。当然记忆效率的提高也有赖于思维活动的参与。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很精辟地道出了记忆和思维的关系。如果光记不思,必然茫无所得;如果光思不记,没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思也是无效的。因此,绝不能把记忆当做死记硬背,科学的记忆反对死记硬背,讲究记忆策略,要求思维及其它正确过程的参与,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学习知识。
2.信息时代,记忆依然重要
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各种工具书籍的不断涌现,我们可以减少大量的记忆工作。曾有人说:“我们没有必要成为百科辞典和辞书。”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现在检索工具愈来愈多,使用也越来越方便,尤其是电脑的普及,把人脑记忆功能的很大部分转移到了机器上,人们已不再是负担沉重的记忆奴隶。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能以这些工具完全代替我们的记忆,人类记忆功能的价值已经降低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记忆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对人们的记忆提出了更高的科学化的要求。如今的知识积累量迅猛增加,知识陈旧率持续上升,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面对那些浩如烟海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任务已绝不是死记硬背一大堆词句,而是如何能够记住学习的要点,如何能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知识及时地取出运用。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地记住应该记忆的材料,这就离不开对记忆策略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我们不可能时时事事都求助于机器或工具。具体说到学习,记忆不足无疑会影响学习效率。例如解题时忘了公式,就会影响解题速度;读书写作时忘了字词的读音、写法或意义,就必须为查字典而花费时间;听课时忘了旧知识就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另外,记忆也是联想、想像、知识应用等的前提,没有记忆,我们将一无所成。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记忆;另一方面则要更深入地了解记忆的规律和特点,更有效地运用记忆策略,发挥记忆的更大功能。
■记忆的整体策略
一、识记
记忆是从识记开始的,识记是保持、再认和回忆的前提,没有识记就不会有信息的贮存和对信息的检索和提取。识记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地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一般来说,新知识必须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并汇人其中,才能被真正获得。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事物与人们的需要。兴趣、情感等密切联系时,尽管只有一次经历,人们也能牢固地记住它。比如学生在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往往就是终身难忘的。又如老师讲授的某一知识恰好与自己的兴趣相投,往往也能够记得比较牢固。为加深记忆,在识记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适当的策略。
1.随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相结合
根据有无识记目的,可把识记分为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而进行的识记。随意识记中,信息似乎是“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人的很大一部分知识经验都是由随意识记获得的。一般来说,与学习或活动目的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容易被随意识记;对人有重要意义,与人的需要、兴趣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及形象鲜明、组织性强的东西也容易随意识记。在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运用随意识记的规律来提高识记效率,减轻识记负担。
有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采取一定方法进行的识记。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记比随意识记更为重要。因为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依靠有意识记。相同条件下,有意识记的效果远比随意识记的效果好。
2.确定识记任务
在识记的过程中,确定识记任务对识记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任务明确、全部识记活动都集中于这个任务时,往往能激发人更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更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识记效率。有人曾做过实验,要求一组学生“丝毫不差地”识记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果这组学生平均能逐字逐句地回忆出该故事的35%,而对另一对照组的学生,实验者则只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识记同一个故事,结果在识记同样长时间后,他们只能回忆出该故事的24%。这个实验说明,识记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的确很大。
3.选择重点识记
重点识记意思是只选择重点来记,以减轻识记的负荷。没有必要识记一个材料的所有细节,因为这不仅十分吃力,也浪费时间。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发现学习一组有7个音节的无意义单词,需要3分钟。但当增加这组单词的音节到16个时(约比原来多1倍),学习时间达3小时16分钟,即原来的65倍。将音节再扩至36个时,学习时间竟多达13小时12分钟,即原来3分钟学7个音节的264倍。很显然,记忆工作量的增加并不是随识记材料的增加而简单增长,而是以几何级数大幅度增长。因此,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抓重点识记,避开不必要的信息。毫无选择的学习会使识记任务变得十分繁重而又降低效率,事倍功半。
4.适度分解材料
识记时,有三种分解材料进行识记的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整体识记法即整篇阅读记忆材料,直至识记牢固;部分识记法即分段阅读识记材料,先将一段识记牢固再合成整篇识记;综合识记法郎将整体和易部相结合。先进行整体设记,再进行部分识记,最后再进行整体识记,直至识记牢固。
不过,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并不绝对,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识记方法可能更合适。一般情况下,如果材料较短且具有密切的意义联系,可用整体识记;如果材料没有意义联系,则可用部分识记;如果材料有意义联系但既长又难,则综合识记法效果最佳。
5.深刻理解意义
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是影响识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解的东西往往记起来比较迅速和牢固,这是因为它与过去掌握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为了理解所要识记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观点、论点、论据以及逻辑结构找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
6.进行深度加工
经过深度加工的识记,其效果明显好于浅层加工的识记。一个实验令被试记忆脸谱,让一组被试判断每一个脸谱的性别,而让另一组被试评价脸谱的性格、魁力等。结果发现,第二组被试的记忆效果要好于第一组,其原因就是,在识记脸谱时,第二组对材料的加工要深于第一组。
7.组织材料
在记忆一系列材料时,如果按照一定的关系对它们进行组织,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如让学生记忆一系列单词:长颈鹿、小萝卜斑马、潜水员、拜伦。顾客、菠菜、面包师傅、上拨鼠、舞蹈、黄鼠狼、阿莫斯、南瓜、打字员等60个单词。如果学生按语义关系将这些单词分别纳人动物、植物、人名、职业四个类别中,识记的效率会明显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采取恰当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系统,对识记将大有神益。
8.调动识记的积极性
在识记过程中,如果识记者积极地参与识记活动,识记的效果就会更为显著,对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都是如此。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给一组学生一系列成对的句子,每一对句子都和一种语法规则相符合,要学生各自指出每对句子的语法规则,并按照这一规则自己造一个句子。实验时并没有要求学生们识记任何句子,第二天突然要求他们回忆研究者给他们的句子和自己造的句子。结果这些学生自己造的句子的识记率平均比研究者提供的句子高3倍。由此可见,如果某一事物成为智慧活动的对象,那么它就容易被清晰地感知,深刻地理解,较好地识记,巩固地保留在记忆中。学习态度越积极,智慧活动越活跃,对材料的加工也越深。因此,在识记时,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投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保持
保持是将识记的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间环节,没有保持就不可能有回忆和再认。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保持阶段,存储的知识经验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在量的方面,保持的知识经验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会逐渐减少。在质的方面,由于各人对知识经验的加工不同、组织知识经验的方式不同,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他们保持的知识经验就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有的可能是保持内容变得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逐渐消失,有的则保持内容变得更为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
三、再认
再认与回忆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从记忆库中提取所储存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但再认过程较回忆简单。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再认也比回忆出现得早。孩子出生半年后便具有再认能力,而回忆能力的发展则要晚一些。
再认有感知和思维两种水平,并表现为压缩和展开两种形式。感知水平的再认往往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得非常迅速、直接。例如,对一首熟悉的歌曲,只要听一小段旋律就能确认无疑。思维水平的再认是以展开的形式进行的,它依赖于某些再认的线索,并包含回忆、比较和推论等思维活动。
再认有时也会犯错误,如对熟悉的事物不能再认或认错。发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因为接受的信息不准确,也可能是因为对相似的对象不能区分,还可能缘于情绪紧张或病理等,但最主要、最普遍的原因还是遗忘。再认是否迅速、正确而稳定,受主客观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再认成绩,就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积极思维
对不熟悉的材料进行再认时,积极思维可以帮助进行比较、推论以提高再认效果。如阅读时忘记了某个单词的意义,若结合上下文仔细进行思索,极可能重新唤起记忆,从而对该单词实现准确的再认。
2.避免定势干扰
定势是指人们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时的一种准备状态。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不仅取决于对知识经验的保持状况,还受个体本身的定势和期待的影响。因此,在再认时一定不能把记忆搜索只因着在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上,应该尽量转换记忆和思维角度,避免定势的干扰。
3.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
心理学家威特金将人的认知特性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他认为,具有场独立性的人不易受认知对象周围无关信息的影响,而具有场依存性的人易受无关信息影响。一般来说,具有场独立性的人较少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所以他们的再认成绩也较高。能否具备场独立性,主要与一个人知识经验的丰富与否和知识结完整程度有关,因此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区分关键信息和无关信息的能力。
四、回忆
根据回忆有无目的,可将回忆分为随意回忆和有意回忆两种。有意回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随意回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回忆,如提到学生便想起老师,提到祖国便想起人民。
根据回忆过程中是否有中介物参与,可将回忆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经验在大脑中的重现是直接回忆。借助于中介物进行的回忆即间接回忆。
在回忆时,人们往往会对头脑中存贮的信息进行选择、探索、假设和推断,通过这些操作过程来提取所需要的内容。其它的智力操作过程如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也有助于回忆的进行。
回忆的策略也直接影响回忆的进程和效果。
1.利用保持中的组织线索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