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交友口才
3827900000024

第24章 把握异性交往的分寸(3)

勿一见钟情仓促成婚

文艺作品写尽了"一见钟情"的动人之处,迷惑了不知多少青年男女。"我一见到你,就爱上了你"诸如此类的情话深植怀春少女之心田,中意的少年之脑海渐渐形成萦绕在他们心中的期望。其实那大都是作家脑中的产物,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

有无"一见钟情"之事?有,而且不少。这种情感是真实的,是有"物质基础"的,这为我们在上面讨论过了。因"一见钟情"而成婚并能获得美满幸福的有没有?有,但少而又少,是极个别的例子。打个比喻,世界上确有人因买赌博性彩票而致巨富的,但这些幸运儿跟许多心存侥幸而白白地虚掷了许多金钱和时间,甚或因而弄到倾家荡产的人相比,可能是一比千万,你何必去当这千万中失败者的一个?

可见"一见钟情"是不可靠的,进而仓促成婚更是大错特错。"一见"而爱上对方,你可以继续追求,变"一见"为"多见"。在"多见"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真正感到满意的爱情,慢慢才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不管你"一见"之下多冲动,也别急急忙忙去领结婚证,这就是我要给你的诚恳告诫。

莫贪势利

恋爱应力求纯洁无瑕,避开权势、物利的左右,才算是出自真意,才有真爱,夫妻才能平等。只有平等才有和睦与安宁。但有些人确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赢得某些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使爱变了质,基础就不稳固。当爱变成了一种生意场上的交易时,所谓发自内心的家庭的欢乐就难觅踪影了。

双方条件勿太悬殊

条件包括内容甚广,如外形、容颜、经济状况、学识水平等等。 (详见上节所述)。双方条件若相距甚远,优胜的一方一时感情冲动与对方结合,但日子一久便总要闹矛盾的。男女结婚犹如两个半圆的相合,要求完全吻合,那是过于理想化,不现实;但若相接处彼此凹凸太多无法相接,这个圆要顺利运转就非常困难。接着就会半个圆对另半个圆表示不满,裂痕增大,难免终致分离,如此半途不欢而散,又何如慎之于始?

切勿欺骗隐瞒

谈恋爱时谁都有隐恶扬善的心理,以图使对方满意;甚者为赢得对方的心而不惜做言不由衷的虚伪行为,这样的做法常常会得逞一时,但难永久掩饰。

练就超强的生存能力

自我实现步步为营

人生天地间,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愿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与身俱灭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追求,同时也是家族的、朋友的、社会的共同期望。我们的老祖宗曾毫不客气地将成功分解为"立德、立功、立言"三项,称为"三不朽"。儒家的著名主张之一,便是"达则兼济天下",鼓励人们积极人世,既为个人求取功名,又为社会提供服务。

有一句西方谚语,叫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用来比喻人生的成功过程,颇有几分形象。本来嘛,青年孜孜为名,中年孜孜为利,老年孜孜为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们会有不同的追求,追求的实现过程与成功的体现过程同步。只不过成功在古人心目中,不仅意味着事业上的成就,还须蕴含着人生境界的提升,即使时乖运蹇,成功未能到位,个人修养方面仍然马虎不得,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说的便是这个意思。通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今人定比古人强,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古人在渴望成功、取得成功的同时,不忘修身养性,并未把成功看得高于一切。今人则要现实得多,功利得多,为达成功目的,往往不择手段。古人推崇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今人眼里,跟傻冒儿没什么两样。

还有一句西方谚语,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说的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可惜有人不知其中奥妙,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意在证明成功,难免欲速则不达,就像列宁所说,本意是想拜访真理,结果走进了真理隔壁的房间。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些作家,刚步人文坛,便写出了一批在读者心目中有地位的作品。就是说,在他们没有刻意追求成功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证明。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他们急于证明自己没有落伍,匆忙著书立说,结果他们后来写的东西,不要说没有人会看,连作者本人都不愿收人自己的文集,由著名的成功者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者。

学者也不例外,一批名扬域内,同时亦被外国学术界看重的学者,进入新时代后一如既往出成果者寥若晨星。回顾先辈学者的学术道路,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学者学者,不见学术成果,固然有来自客观环境、人际关系的制约,急于证明的心态恐也难辞其咎。相反,倒是崇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甘当不成功者,不求闻达,甘于寂寞,双目虽然失明,学术研究却未中断,其人品文品,皆令人叹服。近年来关于陈寅恪的书籍已有数种,多能引起世人关注。

与其说这是对一代史学大师"迟到的理解",毋宁说也是对一种人生成功方式的肯定。

在崇尚成功的年代里,成功人士频频出没于大众传媒,成功诀窍充斥坊间的大小书摊,成功传奇成为普通大众的茶余谈资,但成功究竟意味着什么,大约不会有一个人人赞同的答案,更何况一些今人认同的成功者,在他们生前甭说别人,连他们自己都不会说自己是个成功者。现代主义大师卡夫卡,按理是个成功者,可他生前,论事业,至死不过是一家专利局的小职员;论家庭,连个媳妇也没娶上;论寿命,不过活了41年。还有绘画大师梵高,现在存世拍卖价格最高的画作,头几名依然非他莫属;无论从美术史或商业价值上说,他都是个成功者,可有多少成功者会先是割下自己一只耳朵,而后又在麦田里用拿惯了画笔的手对自己扣动扳机呢?可见后世认同的成功,未必符合成功者的当时情形。

如果不努力谋求成功,人们可能会感受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混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自生自灭,枉担了"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的虚名;如果刻意追求成功,甚至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就会时时体验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最想扮演的角色要么是婚礼上的新娘,要么是葬礼上的死者,错把忙碌当成充实,生活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居然浑然不觉。此类成功,难说是真正的成功。

在一种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想保持心态平衡,无怨无悔,是颇有难度的。渴望成功没有错,对成功不必"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但实践已经证明,急于证明成功,不是成功的惟一表达方式,也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渴望成功者,宜三思而行。

驾驭自己的优缺点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世上绝对没有十全十美之人,但一个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些优点和缺点在不同时空对你所具有的意义,那就差不多接近十全十美了。

人的优缺点有些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有些则是因后天环境诱发、影响所致;有的则与性格无关,纯粹是一种外在条件,例如美与丑。

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优缺点都将始终伴随着你,甚至跟随你一辈子,影响并决定着别人对你的态度,成为你在现实生活中求得生存的助力或阻力。

按理来讲,一个人的优点对其求生应该起到一种帮助作用,缺点则应成为一种阻力。因此,优点越多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缺点越多的人,则越不易成功!可是事实又不尽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优秀之辈抑郁潦倒,而也有不少平庸之辈表现不凡。现实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优缺点的种类与本质。也就是说,有些人虽然优点不少,却存在着致命的缺点,这种缺点会破坏甚至毁灭其他优点所创造的成果,优秀人才的堕落潦倒大都因为如此;平庸的人缺点虽多,但若这些缺点不具彻底的破坏性,而优点又具有建设性,那么这种人的成功自可预期。

2.机遇。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机遇,机遇影响着一个人的转折,这些转折有好有坏,至于好坏则看机遇与你的优缺点的关系。换句话说,机遇与人的优点结合,则有好的转折,若与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则有不好的转折。

但必须认识到一点:一个人优缺点的本质很难加以改变,机遇也不是人能够完全把握的,但一个理性、冷静的人应该可以做到一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让优缺点主宰自己!

我们之所以强调"驾驭"二字,是因为人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空会产生变异,改变一种时空,优点可能不再成其为优点,而缺点反而变成优点了!因此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尤其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优缺点的价值及存在条件,有了这些了解,还要诚实地去面对它们,不可有一厢情愿和逃避现实的想法,然后才能自由地"驾驭"这些优缺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驾驭自己的优缺点呢?这里有两点建议:

1.根据不同环境,灵活运用自己的优缺点。尽量以自己的优点来应对客观环境,当环境发生转变,并且直逼你的缺点时,你也不必逃避,应首先思考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时候你的缺点反而在这个时候成为优点,如果没有这个可能,就要考虑回避了。

2.以优补缺、以缺护缺。前者是在无法回避时的补救措施,避免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后者则是为了模糊你自己,避免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并且降低别人对你的戒心,因为你让他们看到了你的缺点!

以上两点看起来似乎容易,不过要真正做到却是很困难的。但你总要试着去做,因为生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很有学问和修养、心里明白的人,表面却显得愚钝,既不与人勾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正由于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反倒取笑他,背后议论他,并自以为聪明得很。其实,大凡大智慧、大聪明之人,他们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明白大道理,对于身边琐事一目了然,当然用不着处处用心,或者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斤斤计较。因此,他们心中总是很安逸,行为也总是很超脱。这好像就是"绝圣弃知"。

而那些只有一点小聪明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察颜观色,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种人要是谈大道理,便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谈具体事儿,便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他要是和别人打上了交道就老是纠缠不清。然而,他长于勾心斗角,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没有事儿也可找出是非来。

也有的人善于伪装,见人一脸笑,一副慈眉善目;有的人当面很热情,很义气,背后却在设陷阱,下决心陷害朋友;有的则把心思埋得不露蛛丝马迹,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

这样的人,表面上很厉害,但内心里很虚弱。遇上小小的风波,他就惴惴不安,因为他心目中只有自己那耿耿于怀的私利。碰上大危险,他便感觉自己完蛋了,或牺牲朋友以求自保,或者神思恍惚,一点主张都没有。

一旦形势有利,他们就很猖狂。他们发动进攻时,就像利箭一样迅速、猛烈。因为,他们时刻都在窥伺别人的纰漏,以求满足自己的进攻欲与征服欲,并因之使自己获得好处,证明自己聪明、有水平。

他们要留神什么时,就像发过誓一样,咬紧牙关,三缄其口。实际上他们是在等待时机,以求在合适的时候进攻他人。

空洞的东西永远只是空洞的,与事实不相依属。不过有一点却很明确:从造物主那里得到自己的身体。生命来到世界上,有了形体,就不应参与人世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争斗,并在这种争斗与倾轧中了结自己的一生。如果人们任其与外物互相戕害、互相折磨,任其如脱缰的野马一样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没有办法克制自己,那么,生命不是太可悲了吗?

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们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在有的时候,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积极心态。

就像我们不可能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满意一样,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处处都是鲜花,我们的成功之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强。

那么,在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在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我们的面前不都是鲜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不妨后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人生照样美好,天空依然晴朗,世界仍是那么美丽。

1.做生意,原本想肯定能赚一百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有十万到手。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赔钱。当然了,你得好好总结一下,那九十万是怎么未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