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58 培养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任何一个行业中,从业人员必须尊重该行业的规定。职业道德低下的人,在任何单位都是不受欢迎的,当然在公司或企业中,他们也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一般地,职业行为习惯,有三个主要的特征:在范围上,有职业性和特殊性,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在内容上,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职业心理;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员工在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时,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提高职业认识
所谓职业认识,是指员工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员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社会价值,就能增加他们的工作使命感,使他们明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的职责要求,它是培养良职业行为习惯的基础。
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职业奋斗目标。目标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目标,就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不光到处碰壁,甚至会身心毁于一旦。可见,树立职业理想是相当重要的,它能推动自己为实现自身的奋斗目标而不断进取,献身职业,献身社会。
培养职业感情
职业感情,是指从事某职业的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职业行为中所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它是职业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就是要培养“干一行,爱一行,学好一行,干好一行”的工作作风,也就是本书前几章提到的“以十足的勤奋对待工作”、“以敬业的精神对待公司”、“以忠诚的态度对待老板”和“以坚定的信心对待自己”等。
锤炼职业意志
所谓职业意志,就是人类的意志力在其事业上的应用,它是指人们在职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意志顽强,那么无论在何等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他都能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以他非凡的意志以及不屈不挠的决心战胜各种困难,完成职业任务。
事实表明,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指在工作中持之以恒的自觉性和始终坚持如一的尽忠尽职。职业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觉的职业行为,它是对人们的职业行为的更高要求。
现实生活中在自己的事业上总是无法取得成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投机取巧、嘲笑抱怨、眼高手低、斤斤计较,等等,但这些原因都应该归于职业行为习惯的范畴。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以自己无比顽强的职业意志、高度的自觉性以及对于职业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行为习惯吧!
特征59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相当重要的。当然,对于身在职场的我们也是如此。
一方面,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养。一旦把一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对于一名合格的员工来说,必须改正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一般地,下列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应该遭到摒弃的:
1.当众修饰自己的仪表,例如梳头、化妆、擦鞋等;
2.故意吸引别人注意自己的举动;
3.就“性”话题高谈阔论;
4.不加掩饰地进行某种私人行为,有时候可能是自己不经意的举动,例如打哈欠、打喷嚏等;
5.衣冠不整、忽视个人卫生,身上散发着令人厌恶的气味;
6.观看演出、电影、展览或参加音乐会的时候大声谈话;
7.无缘无故向异性求爱,在大庭广众之下谈情说爱;
8.吸烟、酗酒;
9.喜欢唠叨,挑剔,爱找茬;
10.不懂餐桌礼仪;
11.傲慢、盛气凌人,喜欢自吹自擂;
12.说谎,缺乏诚信;
13.脾气暴躁、易怒,经常发脾气;
14.对别人的隐私感兴趣,刨根问底;
15.反映迟缓,行动漫不经心;
16.对事物过于吹毛求疵。
在上述这些恶习中,只要具备任一一种,你的形象都会被大打折扣,切勿等闲视之。
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从而更有自信地面对事业的挑战。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做起事来力不从心,甚至会逐渐失去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刘备所作的霸业计划其实包括两个阶段性的目标:第一步,“据荆襄,去巴蜀”,与曹操、孙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第二步则是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从巴蜀出兵中原,夺取天下。过了几十年,诸葛亮帮助刘备完成了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却永远没有实现。其原因就是当时诸葛亮积劳成疾,年近51岁便仙逝了。假如诸葛亮又更加健康的身体,想必这段历史就会重写了。
当然,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孙中山先生未能等到革命最终胜利的那一天,伟大的罗斯福也未能看到世界大战的结束……也许在弥留之际,他们会感叹正是身体的原因,使他们的理想未能达成——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才可能走向事业的成功。
辛某是某高校的教授,2003年春天,他带领一个小组进行科研研究。那时,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瘟疫——非典型性肺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被这种怪异的传染病肆虐,,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无辜的人因遭到感染而死去。为了节约开支,将研究工作尽早结束,辛教授并未将“非典”放在心上,当上级下令解散科研小组后,他独自在实验室继续进行科研研究。不幸的是,在一次购买实验材料的途中,辛教授感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病毒。一个月后,哀号传来,辛教授因医治无效死亡。他无法再继续他的科研和事业了……
上面的几个事例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职场上为自己的事业拼杀的时候,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特征60 仪容端庄大方
仪容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尤其是在与人初次交往时。也许谁都不愿意与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交往相处。当与别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双方不可能对对方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这时一个人的仪表就决定了别人对他的第一印象,这很有可能引导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
心理学家曾经作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10张女孩的照片给受试者看,其中8人长相漂亮,另两人长相较差、衣冠不整。心理学家告诉受试者有一人是窃贼,并要求他们从中挑出。结果有80%的受试者认为该窃贼就是那两个长相较差的女孩。可见,在没有其他参照物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以貌取人”。
如今是个讲究“个人形象”的时代,个人的仪容不仅代表了自身的修养,在很大程度上还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如果让一个外表糟糕、衣衫不整的员工会见客户,那么该客户会在心里想:他们的公司不值得信赖。
可见,仪表堂堂、举止大方能使人产生好感;而仪容上的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容易招致别人的厌恶。在人际交往中,在双方一语未发之前,对对方就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评价。因此,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注重自己的仪容,力求做到端庄大方。
怎样使自己的仪容端庄大方?自己的长相是先天的,无法改变。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状。所以,要做到仪表大方得体,应该从自己的打扮做起。
第一,打扮要同个人的体态特征相协调。
服装的和谐美,除了包含服装的比例之外,还包括服装的款式、色彩等。譬如,窄肩体型者,可穿宽松的上衣;粗腰圆体者,可选择套衫、开衫的款式。此外,要做到服装的和谐统一,应与穿着者的年龄、性格、肤色、地区、风俗习惯相称。年少者,活泼好动,应该穿宽松便于活动的衣服;年轻人,赶时髦,流行、热烈的色彩和多装饰、能体现身体曲线的服装最合适;中年人,稳重老成,宜穿戴典雅、温和的色彩以及协调大方的服装;老年人,应该穿朴素、庄重的服装。
第二,打扮要与环境相协调。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场合不同,穿戴应该有所区别,否则不仅有损个人形象,而且有失礼之嫌。比如,亲友结婚,你去恭贺,穿着就要华美,男士要挂胡子理头发,女士可适当化妆。若衣冠不整,服装颜色过于朴素,就显得与气氛不协调。如果参加葬礼,装束要与沉痛肃穆的气氛相协调,一般以素色为主。打扮与环境相符,才会给人留下美感。
第三,打扮要符合职业特征。
如果你是教师,就要通过服饰树立端庄、稳重、富有智慧的形象,服装要求典雅大方。如果你是律师,就要通过服装给人一种浓厚的权威感,女性不应把自己打扮成可爱、轻佻甚至软弱的样子。如果你是办公室的白领,男性服装要求严肃稳重,女性的穿着不应过于时髦和艳丽。
第四,打扮要符合单位的形象。
有些单位可能对着装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西服是男士的工作服,女职员则必须穿职业女装等,以反映公司的良好形象。在购买衣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因素。
第五,打扮要符合自己的个性。
从个人的装束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好恶取舍和性格特征。着装应符合自己的个性,切忌盲目模仿他人。
特征61 举止亲切自然
令自己的仪容端庄大方,当然很好,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当一个人外表不俗,但举止粗野的时候,往往给人留下一种印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人的举止就是指人的体态语言和动作。
体态语言一般是指表情语言。人体每一部位的变化,都传递着不同的讯号。比如,一条眉毛扬起,表现出来的是怀疑;两条眉毛扬起,则是惊讶;两眉下垂,表示感到沮丧和难过。再比如被称作“心灵窗户”的眼睛,它在表达个人感情方面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汉语中的许多成语都被用来描述眉目表情:瞠目结舌、愁眉不展、暗送秋波、眉飞色舞……。
当然,微笑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体态语言,他传递的信息也极其丰富。微笑能够表现出一种宽容、豁达的感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作为员工,应该很好地掌握微笑的技巧,当然,如果没有热情,只是皮笑肉不笑,不但不会给人以亲切温暖,反而会遭到别人的厌恶。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感动人。
个人的动作更要重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修养。
坐的时候,应该端正、自然、大方。不论坐在哪里,最好不要坐满,上身端正挺直,不要垂下肩膀。年轻人或身份低的人,采用这种坐姿,表现出对对方的尊敬。久坐了,可以靠在椅背上,但不能够伸直双腿,更不可歪歪斜斜地躺在椅子或沙发上。坐时,两腿要并拢或稍微分开,男士可以翘“二郎腿”,但不可翘得很高,更不可抖动;女士可以小腿交叉,但不可前伸。切忌将小腿放在另一条大腿上,或将腿放在椅子上。入坐时,动作稳而轻,以免发出响声。不要边谈话边搔痒或将裤腿撩到膝盖上。坐定后,两眼要平视,注意你的交谈对象,目光不要游离。
走路时不可把手插入口袋,也不要插腰或者倒背着手。脚步要干净利落,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可重打如锤。与其他人一起行走,步调尽量保持一致,不要过快和过慢。明显的超前或落后,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为了表达内心的不满。在社交场合,脚步的强弱、轻重、快慢合幅度应与场合保持协调。
手的动作也应该自然。当谈到自己时,应该将手掌按在自己的胸口,讲到别人的时候,切忌用手指;介绍别人时,掌心向上,由内而外自然地伸开手臂;同人握手,右臂平身,掌心向左,以温暖的掌心相握,眼睛正视对方,并带有真挚的笑容。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人的举止,有着明显的性别之分。男性的动作应该表现出阳刚之美,女的则是阴柔之美。男性要表现出刚劲、强壮、粗犷、果敢的壮美感;女性则要表现出温顺、轻盈、典雅、娴淑的优美感。
特征62 塑造良好形象
良好的形象能够拉近自身与其他的距离,它能使你更容易地赢得别人的关注,从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人们取得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其实,良好形象能够给人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不需多言。关键是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它应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通过人的外在,即人的仪容、举止和语言。由于仪容和举止已在前两节中有充分涉及,所以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语言。
言之有礼,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有礼的语言具有三个特征:文雅、和气和谦逊。
文雅的语言,是指要学会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招呼语、见面语、感谢语和道歉语。注意这些语言的使用,会给人留下“有教养”的好习惯。言谈时一定要抛弃粗俗的语言。带有流氓意味的粗话、脏话、含有色情意味的俗话,都应从自己的词汇中清除出去。
和气,就是要心平气和地与别人说话。其核心是: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在美言之下,即使你有所不周,别人也会包涵。北京公交的先进工作者李素丽,在售票员的岗位上,不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面带笑容,不紧不慢地同乘客说话。这样,乘客听了舒服,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摩擦。
谦逊,就是要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谦称己,恭称人”,就是要对人用敬语,对己用谦词的习惯,如称对方“您”。其次,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口气,遇到不得不用的时候,语调也应尽量缓和。
另一方面,通过人的内在修养,即良好的个人品质。我们应该从以下的方面入手:
第一,不吹牛但不过分谦虚。
有些人希望引人注目,频频向众人夸耀自己的学历、才能和以前的成绩。当这种行为形成定势心理之后,如果将来在工作上有些许差错,他们就会被人轻视。如果一个本科生和一个博士生取得了同样的成绩,别人会更看重谁?答案当然是本科生,人们会这样认为:博士生应该比本科生的本领高,成绩和本科生一样,没什么值得欣赏的。所以,不应过早地暴露自己,记住:当你默默无闻的时候,只要一点成绩就可一战成名。
待人坦诚、心直口快的性格并非不好,但事实证明拥有这类性格的人往往容易暴露自己、得罪别人,这样,既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又不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样的人往往在无意中说的话,会使别人记住一辈子。
不过,过分的谦虚也是不可取的。
当你的业绩确实有很大突破,确实为公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向老板索要适当的报酬也无可非议。借这个机会好好把自己宣传一下,树立一下自己的良好形象。
要掌握好“不吹牛也不过分谦虚”的尺度,一要看时间,不要逢人就夸口。一般地,谦虚为妙;二要看场合,一般场合,不要自我吹嘘,汇报评定的时候,一点不要谦让;三要看事实,不能无中生有,要做到实事求是;四要有魄力,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毫不谦虚,但又不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
第二,重视信用。
讲求信用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言而有信”能博得众人的信任,同时也是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有力途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轻易许下诺言。量力许诺,不要轻率,要留有一定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