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整天忙忙碌碌,感觉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是不是觉得整天有做不完的工作?也许这种茫然不是因为工作量大,而是因为你的工作缺乏条理性。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庞大的信息,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应该让工作具有条理性。如何使工作条理化?首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虚心学习和请教。
一般地,初次进入公司的员工,首先要进行上岗培训。这期间的学习内容较为丰富,不宜一次性地消化,否则只是囫囵吞枣。但是需要尽早掌握工作手册和职业划分等内容。
在阅读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及时向上级或有经验的人士请教,以确认和理解本行业所使用的各种专业术语和缩略语。提出问题时,不要担心自己会被别人看不起,其实这样更可以使别人增加对你的好感,他们会认为你是个虚心好学的人,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在进入公司后的至少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都应该及时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正确的做法。这样,长此以往,你将会成长为了一个老手,此时,你对启齿请教的态度很可能会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似乎再也不会难以开口。所以,为了早日熟悉自己的业务,早日对自己的工作驾轻就熟,就应该抓紧时机,不懂就问,尽量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
第二,勤于做记录。因为记录具有强化记忆的功能。科学发现:人的大脑,对记忆的事物是具有时间性的,企图一次将所有的东西都记住是不可能的——天才也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有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做记录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记录的习惯是必要的。事先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将请教、学习的东西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日后进行归纳总结。用记录来增强记忆,将有效地避免重复问题的产生。
上述两点只是做到工作条理化的基础。如何真正使工作条理化呢?这里有几种方法,它们对于培养你这方面的能力是值得借鉴的:
1.清理办公桌,将与本工作无关的东西撤离办公桌,确保你现在正在做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2.切忌由于某些其他诱惑或自身对手头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而放下正在做的事情,转而投向其他的工作。一定要保证你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前,采取了所有应该采取的措施。
3.在你准备好处理其他事情之前,不要把与其无关的东西放在办公桌上。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项目都应该在档案中或抽屉里占有一定的位置,并将所有东西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4.按既定的规则(公司的规章制度等)将业已处理完毕的资料等送到正确的地方。接着,核对一下剩下的工作重点,然后再去开展第二项重要工作。
如今工作的发展有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琐的趋势,而时间却不会因此而增加,想较为出色、高效地完成工作,“有条理地开展工作”不失为一项良策。
特征36 突破常规
有人认为自己是下级,上级说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对老板应该惟命是从,没有自己独立思想和见解的员工是最受老板赏识的,也是最受老板器重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对老板的意图顶礼膜拜,毫无创造精神,缺乏主动性,那么久而久之老板也不会喜欢你的。想得到老板的赏识,就应该敢于突破传统习惯,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与老板打交道,首先是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将工作搞上去。在接受了任务之后,首先要认真领会老板的意图。在工作过程中,要将工作的进度及有关情况及时向负责人汇报,以便让老板及时知晓工作的状况,从而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并及时调整。
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服从。当你发现老板的想法或指示有纰漏的时候,应该委婉地向上级反映或提出建议。如果一时难以得到协调,就应该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应该在行动和思想上采取消极的态度,或者拒绝老板分派的工作。注意:在提意见的时候,要说明自己的理由,提出改进的措施供领导进行参考和决策,但是不要让老板觉得你在故弄玄虚,给老板一种不好的感觉。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些变通,以免因为一时的犹豫而错失良机。
《齐人有冯谖者》是《战国策》中的一篇,冯谖在齐国孟尝君手下谋事。一次,孟尝君让他去自己的领地薛讨债。临行时,他告诉冯谖,讨债回来买些他自己家里缺少的东西。冯谖到了薛,将欠债者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孟尝君将把自己全部的债款都赐给老百姓,并当众将所有的借债凭证撕毁,老百姓感激不尽。冯谖回到齐国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什么。冯谖答道:“我见你家里金银财宝,美女佳丽有的是,但是缺少思义,我私下里替你买了思义回来。”日后,孟尝君受小人的诬陷被流放了,到了薛之后,百里之外便有百姓扶老携幼跪地迎接了。孟尝君顿悟,对冯谖说:“ 你替我买的思义,我今天终于看见了。”之后,冯谖得到了孟尝君的器用,孟尝君也在冯谖的辅佐下重新回到齐国任国相。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由于老板与你的年龄、经历、经验、地位和责任等不同,你对老板意图的认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你在实现老板意图的过程中,既要依照领导的意图行事,又不能越俎代庖。凡是有把握的,其实,不必事事向老板报告;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即使你认为是很有把握的,也要及时向老板报告。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便于老板掌握情况,二是便于老板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偏差。
特征37 改正拖沓的恶习
很多人在处理问题时,会找一些借口为自己推托,结果错过了妥善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拖沓是一种恶习,相对于其他不良工作习惯而言,它较能损坏和降低一个人的办事能力。所以,在工作中应该极力避免拖沓的习惯。
“拖沓”是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它会毫不留情地窃取你的时间、品质、能力、机会和自由。所以,对于每一样工作,如果发现自己有拖沓的倾向,就应该立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无论事件是如何困难,都应该立即动手去做。这样就能避免拖沓地恶习了。
“要立刻去做!”这是成功人士的座右铭。有拖沓恶习的人,在职场上,往往都是弱者,而且总是不能有所作为,更不用说出人头地了。把手头上的事情搁置不顾,留待日后去解决,不仅白白耗费了时间和精力,还会牵连到此后的工作。使你工作的结果不尽人意。你的工作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泥潭,使你不能自拔。
为了改变或者避免拖沓习惯的发生,向大家介绍几种具体实用的方法:
第一,把繁重的任务进行分割。化大事为小事,一步一步地解决难题。懂得这种方法的人,往往会更为出色地完成任务。你想写一本12万字的书吗?每天1000字,不出四个月,你的理想就达成了。
第二,充分利用自身的兴趣爱好。你不想写报告,但可以有兴致阅读有关的资料;你可能也无意于写报告,但对有关资料中的某一点有深厚的兴趣。因此,你可以在该办的事情当中选择感兴趣的先办,让有利的精神状态为自己服务。
第三,分析利弊得失。有意识地对工作目标进行分析,看看尽快实践有哪些好处,拖沓又会带来哪些坏处。这就督促你下决心立即着手手上的工作了。
第四,向别人许下保证。提出限定时间的保证,让别人的舆论来监督你的行动,将会使你产生一种有益的焦虑和时间的紧迫感,这会有效地避免拖沓。
第五,每天进行结算。一位成功学家曾经说过:“明天即在眼前,学会把每一天当作礼品来对待。”为了让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每天起床时要下定决心,把握今天,今天该完成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每天问问自己:“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今天打算把它解决到什么程度?今天应该做那些事?”
第六,具有实施的勇气。光有决心和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克服这种坏习惯,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因为勇气能够克服怯懦,给予你前进的力量。你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可能就是因为胆怯心理的束缚,一旦突破了这种心理,你的潜能将会被无限地激发出来。
朋友们记得时刻告戒自己:只有克服、避免了拖沓的习惯,才能够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获胜,从而赢得比别人多得多得时间去工作,将会使自己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特征38 不要投机取巧
一些公司总出现这种现象:员工抱怨老板太苛刻,整天像建筑工地的监工,一刻也不放松;老板则埋怨员工不忠于职守,稍一放松就会投机取巧。的确,有些老板对员工过于严厉苛刻。但是,作为一名员工,你是否做过自我检讨呢?投机取巧确实普遍地存在于公司和组织中。
世界上没有绝对聪明的人,当然也没有绝对愚蠢的人,一般都有正常的能力和智慧。为什么很多人自视为能够或者应该成为成功者,但是最后,他们还是没有成功?“投机取巧”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们不想付出与成功相符合的努力。投机取巧是一种普遍的工作心态,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超越了这种心态。
阿尔伯特在他的《你属于哪种人》中讲述了一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看见一只有蝶在茧中拼命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辛苦,出于怜悯,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剪掉了一些,让它轻易地爬了出来,然而不久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对于幼蝶来说,破茧而出是其生命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使蝶的身体更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但正是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剥夺了这一环节,使幼蝶丧失了生存能力。
同样,据说在古罗马有两座宫殿,一座代表勤奋,另一座代表荣誉。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规则:必须先通过“勤奋”,才能到达“荣誉”。那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勤奋才是荣誉的基础,企图绕过“勤奋”得到荣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投机取巧会使人堕落,只有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勤奋工作才是工作方式的最佳选择,才会给你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
投机取巧的习惯会玷污你的品格。做事不追求有始有终的人,往往不能出色地培养自己的个性,其意志常常也是较为薄弱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面贪图享乐,一面期望成功,自以为左右逢源的人,在本质上已经形成了“不劳而获”的观念,他们一定会后悔的,因为最终享乐和成功的愿望都会落空。
其实,即便只在一个方面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也比浮躁草率、期望面面俱到可取。因为一丝不苟的作风,能够迅速培养一个人的品行,使他获得智慧,指引着他向好的方向前进,鼓舞他不断追求进步,从而加速他的成长和发展。
在生活中,有些人本来具备出众的才华和潜质,很有培养前途,但是因为没有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最后也没有获得一个好的职位。因此,事情无论大小,如果抱有投机取巧的态度,在表面上可能会节约些许时间,但隐性地却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一位成功学者曾经说过:“想方设法地尽心尽力去完成手中的工作!”也许,工作中的投机取巧能够使你获得一时的便利,但在你的心灵中却埋下了隐患——它是无益的。大凡有作为的人,都遵循着“不要投机取巧,要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因为他们深知这是取得成就的源泉!
特征39 提高自己的身价
小邵是一个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人,她说话声音柔和,面貌平凡,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她,可能你不会想到她拥有一家总资产达4000万元的公司。
音乐是小邵的兴趣之一。对这个兴趣的坚持,成就了她日后的事业。你如果想买吉他,到她的乐器店里就对了,那里的商品应有尽有。从十多岁开始,她就在业余时间做吉他,后来与别人合资成立了一家吉他公司。是什么促使小邵从单枪匹马发展到一个员工超过400人的大车间呢?答案就是她始终坚持不断提高自我的竞争力,以及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除了必要的企业管理知识之外,她从外界不断汲取各种其他养分,比如乐理知识、材料知识等。她总有这样一种形象的说法:“我是个‘犟脑壳’,一直在不断努力使制作过程精细化。”
竞争力是指一个人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是不断增强自己能力的过程,使自己的能力超越对手的,从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一般竞争力强的人,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精益求精。瑞士的手表就是以其精湛的品质而举世著名。要取得如此卓越的品质,与瑞士人精益求精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事实上,也只有追求完美的瑞士人,才能制造出近乎完美的钟表。一位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曾经说过:“人们都对成功梦寐以求,但成功只会眷顾少数人,所有的人都可以达到最好,但只有少数人真正做到了。”
2.不安于现状。有些人总喜欢草草了事,在事情还未圆满前,就将其搁在一边。而有竞争力的人一定是不安于现状的人,因为他们不甘平庸的性格会催促他们全力以赴,不断前进。
3.注重细节。戴尔·卡内基说过:“不要认为事小就不尽心尽力。你每成功一次,能力就会增长一分。如果小事做得出色,熟能生巧,自然就会办大事。”小邵开始制作吉他的时候,非常注意细节;现在她成为了公司的负责人,她和手下同样秉承了“注重细节”的信条。这是小邵的公司在该行业中赢得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4.一心一意,持之以恒。竞争力强的人是极其坚韧的人,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尽职尽责。即使你是外行,当你同时听到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吉他为你弹奏后,你马上会分辨出那把是小邵公司生产的,因为小邵公司生产的吉他演奏出的是天籁之音——这就是品质的差距,这就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三个建议:
1.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应当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潜心的学习和钻研。想想自己的爱好特长是什么?什么才能使你获得发展机会?——马上采取行动,不要让机会溜走。
2.努力做好每一件事。需要注重细节,竭尽全力,尽善尽美。这并不要求你限制自己的行为,而是要求你全力以赴,直至坚持完成全部工作。
3.要注重实践。俗话说,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实践通常是每一项工作较困难的阶段。如何缩小计划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呢?赶快找到你的合作伙伴,找出症结,找出高效工作的有效办法。
特征40 倾注100%的热忱
哈里-戴维逊摩托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公司成立那年,它的创建人分别只有21岁和20岁,他们手工制作了三辆摩托车,全部售卖出去,使公司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接着,哈里-戴维逊垄断了一项摩托车比赛。随后,公司不断提高并改进产品,赢得了更多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