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认为通过参加艺术团体的活动,特别是表演活动,也认识了自己。包括个人的长处、弱点、兴趣。一个用功读书的学生,会了解物理、历史、经济、文学方面的很多知识,但他未必能了解自己。然而了解自我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艺术活动将为了解自我提供独一无二的重要机会。因此在大学里,将个人的艺术兴趣和紧张的学业结合起来,非常必要。
四、当需要对方,要主动寻求帮助
(哈佛大学1999级工商管理学院)杰克·卡罗尔
“我不能指望老师读懂我的心思,所以到最后一切都还得自己负责。我想告诉其他同学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帮助,但你必须自己去寻找。我认为,隐瞒自己学习上的麻烦极为不利。不幸的是,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一点。希望与我有同样境况的人能吸取我的教训。”
为什么某些学生的表现与老师们的期望相去甚远?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进行自助?指导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来帮助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问题是否存在共性?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通过访谈,我们概括了学业处于困境的学生所具备的两种症状,并分析出四种导致学业失败的可能原因。我认为,这也是美国许多大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
那些令教师和指导人员担心的学生,很容易就能认出来。因为他们的成绩实在是糟糕得让人头疼。不过,他们只是问题学生的很小一部分。还有两种不易察觉的症状,也非常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症状之一,是某个学生感到与大学其他学生的疏离。少数学生也许能体验到独处的快乐,但毕竟只是几个。指导教师稍稍留心,就能认出具有这种症状的学生。他们总是独来独往,既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也不属于任何学习小组。他们对付那些低分的招数,就是从教室到宿舍,关上门,独自一人拼命熬夜,学习、学习、再学习。即使成绩维持原样,他们还是不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仍然日复一日单调地学习着,结果成绩依然如故。更有甚者,干脆放弃这门课程。
第二种症状是不愿寻求帮助。美国所有大学都设立专门机构,为学生提供帮助。很多学生一遇到麻烦,就非常果断地找到教授、指导教师、宿舍管理员寻求帮助。可某些学生就是不肯这样做。他们遇到问题,从不主动去找指导老师。这样,别人就很难为他提供帮助。我们访谈过的40名处境不利的大二学生,都对此有深刻的体会。目前,其中20位同学已经改变了策略,遇到困难时就毫不犹豫地向指导教师主动提出,并获取相应的帮助。他们的学习成绩已经有了提高。但是另外20名同学依旧采取孤军奋战的方式,不与其他同学交往。他们的成绩不但没有改观,并且呈下降趋势。凭这种做法,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万分困难。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一边揭示这两种重复出现的症状,一边明确建议学生们,尤其是那些自始就拒绝求助的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求助。这些工作已取得一些成功。
五、学业问题潜在四个根源
不擅于管理时间是第一个原因。几个成绩很差的大二学生谈到学习习惯时,都承认自己的学习效率太低。所有成绩不良的学生,在时间利用方面最大的通病就是三分钟热度。这些学生很少安排大段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他们常常在两节课中间挤出二十分钟,或者在去食堂的路上拐进图书馆,看上30分钟的书。有的学生在戏剧社、体育队、合唱团泡了一个晚上之后,才回到宿舍开始动手写长篇论文,做习题集,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可人在那时侯已经疲倦不堪了。除了熬夜工作,别无选择。
这样的方式不可能保证专注深入地学习一项内容,它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这项工作需要大段时间集中进行,如果把时间分割成一段一段的,在这儿呆十分钟,在那儿坐十五分钟,要想写出一篇精彩的、发人深省的文章,根本不可能。访谈之后我们才发现,那些成绩欠佳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第二个原因是那些学生把高中的学习方式带进了大学。有些人比较幸运,靠着老办法也行得通。但是另外一些学生,特别是那些高中时代的尖子生(高中的学术要求对他们而言比较适度),这种学习策略使情况更加不妙。继续沿用老办法当然容易,可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掌握新的学习技巧的过程中,一些学生遇到了重重困难。对于大学生而言,批判式思考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技巧和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多种材料,甚至是存在观点分歧的材料进行主题归纳、内容概括,还得为此找到论据。这项学习能力在高中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到了大学却至关重要。调整学习方式势在必行,然而有些学生在这方面很失败。
更糟糕的一种情况是,他们眼睁睁地看看周围的同伴和朋友毫不费力地就把学习方式调整过来,而那些新的学习技巧好像有意躲避他们一样,这实在是令人大为恼火。有一位大一学生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
“我们宿舍里的四个人都是学经济的。我敢肯定大家的智商不分上下。因为每个人的学业能力测试(SAT)分数差不多。有时候,我们会一起讨论经济学方面的一些材料。可一到考试,其他人就能得A,而我的成绩一直是C。我就是想不明白怎么会这样。
我到最后,简直快发疯了。不得不去求助宿舍指导教师。她把我的课堂笔记认真审阅了一番,又根据笔记提了几个问题。在她的帮助下,我认识到自己从前只会记住那些基本原理,却不善于将它们应用到新情况中。高中的考试只需要简单回答实质性的内容,可是大学里的考试往往要求考生借助基本原理分析新问题,两者之间的区别太大了。
这时候,再抱怨高中根本没用。指导教师帮助我认准了目标,重新确定了新的学习方法。虽然后来我还是没能考A,但是至少成绩保持在B。我真不敢想像,如果不去求助,还照搬高中时旧的学习方法,结局会是什么样。”
第三个原因在于选择课程时出现的失误。那些学习吃力或者对自己的成绩非常不满意的学生,除了大量选修初级入门课程外,别的课几乎不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毫不例外是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和规定。可是还有一些学生,初入大学时,就抱定要充分利用好大学时光的信念。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一系列的步骤。首先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其次要选择一门专业;然后修该专业的高级课程;最后在三、四年级对付那些选修科目。
对某些学生而言,只修学校规定课程的学习策略,或许有效。然而必须强调,这部分学生人数相当有限,只占到总数的5%~10%。而且他们的学习质量呈下降趋势。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感到学习吃力的学生都采用了这种选课策略。它造成的弊端主要有两种。其一,因为基础入门课程都是大班课,上课的学生非常多,有时会达到几百人,任课老师不可能认识或者说很难认识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相应的,学生也很难在第一年熟悉这些老师。其二,学生们这样安排选课,很可能找不到真正吸引自己,让他们为之兴奋的课程。大一或大二学年末,到了选择专业的时候,这些学生也许会发现,自己对任何领域都未曾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这时侯他们就会追悔莫及。
第四个原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习惯。几乎所有学业困难的学生都喜欢独自一人学习。大学是英才聚集之地,是向他人学习的好所在。而那些常常远离众人,独自学习的学生就会失去这一良机。让人欣慰的是,当指导教师建议学生们应该一起学习时,他们都是比较认可的态度。我希望看到这段话的学生将决定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哪怕只是部分时间这样做。
课外合作学习的想法,在许多学生眼里或许很新颖。然而对许多大学教师而言,这的确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观念。因为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禁止学生在课外合作学习,那样的做法会被视为作弊。
六、我应该和谁住在一起
(哈佛大学1999级东亚文学系) 安娜·凯瑟琳
在哈佛大学,每位学生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我应该和谁住在一起?”这项决定将深刻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周全的事先考虑,如同能够产生高利润的投资。
一位来自南亚的大四学生谈及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说的。
“大一时,我们的宿舍就像个大杂烩。一共6个人,包括两个犹太人,分别来自纽约和波士顿;一个从加州来的盎格鲁萨克森后裔;一个从佛罗里达州来的印第安人;一位中国人;还有我。就我们的种族、经济背景以及兴趣而言,确实像个大杂烩。我们的专业也大不相同,包括工程、经济、生物、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学。大家打算将来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航天技术工程师、律师、医生、商人等等。我们相处和睦,像一家人一样。那些日子是我在大学里最珍贵的一段回忆。那年3月我病了,他们就像我妈妈那样照顾我。有一个男生每隔两个小时就把我叫醒,让我吃药。他们还到处找老师帮我请假。他们毫不犹豫地做这些事。我们住在同一间大房子里,朝夕相处,其乐融融,像真正的一家人。直到现在,我们还时常聚会。那种经历太难忘了。我认为是多元化赋予它最重要的意义。
那个从奥朗日(Orange)县来的小伙子出身于盎格鲁萨克森家庭,有些保守和传统。我们常常一起争论政治问题,在辩论和探讨中也会互相顶牛。他的信仰倾向于社会主义,而我主张政治自由主义。但我真的很喜欢他这个人。拥有观点和自己不一致的好朋友,我认为是件好事情。”
新生到校第一天,最早遇见的是同宿舍同学。哈佛大学规定一年级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同宿舍同学,必须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经常安排两人或四人结为一组住同一间宿舍。由于哈佛一年级学生宿舍的建筑结构,住宿情况经常是两组学生住一个套间,中间有门相通。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包括4个人、6个人甚至8个人在内的大宿舍。
新生入校后,陆续入住一年级学生宿舍。哈佛的一年级新生都住在新生宿舍里。新生宿舍有很多房间或套间,一般能容纳15~25个人。哈佛大学为每一个新生宿舍里的学生指定一名学监,学监往往由住在这里的研究生担任。他们负责召集该新生宿舍的全体学生聚会,比如见面会、一般的信息交流会,或者组织生日庆祝会之类的活动。有时他们还会组织学术方面的讨论,比方说关于如何选择专业。
哈佛的这种宿舍安排规定已经坚持了很多年。学生们反映,他们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之间的交往方式,在第一年基本上就固定为一种模式。多数宿舍都包括多个民族的学生。每个新生宿舍里的本科生都来自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多元化的本科生群体”本来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可是当他(她)到了这里,放下行李箱时,这个抽象的概念就生动地出现在眼前。他们能够立刻看见那些不同民族、种族背景的同学,大家马上就要住在一起了。
组成一年级新生集体的成员看上去差别很大。他们带着不同的兴趣和观点来到哈佛,要朝夕相处整整一年。这种氛围必然成为大学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背景迥异的学生从到校的那一刻,到第一次一起用餐,到第一次宿舍会议,到所有的新生周末活动,所有这一切都被他们视为最关键的第一步。因为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集体归属感太重要了。
学生们之所以经常提及住宿安排,并认为它非常重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校方明确提出要求:“从第一天起,不论白天黑夜,还是平时周末,使一群不同的学生们生活在一起,是哈佛的一个标准和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中感到快乐。”第二个原因是,不论学生们以后是否还选择与一年级时的同屋继续住在一起,大一集体住宿生活的经历对他们的影响都非常有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民族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因此,学生们提得最多的一条建议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手段,继续将多元化贯穿在大学一年级的住宿安排中。学生们的反应使学校领导认识到该制度的重要性。虽然在它带来惊奇的同时,也会惹来麻烦,不过这些困难通常能够克服,并使学习成效更为显著。在住宿生活中,学生之间建立的友情是持久的,并且这种感情是用别的方法得不到的。
学生们对这种住宿安排制度的积极响应,在后来选择室友的过程中得到证实。采访发现,大一结束后,学生们自由选择室友时,他们经常决定和各类各样的朋友住在一起。有几个学生说他们在第一学年的春季,就想好了二年级要和谁住一起。
一个白人男生打算和另外一位来自俄罗斯的白人男生、一个海地人、两个美藉亚裔女生、一个黑人女生和一个黎巴嫩女生住在一起。
一个西班牙人打算和两个黑人、6个白人、一个伦敦来的巴基斯坦人住在一起。
另一个西班牙人计划和另一个拉丁人、3个白人、两个黑人和一个美藉亚裔住一起。
一个美藉华裔女生准备和另一个美藉亚裔、一个黑人、一个犹太人、一个夏威夷人、还有10个白人住一起。
从他们的计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部分本科生到了高年级,有机会自己选择同屋时,他们愿意和各式各样的朋友和同学住在一起。而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了一年级住宿生活经历的影响。那种住宿安排决定了他们与谁相遇,与谁成为朋友。学生们高度一致地向宿舍安排人员强烈呼吁:“切记,最初的住宿安排会对学生未来的所有社交,特别是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