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课堂:军阀总统
3822800000002

第2章 “总统诗人”徐世昌(1)

徐世昌是北洋时代为数不多的文人出身的总统。他在任期间,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有意思的是,他从来没有主动想当总统,而是在各方势力角逐不下的情况下当上总统的。

他是袁世凯的至交好友、贴身智囊团成员,他的一生中帮过袁世凯无数次,甚至袁世凯能当上大总统,也是拜徐世昌的大力支持。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徐世昌毅然与之决裂,并到处发表反袁声明,联合各方势力抵制复辟;袁世凯弥留之际,他又从袁最大的敌对势力变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不仅多次看望、照料他,还答应帮他料理后事——徐世昌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只有了解了他的一生之后,我们才能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文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但不贪恋权位的政治家,一个贴心的不离不弃的好朋友。

随母长大,家教甚严

19世纪中叶,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发生了两件大事——前后两次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同时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中国结束了长久以来的闭关锁国,不少仁人志士也开始放眼看世界,国外先进的思想、技术也得以传入中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不久,两广地区暴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起义大军由南向北,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土地,同时也受到了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徐世昌的祖辈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关于徐世昌的出生地,历来有两个说法,一种认为他出生于河南卫辉府城内,另一说法认为他出生于天津,而在徐世昌所修《天津徐氏家谱》中则写到徐家“自浙江鄞县西南乡绕湖桥崇祯年间北来”。徐世昌的高祖徐诚曾经在河南安阳担任知县,葬于河南汲县,三世祖徐学渊因为入赘到天津一户张姓人的家中,自此自立门户,这也是后来徐世昌迁到天津居住的源头。因此,关于徐世昌的籍贯,历来有浙江、河南、天津三个说法。

徐世昌出生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官宦之家,从他的高祖徐诚开始,徐家人就世代为官,如果放到今天,徐世昌算得上是一个“高干子弟”了。徐诚有两个弟弟,二弟徐孙森,在康熙年间被派往山东长清县当知县,在当地颇有政绩;三弟徐学渊,入赘到天津的一户张姓人家当中,从此定居在天津。徐世昌晚年寓居在天津,与他的三世祖定居天津是有一定关系的。

到了徐世昌的祖父徐思穆,担任的官职就更为显赫了。在徐世昌的高祖一辈,最高官职还不过是一县之长——知县,而到了徐思穆,就成了直隶州的知州(相当于今天的省会市长),并且被“赏戴花翎”。花翎是清朝贵族的冠饰,武职五品以上有重大军功的人才有可能被皇帝赏戴。有人统计过,从乾隆年间到清朝灭亡,被赏赐三眼花翎(花翎中的最高等级)的人只有福康安、李鸿章、傅恒、徐桐等七个人,被赏赐双眼花翎的人也只有二十人,可见花翎的尊贵与荣耀。

咸丰三年(1853年),徐思穆正随督师大臣讷尔经额在河南怀庆一代(今沁阳、武陟附近)办理粮台事宜(粮台是清朝军队行军时沿途设置的军粮供给机构),太平军转眼攻破郑州,到了黄河南岸。眼看太平军就要渡过黄河,继续北上,徐思穆奉命率军进行抵抗。太平军想要过河,徐思穆就带兵用木筏渡黄河与太平军交战,筏子行到河中央的时候,太平军在对岸开炮,打得清军无法上前,正在清军踌躇不前之际,徐思穆年仅十七岁的儿子徐嘉贤站了出来,主动要求带兵出击。在击退太平军之后,他又单枪匹马潜入敌军营地探取情报。年纪轻轻却英勇果敢,徐嘉贤得到了讷尔经额的赏识,他的事迹也很快在当地传开。这个年轻有为的徐嘉贤,就是徐世昌的父亲。

提到徐世昌的父亲,就不能不提他的母亲刘氏。徐刘氏是徐嘉贤的继夫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是清朝着名的文学家刘大櫆,是轰动一时的桐城派代表人物,刘氏自小耳濡目染,温柔贤淑,深明大义。可以说,如果没有刘氏的教育,也就没有后来的诗人大总统徐世昌。

咸丰五年九月十三日(1855年10月23日),徐世昌诞生。当时,他的祖父母都已经不在人世,而高祖母朱太夫人仍在世,徐世昌的诞生,使这个家庭沉浸在五世同堂的喜庆氛围当中。朱太夫人喜上眉梢,给他取了乳名叫增福,意在他的降生为徐家增添福气。

然而,“增福”不但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福气,他的降临反而使这个家庭一下子由盛而衰。徐世昌出生后第六年,刚过二十五岁的徐嘉贤突然患病,不治身亡,只留下徐世昌、徐世光两兄弟,徐世昌这个所谓的“高干子弟”还没来得及享受父辈祖辈给自己留下来的荣华富贵,就一下子从名门望族变成了孤儿寡母。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如果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她就有可能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夫人变成任人欺凌的寡妇。幸运的是,徐夫人至少有两个儿子“撑腰”,这让她或多或少能得到乡邻们的尊重。

虽然是大家闺秀出身,徐夫人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倒。在那个年代,但凡读过书的女人,身上都散发着坚忍不屈的品质。徐嘉贤亡故后,徐夫人独自一人为徐世昌、徐世光两兄弟撑起了一片天,这种坚忍不屈不仅支撑着她把两兄弟带大,还给了她把两兄弟培养成人中之龙的信念。

刚开始,凭借深厚的家底,徐夫人尚可负担两个孩子的读书费用。后来,家里的钱物越来越少,徐夫人就开始做针线活,换来的钱一部分补贴家用,另外一大部分留给两兄弟上学用。

如果徐夫人仅仅是做针线活供两个孩子读书,那么她也没有资格成为后来的大总统的母亲。为了让两个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她宁可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请最德高望重的先生。每当两个孩子要去上学的时候,徐夫人总要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们认真学习。两个孩子放学回到家,她也要屡次叮嘱他们温习史书。有时候,为了陪他们读书,徐夫人也常熬到半夜,实在熬不住了,竟手托额头睡在桌旁。如果她看到兄弟俩学业进步,就会非常高兴,不过,如果他们在学业上有所懈怠,产生厌学的心理,她也会亲自送二人到私塾,并嘱咐先生对两兄弟再严厉些。可以说,徐夫人在两个孩子学业上所下的苦功,一点不比两兄弟少。

在对两兄弟品德的教育上,徐夫人也毫不懈怠。她不仅经常对兄弟二人讲述家庭由盛而衰的历史,树立他们重振家业的理想,教育他们尊师重道,还在细节上对两人严格要求。徐世昌后来回忆到,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经常饿肚子,看到桌上放着三份食物,就想把其中两份全吃掉。徐母认为他不够忍让,为了改掉他的毛病,宁可把三份食物都扔掉,母子三人饿肚子,也不会对徐世昌有丝毫的纵容。

待到徐世昌年龄渐大,交往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对于交友,徐母也非常慎重。徐世昌每交一个朋友,徐母都会让他把朋友带到家里来吃饭,顺便观察此人的品性是否端正,谈吐是否得体。如果是品行端良的人,徐母就会热情款待,如果不是,徐母则严厉地要求儿子断绝与其来往。徐世昌成人后,身边的朋友多为当地名人雅士,后来又能与袁世凯结为兄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他的母亲。

经过几年的私塾学习,徐世昌也逐渐成长为一个聪敏好学、品学兼优的优秀少年。但是,随着徐家两兄弟的逐渐长大,徐家的家境也一日不如一日。这一天,鄢陵县的知县、徐世昌的叔曾祖徐士醇派人找到徐夫人,再次提出要把他们母子三人接到鄢陵的事。徐士醇见他们孤儿寡母生活艰难,一直想向他们伸出援手,但徐夫人却再次拒绝了。她推辞道:万万不可,我们家经历了极盛而衰,如果现在接受别人的接济,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艰苦的日子,将会碌碌无为,那我们徐家就再也没有复兴的一天了。听了这话,徐士醇再也不多说,只是感叹“汝苦心持家教子,异日必有成就,真我家功臣也”。

为了继续供徐世昌兄弟读书,徐夫人开始变卖自己的珠宝首饰,直到家中已再无可变卖的器物。1868年,徐家的生活已经贫困不堪。这一年,河南卫辉府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徐家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房顶不断漏雨,书房的墙壁出现了坍塌,无奈之下,徐世昌只好停止读书,文献记载他“辍读累月”。几年之后,徐世昌已经长到十七岁,已经有能力分担母亲的负担了。1871年,为了继续自己的学业,他到表叔陈仲英家设馆,一边给低年级的学生当家教赚钱,一边自学。以后的几年,徐世昌先后到沁阳、太康、淮宁等地游历,一边广交文人雅士、贤师益友,一边教书授课,补贴家用。慢慢地,徐家的生活也就稍稍宽裕了。

儿时困苦的家境,母亲的严格教育,不仅让徐世昌兄弟两人继承了徐母坚忍、进取的品质,更成就了他们出众的才华。能够赚到一些银两之后,徐世昌便带着弟弟到处游学,尽自己所能照顾弟弟。后来,两人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双双中举,一时间传为佳话。

结盟袁世凯

徐世昌父亲早亡,家境贫寒,童年拮据的生活,使他必须寒窗苦读,从而造就了他中庸内敛的性格;袁世凯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呼朋唤友,性格慷慨任侠。两人性格迥异、出身不同,他们的不期而遇,不仅改变了各自的人生,也对清末民初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光绪八年(1882年)年底,河南开封在几场北风席卷之后进入了深冬,天地间一片肃杀。腊月初八这天,本该清净的小纸坊街上却忽然热闹起来。这条街上居住的多是普通人家,而今天却突然来了很多衣着体面的人物,他们都是来向徐家兄弟道贺的。这一天是徐老夫人的寿辰,同时也是徐家庆祝两兄弟同榜中举设宴款待的日子。徐老夫人在院里乐得满面春风,对她而言,两个儿子的中举远比自己的寿辰更让她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她多年的劳累没有白费,徐家终于实现了光耀门庭的夙愿。

这年6月,徐世昌和徐世光一起到顺天府应试,随后两人双双中举,“公中一百五十四名,弟世光中七十五名……太夫人甚喜”。

徐家兄弟同榜中举的消息很快在乡里传开,名人贤士纷纷前来祝贺。在人群中,有一个二十五岁上下的年轻人格外出众,他就是袁世凯。此时袁世凯已经参军多年,昔日的纨绔子弟早已变成训练有素的官兵,他的到来,让徐世光感到十分光彩。这个时候,袁、徐二人已经是多年的好友,他们的相识,要追溯到三年前。

光绪四年(1878年),袁世凯在河南陈州闲居,创立了“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个文社,专门以文会友,一时间文人雅士云集。第二年(1879年),徐世昌应邀到淮宁县(今河南淮阳,属陈州管辖)担任文职。陈州袁端敏公祠有一个园子,闲暇时候,徐世昌到这里游园,恰逢袁世凯在园中读书。看到徐世昌相貌堂堂,袁世凯觉得此人一定不俗,便殷切地前去攀谈。袁世凯见对方谈吐不凡,而徐世昌也觉得袁世凯见识广博,两人相见恨晚,遂成莫逆之交。正如历史记载:

“郡城袁端敏公祠有园,暇往游,适袁世凯慰廷读书园中,见公状貌伟岸,殷勤按晤,纵谈当时之务,惊以为奇,因委心纳交。”

徐世昌早年穷困,险些因凑不足盘缠而无法参加科举。袁世凯见状,多次资助徐世昌。光绪八年(1882年)科考之前,袁世凯送徐世昌百两银子,这才解了徐家的燃眉之急。有人说徐、袁二人的结盟是在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实际上,他们的互帮互助早已开始。

徐世昌中举后又参加了两次科考,一次未中,第二次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而弟弟徐世光未中。巧的是,在1882年参加科考之前,徐世昌因为担心落榜,曾到京城前门外的一家庙中求签,签上写有“光前裕后,昌大其门庭”,似乎恰与弟弟科举名次比哥哥靠前,但最终是哥哥把徐家发扬光大相吻合。在这期间,徐世昌与袁世凯的来往日渐频繁,而此时的袁世凯仕途并不得意。

徐世昌自被授翰林院编修之后,在京闲居九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7月,李鸿章率军抵达平壤,然而,由于军队实力悬殊,清军大败。朝廷上下产生了以李鸿藻、荣禄为主的反对李鸿章的声音。徐世昌一直密切关注时局,甲午战争爆发后,救国心切的徐世昌开始联合各方力量,进行了弹劾李鸿章,支持张之洞、奕的一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徐世昌曾多次与袁世凯商讨时局,他隐约感到袁世凯或许能担当起拯救清政府的重任,于是时不时向朝廷推荐袁世凯。这一年,袁世凯从朝鲜归国,不久就被派到天津督练新军,而他之所以能以“拔贡生”的身份被朝廷派到天津督练新军,除了他在朝鲜立下的战功卓越之外,徐世昌也功不可没。

而徐世昌人生真正的转折点,是在放弃五品翰林之位投靠袁世凯之后。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刚刚在朝鲜立下战功的袁世凯接替胡燏棻的位置,奉旨到天津小站扩练“定武军”,更名“新建陆军”。这是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首次尝试以西方模式训练军队,小站也因此成了清末第一支近代化编练军队的诞生地,袁世凯早起的盟友也多是在天津小站汇集。

小站位于天津东南七十里,远离城区,周边都是荒蛮之地,人迹罕至,鲜有人知。袁世凯来到小站之后,广募新兵,聘用德国教官,全部采用西方新式武器,参考西方军队编制和操练方法,很快就建立起一支有别于清廷军队的武装力量。这时候,徐世昌在朝中如鱼得水,而袁世凯却抱着绝对的信心,以一纸奏疏把徐世昌调到天津来。

1897年夏天,头戴五品顶戴、身穿藏青朝服的徐世昌在北洋新军官兵的簇拥下来到袁世凯面前,这两个兄弟已经好久不见,袁世凯顾不上寒暄,直接把徐世昌拉进厅内讲起了他对新建陆军的规划。袁世凯神采奕奕地向徐世昌展示自己这两年来的成绩,并和他交流关于兵种设置、训练方法、征兵标准、机构设置、军制改革等方面的想法,此时距离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年,看着操场上训练有素的士兵们,两个正当年的男人仿佛看到了清朝的希望。

袁世凯邀请徐世昌加入,起初徐世昌还有些犹豫,但看了小站训练出的精英部队之后,徐世昌果断放弃了在朝中的五品翰林身份,一心一意地投靠到袁世凯麾下,徐、袁二人正式结盟。

1897年秋,徐世昌应张之洞之邀请到武昌,先后参观了很多近现代工厂、武备学堂及名胜古迹,大概受到袁世凯的影响,每每与人交谈,总要提及军队改革的问题。年底,张之洞想挽留徐世昌,但徐世昌义无反顾地返回北方,选择在小站和袁世凯一起实现他们的梦想。

徐、袁二人不仅性格互补,在治理军队的才能上也非常合拍。袁世凯偏武,负责统管军队操练,徐世昌则偏文,充当类似军师的角色,“每日治牍外,阅各种操法,演试各种新炮,考校各学堂,仍乘间看书,研求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