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重生之青梅的逆袭
3817600000070

第70章

“你一晚上没睡?”

宣毅却不着急看,只接过电脑放在一旁,捏住她的下巴仔细端详。

“嗯!”叶家玉没觉出危险,还等着他表扬自己的效率,“快吧?”

“你也不要下楼了,客房我一直给你留着。我去给你热杯牛奶,”男人的表情却不是在开玩笑,“在我回来之前,我要看到你换好衣服躺在床上了。”

“干嘛啊……那么凶,我一点都不困。你先看看呗。”叶家玉不乐意了,抱住他的胳膊往电脑那边拉。

“我看着你都觉得困,你现在只是硬撑着,赶紧去睡,中午我再叫你起来。”

“可是……”

“去吧。”

感到他语气坚决,估计没什么商量的余地,叶家玉只得乖乖往客房走。

熟门熟路地从柜子里翻出睡裙,换了之后才刚刚爬上床,宣毅就敲门进来了。

喝干净牛奶,还在拿热毛巾给她擦脸,就发现那丫头已经睡过去了。

他无奈地点了点她的鼻尖,看她嫌弃地皱了皱眉,才起身合上门离开。

只是写个故事大纲就可以一晚上不睡,等到真正开始拍戏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办法在旁边看顾,还不知道她会怎么折腾。趁现在还能能管就多管管,最好养成习惯了,她自己也能照顾好自己。

十二点的时候叶家玉醒了过来,在梦里她都记挂着自己的作品。

“怎么样怎么样?”看到男人坐在沙发,鼻梁上架着眼镜,正对着茶几上的电脑,她急忙出声问道。

“没想到啊。”她写的居然是这么一个故事。

自从两个牛仔几年前在银幕上相爱之后,Z国过去的一些同题材的电影也重新被审视。描述同性之间的感情、探讨这种社会现象的影视作品也渐渐多了起来。对这些突然涌现出来的作品,观众和影评人观影之后的评价褒贬不一。盛光投拍的几部电影并没有涉及这个题材,艺术部门在讨论的时候认为虽然大家对它的关注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打打擦边球有惊艳效果,真正作为主题拿来拍电影,风险很大。最关键的一点是,传媒总局对这类题材电影的审核非常严格。盛光首先是一间公司,在投资拍摄一部电影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项行为能获得的利益,如果能兼顾艺术性当然好,如果不能,自然还是利益优先。

但叶家玉不同,盛光给她的预算是固定的,而从故事来看,成本很好控制。这样的电影,即使亏损,对公司的影响也很小。

“我挺吃惊的,”他让出一块位置,让她能挨着他坐在沙发上,“与其说吃惊,不如说惊喜。”

明年是盛光的大片年,商业片无论本身质量如何,上映之后肯定要面对各种争议。到时候盛光如果能有这么一份清粥小菜般的电影推出,或许可以安抚一些躁动的影评人和观众。它同时能体现盛光的包容力,他们的公司太年轻,各类人才当然是多多益善。

“真的?”叶家玉其实有点担心题材太过小众,尽管同性恋情的作品近年来确实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一些以男人与男人之间超越友谊的感情,或者暧昧情愫为卖点的影视剧也十分受欢迎,但如果主角换成两个女性来饰演,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国内到目前为止却极少有人尝试。

“过审会不会比较麻烦?”她记得前年邻国有一部这类影片,引进公司和传媒总局谈了半年之久,最终还是未能在国内上映。

“这个故事到长信那里就结束了吧?”

“对。”

“那报审应该很快就能通过。”

只要没有出现露骨的场景和直白的表演,就再没有比这更“健康向上”的故事了。迷茫而丧失了生活勇气的都市女青年被纯真的乡村女孩鼓舞的治愈故事,传媒总局都可以拿它来做宣传“真善美”的典型了。

第二天故事大纲就送到盛光艺术部,赵总监看完也挺意外,但当场就通过了。

这回叶家玉的剧本完成得很快,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

盛光那边一通过,她就带着剧本直奔大学城。

周琅回大京之后,就在那里租了处房子暂时住下。大学城民居的租金比别处要便宜一些。廖琰之的剧组还算大方,她虽戏份不重,也有了一小笔收入。这部电影之后有几个小剧组找到她,她本打算只在大京停留很短的时间,把从学校带出来的行李处理好之后就把房退了跟着剧组走。还在斟酌要接哪个剧本好的时候,就接到了叶家玉的邀请,只好认命地和房东续签了合同,又把其他剧组的邀约全推了。

反正这次得来的酬劳省着电话也够她今年在大京的生活了。

正好古寅也没什么事,便也从住处赶来。

周琅的屋子乱糟糟的,空间都不够三人坐在一块儿,她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最终叶家玉提议大家不如到京戏随便找处地方。

再次走进京戏的校园,几人都有些感慨,初次认识那天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却好像有很多事都发生了改变。

田径场还是原来那个,只是球场边练习跳高的换了一批人。叶家玉先在看台上找了位置坐下,又招呼还在缅怀往事的两人。

“这个……”周琅看剧本还是那么快,她翻过一遍,不敢置信,又重新更认真的再看了一遍,“叶家玉,你就给我量身订做了这么个角色?”

“我觉得挺好的啊,我写的时候脑中满满都是你啊。你觉得怎样,古寅?”

“嗯,不错。”古寅扶了扶眼镜,说道。

“什么啊,你这……你这……”

“等一下,”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你以为我让你演的是谁?”

“不是荷花么……我说,这名字也够乡土的啊……”

“不是荷花。”打断他的是古寅。

“啊?”她不确信地望向叶家玉。

“嘿,古寅比你自己还了解你啊。”她忍不住笑起来。

可能是因为演《黄黄》留下的定式思维,周琅看过剧本之后先入为主的认定自己这次定然也是扮演这份感情中弱势的那一方,也就是这个故事里的荷花。但就连古寅也都看出来了,阿葵才是最适合她的那个角色。

“我是邀请你来做主演的,你是不是觉得荷花才是?因为这个角色似乎有更大的表现空间。”

“难道不是吗?”

“其实在剧本完成之后,对于谁是主演,我自己都不太确定。但我始终很明确,只有你才能演阿葵。”

阿葵在故事设计的时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角色,但论感染力和引发观众情绪的能力肯定不如荷花,人们总是天然地同情弱者。简单的说,就是阿葵不如荷花好演,演出来也不如荷花容易得到认同。

“我其实觉得阿葵才是真正的你,你的‘黄黄’时期已经过去了。”

一旁古寅听到不自觉地点头,周琅仍有些疑惑。

今天是周琅从廖琰之剧组回来后叶家玉第一次见她,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只看外表也觉得她变了不少。在那样大牌云集的剧组,她一个龙套演员的地位其实很低,但现在从她身上却看不出一点颓靡,反而比之前更显得有韧劲。好像一把剑终于开了刃,接下去就看怎么去磨炼了。

“你可以这么理解,”叶家玉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你的本质其实是万人迷,而不是灰姑娘。”

“夸张!”周琅用力摆手,脸颊迅速染上两片红色。

“万人迷可没那么容易脸红,”古寅还嫌不够乱,“小心叶导演不要你了。”

“诶诶……千万别!”周琅摇晃叶家玉的胳膊。

“放心吧,都说了是量身定制的了,”她安抚道,“其实你的任务挺重的,不过我还得给你找‘荷花’,你可以再好好琢磨琢磨这个角色。”

如果周琅能做到不仅让“荷花”为之着迷,也让观众受到吸引,那就皆大欢喜了。

这应该算是周琅的真是出道作品,仔细想来,她这个导演的责任也挺重的。

那边周琅从剧本里抬起头,嗫嚅道,

“叶家玉,咱能打个商量不。”

“嗯?”

“下次再拍戏,能不能让我好好谈次恋爱。”她咧嘴笑,真有几分“阿葵”的样子。

“万一你拍完这部片之后大红大紫片约接到手软,我请不起你了呢。”

“我永远给你友情价啊。”

叶家玉凑过去,对着她咬耳朵,

“你想和男生在电影里谈请说爱?”

“呃……嗯。”

叶家玉俏皮一笑,

“那我可做不了主,得龙语阳同意了才行啊。”

“你!”

之前古寅和叶家玉说过,龙语阳其实一直都和周琅保持着联系,包括第一次跟着导师到维也纳大厅演出的时候。一个电话大半夜的把她吵醒,让她给安抚了几句才能放心地登台。

这两人中间隔着万水千山,难得感情却好像越来越好。

三人太久没见,就约着一会儿到附近原来常去的餐馆解决午餐。正走在路上,叶家玉的电话却响了。

“悦子?”

“怎么了……我现在不在M大啊……我在京戏。”

“……行,那你过来吧,我在大门口那块儿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