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重生之青梅的逆袭
3817600000064

第64章

说某人是在大京学画画,别人第一反应通常都是问“在美院吧”——这个美院是专属名词,特指国家美术学院。原来京艺美术学院也是这么自称的,因为它的前身就是古老的大京画院。几年前换了一个院长,实在不耐烦人情往来中屡屡被误会,就在学院大会上给“大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起了个新简称,“艺美”。学生老师有拥护的也有反对的,所以旧名新名都有人叫。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京艺美术学院的尴尬处境。其实它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学水平,都不比同校但在国际上亦有相当知名度的音乐学院差,只是后者没有一个国字头的音乐学院做对比,它有。

就连江冬莓,当初报油画专业,虽然都在大京,就没有考虑过京艺。虽然Z国早就不存在君主和王室,人们还是习惯性的把“国”字头的学校、部门当成权威看待。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同样水准的学院,国家美院的知名度却要高出那么多。

艺美的国画等等传统美术专业还好,因为老大京画院的影响还在,家中有老人家的还是会慕名把子孙送到这里学习。但是一些新兴专业,比如设计类的,情况就不是那么好了。

“艺美的奖学金很高,最高一等是美院的三倍,”江冬莓介绍道,“一些家境不是那么好的学生会冲着这个去。”

比如珠宝设计专业,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念得起的。美院开豪车住校外高级公寓的学生,有了灵感可以直接对宝石上刀子;艺美的学生,先得在纸上琢磨得差不多了,才会开始操作,但如果艺美不提供奖学金,他们每个月的设计材料费用都难解决。

“大概因为我并不是专业人士,”江冬莓翻看着自己以前的画作,“两个学院的毕业作品展我都去看了,很难比出高下。”

“不过美院的学生自己就有能力到欧美的设计院交流学习,不用去争学校那几个名额……这之后,就有差别了。”

“艺美的学生很少拥有留学背景,最好的毕业生顶多就只能进入几个比较有名的国内品牌做设计;美院的学生……那个谁,金芝兰,就是美院毕业后到法国继续学业的。”

“这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是后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午餐时间,古寅脸上难掩兴奋之情。

“什么。”难得啊,不过《女生公寓》照这个进度没有十天半个月应该是结束不了的吧,什么事啊。

“周琅回来了。”

“什么?!”

原来廖琰之的剧组终于结束了大半个Z国的电影之路,接下来的几个月就要驻扎在大京郊区的影视基地完成最后的拍摄任务了。周琅经过刚开始的忙乱,之后虽然工作量还是那么多,但每天也能安排出不少空闲时间来休息充电。叶家玉去连海的那几天,她就抽空跑来古寅的片场探了个班,没遇着她还特别遗憾。

“回来了就好,她来不了我可以去影视城看她呀。”

叶家玉听完这个消息,也觉得很开心。就算不能天天见面,朋友在同一个城市和离得天南地北的远,感觉还是很不同的。

第二天一早叶家玉照例先去盛光。《玛丽的日子》第一季已经全部播放完毕,观众的反响很不错,连带着欢乐视频网的各项数据指标也有大幅度增长。第二季的剧本她已经全部改编完毕,给艺术部过目后就可以送到方圆动漫进行制作了。

从艺术部出来,正准备去制作部转转,就赵总监叫住了。

“叶小姐最近片场制作部两处忙,对拍戏是不是也有些心得了。”

“我也就是瞎琢磨。”不知道对方接下来想说什么,叶家玉含糊地回应。

“别跟我谦虚了,”赵总监无所谓地笑笑,“听说《女生公寓》进度不错。你的功劳大家都看得见的。我这里有个活,交给你怎么样。”

“您说?”

居然是关于大京国际电影节的。电影节两年举办一次,最近这一届大概在明年十二月进行。虽然无法和欧美的电影节相提并论,但十几年来,它的奖项设置和评选确实能代表Z国电影的最高水准。尽管在对外进行宣传的时候组委会是说不设门槛,影视公司和独立电影人的作品都会受到同样对待,但实际上能进入最终评选的电影必定是和各大公司以及投资方有各种关系的。盛光未来一年的计划是围绕电视业安排的,本不太重视电影这一块。但最和收到的消息称超星有意推荐一位新人导演参赛。

超星虽然是国内娱乐传媒业的大佬,每年拍摄制作的电影总体票房成绩都不错,但因为太过浓烈的商业风格,并不受各大电影节的欢迎。电影票房第一有好几部,但在国内电影节获奖的却没有一个,这大概是他们最想突破的窘境了。刚刚跟廖琰之闹翻,邹为刚从出道开始就是自己一手包办,九川是个怪脾气……加上每年都卯足了劲只盯着几个电影界的其他公司,超星想夺得那几个重量级大奖是不太现实的。而安排新人导演,可见他们意在那几个难度相对低一些的新人奖项。

对手公司都动了,盛光自然也不能落后。对方的导演据说还有过短片获奖经历,叶家玉可是连传统影视都没有拍摄过的,她如果能获奖,意义不言而喻。

“你也别有包袱,”赵总监亲切地补充,“别当就是冲着拿奖去的,好好写剧本……你自己有没有想法,还是另找编剧?”

“我自己就可以。”

“我也这么想,”她笑道,“然后就去拍,演员之类的公司不干涉。我看你拍《女生公寓》这段时间又成长了不少。遇到任何困难,制作部和艺术部的大门都向你敞开着。”

“谢谢总监。”

叶家玉不知道说什么好,电影节和艺术节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作品仅仅是拥有参选资格,对很多导演来说都是一种肯定了。

“千万别有压力。你也看到了,盛光今年有三部剧同时在制作,大家都有点忙不过来。这推荐的名额来得有点不是时候,放弃吧,绝对可惜;留着吧,又都没空。交给你,别想着做什么‘大片’,照着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去拍就可以。”

叶家玉点头。

“我们都相信你有能力做出不错的电影来。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大京这个电影节含‘金’量不怎么高,但是知名度是有的……这个你知道的。盛光现在也已经在开始筹备电影,但是真正投拍到播出,最早也要过了明年夏天。所以你的这个作品,某种意义上讲,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表盛光的电影。”

“正在拍摄的几部电视剧你应该也有所了解了。它们的题材和内容安排也是我们很早之前就设计协调好的,希望结合起来能覆盖更多种类型的观众。你可以参考参考。”

脑子里存着事,下午到了剧组就经常走神,江冬莓看到就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才把注意力放回到片场上。

刚开始的时候,四个女主演的演技确实参差不齐,厉心蕊在很多方面的确完成得更熟练一些。在她去连海之前,另外几人都有了很大进步,而厉心蕊虽然再也没出现过拍摄第一天那种状况,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倒没什么进步。古寅最初是很看好她的,提醒了几句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也就不再多说,。

而这几天再来看,表现得最出色的已经另有其人了。厉心蕊那是无功无过,感觉她的经纪人和她谈过之后,她不再轻视这部剧,但也仅此而已,还是不愿意投入其中,只是发挥应有的演技去完成它。江冬莓不同,她或许有天赋——她有些平凡的外表让她的表现更像是一个惊喜;她是确实很用心地对待这部剧,而且她的这种用心能感染人。别人在和她对戏时,情绪也会被带动起来。

“这个女生,有点可怕。”

某天叶家玉坐在古寅旁边的时候,听到他这么小声嘀咕。当时摄相机镜头中,江冬莓的角色只是静静地坐着而已。

这是她的第一部表演作品,就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

今天的拍摄任务完成得早,叶家玉就回到了住处。在等宣毅回来的时间里,她终于有精力好好考虑今天赵总监和她说的事。

盛光正在拍的三部戏,一部是古装史诗剧,讲的是战国时代的事,这个离她有点远。两外两部一个是都市情感剧,买的是畅销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当初选角的时候炒得挺火,故事也不错,她自己都对拍出来的剧很感兴趣。另一个是情景喜剧,一个小区里几户新新人类住户的家长里短故事。每部片的潜在观众类型果然都不同。

剧本她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头绪,就算赵总监没说,她也不想把故事弄得太复杂。场地、演员这些,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最好就考虑进去。不过有了这段时间的拍摄经验(尽管只是看而没有实际操作过),也不至于抓瞎。

全高校艺术节好像才没过去多久,没想到她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就要以这样的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