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字字锦
3813400000022

第22章 《容斋随笔》:政治领袖的红宝书(1)

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有一天,洪迈发牢骚讽刺本朝死板的人事制度。

他愤愤不平地向我们投诉。

我因为大礼恩泽,要给一岁的儿子保官,材料送到中央组织部门后,他们把材料转给我所在饶州的有关部门,并要求我在保官的材料内说明以下问题:被保人有没有刑事犯罪记录;是不是曾经补官过又被罢免了。我只好把这些材料补齐交给他们。不料想,中央组织部门又要求我说明:被保人和保人是什么亲属关系?你们说好笑不好笑,组织部门的官僚化居然到这种地步,我们是亲父子,而他们却问我是什么关系?我的儿子是个一岁的幼婴,而他们却问他是否曾经做过官犯过罪!真是让人笑破了肚皮!

大宋的中央组织部确实要批评,这样简单的事却需要这么多的繁文缛节,真让人不通气。但组织部门也有苦衷,他们也是例行公事,如果不认真,有些官员混水摸鱼怎么办?读者马上会反问:连一岁的孩子都要保官,难道当官就是你们官员之家的专利?确实是这样,大宋王朝有个“荫子”的规定,这个“荫子”就是:高级官员的子弟不经过学校的考试就可当官,有些甚至怀抱中的婴儿就委派了,就如上面洪迈的儿子一样。范仲淹看不下去了!他做宰相的时候就进行了小改革,注意,是小改,不是大改,大改他绝对吃不消。他只是淘汰了少数官员,限制“荫子”的数目,这种限定是:要求确实有儿子(想必没儿子的也拿亲戚冒充),而且必须年满十五岁才做官。但就是这小小的变动,就引来了大不满,范只有立即辞职。改革不能触动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就如洪迈,也算开明人士了,可是,大家都可以享受的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不仅如此,你们做得不对,我还要批评!

为什么这么说洪迈呢?因为他也常常这样批评前朝的事情。他说,自汉朝以来,官员的冗滥到了极点。如新莽末年更始刘玄做皇帝的时候,有“灶下养,中郎将,烂羊头,关内侯”的歌谣。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西晋赵王伦时有“貂不足,狗尾续”;北周时有“员外常侍,道上比肩”;唐武则天时有“补阙连车,拾遗平斗”。

这些谚语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实际情况的反映。到了唐中期以后,官员更加泛滥,张巡在河南杞县时,才率领一县一千多兵马,大将就有六人,而且官阶都是开府特进之类,也就是说级别都挺高的,但大将军的凭证只能换取一次醉酒的钱,非常的不值钱。唐德宗避难奉天,有个家僮叫黄岑的,因为大力战斗,立即被封为渤海郡王。到了唐僖宗、昭宗时,于是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的谚语了。周行逢占据湖湘一带时,他的境内有“漫天司空,遍地太保”之说。

李茂贞在陕西做官时,内外掌管钥匙的人,也都是司空和太保。

由此说来,洪先生对冗官泛滥也是非常有微词的。他也看不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干吗要弄这么多官员?这么多官员到底干些什么呢?

这样说下来,肯定要说到官员的制度了。这个话题我没有太多的研究,我只想说两件和这个相关的。

一是致仕。也就是退休。有许多朝代退休并不是到了六十岁就退了,而是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像沈德潜,考试就差不多考了半个世纪,考上已经快七十岁了,你怎么退?还有,有的官员,身体好,可以继续干,不是说到了58岁,一定要从副厅级官员退下来做巡视员的。你如果精力充沛,又有很多想法,把一个部门治理得很好,那是可以干到干不动为止的。也就是说,老官员减少的速度和新官员增加的速度不是正比,加上官员的各项条件总要比一般人优越些,特别是医疗条件。因此,官员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是官年。什么叫官年呢?这是宋代特有的。宋代士大夫叙官进位的年龄,有所谓“实年”和“官年”的说法。平民初次应举,一定要虚减岁数,以期及第后凭少壮年岁的条件向富室人家求婚。而位居公卿品官的人,要荫补他的子孙,想让他们尽早登入仕途(因为有许多都还在幼童期),一般要多虚增年龄,有的要加好多岁数。简单说来就是,这个年龄是因为工作需要可以适当加减的。这就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这个人明明七十多岁了,可以退休了,但他实际年龄远远没到;那个人看看履历表只有五十多岁,却已经六七十了,老态龙钟,工作根本干不动了。这种事情明显属于弄虚作假,政府绝对不允许,所以,要做也只是潜规则。所以你要在正宗的史籍上查到是很难的,这也是洪迈先生告诉我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批量官员的薪酬是由哪里支出开支的?这显然很弱智,当然是国家财政。各朝各代的财政状况有好有差,官员的待遇自然也有好有差。可是,不管如何,政府要靠大量的官员来运转国家机器,那么待遇自然不会太差,否则谁来给你卖命?另外,掌握权力的官员们一般也是不会亏待自己的,我为百姓工作得辛辛苦苦,创造了这么多的价值,吃点喝点拿点,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嘛。

说了这么多宋朝的事情,问题真的很多,但当权者难道没看到吗?绝对不是这样的。宋太宗赵光义,从他兄弟赵匡胤手中接过大宋江山后,就弄了个《戒石铭》,想让官员永久铭记。这四句话我们许多官员都耳熟能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我的理解,他突出和深化了最主要的三层意思:第一,百姓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不要搞反了。以为你在为百姓工作,以为你有多大的能耐呢,你吃老百姓,喝老百姓,你们就应该是百姓的公仆,什么叫公仆?就是大家的仆人。怎么做仆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第二,这个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一分一厘汇聚起来的。纳税人起早贪黑,纳税人节衣缩食。不错,你也是纳税人,你想对了,如果你经常这样想,你就会对这个钱珍惜了,十分地珍惜。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栋楼,你不会那样做的。第三,要发自真心地对百姓好。

既然是你的衣食父母,既然是分分都来之不易,那么,就应该敬之爱之抚之惜之,上天时刻在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呢。

还要再叉开一下。前几天,我在读《太平广记》,看到了一个非常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县官:唐朝的时候,浙江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刚上任,就向里正打听,一钱能买几个鸡蛋?里正说:三个。夏县令就将十千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三万只鸡蛋。他对里正说:不要把鸡蛋给我,将鸡蛋拿去让母鸡孵小鸡,能孵三万只小鸡,过几个月小鸡就长大了,帮我把鸡卖掉,每只鸡卖三十钱,半年之间,可得三十万。然后,夏县令又问里正,一钱能买几根竹笋?里正说,能买五根。他又将十千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五万根竹笋,并告诉里正,他不拿走竹笋,让竹笋长在竹林中,到秋天,竹子就长大了,每根能卖十钱,一共可得五十万。可能是夸张了,但贪鄙无道的形象却栩栩如生,你能保证他身上没有这样官员的影子?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很希望它就是观世音传给唐僧的紧箍咒。这个咒如果灵了,那么,上面一些关于官员的问题估计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陆、科举复习班

在科举的历史上,如果能一次中举,或者连中三元,那一定是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纵然如广东的谢启祚,考上都九十八岁了(我还是比较怀疑他能坚持这么久的),也仍然狂喜,第二年还到京城会试。乾隆帝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不是我朝的盛事是什么?特授国子监司业!假如首次应试就中举,那更是不得了的事。

所以说,历朝历代,那些举子差不多都是进过复习班的。

这里说一下白乐天和元微之。他们两个曾经同窗,一起在复习班里努力学习,将科举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中举以后,白居易写给元稹一首诗这样回忆说:

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他自己注释说:当时他们为了应付考试,想了许多的复习办法。其中一个办法是,他们共同收集考试的范文,各种各类的,历朝历代的,总共收了数百篇,每篇都用细锋细管的毛笔抄写,编扎成册,带在身上去参加考试。考试后,料想得益匪浅,两人于是相视而笑,称之为“毫锥”。

他们这样的做法有三点值得说道。

一是在成功中找寻规律。考试既然是八股文,那就不允许有太多的创新,尤其在形式上,你不可能突然创造一个,起合承转,都是有规定的。因此,那些写得比较好的,就有规律可以循了。二是讲究题旨情景。范文应该数不胜数,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对本次考试有用,那还是有讲究的。这就需要研究,研究出题者的心理,研究当时的时事,只有这样,才会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参考的形式。那时的考试,还是比较开明的,基本上是开卷,要求独立完成,还是要多靠平时的努力。考试时间也很人性,中间可以吃饭休息。否则,他们编的范文本带不进考场,那功课就白做了。

白居易他们算不算作弊?不算,唐朝考进士,可以带书和燃烛。但把范文微写成册,如微雕大师,数百篇的文章,操作起来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耐力。从没有记载说他们这种方式是作弊,也许这种把范文编排在一起记忆背诵,以提高命中率,在唐朝就是一种公开的做法。只是说,白居易他们把这样的方法做到了极致。考生携带的复习资料有限,自然要选择一些最有用的,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不知什么朝代的某木头考生,他将一些范文都写在长袍的里子上,监考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偷看范文,天知道他抄了些什么。后来被揭穿,监考官将他的长袍脱下,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一大片,很是滑稽。

估计是白居易元稹他们这种做法切实可行,因此,许多复习生都像他们一样做好这方面的功课。而且,白元们的复习资料,也引得众考生争抢。若干年前,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我们曾经策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那些考进名牌大学的同学,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同学,动员他们将复习资料捐献出来,以供学弟学妹们吸取真经。活动一开始就火得不得了,最焦急是那些家长,千方百计想弄到这些资料,他们以为,有了这些宝典,他们也更容易考进名校。因此,有聪明的出版商,干脆将白元他们的习作编成了书,就如同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选》。白元习作被编成了四卷,名字叫“策林”,其中《策头》和《策项》各有两道,《策尾》有三道。此外还有,《美谦逊》,《塞人望》,《教必成》,《不劳而理》,《风化浇朴》,《复雍熙》,《感人心》等等,总共有七十五门。也就是说,白元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平时练习的作文,都成了考生们的经典。

事实上,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用,只有考生自己知道。有学生曾经和我说,高考作文是根据哪一篇范文仿写的,然而,从来没有发现有高分甚至满分的。

因此,白元他们的习作被当作范文竞相模仿,估摸百分之一有用已经非常幸运了,白元都是少年及第,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说学就可以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