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史记
3800500000044

第44章 汉武雄风(3)

他的长子石建、幼子石庆在汉武帝时分别担任郎中令、内史。石建有时会劝谏皇帝,但一定斥退左右,私下发表高论。公开场合,众臣面前,他就结结巴巴,口不能言,这样顾全皇帝面子,不引人炫目,皇帝也因此而愈来愈喜欢他。有一次,他阅览皇帝批下来的奏章,发现他原来的奏本写错字了,“马”里头共有四点,他少写了一点。他吓出冷汗,心想万一皇上发现,就死定了。他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没想到也这般谨慎。石庆后来贵为丞相,但汉武帝晚期残酷多疑,六个丞相里有五人死于刑戮,只有石庆安享天年,对不会逢迎的石庆来说,实属不易。这不得不拜忠厚老实的性格所赐。

卫绾为什么能被拜为丞相?

卫绾曾任中郎将、河间王太傅、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并做过三年丞相。他寡言敦厚,谨于职守,是一位无为政治的奉行者。卫绾膂力过人,且有高超的御车之术,汉文帝做代王时,他就护驾于左右。文帝即位,他为郎官,后升为中郎将。景帝做太子时,请皇帝身边的近臣饮宴,卫绾借口生病没去。文帝临死时嘱咐景帝说:“卫绾是年高望重的人,你要好好对待他。”后来景帝即位,也一直没有因旧事而责斥卫绾,卫绾也一天比一天更谨慎地辅佐景帝。

景帝有一次驾临上林苑,命令中郎将卫绾和自己共乘一辆车,回来后问卫绾:“知道你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车吗?”卫绾说:“我从一个小小的车士幸运地升为中郎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景帝又问:“我做太子时召请你参加宴饮,你不肯来,为什么呢?”回答说:“臣该死,那时实在生病了!”景帝赐给他一把剑。卫绾说:“先皇曾经赐给我六把剑,我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景帝说:“剑是人们所喜爱之物,往往用来送人或交换他物,难道你能保存到现在吗?”卫绾说:“全都还在。”皇帝派人去取那六把剑,宝剑完好地珍藏在剑套中,不曾使用过。皇帝又听说中郎将属下的郎官犯了错误,卫绾常常代他们受过,不和其他的人去争辩;有了功劳,常常谦让给他人。皇帝认为他品行方正,对自己忠诚没有杂念,就任命他做了河间王刘德的太傅。吴楚七国之乱时,皇帝任命卫绾做了将军,率领河间王的军队攻打吴楚叛军,后又任命他做了中尉。过了三年,因为战功,卫绾于公元前151年受封为建陵侯。

第二年,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杀了太子的舅父等人。景帝认为卫绾是忠厚的人,不忍心让他治理这件大案,就赐他休假回家,而让郅都逮捕审理栗氏族人。处理完这件案子,景帝任命胶东王刘彻做了太子,征召卫绾做太子太傅,不久,又升其为御史大夫。过了五年,卫绾代替桃侯刘舍做了丞相。卫绾做丞相三年,景帝死,武帝即位。建元年间,因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许多囚犯多是无辜受冤屈的人,他身为丞相,未能尽职尽责,遂被免去丞相官职。后来卫绾去世,儿子卫信承袭了建陵侯的爵位。

直不疑是怎样的人?

直不疑是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在汉文帝的时候,他曾经担任郎官。

一次,他的同房郎官中有人请假回家,但是这个人错拿了另外一个郎官的黄金。不久,黄金的主人发现黄金丢失,便胡乱猜疑是直不疑偷的。对此,直不疑没有做任何辩驳,他买来了同等的黄金,交给了失主。过了几天,请假回家的郎官返回来,把错拿的黄金交还给了失主。这个丢失黄金的郎官十分惭愧,向直不疑道歉,直不疑十分大度,没有任何怨言。人们知道这件事后,都称赞直不疑是位忠厚的人。后来,直不疑逐渐升官,做了太中大夫。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有位官员诽谤他说:“直不疑相貌很美,但是却偏偏要与自己的嫂子私通!”直不疑听后,只是平静地回答说:“我是没有兄长的。”仅此而已,他终究没有为自己辩白。

七国之乱的时候,直不疑以二千石官员的身分带领军队参加了平叛战争。公元前143年,直不疑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天子表彰平定七国之乱的有功人员,直不疑被封为塞侯。公元前140年,直不疑与丞相卫绾都因为过失而被免官。

直不疑喜欢读《老子》一书,学习的是黄老之道。他无论到哪里做官,总是采用老一套的办法,惟恐人们知道他做官的事迹。他不喜欢树立名声,正因为此,他常被人称为有德行和厚道的贤人。直不疑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直相如继承了爵位。而他的孙子直望在位的时候,因为贡献给朝廷的助祭黄金不符合规定,直望的爵位被废除。

卜式是怎样由牧羊儿成为御史大夫的?

卜式原是西汉郡(今河南温县)人,自幼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与弟弟种田牧羊为生。弟弟成家后,他把仅有的家产都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部分羊,住进深山,继续放牧。十年后,卜式的羊由原来的十八只,增加到一千多只,成了富有的牧户。而其弟却家业衰败,一贫如洗,他多次接济弟弟,受到邻里的称赞。

那时,西北方的匈奴常常大肆南下侵袭,为了抵御侵略,西汉朝廷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卜式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使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因此,他把一半家产捐献给了国家。一年多以后,匈奴首领浑邪单于因为受到汉军打击,损失惨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活困顿,遂率领部众归降汉朝,朝廷让河南地方政府供给衣食费用。由于耗费巨大,仓库里的东西都用光了。饥民们得不到衣食,四处流浪。这时,卜式又拿出二十万钱交给河南地方官,用于救济灾民。汉武帝从河南呈报的当地富人济助贫民的名单中看到卜式的名字,便想起一年前上书输财之事,感到卜式确是真心实意为国家,并非沽名钓誉,于是封卜式为中郎。卜式坚辞不受。汉武帝说:“我上林苑中养着羊,想让你去喂养。”卜式这才接受了这个官职,但他每天仍然穿着粗布衣服,拿着羊鞭去放羊。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上林羊群个个膘肥体壮。

有一天,武帝路过上林,见此情景,十分高兴,便问卜式牧羊之道。卜式回答,要按时料理羊的饮食和起居,把那些劣质羊统统挑出去,不要使它们影响羊群,接着说:“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听罢这番话,武帝既感惊奇又受启发,觉得卜式虽出身牧羊,却懂得治民之道,是个不凡之人。于是,任命他为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县令。他到任后,按照牧羊之道,勤政爱民,取优汰劣,致治地方,政绩显著,深得缑氏人民拥护。不久又迁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他调运军需民用,漕运成绩最突出。由此,武帝认为他忠厚朴实,确是能臣,遂拜他为御史大夫。

公孙弘如何由布衣而成为丞相?

公孙弘年轻时,家里贫寒,曾为富人在海边牧豚(放猪)维持生活。年轻时,他曾任过薛县的狱吏,因无学识,常发生过失,最终因此免职。为此,他立志读书,苦读到四十岁,又随老师始修《春秋公羊传》。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下诏访求为人贤良通文学之人。当时,公孙弘年已六十,他以贤良的名分去应征,被任命为博士。公元前137年,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归来后陈述的情况不合帝意,武帝认为他无能,再被免职。于是,公孙弘便称病辞官,在家赋闲。公元前130年,武帝又诏书征求文学儒士,淄川国便推举年已七十岁的公孙弘应诏,他一再推辞,不肯前去应诏。但最后,他还是应选。公孙弘到了太常,所征百名儒士各写对策,公孙弘处为下策。后来,上奏武帝,武帝却拔升公孙弘的对策为第一名,待入见武帝时,公孙弘丰仪魄伟,深得武帝喜爱,又被拜为博士。

公孙弘善于辩论,通晓文书、法律,又能以儒家的学说对法律进行阐述,汉武帝非常赏识他。在朝廷议事,他常提出要点,陈明情况,供皇帝取舍,从不固执己见和违逆圣意。汉武帝非常喜欢他这种驯良守礼之德,认为他口行敦厚,善于言词,有文采,熟悉法令与各种公务,便升任他为左内史。公孙弘在任期间,所奏朝事都符合帝意,起因是他巧用“心计”。有一次,他和主爵都尉汲黯商议,为一事二人分别上奏。面见帝君,公孙弘等汲黯上奏完后,窥伺上意,据上意再取决自己的立场态度,然后才上奏章。因此,他奏对之事深合帝意,凡奏陈条也都采纳。他这种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做法,遭到一些王公大臣的非议,主爵都尉汲黯尤其反感。有一次,汲黯当庭诘责公孙弘:“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背)之,不忠。”汉武帝随即问公孙弘,弘回答说:“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皇帝听后,认为公孙弘说得有理,“益厚遇之”。公元前126年,张欧免官,武帝任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公元前124年,薛泽免相,武帝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封他为平津侯。

主父偃为什么被武帝杀死?

主父偃是齐国临淄人,常学习游学之术,很晚的时候才学习《易》、《春秋》等百家之著作。公元前134年,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早上刚刚进奏,到晚上主父偃就被武帝召见。武帝对他说:“为什么相见那么晚呢!”当即任命主父偃为郎中。主父偃多次上书言事,升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

公元前127年,卫青收复了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主父偃力言该地“肥饶、外阻河,蒙恬筑城以阻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强调置朔方郡的战略价值和重大意义。后来建朔方郡的提议在朝廷上得以通过,为以后汉军大破匈奴提供了有利的战略保障。主父偃还向汉武帝进献了“推恩术”。表面上推恩皇族子孙,实际上是将诸侯国化整为零,削弱封国实力。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使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主父偃还向汉武帝提出了“徙天下豪强于茂陵”的建议,妥善地解决了国内政治难题,使武帝一心抗击匈奴,免除了后顾之忧。

但后来,随着主父偃逐渐身居要职,他也开始倒行逆施起来。他曾告发董仲舒,使董仲舒几乎死于非命;还曾因游赵时未被赏识而主张严惩燕王,使燕王被诛,燕国废除;又因想将女儿送入齐王宫内做妃嫔,被齐王母纪太后拒绝,而向武帝告发齐王,迫使齐王惧而自杀。由于主父偃很得武帝赏识,朝野大臣怕他在帝前进谗,故多行其贿,有人称他“太横矣”。主父偃听后大言不惭地说:“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之。”

主父的报复行为也使赵王非常害怕。因为当初主父偃游赵时,赵王也不曾厚待于他。赵王索性先发制人,上告主父偃接受诸侯贿金。再加上齐王自杀事发,武帝大怒,下令追查主父偃。主父偃对受贿供认不讳,但否认逼齐王自杀,武帝想赦免他的死罪。丞相公孙弘说:“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于是主父偃被族诛。

庄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史记》里所记载的庄助,在《汉书》里为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讳改称严助。庄助为西汉会稽郡吴县人,公元前140年,郡举贤良,庄助被擢为中大夫,常与东方朔、司马相如、吾丘寿王等大臣商辩朝政,撰写文稿,深得武帝信任。

公元前138年,南方发生了战争,闽越王郢发兵攻东瓯。当时会稽郡是东南军事重镇,武帝便派中大夫庄助到吴县,命令会稽都尉出兵去救东瓯。结果大军未到,东瓯已经解围了。时隔三年,闽越又攻南越,南越向朝廷告急。淮南王刘安上书皇帝说,“蛮夷”自相残杀,可以听之任之。但武帝认为,闽越王郢不断制造事端,对他不能放任不管,于是派大将王恢、韩安国出征,并命庄助出使南越,去传达朝廷的支持。

庄助到南越时,闽越发生政变,王弟馀善杀了郢,向汉军投降,叛乱平定。庄助归来,武帝命他向淮南王通报情况。刘安听后,表示皇帝决策英明,自己错了。庄助向武帝汇报后,武帝很高兴,就命庄助为会稽太守,让他镇守东南。庄助当了三年封疆大员,很少向朝廷汇报政事,这引起了皇帝的疑心。直到武帝来信责问,他才明白犯了大忌,赶紧要求回长安汇报,这才打消了皇帝的疑虑。

后来,庄助回到长安,成为专门为皇帝写赋的文学侍从。淮南王喜欢结交文士,对他有好感,每年来朝总要礼拜一番。这本来是正常的礼节往来,但到公元前122年,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发,庄助就受牵连而被打入了死牢。“二王”案由廷尉张汤主审。张汤擅长搞扩大化,凡与二王有来往或书札通信的,一律算作谋反分子,由此处死了数万人。武帝本不想杀庄助,但是张汤力阻,说庄助作为中央官员而与外藩结交,性质极其严重,结果还是杀了。

汲黯为什么被武帝称为“社稷之臣”?

汲黯是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有一年,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武帝派汲黯前往视察。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禀报说:“东越人相攻,是因为当地民俗本来就十分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言下之意是提醒武帝如果一点小事就去过问,那大事又该如何?

又有一次,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百姓,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来,不必担忧。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武帝认为汲黯贤良,免他无罪,调任为荥阳县令。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便称病辞官还乡。武帝闻讯,召汲黯回朝任中大夫。

由于屡次向皇上直言谏诤,汲黯仍没有在朝中久留,不久就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汲黯推崇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给自己挑选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经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出门。即使这样,只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们竞相称赞。皇上得知后,又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的待遇。

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武帝的舅舅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田蚡竟然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经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武帝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他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武帝沉默不语,心中恼怒。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武帝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