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史记
3800500000031

第31章 大秦帝国(3)

临行时他对荀子说:“我听说‘遇到时机,就不可放过’。如今天下纷争,正是我们这样的人建功立业的时候。现在秦王想吞并天下,称帝而治,这正是平民百姓和像我这样的人出人头地的好机会。身处卑贱的地位却不谋划博取功名,这就像鸟儿和鹿对肉食不感兴趣一样不可理喻!人是一定要力争出头的,所以说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地位卑贱,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潦倒。长时间过穷困贫贱的生活,不慕红尘,耻于言利,自甘平淡无为,这不是知识分子的愿望。所以我准备到西方去游说秦王。”由此可见,李斯是一个功利心极重的人。

李斯对秦国有哪些贡献?

李斯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辅佐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结果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他建议秦始皇废除了造成诸侯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一郡),郡下设县、乡,归中央直接统辖,官吏由中央任免。又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分职国家大事。这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秦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有很大差异,对于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李斯及时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也称秦篆和斯篆),作为标准文字。他还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推行全国。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李斯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斯为什么被腰斩于市?

秦二世时,李斯任丞相,赵高想专权,欲设计铲除李斯。他对李斯抱怨说:“如今四海干戈,盗贼蜂拥,如此下去,先皇创下的江山岂能久保?你是丞相,担负匡扶王政之职,为何不多向皇上进言,进行规劝呢?”李斯更抱怨说:“皇上久居深宫,每日不朝,我哪有机会向他进言呢?什么事都通过总管你传话,你怎么不进言呢?”赵高说:“我非重臣,人微言轻,只能照顾皇上的内宫事务。这样吧,以后皇上一有空闲,我立刻通知您,怎么样?”李斯很感激赵高。

一天,秦二世正在看歌舞,正看到兴头上,赵高传话给李斯,李斯便慌忙进宫求见,说有重大国事相商。二世哪有兴致,叫李斯回去,改日再谈。李斯吃了个闭门羹。又一次,二世在深宫饮酒正酣,赵高又传话给李斯,李斯再次求见,二世大为扫兴,依然没有见他。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二世玩得最高兴的时候李斯求见。二世忍无可忍大发脾气骂道:“这李斯究竟是什么意思?专和朕过不去,有空时他不来,没空时他却要找朕谈政事,岂有此理!”赵高趁机煽风点火说:“李斯这样做实在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他是看不惯皇上休闲取乐,多次想搅局捣乱,罪不可赦!”

赵高趁机向胡亥诬陷了李斯三个罪名:一是李斯原来参与了拥立胡亥即位,但后来总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想和胡亥分土做王;二是李斯的儿子李由做三川郡守,而陈胜作乱经过三川郡时,李由却不积极镇压,因为他和陈胜是邻县的同乡,听说李斯和陈胜他们也常有联系;三是李斯作为丞相,权利过大,超过了皇帝,但还不满足,似乎有异心。胡亥听了赵高的话,想抓李斯,但又没有真凭实据,就先派人监视李斯。李斯听到消息,就上书揭发赵高的劣迹。胡亥却不肯相信,反而将书信给赵高看。赵高知道和李斯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就进一步地罗织罪名诬陷李斯。胡亥将李斯抓捕,交给赵高审理。

公元前208年初冬,李斯全家被押赴刑场。就在这一天,李斯在咸阳街头被腰斩,全家大小三族恶被杀害。

四、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209年,蕲县大泽乡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即大泽乡起义,起义的领袖是陈胜、吴广。

公元209年7月,秦朝统治者征发贫苦农民去屯守渔阳进县。陈胜也被征发去了,他同九百个被征发的贫苦农民走到蕲县的大泽乡,不料遇到大雨,道路不通,被迫停留,误了到达渔阳的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这是要被杀头的。陈胜和另一戍卒吴广就在一起商量,认为“天下苦秦久矣”,与其等着被处死,不如“死国”(即为国家大事而死,为起义而死)。计议已定,他们便去找一个算卦的卜问吉凶。这位算卦先生也非常痛恨暴秦,有意鼓动说:“你们举大事一定能成功。”还建议他们要借助于鬼神的力量。

陈胜、吴广暗暗用朱砂在一块白绸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然后塞到鱼的肚子中去。戍卒们烧饭做菜的时候,从鱼肚里发现了这块白绸布,大为诧异:“难道鬼神要陈胜当王吗?”因为这里过去是楚地,当初秦派老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破楚军,杀楚将项燕,这里的人民很怀念楚国,痛恨秦国,为了激起人民反秦的情绪,吴广又在夜间潜到附近的荒庙中去,燃起篝火,并学着狐狸的声音叫道:“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在夜间听到“狐狸”的叫声,又看到荒庙中的篝火,更加惊异。历史上有名的“血腹丹书”和“篝火狐鸣”的故事,就是这样传开的。

定好计策后,吴广乘着押送军官喝醉酒的时候,故意扬言要逃跑。押送军官听了,便狠狠责打他,并抽剑要刺杀他,吴广趁势夺了他的剑,把这个军官杀了。陈胜同时杀死了另一个军官。而后,他们把所有的戍卒叫到一起,陈胜大声说道:“我们在这里遇雨,误了到渔阳的期限,这样我们都要被杀头。我们大家能甘心去送死吗?大丈夫不死则已,就是死,也要做一番大事业。难道王侯将相就一定要由他们的子孙才能做吗?”陈胜让大家筑起祭坛,坛上竖立一面大旗,上书“大楚”二字。旗前摆着押送军官的两颗头,作为祭神的物品。陈胜率领大家在坛前盟誓。所有人都脱去右袖,露出右臂,作为参加起义的标志。因为当时没有兵器,大家就“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就这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烈火燃起来了。

张楚政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陈胜率领起义军首先攻下了蕲县县城(在今安徽省宿县境内),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符离(即今安徽宿县的符离集)人葛婴带领,攻打蕲县以东的地方,一路由陈胜自己带领,攻打勒县以西的地方。他们一边作战,一边扩充军队,当起义军攻抵陈郡(今河南淮阳)的时候,已拥有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兵数万。

后来起义军乘胜攻下了陈,陈曾是战国后期楚国的都城。起义军进城

几天之后,便召三老(秦时掌管教化的乡官)和地方上的豪杰来商议

大事。三老豪杰都说:“将军(指陈胜)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于是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张楚有张大楚国的意思。这是因为这一地区正是当年楚国的旧境。百姓怨秦的****,自然怀念楚的过去。陈胜、吴广就是借被胡亥害死的扶苏以及受到楚人尊敬的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起义的。因此,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为号。

陈胜起义军西征是怎样失败的?

“张楚”政权建立后,起义军就开始西征。西征的起义军有三支:一支由吴广率领,围攻荥阳;一支由周文率领,直捣关中;一支由宋留率领,南下南阳,进逼武关。

吴广统率西征军,屡战屡胜,进军顺利,准备攻克三川郡,直取咸阳。但是,西征军在攻打荥阳时,遇到了由郡守李由率领的秦军的顽抗,结果荥阳久攻不下,形成了胶着的状态。吴广滞阻荥阳,陈胜闻讯之后,便命令周文率军西征。周文避开秦军主力,沿途没有遭遇大的抵抗,于公元前209年9月顺利攻入关中,直抵戏亭(今陕西临潼东)。这支起义军沿途不断壮大,已经有兵车千乘,战士几十万人,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消息传来,秦二世十分恐慌,立即采用章邯的主张,释放骊山刑徒和奴产子,倾尽全力组织反扑,并调王离的军队来增援。周文没有及时进攻咸阳,给敌人留下了喘息的机会,加上孤军深入,后援断绝,结果兵败受挫,只好退出关中,最后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战败自杀。

当时吴广久攻荥阳不下,吴广的部属回臧得知周文兵败,秦军很快可以打到荥阳,便与李归等人商量,假借陈胜的命令,擅自将吴广杀害。南线宋留的起义军也遭到了失败。这样,局势更加恶化了。

陈胜起义为什么失败了?

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陈胜滋长了骄傲情绪,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起义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受雇给人家耕田的同乡听说他做了王,便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胜。”守宫门的卫士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胜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胜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乡人说:“陈胜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这乡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胜说:“您的同乡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您的威严。”陈胜就把同乡杀死了。从此之后,陈胜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胜的人了。而且陈胜还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稍不服从命令,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胜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胜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也是陈胜所以失败的原因之一。

另外,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听陈胜节制,甚至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如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以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丞相。陈胜命他率兵入关支援周文,他却抗命而派韩广略取燕地。韩广在燕地旧贵族的怂恿下,也自立为燕王。周市至魏地,立魏国旧贵族宁陵君咎为魏王。围攻荥阳的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吴广意见不合,竟假借陈胜之命杀死吴广。公元前209年12月,秦将章邯在打败西征军以后,又发起对陈县的进攻。陈胜亲自督战,因战事失利,不得不退至汝阴(今安徽阜阳),后又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陈胜在撤退时,被叛降的车夫庄贾杀害。这样,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就以失败而告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