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北平开完军事会议匆匆赶回南京,宋美龄到机场迎接他。汽车由大校场机场驶入市区,******望着满天飘飞的梧桐落叶,略觉寒意,不禁道:“已经是深秋了。”可才过了几天,他又执意要上庐山“避暑”。
庐山牯岭******官邸1947年10月21日
牯岭的子夜,月色澹泊,树影婆娑。
通往官邸的河东路掩映在高大的黑松林里。更显得蜿蜒盘亘,寂静幽深。
两乘滑竿在逶迤的山道上徐徐行进,一群官员、军警簇拥左右。
******和宋美龄分坐在滑竿的竹藤椅上。
******身板笔直,沉着面孔,脸上的肌肉如同刀雕斧凿一般,虽显生硬,但透着力度。
宋美龄则有些倦怠,时尔顾盼松林,时尔望望淡月。秋风萧瑟,枯叶飘零。她搞不懂,这个时候上庐山做什么。
那天,******从北平开完军事会议匆匆赶回南京,宋美龄到机场迎接他。汽车由大校场机场驶入市区,******望着满天飘飞的梧桐落叶,略觉寒意,不禁道:“已经是深秋了。”可才过了几天,他又执意要上庐山“避暑”。
宋美龄想起丈夫近几个月来风尘仆仆,奔波劳顿,日渐憔悴,心中升起一丝侧隐之情。
这位中国第一夫人决不是只会陪着丈夫流泪的女儿她站在第一,夫人的高度上俯瞰着中国大地,时时以自己的见解、主张影响她的独裁者丈夫。她到处播种美丽动人的笑脸,以使丈夫获得民众的更多爱戴。她出访美国,以惊人的风采、辩才和流利的英语为丈夫赢得世界第一强国的支持。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美国人曾为她倾倒,刮起了一股不小的“宋美龄旋风”。
美国之于宋美龄犹如第二故乡,可是近来她对它越来越不满意了。
魏德迈来华,本指望他能带来排山倒海式的军事、经济援助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激烈改变,为扭转时局起到鼓舞人心的推动作用,至少他可以特使的身份影响杜鲁门总统,适当增加些舆论支持。没想这个吝啬的滑头风光了大半个中国;临走竟板起面孔,连个鼓劲的屁都不舍得放,反而暗中捅了不少天窗,明打明地要拆委员长的台,企图以他人取而代之。
还有那个一脸忠厚的大使司徒雷登,近日更是左一份报告、右一份备忘录传给华盛顿,说什么“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安徽、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的事情”。“军事情况已呈恶化”,“首都和各地沮丧失望现象愈益严重,照这个速度演变下去,很难设想局势还能维持多久”。因为“前途无望中产生出来的失败主义情绪使一切创造性努力无能为力”,“一种普遍的灾难临头的失望情绪导致日益增加的军队贪污。”。“国民党内弥漫的腐化和反动势力更是尽人皆知”,而这一切“决定的问题仍然是蒋的人格和个性”。所以“我对努力影响总统的想法已经比任何时候都感到灰心了”。“现在需要的是能感召人的领袖,而这似乎是蒋委员长所不能做到的”。
更有甚者,这位友好的大使竟对共产党比对委员长似乎更充满信心,认为“共产党没有战斗力和士气降低的任何迹象”。“他们自信有能力继续战斗两三年。届时会控制长江以北地区。他们正稳步地改良组织及训练。军官和士兵同甘共苦,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战斗,超越一切自私的野心和享受。……他们正在推行破坏性质的战略,直到打垮现政府为止”。因此,“大家已日渐了解到,在军事上战胜共产党是不可能的”。
宋美龄想起不久前******对她说的一番痛心疾首的话:“美国人历来是靠不住的。这个,我比你清楚。抗战时,没有美援我照样打了四年!后四年美国人参加进来,我没有败在日本人手中,却险些被美国人限制于死地!美国,是个只讲实际利益而不讲交情的国家。所以,对他们我从不抱幻想。说到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而真正令我痛心的不是美国人。却恰恰是我们自己!”
宋美龄知道******所指。
全国战场的形势急转直下,虽一时还说不上不可收拾,却显然没了当初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的势头。经济危机更是日甚一日,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各地的学潮、示威游行像洪水一样扑天盖地。
尤其是****重占大别山,刘伯承、******十数万大军控制了鄂豫皖之后,失望、惶恐情绪如同瘟疫一般流行蔓延。“武汉吃紧”,“长江吃紧”……”各色各样的传闻不胫而走,从首都到武汉到上海,沿江两岸,城镇乡村,街谈巷议;莫不言此。南京警备司令部既不查实,也不报告,慌忙下令南京长江一带下午9时以后实行戒严。武汉更是人心浮动,那个没出息的行营主任程潜也沉不住气,急匆匆宣布组织“义勇警察总队”保卫大武汉;好像****已经兵临城下了。西安也下令宵禁;只因为陈赓攻克了卢氏。其实卢氏距临潼尚有160里,离西安就更远了。无稽之谈!
******召来行政院新闻局局长董显光。国防部新闻局局长邓文仪,发了一通脾气:“你们所掌何事?大别山的事为什么不去宣传,不发新闻,听任奸匪谣言惑众?”
董、邓二人不敢怠慢,回去之后立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流窜大别山,造成一种印象,以为他们多么活跃,其实这种印象是毫无根据的。刘伯承邓小平所部强渡黄河,乃为解救山东陈毅,是出于不得已;解救不成,拟接应陈部窜逃河北;复不成,被迫南窜。沿途经过黄泛区、沙河、妆河、推河等五条大河,遭国军围追堵截,兵力消耗殆尽,进入大别山,的残匪为数寥寥无几,实不堪一击,不久即可肃清。”
其实,宋美龄又何尝不清楚,话怎么说是一回事、仗打得怎么样是另一回事。她的心里和******一样,丝毫没有因为开了个记者招待会而轻松半点。
共产党确实是越来越嚣张了。
10月10日,******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竟公然喊出了“打倒******,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更令人忧虑的是刘伯承和******,他们进大别山已经两个月了,虽经数次围剿,不但没有肃清,反而让他们窜到长江边上,一时控制了东起华阳镇、西至武穴的300里长江北岸,占领了舒城、庐江、桐城、潜山、广济、英山、望江以及江岸重镇武穴与小池口。
小池口就在九江的对岸。
长江流经武汉形成了东西两个像兜肚样的突出部位,小池口便是其中之一。它南临长江,北靠大别山,酷似一条横卧的牯牛,前蹄蹬着武汉,后尾扫着南京,牛头掉转过来就能跃过长江,直扑庐山的牯岭。
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宋美龄顺着自己的思路渐渐明白了:战火已经烧到长江边上,牯岭对面的局势之白热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号称“火炉”的南京三伏盛夏。她的大令大概正是为了这个才上庐山的。
月光下,坐在滑竿上的******像汉白玉雕,惨白中透着苍凉,一脸的倦容。
“他太累了。真的太累了。”
灯光耀眼,终于到了牯岭官邸。
国府参军处军务局局长俞济时满脸笑容地恭候在依山而筑的台阶旁:“校长,一路辛苦了。”
俞济时操着标准的浙江奉化方言,双手搀扶******走下滑竿。能够称呼校长,已经说明关系非同一般,俞济时则更进了一步,不但同是浙江人,而且还是奉化乡亲——俞济时家在奉化城里,******家在城北溪口镇,两家相距仅15公里。俞济时自幼贫寒,不怕吃苦,从不蓄发,喜剃光头,因当米店学徒不慎跌翻阿大(经理)的饭菜,怕遭毒打而投奔黄埔。在黄埔,他刻苦努力,一言一行遵循校长旨意、颇受******的青睐。从北伐、抗日一直到现在,******始终把他当作心腹带在身边,由侍卫队排长、连长……破格提升为侍卫长、中将局长。
******觉出搀扶他的那双手是那么可依可靠,送到耳边的家乡话又是那么亲切柔和,脸上浮现出难得的笑意。戴着白纱手套的手摆了摆,也说了句地道的方言:
“还好。还好。介(这)个介(这)个,倒是让你切壳(吃苦)了。”
俞济时小心翼翼地扶着******步上台阶。
“校长,一切都安排好了。请您稍事休息,过一会儿接个电话。”
******有些不悦:“人还没到,电话倒追来了哪个的?”
“海军,桂永清。”
“什么急事?”
“他说,刘伯承到了九江对面,为了校长的安全,他已经调军舰来此地巡逻江面,以防刘伯承渡江,他说……”
“不要说了,草木皆兵!”******甩掉俞济时的手:“刘伯承还没有发疯,他到江南来干什么?他窜到江边来,一则是要避开我会攻主力,二则是要到富庶的江边筹粮、筹衣、筹饷。连这个都不清楚,还算什么军人?!”
俞济时脸上的笑容消退了:“是。校长批评得对,学生确实没有战略眼光。”
“好了好了,我又没有说你。”
远处传来隐隐的炮声。官邸门前的吊灯好像被震动了似的在夜风中摆动.
宋美龄站住:“这是什么声音?”
“大炮。”******阴沉着脸。
“是共产党的炮?就离这么近了?!”
******没有再理会,径直走入官邸大厅,抖掉身上的黑色披风,对俞济时说:“通知国防部,着令九江的青年军203师立即开往江北,再命北面的各师迅速南下,在江北狭长地带会战。务必全力以赴,消灭刘伯承!”
湖北浠水三角山1947年10月21日
一乘漂亮的滑竿落在刘伯承身旁,座椅上铺着崭新的棉垫,两名雇来的脚夫站在一边。
刘伯承板起面孔:“哪个的主意?把老百姓放回去!”
“我们已经如数付过钱了。”
“付过钱也不坐。我刘伯承没有那样大的屁股。”
刘伯承说着,转身向两个脚夫:“谢谢二位老乡,劳你们白跑了一趟。我是四川人。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那里的峨眉山、华莹山,山山都有这种滑竿,可那都是地主老财官僚们坐的。所以,我早下了决心,就是砍脑壳也绝不坐这种东西。还请老乡莫见怪噢。”
两个脚夫掏出预收的银元。
刘伯承按住他们的手:“留下吧,这几块钱就作为你们白跑了一趟的辛苦钱。请回吧。”
刘伯承要上三角山。
三角山位于浠水与蕲春交界的洗马畈,海拔约5000公尺,山势险峻陡峭,只有一条近乎直立的小道呈“之”字形通往山顶。据说,住在山上的几户人家从浠水买了猪娃、牛犊抱上山,喂养大了,便再也赶不下来了。当地的老百姓还说,这山是不能过队伍的,当年日本人都没敢翻这座山,是绕过去的。
根据地形做出决策、部署作战是刘伯承指挥艺术的独特之处。他常对下属说:“我们要认真研究河川、山地、道路、城砦以及地形平坦、起伏、开阔对敌我行动和火力发挥的影响”,因为“战场乃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二出陇海时,为了把敌人快速纵队调到沙漠地区,先断其足而后再歼灭,刘伯承亲自选战场。他先察看了地形、地貌,然后弯下身来,跪着一条腿,用树枝拨开浮土、掬起一捧沙子,判定这里不仅能困住敌人的装甲车,就连汽车的胶皮轮子也会深深陷进去,这才下达了作战命令。
这一次,刘伯承准备打一个大仗。特别是他听说新四军张体学的部队曾在这里吃过国民党的亏,更想报这一箭之仇了。决定打仗,必先勘察地形,这是谁也阻不住的。
“还站着干啥子?大家能走我也能走。秋风十月,冬衣宋裁,我正好要出出汗呢。”刘伯承拿起—根长竹竿,指着山上:“邓政委早走在前头了,我们去追他。”
登山乏味,警卫员们哄着让刘伯承讲故事。
刘伯承说:“那应讲个修路的。某城市一条黄土路上,有一块大石头阻碍了交通,政府让工程师们想法清除它。一个工程师说用炸药炸碎运走,需4000元。另一个工程师说如果用大吊车把它运走,只需3000元。这时来了个普通的石匠,说我一分钱都不需要。结果,他在大石头旁挖了个土坑,把它推下去埋平了。政府奖励了他100元,因为他懂得从实际出发。”
警卫员们还要听。
“那就再讲一个。有个人赶集买了口大锅,顶在头上,步行回家。走着走着,嫌太赘重,乃改乘船。上船后又嫌逆水太慢,复登陆帮助拉纤。适逢天落大雨,他未戴斗笠,就将放在船上的大锅顶在头上,继续拉船。人们笑他戴锅步行尚嫌赘重,如今又顶着锅拉船,岂不越发赘重了?你们说,他是不是头脑僵化盲目瞎实际呀?”
警卫员们都笑了。有人提出要听打仗的。
刘伯承就讲:“我们成都的乡下有一条坡路,狼专门候在那里,等推手车的人走到半坡时,就扑上去照准他的屁股吃一块肉。推手车的人可怜哟,车子是他的命,一松手就会掉下山坡,倾家荡产。这样,人想跑:也跑不了,只好乖乖地让狼吃了一块肉。好大的一块臀尖肉哩。我们不做那种舍命不舍财的推车人。你们看,我们丢下坛坛罐罐,一身轻松来到大别山,至今连件棉衣都没得穿。为什么?就是为了让******把我们丢下的坛坛罐罐所有的包袱统统背起,然后再吃掉他,所以战术有三种:第一,牛抵角。第二,马趵蹄。第三,狼的战术。牛抵角是笨拙的,消耗太大,两败俱伤。马呢?不管蹄子甩得多么凶,最终黔驴技穷,免不了被老虎吃掉。还是狼的战术最高明,就是我们四川的那种狼。”
不知不觉,已经登上半山腰,刘伯承的军衣全被汗水湿透了,没人再哄刘伯承讲故事。
卫士长康理建议:“司令员,休息一下吧。”
刘伯承抬头望望,见******就在前面不远处,于是放下竹竿:“好,时间不可过长。”
康理找了个向阳背风的旮旯儿,拢了一层厚厚的干草,扶刘伯承坐下。
刘伯承突然发觉衣襟发出“叮叮当当”的金属碰撞声。仔细摸摸,有两块银元被缝在前襟的补丁里。
刘伯承撕开补丁:“我刘伯承真是老眼昏花喽。这一定是房东大娘给补进去的。糟糕糟糕!”
康理也想起来了。刘邓住在山脚下张家榜的一户老乡家里。早上,刘邓正在俯案研究地图,房东老大爷泡了一壶茶端上来,谁知水装得太满,不小心洒在了地图上。
房东见闯了祸,慌忙用袖子擦地图,结果又把紫砂茶壶碰到地上摔碎了。
“不要紧,不要紧。这叫岁(碎)岁平安嘛。”刘伯承一边弯腰收拾茶壶碎片,一边说着当地的吉利话,又掏出两块银元:“你是为照顾我们摔碎了自家的东西,应该由我们赔偿。”
房东说什么也不肯收。
刘伯承把钱塞进他的衣袋里:“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我们的纪律。你要是不收下,我心里会不安的。”
房东没了主意,赶忙回屋去找老伴。
康理在院子里听见房东大娘骂她老头:“死鬼,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东西是你自己摔坏的,能让人家赔吗?再说,还收人家两块银元,你那把破壶值那么多钱吗?”
过了一会儿,房东大娘又端上两碗茶水,递给刘伯承和******。她发现刘伯承的衣襟上破了个大口子,叹道:“你们这些当兵打仗的人呐,就像薛平贵,衣裳破了都没人缝补。快脱下来,我帮你补补。”
刘伯承难拂大娘的好意,就把军装交给大娘,没想却让她移花接木了……
刘伯承掂着两块亮闪闪的光洋:“这倒成了难题了。钱是一定要还的,可已经上了半山,我再回去,你们肯定不同意。那么,只好麻烦哪位辛苦一趟了。”
警卫员们都争着要去。
刘伯承选了一个身强体壮的,把银元放在他的手中:“那就请你代劳了。记住,务必送到!”
天梯一样的羊肠小道越来越难走了;康理看见前面的******忽尔扒住嶙峋的石壁,忽尔抓住路边的树丛灌木,很吃力的样子。这样的路,对于刘伯承就更艰难了。到了最后,他几乎是被警卫员们连拉带推地架上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