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3795000000016

第16章 最美好的时光(2)

我的丈夫是一个结实帅气的小伙子,他是一个扳道工。我们原本拥有幸福的生活,经常在轨道上漫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他的生命,也让我失去了双腿,我当时也想随他而去,但他临终前告诉我,在城市的郊区盖一座房子,是他一生的梦想,他说,他会给我来信,让邮差捎来他远方的灵魂。为了不让这个灵魂负疚和担心,我时刻准备着,穿最漂亮的衣服,准备精致的妆容,对每一个人微笑,尤其是看到你们邮差,我就更加高兴。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是你们带给了我生的气息,活下去的勇气,感谢你的到来,我会更加乐观地活下去……

他看到这里,泪水早已经模糊了字迹。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笑容像极了那窗口里的女人。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班邮路,都镶嵌有这样一扇窗口。正是这样一扇窗,让我们发现美好、感受爱……

(人生感悟)

佛经说:“人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悲辛,都是不能避免的。佛陀告诉我们,人生里的烦恼既是不能避免,唯一的方法就是“化烦恼为菩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一切,失之坦然、得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泪滴会变成一杯咖啡,种子会变成艳丽的玫瑰,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你愿意,你的人生也会如此。

假如让我再活一次

有这么一则寓言: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这是挺有意思的一种现象,可谓风景在别处。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会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羡慕别人的工作,羡慕朋友买的新房,羡慕别人的车子等等,唯独忽视了一点,我们自己也是别人所羡慕的对象。

其实人总是在这样互相羡慕的。有的人常常幻想有一天一觉醒来,自己就会成为某某一样的人。可能是因为我们深知自己人生的缺憾,所以就会拿那些我们认为比较完美的人生来作比较,当作人生的坐标。其实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那些我们所羡慕的人同时也在承受着他们的不如意。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虚荣的本性使他们愿把自己风光的一面展示给人,又有谁能真正看到别人风的光背后呢?很多时候,得到的就是所承担的,每件事都像硬币一样有两面,有正面就有负面。

人,尤其是女人往往喜欢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结果是“人比人气死人”,其实不妨和自己比比,看看自己是否越来越好了,是否离自己期望的目标越来越接近了。时不时给自己鼓励,你会做得更好。说不定在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正在羡慕你呢。

当然,有的人的确值得我们羡慕,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们善于经营。羡慕别人是因为我们期待完美,期望可以活得更好。可是我们却忽视了一点,每个人的处境都不同,别人永远无法模仿。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长处来修正自己的短处,与其仰望别人的幸福,不如注意别人经营幸福的方法;与其羡慕别人的好运气,不如借鉴别人努力的过程。

不要再去羡慕别人如何如何,好好算算上天给你的恩典,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绝对比没有的要多出许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会快乐豁达许多。

所以,真的不必去羡慕别人。守住自己所拥有的,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我们才会真正地快乐!

(人生感悟)

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品尝鱼的美味却不去编织渔网,仅仅站立水边羡慕,没有任何意义。“退而结网”中的“退”字,不同于“功成身退”中的“退”字,而是有“让一步柳暗花明,退一步海阔天空”之意。“退”是一种迂回战术,退的目的是“进”,也就是“以退为进”,不论何时,以一种淡然心境面对人生,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怎能不成功?

像“晒蜡僧”一样

每次见到朋友老姜,都会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

比如去他家吃饭。如果我说,你别客气,随便做几个菜就行,我这两天减肥呢。果然,上他家餐桌一看,一定就是四个菜,四个人吃。刚刚够,倒也挺符合节约原则的。

要是下次我说,我去你家,你做点好吃的呀。不用说,到时候他家饭桌上的食物堆得准保摆不下。我们走了,估计剩菜要老姜两口子再吃三五天。

他妻子还告诉我一件事。有次老姜跟人约好8点在广场书店门口等。到9点了,那人也没来。老姜还在那里等。妻子给他打电话说,人家准是不来了。老姜说,人家要不来,会给电话。没电话来,就说明他会到。

等了一上午,一个人影也没有。到晚上那人打电话来解释,说是白天忘了,明天老时间老地点见吧。

他也不抱怨不生气。第二天又去。

老姜妻子边讲边咬牙,说,这个人太实心眼了。

我听得笑起来。对她说,原来你们老姜是个“晒蜡僧”呀。

晒蜡僧是近代中国佛教界里的一个不起眼僧人的绰号。但他的本名或法名叫什么,我并不知道。

晒蜡僧是个寺院香灯师,负责给大殿里的佛像上香和点灯。他自小天性驽钝,实诚。人说什么听什么。有天正逢“六月六”,是翻晒衣物和书籍的好日子。寺院里的其他僧人们想逗逗他,就说,我们都晒东西了,你负责看管的那些蜡烛也拿出来晒一晒才行啊。

真的吗?晒蜡僧在一旁问。

当然了。

于是他兴冲冲地把那些香烛,一趟趟地搬到了大太阳底下。

蜡烛哪里经得起烈日的直接晒烤。还不到晚上,它们就化成了一摊摊不成形的蜡泥蜡饼了。老方丈把晒蜡僧叫到身边,说,蜡烛怎么变成这样了?

晒蜡僧理直气壮地说,六月六就是要晒东西的啊。师兄们也说了,蜡烛也要晒。

晒蜡僧的绰号就由此而来。

我还没讲完故事,只见老姜妻子就点起头来,说,像,老姜就是像晒蜡僧一样。

那晒蜡僧后来呢?她又问。

寺院里的人见晒蜡僧竟然什么都相信,有心要再逗逗他。就说,你的悟性太高,这里已经不能够再教你了。听说有位名叫谛闲的老法师,是当代高僧,你不妨去拜他为师。

晒蜡僧信了。他果然跑到谛闲的寺庙去,对接待的知客师傅说,人家都说依我的悟性,现在只有谛闲法师能教。我要见法师。

知客师傅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愚钝之人。只是因为谛闲法师平时嘱咐过,无论聪慧还是愚钝,都要一视同仁。他们便有些哭笑不得地把他安顿下来,安排他在寺院伙房做洗菜的事。

谛闲法师听了这整件事情经过后,心知晒蜡僧并不是狂妄或自大,他只是完全地相信了别人的话而已。法师就有空也给晒蜡僧讲讲经。

晒蜡僧虽然愚笨到有时一句经竟然要三四天才记得住,但他有个可贵之处是坚持。一句经要三四天,一本经有时就要一年。但他并不觉得苦恼或自卑,他只是听,记,悟,一下一下,不急不躁。

十数年过去,晒蜡僧已学有所成了。当谛闲法师不得空的时候,他竟然也可以代替谛闲法师给别人讲经。只不过他和别的讲经师不同,别人讲完了就歇,他讲完了,脱下袈裟,换回旧衣服又继续去洗菜。

旁边有人说,你现在是讲经师傅了,可以不洗菜了。

经要讲,菜也还是要洗的。他说。半句怨言或不满都没有。

有天,在讲经台上,下面的人发现,晒蜡僧静静地圆寂了。面相如睡。一丝不安和痛苦也没有。

故事讲完了。老姜妻子沉默了很久。看来她是像我一样,被晒蜡僧这样的人打动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如此地安静、实诚,不疑、不欺。而且在我看来,无论僧俗,都是人生最完美的境界了。

机巧的人,总是可以得到更多的看得见的好处。世人喜欢与艳羡的,也总是锦上添花。这正是世界越来越物质主义的原因之一吧。

而那笨拙的人,他没有太高等的智商,这使他常常都贫穷,卑下,在人际关系里也总是处于下风。

但他对于世界和周围的一切,都是天赋的信与望。没有阴影,没有心机,他的心灵因而像天心月满之时的景象,空静无暇。

他反而是获得了大的智慧。

(人生感悟)

在大家的眼里,晒蜡僧是一个愚钝的人,然而,这样的人却获得了大智慧,取得了大成就。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就是无论外界如何浮躁,他始终都能保持内心的淡定,不急不躁,不抱怨,不耍心机。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那样单纯,殊不知,单纯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足以让你得到你应该得到的一切。

种好你的豆子

失败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并且有些时候失败得很委屈很让人愤怒,因为你不是败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败在对手的背景下。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往往不能忍受这样的失败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旦遇到,就抱怨不停,甚至产生报复心理。其实,有些事情,我们真的无法左右,不管你甘不甘心服不服气,现实总是那样地不讲道理抑或不讲情面。我们要学会的是,放平心态,接纳自己。看看下面的故事,有时,老农讲出来的道理,也能让我们受益终生。

那年,在参加一个重要职位的竞选中,我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毕业生。

那个新分来的毕业生各个方面并不十分出众,她之所以能够击败我,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她的父亲是副县长。

这种理由显然难以让人服气。回到家后,我气呼呼地把这件事情说给老父亲听。我讲完了,他才站起身,拿起门后的锄头,对我说:“走,跟我锄豆子去!”

父亲在村南的岗上垦出了一片荒地,种上了豆子。岗下也有片地,是村东张伯家种的花生。由于岗下地肥,花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我跟在父亲身后挥舞着锄头,很快我们就锄到了地头。父亲站在垄头的树阴下,指着岗下问我:“那是什么?”

“花生地。”

“这是什么?”又一指岗上。

“豆子地。”我疑惑不解地看着父亲。

“哪个长得好?”

我看看岗上,又望望岗下:“当然是花生长得好!”

父亲把锄头柄猛地往地上一戳:“无所谓长得好与坏!豆子就是豆子,花生就是花生,比不出好坏来!”见我不解,父亲又说:“咱家的豆子能长出花生来吗?”

“不能。”

“你张伯家的花生能结出豆子来吗?”

“不能。”

“对嘛!种地不能胡乱地和别人攀比。甭管别人的花生长得咋样,你只要种好你的豆子就行!”

望着父亲脸上褶皱里流淌的汗珠,我陷入了沉思: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盲目地同别人攀比,会使我们失去自我和特色,到头来只能是徒自增加烦恼罢了。

父亲无疑是明智的,他懂得世事的复杂和生活的智慧,他为儿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人生感悟)

人与人之间,经常会陷入攀比的地步。比别人强了,内心沾沾自喜,不免有一些骄傲,比别人差了,则垂头丧气,抱怨不停,仿佛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无论哪种心态,都不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能替代你,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只努力,不比较。

给自己插根竹签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想尽办法也找不到工作。他的父亲说:“没事干就跟我去挖沙卖吧。”年轻人不甘心,说:“我读大学,不是为了挖沙,我要等待机会。”

机会不是那么容易等到的,年轻人在家百无聊赖,他看见爸爸种了南瓜可没空管,就去照料南瓜,施肥、浇水、灭虫、除草,有时还拿放大镜去观察。

在年轻人的精心照料下,他的南瓜藤长得非常茂盛。瓜藤粗壮得让人不敢相信是南瓜藤。可奇怪的是,那些茂盛的南瓜藤却迟迟不结果实。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一个小果实了。他立刻对这个小南瓜进行重点保护,可那个小南瓜却不争气,长到拳头大就不再长,反而皱缩了,最后在藤上烂掉了。年轻人以为是肥料不足,他又给南瓜重重地施一次肥。施了肥后,结出的瓜依然无一例外地“夭折”。年轻人问父亲:“为什么瓜藤那么好,却结不成瓜?”父亲说:“你用竹签从瓜藤中间插过去,以后结的瓜就不会烂了。”

年轻人拿一把竹签到南瓜地,可刚插了一根就下不了手。自己费尽心思才种出这么好的南瓜藤,为什么要刺伤它们呢?再说,完好的藤都结不成瓜,受伤的瓜藤怎么能结成瓜呢?年轻人怀疑父亲故意捉弄他,他干脆把剩下的竹签丢掉了。

插了竹签后那棵南瓜叶子渐渐转黄。长势明显追不上别的瓜藤。年轻人好几次想把瓜藤上的竹签拔掉,但最终还是没有拔。出乎意料的是,这根受伤的南瓜藤结出的南瓜不但没有烂掉,而且,长得飞快,最后竟有脚盆那么大,足足15公斤重。而那十几棵没有插竹签的南瓜,只长了一堆藤叶,秋天过去了,依然一无所获。

年轻人问父亲:“为什么那些好的瓜藤都结不成瓜,这根受伤的瓜藤反而结出了一个大瓜呢?”

父亲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瓜和人一样,肥料下得足不一定有用。不如受点磨难吃点苦更有用。”

年轻人恍然大悟。他不再坐等机会,而是到省城参加人才招聘会。在一次次应聘、面试、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是的,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会一帆风顺。爱情会受到挫折,工作跟理想不一样,但只要我们勇于在逆境中磨砺。在自己这根“瓜藤”上插一根竹签,通过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

(人生感悟)

给自己插根竹签,别让自己在粗壮的藤蔓中结不出果子来。这是智慧,更是生存之道。主动去经历挫折,勇敢面对挫折,困难使我们更成功更丰富。每一个有识之士、有志之士,都不应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逃遁、沉沦,而应在挫折和失败中崛起、抗争,在挫折和失败中自强不息。困境中仍能做到淡定、从容,默默努力,人生又怎能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