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执行,一切无从谈起
在各种会议上,如公司开晨会、宣誓会时,我们都可以满怀激情地喊出惊天动地的豪迈誓言。然而,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是仅仅靠大声喊口号就能得到的,而是靠我们脚踏实地且雷厉风行地付出行动得到的。说一千道一万,嘴里说得再多再好,还不如一个干脆利索的切实行动。所以,假如缺乏行动上的贯彻落实,一个企业无论多么宏伟壮观的蓝图、多么激动人心的美妙愿景,也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惟有具备卓越非凡执行能力的企业才可能迎难而上、化逆为顺,而不是由于面对艰难而缩手缩脚,甚至从根本上怀疑和轻率愚蠢地否定决策本身的可行性。优秀的公司一定要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和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在做出科学合理的正确决策后,必须要想方设法做到公司全体员工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在执行过程中令必行、禁必止,步调一致,齐心协力,确保公司总体目标的彻底实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有业务增长迅猛而又保持持续向上发展态势的世界级知名企业,都是执行力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企业。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也不无忧虑地坦陈:“微软在今后10年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公司的执行力还远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跨国企业IBM总裁鲁?郭士纳认为:“有三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即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能力。”可见,没有执行,企业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企业应该着力倡导和形成强大的执行文化,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力求所有员工都要自觉自愿地主动执行。主动执行是公司员工最为难能可贵的品格,这类员工不等待领导或主管的指令,就懂得应该要做什么事,就能积极主动地把应该做的事情完成好。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时候,最迫切渴求的,就是具备主动执行意愿和态度的员工。
有关执行的故事,最典型最广为人知的非《把信送给加西亚》莫属了,罗文所代表的精神实质就是毫无借口、彻底完满地主动执行。
但是,当今企业中不少员工都缺乏向罗文学习的意识和态度,他们只想着如何才能让事情做得最少,薪酬拿更多。所以,现在让我们细细品味下面这个故事。
耶稣和他的门徒彼得远行,在半路上看到一块废弃的马蹄铁,耶稣叫彼得把它捡起来,没想到彼得懒得弯腰,装作没听到。耶稣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他们继续向前走,经过的是不见人烟的茫茫荒野,耶稣料到彼得一定口渴难耐,就把樱桃悄悄地从袖子里掉出一颗,彼得一见,急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只好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而后耶稣笑着对他说:“如果按我想的做,你一开始只要弯一次腰,我也就不用一次又一次重复地扔樱桃,你也就不会在后来接连不断地弯腰。”
在很多公司中,类似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一开始不主动执行,尽管在眼下你看似舒服省力不少,但结果常常会让你更加痛苦,付出更多甚至是惨重的代价。
美国纽约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由于经营失误导致关门倒闭,不久之后,日本一家财团收购这家企业。起初,厂里的人都满以为日本人会带来什么全新的先进管理经验。甚为异常的是,日本仅派来寥寥数人,只有财务、管理、技术等关键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由日本人担任外,其余的一切原封不动。制度、人、机器设备全都没变。日方惟一要求:把原有制度坚定不移地彻底执行。结果是,不出一年,公司已经捷报频传,实现盈利。
铁的事实证明,缺乏执行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都要牢牢记住:没有执行,一切无从谈起!
坚决彻底完满地执行
实力超强的美国为何在越南战场上惨遭败北?德国足球队为何在国际赛场上多有建树?坚决彻底完满的执行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管规划何等壮观,不管战略何等英明,只要执行力成为软肋,就会一败涂地、回天乏术。执行就是严格按照质量和程序标准、坚决彻底完满地实现工作目标。这是对执行力最简洁明了和通俗易懂的解释。
执行——就要拒绝借口,彻底地执行。完满的执行与一切借口不共戴天,一定要避免用借口来为自己寻找退路和遮羞布。借口会使我们极力拈轻怕重和躲开职责,可其代价必定让人难以承受,得不偿失。习惯找借口的人一定是懒散消极,凡事拖沓的人。一旦碰到难题和坎坷,不是主动地想方设法迎接挑战,倒是去找各种子虚乌有、站不住脚的借口,如此,失败也就随之而来,自己无所作为,一切落空。一流的员工在面临困难和问题时头脑里决不会想到“借口”两个字,而是倾尽全力地想办法,寻求克服困难的途径,调动一切可用资源,超出期望地完成既定任务。“没有任何借口”是达到卓越水平的可靠保证,我们要时刻用心铭记所担负的职责,不折不扣按照岗位要求身体力行,锻造勇挑重担、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非凡魄力和坚韧毅力。毕竟履行职责不能有任何借口,失意贫穷不能有任何借口,人生更是不能有任何借口。
让我们再看看一个触动人心的小故事:
有一个男孩,他是替王太太割草的。
一次他不露身份地打电话给王太太说:“您需要割草吗?”王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雇了一个男孩做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王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王太太说:“我请的男孩也已这么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
这时,男孩的同室朋友问他:“你就是替王太太割草打工的男孩,为何还要打这电话?”男孩回答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各位朋友,看完故事,我相信你也一定会为男孩的成功而骄傲!
小男孩完全有理由骄傲,因为只割割草的割草工是最普通的割草工,还能拔掉花丛中的杂草的割草工是很难得的割草工,还能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的割草工就是最高级的割草工。小男孩的完美的工作态度使他变得无人可取代,也让雇主十分满意!
可以把所有人的工作态度分成三类:第一类就是应付、敷衍了事;第二类就是遵从安排、被动听命;第三类就是积极进取、尽职尽责。
相应的,我们自己的身价也由于我们工作态度的不同而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跳楼价,犹如低廉甩卖,身价极大缩水;第二类就是平价,普普通通、勉勉强强,身价极其一般;第三类就是无价,脱销惜售、无可替代,物以稀为贵,身价难以估量!
所以,我们要懂得:态度决定一切,我们的价值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让我们痛下决心,从此时此刻起加入完美的执行者之列吧!当我们经历过千难万险,爬涉过千山万水,想尽了千方百计,我们就会深深领悟,完美执行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
其实,倘若你要锻造自己响亮的著名品牌,那么你首先要做到:你就是完美的代名词!
如今的企业中有为数太多马马虎虎的差不多先生。他们老是停留在只做肤浅的表面文章上,实质就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他们老是拿最低档次的标准和规格要求自己,只要不出差错就万事大吉,决不再多思考一下,更不多下一点功夫。他们工作时心不在焉,缺乏热情与责任心,常常人在工作,心早已飞驰天外,白白耗费时间,不多投入一点点的个人感情!
各位读者,千万要自我警惕,不要不幸地使自己被划入这类人的行列!我们的工作是神圣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尚未完成的稀世珍品!我们一定要全身心投入100%的热情!惟有做到100%,我们的工作业绩才会令人瞩目,才会实现自我价值!唯有发乎心灵深处,发乎真情实感,就像信徒回应上帝的召唤那样虔诚,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卓越非凡,无与伦比!
早在1961年,克劳斯比——提出“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大师,曾引述一个化学家的研究成果。他说:人类和大猩猩、黑猩猩的DNA结构与成分极为相似,只有1%的差异。但正是这1%,使作为世界万物主宰者的人类同混沌低级的动物划清界限,使智慧的人类与痴愚的动物分别被造物主赋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天差地别的不同属性与命运。克劳斯比谈到管理时说:“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人行动所构成的公司(每个人每天要执行许多不同的行动)经不起其中1%或2%的行动偏离正轨。”
假如竞走运动员在距离终点仅一米的地方退场,那么他先前所有的努力与拼搏都化为乌有;假如科学实验数据还差最后一步的确证,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假如制茶时我们疏忽了哪怕只是一道工艺,那么茶的质量就没有达标;假如我们生产的镜框和镜片稍稍差了一点,那么这个眼镜就总是不好用、感觉非常不舒服;假如我们汽车上的一个齿轮只薄了一毫米,那么这个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假如我们在抄录时漏了一个小数点,那么这个数据就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还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假如一件服装出场时忘了剪几个小线头,那么消费者就会对它的做工产生怀疑,对服装质量的看法就会大打折扣……
各位读者,我们付出的已经很多,已经接近大功告成的最后时刻,为何还要吝惜这会产生飞跃性质变的最重要的投入呢?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追求完美。
“惟有有耐心和毅力圆满做好简单事情的人,才可以举重若轻地完成艰难繁重的任务。”我们仰赖我们的职业创造和成就人生,假如我们每人就算只出一点点差错,那么我们就是在成功辉煌面前每天后退远离一点点。惟有分分秒秒都力求尽善尽美,关键时刻勇往直前、不遗余力的人才能充分享受到最大成功的极致愉悦!
我们要想和企业共同迈向成功,就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就像日本丰田公司的一句标语:假使每年能对1%的事做10%的改进,10年就可以征服全球。反之,假使每人每天哪怕只错一点点,那么你和你的公司将面临难以预料的灭顶之灾。
细节也要执行到位
日本有一家机器制造厂的老板看到装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那些剩余的小零部件都不懂得好好珍惜,总是随手丢弃,毫不爱惜。他提醒工人多次,工人一直不放在心上,丝毫不见成效。
一天上午,老板突然走到工厂装配区的厂房中间,把满满一筒硬币用力高高向空中抛去,任凭硬币纷纷洒落在车间的各个角落,然后他不言不语地漫步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所有工人见到此种情形,都睁大眼睛,感到大惑不解、不可思议,一边急忙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硬币,一边对老板的反常行为纷纷议论起来。
第二天,老板把装配工人召集起来开会,讲明了他的观点:“当你们看到有人把钱撒得满地都是时,表示疑惑,尽管都只是硬币,但还是认为太浪费了,因此你们都主动一一捡起。可平日里你们却把螺帽、螺丝栓以及其他一些零部件丢在地上,从不捡起来,而且已经形成习惯,见怪不怪了。你们想过没有,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些硬币事实上是越来越不怎么值钱了,倒是你们所淡然漠视的废弃零部件正一天比一天值钱。”
这一番合情合理、触动人心的话,加上老板用心良苦、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生动“表演”,使大家猛然醒悟。从那以后,再也看不到有人随意乱丢零件了。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显然能够看出这位老板是一个用心做事、关注细节、智慧过人的管理者,并充分显现出了企业管理的执行性。
在一切公司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假如缺乏细致深入的工作,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性是颇令人质疑的,甚至很可能会导致失误频频;一个无论多么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要是缺乏在细小问题上的彻底落实那将是没有执行性的。缺乏具体细节的战略只能形同毫无意义的一张白纸,只会造成所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一场空。
所以,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要必须断然根除轻浮粗率、满足于泛泛肤浅层面的毛病,而要加倍注重管理上可能会疏忽的小节,把小事做细、做实、做好、做出特色。
所有公司都不能仅靠制定好战略就可以长期占据领先位置,毕竟战略通常是易于模仿跟进的,不太可能在战略上做出独有的竞争优势。而其最大的差别正恰恰就在于执行是否到位。在战略的贯彻执行上,谁执行得最到位,最准确无误,谁就占有绝对领先地位。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贝聿铭是一位大家熟知的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他一生规划设计过许多赢得世界同行赞不绝口的非凡建筑物,这其中他认为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开业后一直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事实上,在着手进行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全做了极为精确完备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规格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等等都有周详的严格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解说,可谓匠心独运。
然而由于工人们在具体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小问题”并不上心、毫不理会,根本意识不到正是这些“小问题”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精妙超凡之处,他们随意“创新”,擅自改变水流的线路和流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混合堆叠,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全无章法。看到自己费尽心血精心设计的珍爱作品被无端糟踏成这个不忍一睹的样子,贝聿铭难免痛心疾首、哀叹不止了。
所以,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自然不能责怪贝聿铭,而在于执行中工人们对小问题的严重忽视。
种种事例表明,一个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不只在于设计,更重要的在于执行。假如执行得粗糙糟糕,那么再怎么美好的设计,也只会是纸上蓝图、废品而已。只有执行得准确到位,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作者设计意图的无穷韵味,可执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就在于注重诸多细小的环节。
一样道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一个有创意天才的营销方案能不能收到预期理想效果,从尊重原创意和实现原创意的角度看,执行过程中注意细微之处绝对是重中之重。此时,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
身为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的丰田英二曾说:丰田汽车面临难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领域,而在于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每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不可存在一点点偏差的安置和操作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