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3786600000009

第9章 演讲者(7)

最后谈谈我国古代的文明典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史籍、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并且内容浩瀚,博大精深。据统计,我国的古籍大约有1 5万种之多。它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学习研究和批判地继承。仅就史籍、史料而言,最著名的就有:《论语》、《孟子》、《吕氏春秋》、《孙子兵法》、《礼记》、《楚辞》、《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二十四史考异》、《史通》、《文史通义》、《全唐诗》、《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九章算术》、《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笑面人》)古罗马的西塞罗说:“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外国名人名言》)今天的演讲者了解历史是为了洞悉社会,也是为了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建构自己的知识大厦,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修养丰富、知识视野广博、知识结构完备的人。(二)科学文化知识演讲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文化活动,因而演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常常连用,实际上,它们可以具体地区分为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两部分。下面分别谈谈二者的具体内容。

先谈谈科学知识。英国的贝尔纳说过:“科学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说:“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和改造世界的武器。科学给我们理性,给我们力量,也给我们知识。那些充满科学知识的演讲总会给人以知识和启迪。

科学的知识十分丰富,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技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这里只择其要者谈谈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知识。

其一,自然科学和技术。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人类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取得了关于自然界的现象及外部联系的感性材料,对其进行理性的概括后,经过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证明这种概括能正确反映自然界的形态、结构和运动规律。所以从本质上看,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自然科学包括揭示自然规律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研究基础理论应用的技术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电子科学等技术科学。技术则是根据人们在改造自然、控制自然力、转化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并由此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方法、操作技能以及所体现的劳动手段和劳动产品的效能的总和。技术科学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是直接为生产活动服务的。自然科学通过工程技术物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古代的自然科学与技术、近代社会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现代社会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等等。其中,近代的科技成就就有:化学、生物学的成就,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建立,电流的发现和电磁理论的完成,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钢铁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动力革命,通讯革命等等。

其二,现代自然科学技术。1 9世纪末和20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和发展,造就了一批科学巨匠,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如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普郎克量子假说、相对论的建立、量子力学的建立、基本粒子和核裂变的发现、遗传信息载体的证明和遗传密码的破译、原子能的开发、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出现等等。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科学与技术新的跃进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并产生了像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新型基础理论学科,出现了诸如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分子生物学等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部门。

其三,新技术革命。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随着传统工业的日渐萎缩,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系列高技术工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引人注目的新兴技术如光导纤维、机器人、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等等,正逐步取代工业化以来的电力机械性产品,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的纺织机械、蒸汽动力、电力技术只是增强人的体力,而信息技术却扩大了人的智能。西方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新技术革命的最主要的标志。新技术革命一方面使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一方面又使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出现了代表时代技术水平的新兴技术群。这个新兴技术群是指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光纤通讯、材料技术等等为主导技术的新的技术体系。

其四,“第三次浪潮”。记者出身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于l 980年正式提出“第三次浪潮”理论,并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观点。托夫勒认为,“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人类从原始的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历了一万年时间。“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1956年左右达到顶峰,基本上实现了生产、分配、教育以及通讯的群体化;产品、时间、语言以及文化的标志化;全社会的同步化;能源使用的集中化i生产和分配的大规模化。这以后人类社会便进入到了“第三次浪潮”,其主要特点是微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宇航工程和海洋工程将成为新兴工业的骨干,信息产业是整个经济的支柱,形式是多样化、个体化、小型化。第三次浪潮的生产主要取决于知识和信息,认为新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也是“智力和知识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且也给政治、文化、道德等精神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托夫勒指出,中国应当优先发展以光导纤维为基础的先进通讯,为非集中生产提供条件,从而使第一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齐头并进。

有关科学技术的知识非常丰富,这里很难一一列举。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科技知识,如3A革命,即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工厂生产、办公室事务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技术革命(“工厂自动化”的英文为Factoryautomation,简称FA;“办公室自动化”的英文为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家庭自动化”的英文为H0use 1automatlon,简称HA,故称3A),3C革命,即电子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和通讯(Com rnunication)革命,它们是信息革命的三个最主要因素,还有各基础科学、各应用科学、各尖端科学、各应用技术等领域的一些最新成就,也应当对它们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科技革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作为一个演讲者,他要关注社会,就必须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了解科技前沿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当然,演讲者主要作为一个社会人文宣传工作者,他不可能是科学技术的专门家,不可能对这每一个问题都有精深的研究,但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再谈谈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关演讲者的文化知识,我们在上面阐述演讲者的文化素质问题时,已经从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方面做了一些介绍,这里我们再从其他社会科学的文化知识方面做些简要的介绍。

哲学知识。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和体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检验各种哲学派别的试金石,是理解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在哲学知识方面,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需要了解,如世界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矛盾、质、量、度、真理、本质与现象、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自发与自觉、肯定与否定、内因与外因、具体与抽象、社会基本矛盾等等。拥有一定的哲学知识能使人具有理论思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获得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些对于一个演讲者的知识结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经济学知识。在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应的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演讲话题和演讲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因此,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演讲者的作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它要求一个演讲者不仅要懂得一般的经济学知识,更要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有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如生产关系、生产力、经济体制、计划经济、计划体制、经济杠杆、市场调节、价格体系、价值规律、商品生产、商品经济、商品交换、商品流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企业自主权、劳动生产率、国民经济总产值、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恩格尔法则”(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家庭收入与家庭生活支出的比例关系的法则)、购买力、消费人口系数、物价指数、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投入产出法乃至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货币回笼、剪刀差、国际收支、审计、保险等等,演讲者都应该有所了解。此外,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结构与分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营销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以及中外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和国际市场方面的知识等等。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些新的观念、理论和知识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成果,演讲者应当对它们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法律知识。法或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凡法令、法律、命令、条例、决议、指示、规则、章程等规范性文件和国家认可的判例、惯例等,都属于法的范畴。任何阶级在掌握了国家政权以后,都要把自己的意志变为国家的意志,制定成法律、法令等,规定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许做的。这就是行为规则,或者叫做法律规范,用以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相互之间和公民相互之间的关系。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及表现,是统治阶级的政治路线的反映,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它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或者阻碍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镇压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工具。法律所规范的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演讲者自然不能例外。演讲者不仅要懂法、知法、守法,还要在自己的演讲活动中宣传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法律的神圣和尊严。因而,他必须懂得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什么是法制,明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熟悉宪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各种条文,对诸如犯罪与违法、法人、公证、律师、立法、执法与法律诉讼程序等等概念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政治学知识。演讲者应该对历史上出现的如国体与政体、议会制、君主制、共和国、内阁制、三权分立、**********和人民大会制度以及阶级、政党等概念及其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对国际政治、特别是当前的国际政治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伦理学知识。演讲者要做一个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人,他就需要熟谙伦理学知识,对诸如道德、良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道德修养、道德评价、人道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共产主义道德以及基本的人伦情操等方面的知识,必须有较深入的了解。

逻辑学知识。一个演讲者要使自己的演讲条分缕析,思路清楚,逻辑谨严,就必须懂得基本的逻辑学知识,懂得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懂得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清楚诸如内涵与外延,种概念与属概念,论证、论题与论题规则,论据及论据规则,论证方式及论证方式规则,逻辑错误以及悖论等逻辑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教育学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演讲者就是教育者,他所做的演讲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活动,其本身就具有很明显的教育意义。所以,无论是从活动性质、职业特点,还是从演讲的社会功能上看,一个演讲者都需要懂得教育学知识。应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了解什么是教育,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掌握一定的教育规律,懂得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并能运用一定的教学法知识搞好自己的演讲,提高演讲水平,增强演讲效果。

此外,作为一个演讲者,还应当懂得一些宗教知识,了解佛教、基督教、******教、道教等世界几大宗教,了解基督教中的三大教派,了解《圣经》、《古兰经》,知道耶酥、释加牟尼和穆罕默德;懂得人才学知识,懂得人才成长规律、成才的内外因素以及不同人才类型的成才条件等。总之,科学文化知识非常丰富,这里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没提到的知识也都需要演讲者去学习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