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3786600000030

第30章 演讲稿(10)

于是,我走进了航校,开始了严格的军事化生活。什么都是整齐划一,什么都是直线和方块,一切都只能在纪律的尺度下呈现活力。绿军衣,蓝军裤,红五星,别有一番洁白的美。可我总觉得丢掉了什么。开始的时候,我是多么可笑啊,我半夜里偷偷用冷烫精烫过发,躲在蚊账里摸黑卷的头发……可是,女兵的美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就是领口露出衬衫的小花吗?

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需要人的深沉。美的目标,就像跳高运动员面前的横杆一样不断上升。美总是和新结伴。在蓝天上翱翔,既是生活的美,也带有一点艺术美的神奇和浪漫色彩。我向往,是的,我向往。

于是,我严格按照军人的规范,剪短了心爱的头发,穿上了威严的飞行服,戴好军帽。我忽然发现了另一个我——我原来并没有发现自己也有点儿豪气的呀!然而,外在的美,时装的美,发型的美,是有价的,内在的美是无价的。一个人内在的美需要在自己的心灵里拓荒。仅仅外貌像一个插了翅膀的女兵是不够的。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天之骄子,我流了多少苦涩的泪?出了多少汗?经过了多少磨练?第一次站在转动的旋梯面前,看着别人旋转我已经要晕倒了。我是个连耗子都害怕的小姑娘呀!不行,教员下命令了,用被包带把我捆在了旋梯上。我横了心,闭上眼,转哪,转哪,这是转向蓝天的第一圈……第一次跳伞呢?飞机在跃升,300米,600米,800米……跳伞的铃声响了,舱门打开了,我周身的血液似乎凝固了。只会在红地毯上跳舞的人,怎么能从800米的高空跳下呢?可是,战友们从机舱鱼贯而出,我感到了领章帽徽的分量、伞包的分量、女兵称号的分量,我闭着眼睛跳出了舱门。我感到自己像风里的草、云海里的小贝壳。可是一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手猛地托了我一下,伞包打开了,我的头上绽开一朵白莲花!我的心踏实了,保持姿势,睁开双眼,一朵朵白云簇拥着我,一阵阵清风拂拭着我,蓝天拥抱着我。太阳变得那么亲近,绿海似的群山,小镜子一样的湖泊,火柴盒似的房屋在魔幻般地放大,让我尽情欣赏。我和战友们相互大声呼喊着名字,唱起了歌。我在自己幻想过的境界里飘荡。一时间,敦煌飞天的神话,天女下凡的梦幻,少女时代在心灵里编织的美的花环,我觉得都没有此时此刻的切身体验美。

是的,这是更高层次的美。

这是飞在800米云天上的美。

这是新奇的美。

我忽然感到了艰苦的意义、汗水的价值、生命的升华。生活总是有更新更美的领域吸引着我们的眼睛。80年代的青年就是在开拓最新奇最美妙的领域里显示出自己的活力和底蕴的,对吧,亲爱的朋友们。

多少个第一次呀,第一次离开妈妈过生日,第一次走在队列里,第一次紧急集合,还有第一次放单飞……每一个青年都会面临无数个第一次,每一个青年都会在第一次耕耘之后尝到美的果子。第一次,属于我们!是的,我终于成长为一个空中领航员了。当我第一次夜航,引领着飞机飞过故乡时,我被上海万家灯火的奇丽景色迷住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多想让飞机悬停一下,让我看看哺育我的黄浦江,也让黄浦江看看她飞起来的女儿!这是我生活了18年的地方,这是我分别三年后第一次回来呀,我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上海,上海,我的上海……我飞得还不好,严格地说,我还算不上一名合格的领航员,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还会有多少次美的开拓呢?

请相信,我不会却步。

请相信,我愿那美的横杆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升高,升高。亲爱的朋友,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祖国培养第一批宇航员,我一定第一个报名,邀游太空。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女宇航员,我们应该拥有一切,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在中国人的面前,美的横杆正在飞速地上升。

(选自《当代军人获奖演讲辞选粹》)

写作分析:活泼型演讲稿的明显特征,是把深刻的说理与形象的表现结合起来,叙述说理形象生动,笔调灵活,语言清新,能唤起听众的联想,激发听众丰富的想像力。《让美的横杆不断升高》,就是一篇活泼型演讲稿。它以其清新而生动的笔调,表达了当代青年军人对美的认识的升华。这种类型的演讲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其写作特点:

1.形象、鲜明、生动。

活泼型演讲稿,要求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说理,把形象作为说理的依据,寓理于形象中,使理趣与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至完全融为一体。如《让美的横杆不断升高》中对跳伞的那一段形象的描绘,既有对心理的形象描绘,又有对自然景物的形象描绘;既有对撑开跳伞的形象描绘,又有对幻觉的形象描绘;既有恰当的形容,又有新奇的比喻,它把作者第一次跳伞的心情形象地表达出来,又达到了形象说理的目的:“美的更高层次的追索”,“就像跳高运动员面前的横杆一样不断上升”。美总是和新结伴。“在蓝天上翱翔,既是生活的美,也带上了艺术美的神奇和浪漫色彩。”深刻的说理与形象的表现得以完美地结合。

2.笔调灵活,手法多样。

活泼型演讲稿的笔调,主要是曲笔比喻,委婉隽永。具体地说,则是运用各种各样易于发挥形象的喻拟作用的修辞手法,诸如比喻、类比、象征、拟人、借代等等,给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披上通俗、形象的外衣。《让美的横杆不断升高》演讲稿的标题,就是以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事物和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用“横杆”作比,把本来抽象,不好捉摸的“美”具体化、形象化,“不断升高”又使人联想到运动场上的跳高架,运动员为了突破新高度而不断跨越的身影,从而把美的追求者的精神也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所用比喻非常贴切、新颖。并且在这篇演讲稿中,作者把对美的开拓比作“艰辛的淘金”,把降落伞打开比作“头上绽开一朵白莲花”,以及“绿海似的群山”、“小镜子一样的湖泊”、“火柴盒似的房屋”等,都是恰如其分的比喻。古人云:“喻巧而理至。”这些比喻,显然比一些平铺直叙式的议论、举例要显豁、生动得多,也深刻、含蓄得多。这既增加了抒情的可感性,又使主题的显露委婉隽永。

3.语言清丽,美感强烈。

活泼型演讲稿较受青年演讲者及青年听众欢迎,其主要原因也在于它的语言清晰飘逸,富有诗意,美感强烈。如《让美的横杆不断升高》中的许多语言,像一首首隽秀的小诗,耐人寻味:

“蓝天,白云,也是美的呀,我想。”

“我开始了新的开拓和追求,这种美的开拓,是艰辛的淘金,心灵的淘金,意志的淘金,情操的淘金。”

这里,“蓝天”、“白云”、“艰辛的淘金”,虽寥寥数语,甚至只有一个词,却都给听众以自然和生活的画面感,美感非常强烈。而在这美丽的语言外衣之下,蕴含的却是深刻的哲理:

“是的,这里是更高层次的美。

这是飞到800米云天上的美。

这是新奇的美。

我忽然感到了艰苦的意义、汗水的价值、生命的升华。”

4.诙谐幽默,寓庄于谐。

在其他类型演讲稿中,固然也讲究诙谐幽默,但在活泼型演讲稿中,这却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活泼型演讲稿在各类讲稿中,就像美术里的漫画、曲艺中的相声,需要更多地运用幽默,即运用轻松风趣的语言,寓哲理于笑声中,寓教育于笑声中,寓讽刺于笑声中,使听众在愉悦的笑声中受到启迪,受到陶冶。

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事先从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传说俗语、成语典故、轶闻逸事中选择,在恰当的地方加以运用。诚然,这种幽默和诙谐,决不是牵强附会地故意制造噱头,更不是低级庸俗地故意制造笑料,而是轻松嘻笑而又思想深邃,风趣幽默而又切中时弊。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修养及道德优越的表现。可以说,幽默是一个人的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精华。因此,它是高尚的、优雅的。一篇典型的活泼型演讲稿,应该有幽默风趣的语言。《让美的横杆不断升高》,从风格上看,属于活泼型的,但从形式上、体裁上分析,它是一篇抒情型演讲稿,它的抒情色调很浓。与其说它是一篇活泼型演讲稿,倒不如说它是一篇抒情型演讲稿。因此,它的幽默特点不很显著。在写演讲稿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各种类型演讲稿的交叉性。

(四)严谨型演讲稿的写作分析例文八:

崇高的理想

陶铸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但是,理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不同,同一时代,一个人与一个人又不同。比如,从前的学生,大都是希望毕业时搞张文凭,找到职业,或者是希望在社会上能出人头地,以至显亲扬名。这就是他们的理想。做教师的,则希望把职业安定下来,能写出一两本书,或者能去外国留学“镀镀金”,回来求得更高的名誉和地位。这就是他们的理想。当然,那时候,也有一部分学生和教师,把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一个富强独立的新中国,以至于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的。现在,与从前大不相同了。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完成全人类的革命事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虽然抱有像前面说的那样理想的人也还有,但为数已经很少了。你们也许想着自己将来成为航海家、飞行家、科学家、文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但是,所有这些想头,都是围绕着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的。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特征。当然,也有少数人,他们的理想并没有和我们这一伟大的目标结合起来;他们也想做一些事情,但是他们做事情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比如为了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窗净几”的环境,有一个爱人、一座别墅、一部汽车,他们把个人打算作为自己的“理想”。一点理想也没有的人有没有呢?一般地说,是没有的。有一些人憧憬他们的过去,但是过去了的东西是永远也不会再来了,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这些人好像没有理想了,其实,那些消失了的过去就正是他们的“理想”。也还有一些人认为现在已经生活得差不多,甚至感到已经满足,心安理得,不想再前进一步,生怕一前进,就会破坏他们现有的生活。这样,他们便忘了革命必须不断前进的真理,忘记了一个人一生的责任,忘记了更广大的群众。这种人可以叫做“现代维持派”。他们也可以说自己再没有什么理想了,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然是对的。但是,究其实,他们仍旧是有理想的,这眼前的光景就正是他们的“理想”,或者说,他们正躺在自己的“理想”上睡觉哩。

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在封建社会,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往往是那些地主阶级或者是向往地主阶级生活的人的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理想是希望钱越赚越多,利润越来越高,而且希望这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是“永恒”的。而无产阶级却要打破这个“永恒”,把这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推翻。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就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所以,我们说,理想是受一定社会、阶级限制的。比如古时候,就像屈原那样富于理想的伟大爱国诗人,他的理想,也主要为当时被秦国侵略的楚国的贵族阶级利益服务的。此外,理想还受到社会的一定的生产力的限制。比如传说中的鲁班以及过去许许多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虽然有各种各样改造自然、改进人民生活的理想,但是由于那时的自然科学水平还很低,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提出像今天我们所说的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等计划来。因此,我们在谈到理想问题的时候,就先要分辨出什么样的社会和什么样的人,而这些人又有怎样的理想,然后才能做出确切的评价。当然,我们对理想是有一个基本看法的,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的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为了这样的理想,付出了毕生精力的人,不管他的事业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也不管他所从事的事业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他都不失为一个值得赞扬的人物。反之,为了那些不合乎社会发展要求,不合乎人民群众的“理想”,尽管他用尽毕生精力,甚至于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或即使是获得了成功,创造了“宏绩伟业”,都是无足称道。总之,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要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