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3786600000021

第21章 演讲稿(1)

演讲稿概述演讲稿的含义

演讲稿又称演说辞,它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文稿。演讲稿的含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演讲稿,是演讲者为准备在听众面前发表意见、抒发情感而写成的文稿。它的外延很宽,许多讲话稿也算演讲稿,如学术专题演讲、会议报告演讲、法庭论辩演讲、各种礼仪演讲等供口头发表演说的文稿。狭义上的演讲稿,专指各种主题演讲稿。即参加各种演讲赛、演讲会使用的文稿。

演讲稿属于演讲学研究的范畴,又是写作学的一部分。它与其他文章相比,既有相同的规律,又有它自己的独特要求。要写好演讲稿,就必须从演讲学和写作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都不可能写出好的演讲稿。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稿具有一般文章的共性,要符合写作一般文章的共同要求。但是,演讲稿又是适应演讲特殊需要而写作的一种实用文体,因此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文体的写作,最关键的是要抓住这种文体的特点,即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不同的写作特征。演讲稿的写作,区别于其他文稿的写作,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的动态性

演讲稿结构的动态性,特指两个方面。其一,一般文稿的写作,在反映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延续性、多面性等内容时,可以采用序码、小标题、空行、分段等手段来显示其结构。但演讲是口头表达,受表达方式的限制,显示演讲稿内容的层次,不能通过序码、小标题、空行等方法来达到目的。它的分层难度,要比一般文章大,需要采用特殊处理方法才能表明和体现层次。其二,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阅读的,读者有思考的余地,在层次结构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在内容安排上也可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但演讲语言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玩味的余地。因此,演讲稿应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二)内容的鼓动性

演讲之所以最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感奋,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就在于演讲内容的鼓动性和煽动力。不论是古希腊智者派的侃侃而谈,还是中国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不论是莱比锡法庭上季米特洛夫的雄辩,还是第二国际舞台上列宁的丰采;不论是林肯为黑奴解放的呐喊,还是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呼唤;也不论是现代演讲家刘吉、李燕杰的点燃青年心灯的魅力,还是曲啸、彭清一抚平人们灵魂皱折的神韵。这一切,无一不显示出演讲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易经》中说的“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就是强调演讲内容的鼓动效果。演讲稿的这一特点,要求作者在演讲稿写作时,一定要写出鼓动性和煽动力,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为正义而呼唤,而呐喊。

(三)语言的美声性

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阅读的,它是以文字为物质外壳,作用于人的视觉的书面语言,因此,其语言尽可以绚丽多彩、典雅深奥,读者可以反复咀嚼,一唱三吟。但是,演讲是通过口头表达讲给听众听的。它是以声音为物质外壳作用于听众听觉的口头语言。因此,演讲稿的语言,特别要求通俗、简洁、易懂,要求大量地使用口语,但演讲时过分的口语化又显得语言太“白”,没有文采,失去演讲应有的美感。这就要求在演讲稿写作时,其语言的运用符合美声的要求,既要使听众听得明白、听得懂,又要不失文学语言的美感。

(四)演技的暗含性

演讲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它具有表演艺术“以美娱人”的美感作用。演讲的“演”字固然不是表演的“演”,但是,现代演讲艺术的发展,确实具有表演性。否认演讲的表演性无疑是片面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之所以不愿听一般的报告,而愿意听演讲报告,就是因为演讲具有表演艺术的美感作用。由于演讲表演性,这就要求演讲者演讲时,要借鉴和移植关于朗诵、话剧、相声、评书等语言表演艺术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即要求演讲者具备一定的演讲技巧。演讲技巧对演讲者而言,属演讲学范畴。但对撰稿者而言,也提出了一个如何通过写稿,把演讲的一些技巧进行预先设置,使其暗含在演讲稿中的问题。使演讲者在使用这篇演讲稿时能表现出一定的表演技巧,收到一定的表演效果。演讲稿写作中“演技的暗含性”这一特点,是区别于其他文稿写作的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演讲稿的种类

演讲稿根据其表达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议论型演讲稿、叙事型演讲稿和抒情型演讲稿三种。

(一)议论型演讲稿

议论型演讲稿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应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而充足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这类演讲稿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对听众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它通过准确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恰当地判断、严密地推理、层层深入地论证,从而产生“触角”和“钳子”的力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宣传真理,推动社会进步。

(二)叙事型演讲稿

叙事型演讲稿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型演讲稿区别于一般的记叙文,就在于它是基于演讲者一定的观点和主张,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和描写,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演讲稿中的叙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证明演讲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正确,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这类演讲稿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真实的记叙,诉诸听众以情感,寓宣传教育于形象感染之中。

(三)抒情型演讲稿

抒情型演讲稿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的爱恨、悲喜等强烈的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它既可以直抒胸臆,又可借助叙述、描写、议论来间接抒发感情,以激起听众的共鸣。抒情型演讲稿是以“理”驭“情”,抒情是手段,说理才是目的,使听众在浓烈的情感作用下明辨是非,认识真理。

演讲稿的选题

(一)演讲稿的选题范围

选择演讲稿的主题或话题称“选题”。演讲选题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主持者规定了主题后去选题:二是在主持者规定了内容的大致范围后而选题;三是自选演讲题。无论哪种情况,撰稿者都有一个选题的问题。演讲的选题非常重要,选题的确立决定着演讲构思的取合,也决定着演讲的价值。新颖、独特、充满真理光辉的题目,能使演讲的价值倍增:陈旧、俗套的题目会使演讲黯然无光。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成败和价值的大小。因此,作者撰稿前,应特别注重演讲稿选题的确立。

(二)演讲稿的选题确立

一个好的演讲选题,应具备四个条件。

第一,选题要有强烈的时代感。选题要符合时代精神,要突出社会教育作用,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表达广大群众的呼声。要选择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现实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选题。可以赞颂和支持进步的革命思想,也可以批评和鞭挞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可以宣传、提倡真善美的事物,也可以揭露抨击假恶丑的事物。选题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要使人耳目一新,不是人云亦云,要洋溢时代气息,以唤起听众的关切和注意。

第二,选题要有积极意义。选题要给听众一种希望。一方面,要选择那些光明的、美好的、富有建设性的题目。如《自学能成才》,听了这个题目,就会给人一种鼓励,去掉失望心理,充满信心,走自学之路。不要选择那些无力的、隐晦的、消极的、破坏性的题目。如《自学并非易事》,虽有一定道理,但却使人有灰心丧气之感。因此,选题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选择积极向上、令人振奋鼓舞的题目。

第三,选题要适合听众心理。确立选题时,要考虑听众的需求心理和注重听众的价值心理,要处理好听众认识能力与选题内容的关系。听众认识能力与选题内容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低于选题内容、高于选题内容、适合选题内容。当听众的认识能力低于选题内容或高于选题内容,选题都是不合适的。同数学家讲歌德巴赫猜想,同物理学家讲相对论,与同中学生或工人、农民讲歌德巴赫猜想和相对论,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可能激动不已,思想产生共鸣;后者不仅无动于衷,而且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云,感到索然无味。演讲者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就是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听众能否接受,将受到听众价值心理的影响。诸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人生价值、知识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等,都将影响听众对演讲的需求心理。因此,选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适合听众心理。演讲内容,必须是听众愿听的;演讲所分析的,正是听众不理解而想理解的;演讲阐述的,正是听众想知道,或应该知道,或必须知道的。只有从听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听众所需的演讲题目,才能给听众以深刻的影响,才能有较大的感染力,才能唤起听众的听讲热情和兴趣,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选题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确立选题时,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并且有条件、有把握讲好的题目。所谓自己熟悉的题目,是自己在某个领域某一个问题上经历了_番辛勤的劳动,进行过研究和探讨的。如亲自实践过,收集和整理了有关的资料,用心做过周密的思考,获得了一些独到的体会等。许多演讲者的实践证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或是选择和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比较接近的题目,就容易讲得深、讲得透,讲出自己的风格。因为熟悉,才有话可说;因为熟悉,演讲者才能产生激情,也才能去感染听众。如果演讲者对自己的题目根本不熟悉,或者对演讲题目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所写出的演讲稿内容一定贫乏,所表明的观点,做出的结论,就必然缺乏坚实可靠的论据。另外,演讲的选题要合乎演讲者的身份,要能够体现演讲者的个性特点和风格,不能选那些与自己身份根本不相称的题目作为自己的演讲选题。

2.演讲稿写作演讲稿标题的拟制

文章的标题,读者最先看见;演讲稿的标题,听众最先听到。人们常把标题比作文章的眼睛。这种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标题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演讲稿的标题,是演讲稿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篇演讲稿的定音之弦。演讲标题涉及演讲稿内容的整体布局,关系到演讲开始能否吸引听众,并自然地引出演讲内容。标题拟制得好,不但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吸引听众听讲,而且还能起到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突出演讲的中心论题,明确演讲所要讨论的特殊对象或所涉及的特定场合及其范围等作用。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标题,具有大幅度、高强度振动听众心弦的功能。许多好的演讲标题,能勾魂摄魄,令人心向往之。许多听众,特别是青年听众,就常常是根据演讲者的演讲标题来决定自己听或者不听、认不认真听。因此,写演讲稿,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拟制一个鲜明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演讲标题,使演讲一开始就以新奇取胜,以美妙夺人。

演讲稿标题的拟制,要注意如下要求:

第一,标题要贴切。贴切的含义有二:一是演讲的标题要与演讲内容和谐统一,标题含义的大小、宽窄要与演讲的内容~致;二是拟制演讲标题时,要使用准确、恰切的语词和语句,不能使用含糊笼统、艰深晦涩、令人费解的语词和语句。标题晦涩,令人费解,就引不起听众的兴趣,从而影响听众认真听演讲的起始心理。

第二,标题要简洁。演讲的标题要有概括性,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即所谓“意唯其多,字唯其少”。一般地讲,演讲的标题要概括演讲的基本内容,或者反映演讲的中心论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要求来说,概括出的演讲标题要尽可能做到简短、有力,字少意多,言简意深。如果过长,就会显得散漫无力,分散听众的注意力。恩格斯说,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二卷,第597页)简洁的题目,既让人容易了解其内涵,又便于记忆,连同演讲的内容,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的文章,(《傍徨》、《呐喊》等),标题既贴切又寓意深刻,真可谓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第三,标题要醒目悦耳。标题也叫题目。题,指人的头额;目,指人的眼睛,是一个人最显眼、最具特征的地方。演讲稿的标题,就是演讲稿的“前额”和“眼睛”。因此,演讲标题一定要新,要奇。新而奇才能醒目。由于演讲稿具有语言美声性特点,故演讲稿标题不仅要醒目,更要悦耳,要使演讲稿标题念出来有音乐般的美感。

第四,标题要有启发性。一个好的演讲标题,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听众认真听讲的兴趣,才能激发听众迫切要求了解演讲内容的心情。

下面介绍几种标题的拟制方法:

(一)提要型标题的拟制

提要型标题的拟制,即标题要概括演讲的基本内容,把演讲内容的核心简明地提示出来。如:

《把青春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把艰苦奋斗的乐章奏得更响》

《好女建功在军中》

《自古军营多伟男》

这种类型的标题,有利于集中表达演讲者的思想,使听众一听便知道演讲的中心问题,给听众思想上打下一个烙印,有利于领会和吸收。

(二)象征型标题的拟制

象征型标题的拟制,即运用比喻或象征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哲理或某种特殊意义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深入浅出地揭示题意。如:

《让美的横杆不断升高》

《扬起生命的风帆》

前一标题用“横杆”作比,把本来抽象的“美”具体化、形象化;后一个标题,演讲者巧比妙喻,赋予理想、信念以生命、感情和思想,鼓励青年荡起双桨,乘风破浪,借此激励青年奋发进取。这种类型的标题,一般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引起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强化演讲效果。

(三)含蓄型标题的拟制

含蓄型标题的拟制,即运用伏笔,造成悬念,用婉转的话来烘托或暗示某种内涵,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思含义越多。如:

《一片冰心在玉壶》

《笑声中的忧虑》

(四)警醒型标题的拟制

警醒型标题的拟制,即运用哲言隽语,立片言以居要,提醒、劝谏、鼓励听众,以激起听众的警觉,使之猛醒。如:

《走自己的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五)设问型标题的拟制

设问型标题的拟制,即通过设问,提示演讲所涉及的内容,亦即演讲内容是对标题设问的回答。如:

《人才在哪里?》

《谁来保卫2 000年的中国?》

(六)抒情型标题的拟制

抒情型标题的拟制,即抒发自身的情感,以情醉人,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如:

《我骄傲,我是军人的妻子》

《党啊,亲爱的妈妈》

诚然,标题的类型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几种。好的标题往往很难一下确定下来。很多演讲常常在准备好演讲内容后,还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标题。许多标题的拟制和提炼,要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有的甚至是“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