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好难说的话
3786200000045

第45章 巧妙回绝筵席上的敬酒

满面笑容 好话说尽

王某乔迁之日,特邀亲朋祝贺,小李也在其中,然而小李平素很少饮酒,且酒量“不堪一击”。酒席上,小赵提议和小李单独“表示”一下,小李深知自己酒量的深浅,忙起身,一个劲地扮笑脸,一个劲地说圆场话: “酒不在多,喝好就行。” “经常见面,不必客气。” “你看我喝得满面红光,全托你的福,实在是……” 结果使小赵无可奈何。在筵席上一些“酒精(久经)考验”的拒酒 者,任凭敬酒的人说得天花乱坠,他就是笑眯眯地频频举杯而不饮,而 且振振有辞。这种“满面笑容,好话说尽”的拒酒术往往能让对方拿你 没办法,最后只好作罢。以予之矛攻子之盾

小吴的朋友大伟,人特好,就是有一个毛病,喜欢在酒席上盛情劝酒,而且通常采取那种欲抑先扬的劝酒术,先恭维对方是“高人”或“朋友”,再举杯敬酒,让对方骑虎难下。因为大伟已经在先,如果不喝,就不配为“高人”,不配做“朋友”。

这天在酒席上,大伟又故伎重演,劝小吴喝酒,可小吴怎么也不想喝了,于是说:

“今天你要我喝酒简直是要我的命。如果你把我当朋友,就不要害我了!”

大伟也不好意思再劝了,小吴使用了和他一样的说话技巧,可谓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为小吴的言下之意也很明白:你要我喝酒就不够朋友!而劝酒者都有一个心理:喝也罢,不喝也罢,口头上都必须承认是朋友,是兄弟。抓住这个弱点予以反击,劝者碍于“朋友”的情面,不得不缄口。》实话实说争驭谅解

小郑去参加一个宴会,小林好久没与他见面了,坚持要和小郑痛饮三杯,小郑说:

“你的厚意我领了,遗憾的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正在吃药,好久已是滴酒不沾,只好请老朋友你多多关照了。好在来日方长,后会有期,日后我一定与你一醉方休,好吗?”

此言一出,宾客们纷纷赞许,小林也就只好见好就收了。

事实胜于雄辩,拒酒时,若能突出事实,申明实际情况,表明自己的苦衷,再配上得体的语言,那就能取得劝酒者的谅解,使他欲言又止,辍杯罢手。强调后果表示感谢

饮酒当然是喝好而不喝倒,让客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那种不顾实际的劝酒风,说到底,也不过是以把人喝倒为目的,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低级趣味的劝酒术,是劝酒中的大忌。作为被动者,当酒量喝到一半有余时,就应向东道主或劝酒者说明情况。如:

“感谢你对我的一片盛情,我原本只有三两酒量,今天因喝得格外称心,多贪了几杯,再喝就‘不对劲’了,还望你能体谅。”

如此开脱以后,就再也不要喝了,这种实实在在地说明后果和隐患的拒酒术,只要劝酒者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善解人意者,就会见好就收。女将出马以情动人

媛媛陪丈夫去参加聚会,酒席上丈夫的好朋友们大有不醉不归的架势。但丈夫身体不好,嫒媛担心生性内向的丈夫会一陪到底,而不会适时拒绝。等丈夫三杯白酒下肚,媛媛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酒,对酒席上丈夫的朋友们说:

“各位好朋友,我丈夫身体不好,两周前还去过医院,医生特地关照说不能喝酒,可今天见了大家,他高兴,才喝了那么多。既然都是好朋友,你们一定不忍心让他酒喝尽兴了,人却上医院了。为了不扫大家兴,我敬各位一杯,我先干为尽!”

说完,一杯酒就下了媛媛的肚子。丈夫的朋友们,听她说的话挺在理,又充满感情,再看她豪爽的架势,也就不再劝她丈夫的酒了。

酒席上,女人拒酒往往更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如果女人能帮着丈夫拒酒,不就是帮丈夫解围了吗?当然这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贸然代替丈夫拒酒,否则会让人觉得你的丈夫不豪爽,反而有损丈夫的面子。巧设圈套反守为攻 刘某新婚大喜之日,当酒宴进入高潮时,某“酒仙”似醉非醉、侃侃而谈,请三位上座的来宾一起“吹”一瓶。面对“酒仙”言辞上的咄咄逼人,三位来宾中的一人站起来说:

“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不是孔子的话?”

“是的。”“酒仙”随即说。

来宾又问:

“你是不是要我们三个人一起喝?”

“酒仙”答:

“不错。”

来宾见其已入“圈套”,便说:

“既然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又提出要我们三人一起喝,你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你先示范一瓶,怎么样?”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直逼得“酒仙”束手无策,无言以对,只得解除“酒令”。

这一招叫“巧设圈套,反守为攻”,就是先不动声色,静听其言,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抓住对方言辞中的“突破口”,以此切入,反守为攻,使对方无言争辩,从而回绝。

当然了,这一招最为关键的是“巧设圈套”,这需要设局者,跳出当时的处境,以旁观者的心态,去看待事情本身。这时,往往会有“闪亮”的圈套跃入思维。酒场上最忌的是“直白”、“粗鲁”。“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是酒场的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