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好难说的话
3786200000042

第42章 不得罪人的拒绝

设置条件,争取主动

小王毕业以后分到一个小地方打杂,开始很失意,成天和一帮哥们喝酒、打牌。后来逐渐醒悟过来,开始报名参加等级考试。

有一天晚上,他正在埋头苦读,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叫他去某哥们家集合,一问才知道他们“三缺一”。小王不好意思讲大道理来拒绝他们的要求,也不想再像以前没日没夜地玩了,便回答说:“哎呀,哥们儿,我的酸手艺你们还不清楚啊,你们成心让我‘进贡’嘛,我这个月的工资都快见底了,这样吧,一个小时,就打一个小时,你们答应我就去,不答应就算了。”一阵哄笑后,对方也不好食言,后来他们都知道小王已经“另有所爱”了,也就不再来打扰了。

有时候,断然拒绝朋友的邀请显得不够意气。那就可以先给对方设 置一个条件,争取自己及时脱身的主动权,让对方明白你的态度,也就 不会太勉强了。巧设“圈套",诱导否定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以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往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我也能。”一阵哈哈大笑后,朋友也就不再好意思打听了。

再如,1972年5月27日凌晨一点,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情况,当他说到“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250枚”时,一位记者问:“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基辛格回答说:“我不太肯定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一个记者连忙说:“不是保密的。”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记者们都傻眼了,只好嘿嘿一笑了之。

罗斯福和基辛格采用的就是巧设“圈套”、诱导否定的方式,既坚持了不能泄漏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对方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这种技巧要求在对方提出问题之后,不马上回答,先讲一点理由,提出一些条件或反问一个问题,诱导对方自我否定,自动放弃原来提出的问题。模糊语言,含糊回避 有一次,庄子向监河侯借贷,监河侯敷衍他,说道:“好!再过一段时间,等我去收租,收齐了,就借你三百两金子。”监河侯的敷衍就很有水平,不说不借,也不说马上就借,而是说过一段时间收租后再借。这话有几层意思:一是我目前没有,现在不能借给你;二是我也不是富人;三是过一段时间不是确指,到时借不借再说。庄子听后已经很明白了,但他不会怨恨什么,因为监河侯没有说不借,只是过一段时间再说而已,还是有希望的。 再如,一个人求某单位的领导办事。领导说:“我们单位是集体领导,像你的事,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你最好别抱太大的希望,如果实在坚持的话,待大家讨论后再说,我个人说了算不了数。”这就是推托其辞,把矛盾引向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给你办,而是我确定不了。听者听了这样的话,一般都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模糊语言的拒绝方式,适合用于不便明言拒绝的场合。既给对方留了面子,又不显得自己是一个不肯帮忙的人。剖析利害,以理服人

有一次建设局质检员小张的同学请他晚上到家里去喝两杯,小张知道这个同学平日里无事不登三宝殿,便问请的还有谁。同学一开始支支吾吾,最后才说出他那位做包工头的亲戚。

小张不想去赴宴,又不好跌同学的面子,便说了一番坦诚的话:“你我同学一场,应该清楚我的为人。若是你我几个老同学凑个热闹,我一定欣然前往。可是由于我的特殊身份和你那位亲戚的关系,我才不能去喝这个酒。建筑工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将来即使你那位亲戚承包的工程质量合格了,我公事公办问心无愧,但别人还是会对我还有你的亲戚说三道四。你那位亲戚的心情我理解,其实工程质量检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何必事先就把事情弄得这么复杂呢?况且,万一工程质量有什么闪失,到时咱俩见面会有多尴尬啊。”一席话说得合情合理,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得非常透彻,那位同学也就不再勉强小张了。

当有些请求确实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哪怕对方是关系再好的朋友或者对方的态度诚恳至极,你也不能支支吾吾、半推半就,而应当讲明事理,彻底打消对方的念头。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更有一些人为了 眼前的一些绳头小利,不顾后果。最后,遭到报应的还是自己。因此,在 平时办事中眼光要长远,要学会说“不”,同时为了顾及别人的面子,要 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