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好难说的话
3786200000039

第39章 自圆其说化尴尬

将错就错

某大学一次智力竞赛抢答会上,主持人问:“‘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一个女生抢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话音未落,全场已经哄堂大笑,女生意识到自己恰好把三者都说反了!

这时,女生立刻补充道:“笑什么,我说的是‘新三纲’。”

主持人问:“何为‘新三纲’?”

女生进行了一番精彩的解说:“现在,我们人民当家作主,是主人。而领导者不管官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岂不是臣为君纲吗?当前,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这孩子成了父母的小皇帝,这岂不是子为父纲吗?现在,许多家庭中,妻子的权力远远超过了丈夫,‘妻管严’、‘模范丈夫’比比皆是,岂不是妻为夫纲吗?”

好一个“新三纲”!话音刚落,刚才的哄堂大笑立刻变成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为她的言论创新叫绝,更为她的应变能力叫好。

这个女生可能因为紧张,把“三纲”答反了,但她没有一本正经地道歉再把正确答案说出来,而是巧妙地将错就错,楞是把自己的“新三纲”说得头头是道,其中又不乏富有现代气息的幽默解说。这一招儿不但使她摆脱了自己言语失误的窘境,也为自己赢得了听众。借题发挥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一家合资公司求职,一位负责接待的先生递过名片,大学生神情紧张,匆匆一瞥,脱口而出:“滕野木石先生,您身为日本人,抛家别合,来华创业,令人佩服。”那人微微一笑:“我姓腾,名野拓,地道的中国人。”

大学生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幸亏,反应得快,短暂的沉默后,连忙诚恳地说道:“对不起,您的名字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他教给鲁迅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鲁迅受益终身。今天我在这里也学到了难忘的一课,那就是‘凡事认真’,希望滕先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时常指教我!”滕先生面带惊喜,点头微笑,最后这位大学生如愿以偿地被录用了。

这位大学生的错话已经出口,在简单地致歉后,便立刻聪明地转移了话题,有意借着对方的名字加以发挥,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既消除了望文生义将对方误作日本人的尴尬,又语义双关,诚恳地检讨自己的不认真,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暗示了愿在该公司服务的愿望,真可谓一语三得!

不难看出,借题发挥,妙在一个“借”字,难在一个“发挥”上,借什么样的“题”,如何发挥,这是关键所在。它不是不动声色地续接错处,而是有意地凸现错处,借机大做文章,为自己的话找到最佳效果的解释。就地取材

在湖北农村有个风俗习惯,家里来了贵客,以鸡蛋为敬。有位老汉来妹妹家做客。刚巧在外地读书的外甥女也在家,她主动为舅舅烧火煮蛋。谁知端到桌上,她舅舅拿着筷子迟迟不吃。她妈一看,糟了,舅舅碗里是6个鸡蛋。这是当地人最忌讳的,它的谐音是“禄断”。妈妈责怪女儿说:

“你怎么能给舅舅6个鸡蛋呢?你知道念起来是什么音吗?”

女儿毕竟是聪明人,一下子明白了含义。怎么办呢?只听她脑子一转,从容不迫地说:

“您怎么那样看呢?依我看,一个鸡蛋一个椭圆体,满满的红心白肉。6个鸡蛋象征舅舅已经稳稳妥妥,圆圆满满地度过了60几个春秋。这就是福,合起来就是有福有禄。我再敬舅舅一个鸡蛋。”

说着从自己碗里夹过一个鸡蛋给舅舅,说:

“祝舅舅健康地进入70岁高龄。等到舅舅70岁生日时,我再来敬鸡‘蛋,祝舅舅健康长寿。”

一席话,说得舅舅眉开眼笑,妈妈的尴尬也烟消云散。

在特定的环境中,你说错了话或做错了事,又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弥补时,不妨顺着这个既定的话题大做文章,就地取材,看当时情境中有没有可在自己的话中借用的事物,尽量把自己的失误往美好吉祥的一面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