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圈套”
一个小伙子到未婚妻家吃饭,接受未来岳父母的考验。未婚妻叮嘱道:“我家有个规矩,客人不能自己去添饭,你可得记住啊。”小伙子答道:“饭来伸手,何乐而不为?”
谁知到吃饭的时候,未婚妻和未来的丈母娘随便吃了一点就去干别的事了,而未来的岳丈大人三杯酒下肚,话匣子打开,谈得眉飞色舞,哪里还注意到这位准女婿的碗已空空如也。
小伙子见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开口道:“伯父,你们打不打算修房子呀?”“修倒是想修,就是眼下木料紧张。”
小伙子见上了道,便接着说:“我一个朋友有批木料,还是柏木,最 小的就有这么大——”说着,他把碗一举。未来的岳丈大人这才发现这 位准女婿的碗里是空的,赶紧叫道:“老婆子,快添饭!”
小伙子灵机一动,又吃上饭了,便不再提木料的事。可是老头还挂 念这事,继续问:“你刚说的那批木料,他卖了吗?”
小伙子夹了一口菜,吃了一口饭答道:“他先前没有饭吃,打算卖, 现在实行责任制了,有饭吃了,他就不卖了。”
面嫩的后生初次去丈母家碰到这种情形,往往只有强忍饥饿,装成 吃饱的样子放碗离席,礼数虽然到了,但却亏了自己。这个小伙子却聪 明地设了“圈套”,把岳父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碗上来,从而既款待了 自己的肚子,又没有损坏自己的形象。
与人交往时,主人冷待了你,或许是无心疏忽,只是没有注意到,这 时你只需巧施小计,让对方注意到即可。幽默化解据说,钢琴家波齐一次在美国密西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空着,他很失望。但他还是大步走向台前,向听众表示谢意,并对听众说:
“朋友们,我发现福林特这个城市的人都很富有,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
于是,这半屋子听众放声大笑,使劲鼓掌。
受了这个城市冷遇的波齐,用极其幽默的话语,反败为胜,摆脱了困境,赢得了听众的尊重。
在遭受冷遇的时候,当然不能自我贬损,这样只会更丢自己的脸面,这时采用幽默的技巧,总是能起到奇妙的效果。关键在于如何把幽默的话说得恰如其分。管}^锋相对
一天,纳斯列金穿着旧衣服去参加宴会。他走进门时,没有人理睬他,更没有人给他安排座位。于是,他回到家里,把最好的衣服穿起来,又来到宴会上。主人马上走过来迎接他,安排了一个好位子,为他摆了最好的菜。
纳斯列金把他的外套脱下来,放在餐桌上说:“外衣,吃吧。”
主人很奇怪,问:“你干什么?”
他答道:“我在招待我的外衣吃东西。你们的这酒和菜,不是给衣服吃的吗?”
主人的脸一下子红了。纳斯列金巧妙地把窘境还给了冷落他的主人。
遇到冷遇的时候要做具体的分析,有些人是有意地给人冷落,在这种情况下,子以必要的回出,既是维护自尊的需要,也是批坪对方错误的需要。当然,回击并不一定是直通通的对骂,这需要聪明和理智的回敬。因势利导
小吴师范院校刚毕业,分到一所小学,给全校出了名的“捣蛋班”上第一堂课。这个班全是男生,鬼点子特多,专爱变着法子为难老师。
小吴刚进教室,就觉得气氛不对,正想开始讲课时,忽然发现讲桌 上放着一块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吴××老师之墓”。对血气方刚的青 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奇耻大辱,再看台下,有几个学生正挤眉弄眼地 嘲笑他。
他气愤极了,但他没有发作,而是一本正经地把“灵牌”放到了黑 板前,然后缓缓地对学生说:“让我们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对吴××同志的 不幸表示最衷心的哀悼。现在,我提议,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
以前有好几个老师面对类似情况,不是当场大发雷霆,便是夹起书 本扭头就走。小吴的这一举动使同学们大吃一惊,个个面面相觑,不再 挤眉弄眼。接下来,小吴又故作惊讶地问:“吴××是谁呀?”听了这话, 同学们都瞪大眼睛惶恐地望着他。他指指自己的鼻梁说:“吴××者,台 上新任语文老师是也。他没想到你们这么敬重他,还给他立了‘灵牌’, 他在九泉之下得到消息很快就起死回生了,现在他就站在你们面前给你 们道谢!”说完,还真的向全班同学鞠了一躬。这一下,同学们都开心 地笑了,笑声里充满了敬意和歉意。
小吴第一天上课,便遭受了学生如此的戏弄,他没有大发脾气,而 是煞有介事,顺藤摸瓜地用含蓄的语言自然而然地化解了自己的难堪, 还赢得了学生们内心真正的佩服。这一招叫“因势利导”,即在遭受冷遇 时,不马上驳斥或者埋怨对方,而是顺着对方的话或者对方设下的场景, 慢慢地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