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化学氧吧
3785700000049

第49章 管理自我,创造辉煌

马库斯·白金汉和柯特·科夫曼在盖洛普公司长期研究管理科学,盖洛普发明了一种评测和管理基层工作环境的工具,叫做Q12。它不但能测评工作环境,用作管理时,它们是12个重点。这12个问题,用登山来进行比喻,并划分为:大本营、一号营地、二号营地、三号营地和山顶。

大本营:“我的获取”

当你在工作之初之时,就像你处在大本营中。这时,最基本的问题是:你的需求。有两个问题测量大本营:1 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吗? 2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的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吗?

一号营地:“我的奉献”

一号营地相当于你已经爬到一定的高度,你的视角在发生变化,你的视野也开阔起来。于是你开始提出不同的问题。你想知道自己是否称职。你在目前的岗位上干的好吗?别人认为你很优秀吗?如果不是,那他们又是怎样看你呢?他们会帮助你吗?在这一阶段,你的问题集中在“我能给予什么?”你所特别关心的是你的个人贡献和别人对此的看法。

以下四个问题测量一号营地:

3.我每天都会有机会做我擅长做的事吗?

4.在过去的几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吗?

5.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情况吗?

6.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吗?

以上每个问题不仅能帮助你了解是否觉得自己胜任现职(问题3),而且能帮助你了解别人是否尊重你的个人业绩(问题4),是否看中你的个人价值(问题5),是否打算对你的发展投资(问题6)。所以这些问题关注的焦点是你个人的自尊心和价值。如下所述,如果这四个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你的个人归属感、成为团队一员的希望、获得学习机会和投身革新的等想法都会落空。

你必须对自己的专长充满信心。

二号营地:“我的归属”

继续攀登,你就进入二号营地。这时,你已经对自己和别人提出一些问题,其中的答案也许给你鼓励,也许给你泄气。这里适应我吗?

测量二号营地的问题是:7.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吗?8 公司的使命是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吗?9 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吗?10 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吗?

你必须对你的周围的人是否接受你的新点子做到心中有数。

使命声明,多样性培训,自我管理的班组,给员工的便是一种归宿感。

三号营地:“共同成长”

这是攀登的最高阶段。你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你想学习、进步、革新。如果你对自己的专长充满信心,如果你对你的周围的人是否接受你的新点子心中有数,就可以用以下问题测量三号营地了:11 过去,有人在和我谈及我的进步吗?12 过去,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吗?

山顶

当12个问题都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你就到达山顶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时你便可以欣赏成功、享受成功了,这时你便可以领略山顶的风光了。

这为我们开拓了培养敬业员工和建设高效班组的方案,它在理念上、在内容上具有革命性。管理者,应用它会产生较强的新领导力,同时,员工也应该是这个过程的建设者。

其实,员工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工作过程也类似爬山,它也是一个知识、信念、行为的演变历程。

山顶是美丽的,充满着诱惑。山路是崎岖的,布满艰难险阻。

思想状况也罢,行为过程也罢,工作也罢,事业也罢,我们确实是在攀登,每一步,每一段路程,都要走好。

在大本营里,你的思想准备状态极为重要,你的思想态度极为重要。就像在山脚下,你应整理好你的攀登工具,你应为自己树立登上顶峰的信心,你应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是一种能量。希望是一面旗帜。一开始,你就应该高高举起这面大旗。并鼓励自己把这面大旗插上山顶。

新时期的企业员工,应有一个崭新的形象。“全员学习型企业、绿色型企业、持续发展型企业”是莱钢企业的共同愿景,努力打造信息莱钢、科技莱钢、生态莱钢、人文莱钢。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将积极开拓,勇于进取,创学习型班组,做学习型员工,筑品格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精良团队。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成为班组成员的行为习惯,把工作看作是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获取能力,提升才干。把工作看作是发掘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广阔舞台。工作岗位成为职工学习力和创新力成长的肥沃土壤,经常进行班组内的学习讨论、交流、总结,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学习,有效地整合大家的智慧,达到成果共享。在“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互动、相互咨询、反馈等方法,使“组织学习”的效果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超过个人学习效果的总和。在组织中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循环周期。班组成员参与到生成信息 、将信息融入整个系统中,理清其含义,决定如何行动的变革之中。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而不是他人学习成果的被动接受者。防止不现实的或盲目的思想在班组蔓延。个人学习循环是通向更富有成效、更丰富多彩的人生大门。组织学习循环为组织提供了一条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道路。

优化工作,把提高个人业务素质与打造精良团体作为共同愿景。把此作为成员共同持有的、发自内心的追求不懈的愿望和景象。共同的愿景为我们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共同的愿景为我们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精诚协作不只是在团队层次,而是跨越内部边界的协作班组成员自然而然的帮助别人,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从而使大家的能力更强。优化工作环境,和环境一起成长。

态度决定一切,行为说明一切,细节成败一切。思想观念要创新,思想观念要超越,并打造完美的执行能力。

走好每一步。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管理自己的思想,管理自己的身体,管理自己的财富,管理自己的才能,管理自己的工作,管理自己的情感,管理自己的欲望,管理自己的全部。强化战略管理,改善心智模式,消除智障,自我超越,系统思考,精业干事,高效工作。提高学习力,提高执行力,提高发展力,提高竞争力。知识提升自我,创新成就未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

工作是山,事业是山。每一个人也是山,有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喜马拉雅山,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太平洋,如果潜力发挥出来,要多高就会有多高,要多深就会有多深。学会自我激励。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要勇敢地面对艰难险阻,转换心智模式,摆出观点,碰撞观点,完善解决问题的程序,以新的眼界、新的精神、新的力量,在挑战中获得新的能量释放。山在高高不过人头,路再长长不过脚板。坚定只有登上顶峰,才能一览众山小的信念。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敬一行。敬一行,精一行。树立敬业、精业、奉献的精神,用敬业、乐群、奉献的班组精神提升凝聚班组人气,挖掘班组能量。用良好的品格投入工作,用良好的品格打造班组建设。把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与企业的共同愿景结合起来,在自觉 的奉献中感受工作的快乐,在企业的发展中感受人生的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中,在程序再造中,在连续改进中,在学习型组织中,要学会创新,敢于迎接挑战。学习创造未来,开拓创造辉煌。每一个员工都应成为自己奋斗的规划师、管理者,每一个员工都应成为自己事业的设计师、开拓者。管理者创造性的使用Q12这样的“工具”,监测和改善基层工作环境,矫正和优化基层工作环境,变员工的才干为绩效。员工也应创造性地使用Q12,熟悉和适应基层工作环境,影响和改进基层工作环境,不断完善自我,建立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有开拓精神的心理环境,变自己的才干为绩效,明确目标,寻求最佳路径,迈开脚步,奋力攀登,迎接挑战,创造事业的辉煌、人生的辉煌。

道德的阳光下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竞争力排在世界第一的不是经济强国美国,而是北欧的一个小国芬兰。这是一个人口稀少、气候寒冷、资源匮乏的国家,那么这样的一个国家哪来的如此强的综合竞争力呢?

第一:是它的经济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第二,是它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国家,安详洋溢在各个角落,道德是芬兰亮丽的天空。人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美德为立人之本,以美德为主家之本 ,以美德为立厂之本,以美德为立国之本。道德的根基,使得芬兰更稳、更好地创建了一个美好诱人、令人向往的社会大环境。在芬兰诚实 守信、遵纪守法已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做人理念。一切标准都在道德的天平上来衡量。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靠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比如说欺诈,那他会被人们嗤之以鼻。

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人们积极向上。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最强的竞争力。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必将产生好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美德,必然使一个人、一个国家更具有进取心,努力奋进 ,从而走向富强。一个诚实守信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信赖。道德是最强的竞争力,这是一种"内功"。现在正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道德的生活,是高尚的生活,是道德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道德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最美的智慧。道德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最有力的能量。在道德的阳光下,生命会更生动;在道德的阳光下,生活会更幸福;在道德的阳光下,社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