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化学氧吧
3785700000045

第45章 给烈士一块干净的地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抗战先烈。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烈士的纪念碑长达数年之久一直被遗弃在村子一家奶牛场的垃圾堆里。

“我爷爷1945年在抗战中牺牲,但他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目前成了断垣,原立碑及墓地处成了垃圾场……我们希望村里能将纪念碑回到原位。” 北京顺义区崔各庄乡****房西村(简称奶西村)村民谢文武说。

谢文武的爷爷谢玉山是抗日英雄,抗战时期是昌顺县的一名区助理,主要负责往返根据地和敌占区负责扩军和筹备军用物资,1945年谢玉山因一伪保长告密,在筹集布匹时被数百日军包围并杀害,牺牲时28岁。1984年3月23日,在区政府的支持下,谢玉山遗体的埋葬地——原****房小学操场上立起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来自****房牛场、小学、中学等的职工、农民、学生上千人为参加了的建碑仪式。2001年4月,奶西村村民余如涛受村委会委托写“村史”。已过不惑之年的余如涛首先想到的就是谢玉山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但这时他却发现墓碑已经不知去向。于是,谢玉山后人和余如涛开始寻碑。通过调查,余如涛在****房牛场的杂物垃圾下“挖”出了纪念碑及其碑座,而谢玉山的遗体掩埋处则变成了垃圾场。随即余如涛将情况反映给了村委会,村委会派车及工人将纪念碑移至原小学校内,现为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腾飞小学”。

当何秀蒲老人看见垃圾堆里的纪念碑时,拍着碑面说:“谢玉山你先躺这,我会帮你的!”在场的不少村民沉默了。不少村民表示:“不该让纪念碑受这样的待遇!”余如涛感慨地说:“我曾在崔各庄村看到该村的烈士纪念碑也损毁得看不清字迹了,这样的现象估计在北京的郊区还有。烈士无论有名、无名都应该手到同样的尊重,而且为抗战作出贡献最多的还是这许多的普通烈士……”

2005年7月24日,北京,现场工人七手八脚地将烈士谢玉山的纪念碑从墙角抬出。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烈士,国家的功臣啊!他们为我们用生命打下江山,现如今竟连一块干净的地方都没有!

我们的良心哪里去了?

也许,我们忙着搞经济建设,我们忙着发财,但我们怎能忘记先烈?

物欲横流,但也应该在烈士墓前收敛。别让烈士流血牺牲后再在地下伤心。

其实,这个现象看似偶然,趋势是反映了我们道德精神的沦落。不是经常出现做了好事的人受到连累,不是经常出现奉献者被嘲弄吗?弘扬正气,建立和谐社会,势在必行!

给烈士一块干净的地方。

无独有偶,以血肉之躯勇堵溃口的嘉鱼县簰洲湾镇新洲村农民殷衍太,洪水退罢的次年,因疾病缠身无力缴纳1800元农业税费,镇里竟强行将他家仅剩的50多公斤大米扛走,还中止了他在“火线入党”的资格。1998年,长江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当年7月28日,洪水将该村位于长江大堤上的高排闸撕开一个大口,洪水迅疾涌进大堤,情况危急。危急关头,殷衍太跳进洪水中堵口,瞬间被吸入涵管。直到4个小时后,才被舟桥旅官兵从大堤下的涵管中“掏”了出来。昏迷9个小时后,才被救醒,曾获得“黄继光式抗洪英雄”的称号和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颁发的“抗洪抢险个人一等功”奖章。

这样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无论他是死去还是活着,他理应得到社会的关爱.

英雄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