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密室之不可能犯罪
3783600000001

第1章 3:33跳楼女尸(1)

汉都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虽然不在中国,但是人口的核心群体是华人。当然,也有其他国家的人。所以西方又把这座城市叫作“中国城”。汉都的警察总署是汉都的警察总部。由于汉都被一条江横向切断,所以又分为江北区和江南区。因此警察总署又分为江北总署和江南总署。但是由于市政厅在江南区,因此,其警察的最高管理层的办公地就设在江南总署的楼内。当然警察的总台也设在江南总署大楼。

【2011年12月21日凌晨2:59C国汉都警察江南总署大楼警察总台】

在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热带低气压使得汉都的天气更加阴暗。一到晚上,那些不太繁华的地方就像是鬼片里的场景一样阴森恐怖。天气预报说,能见度不足50米。潮湿闷热的空气,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让人睁眼如盲,呼吸困难。后半夜雨停了,但是偶尔能听到零星的雷声。后半夜的时候,浓雾来袭,冬雨是极为不常见的,这样显得更加寒冷了。

接线员张梦妮正无聊地坐在电话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报警总台早已经变成了电脑联网的虚拟电话。所谓的虚拟电话也就是报警电话连入的是电脑和麦克风,而不是电话和听筒。这也使得这个工作更加无聊,尤其是在晚班的时候。张梦妮听着电台枯燥乏味的治安例行检查报告,开始有点瞌睡。张梦妮刚刚看了一下电子表显示时间为2:59,当电子表数字跳到3:00时,就有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这个电话太突然,让张梦妮不禁打了个寒战。张梦妮这时并不知道,这个电话牵扯到了后面历时一周的惊心动魄的连环案件……

电话那头并没有人说话,传来的是令人恐惧的沉默,偶尔传来了信号不稳定的嘶嘶的声音,让张梦妮不寒而栗。

突然听到了一个沉稳的声音,不过张梦妮依靠自己多年警察生涯的经验判断,打这个电话的人采用了变声器:“你信不信,3:33的时候会有一个人被谋杀,尸体就在德麟大厦……你信不信,3:33的时候会有一个人被谋杀,尸体就在德麟大厦……你信不信,3:33的时候会有一个人被谋杀,尸体就在德麟大厦……”

“这位先生还是女士?您在哪里,您叫什么名字?您怎么知道有人会被谋杀?”无论张梦妮是否回答,如何回答,对方只重复这句话。这就像是循环播放的录音带一样不断地说,一遍比一遍恐怖,一遍比一遍深邃。张梦妮冥冥之中感觉到似乎这是来自地狱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这一句话一直重复了很多遍,突然对方挂断了电话。张梦妮看了看时间,刚好是3分33秒,挂断的时间是凌晨3:02。真******邪门了,张梦妮暗想。

这不是让张梦妮最头疼的。最头疼的是这宗报警电话该如何处理。汉都虽然人口的主体是华人,但是实施的依然是西方的基本法。所谓的基本法,就是对这种一无真凭实据,二无真实信息的事情一般不产生法律效应,所以警方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不出动警力在法律上也是合情合理的。开明一点的高级警官和主管一般只会把这种匿名电话当作愚人节的玩笑。当然,如果3:33真的有谋杀案出现,这要是让媒体得知有人提前报警,但是警方不闻不问,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上头自然会把责任推给张梦妮,毕竟接到电话报警的接线警官确实是张梦妮。

张梦妮首先拨通的是重案C组陈思宇警督的电话。听了张梦妮的描述,陈思宇甚至以有些烦躁的口吻说道:“小张啊,你不是第一天当接线员了!这种假匿名报警还少吗?有必要凌晨睡得好好的给重案组来电话吗?你叫一个附近的巡逻车到时候去查看一下不就好了?!”

张梦妮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这确实是标准程序。但是张梦妮心中有一个隐忧。这个隐忧她自己一下子说不清,道不明。这是一种不太好的感觉,似乎要发生什么事情。她接下来拨通的是江南总署重案E组组长慕辰汐的电话。慕辰汐是一位雷霆干探,做事情雷厉风行。她年纪已经有三十了,还是没结婚。经常有人问她什么时候结婚,她总是说:“姐姐打死都不结婚。”她不是一个工作狂,但是对工作非常负责,很多时候都没有回家。张梦妮只见过慕辰汐几次,但是依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梦妮以为一定会等很长时间慕辰汐才会接电话,毕竟此时正是深夜,没想到电话刚响了三四声,慕辰汐就接了电话。张梦妮立即说:“慕警督,我是总台警官0039557张梦妮。我于259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持续了3分33秒。电话内容重复着:‘你信不信,3:33的时候会有一个人被谋杀,尸体就在德麟大厦……’重复了3分33秒,电话结束于302。”

电话里面说的259、302是警察的专业术语,为了电话通讯中说时间的时候快一些。所以2:59就是用259替代,一样的3:02就用302代替。慕辰汐在电话那头顿了一顿,似乎在想些什么。慕辰汐的直觉很敏锐,她很快感觉这个电话非常可疑。于是慕辰汐回答说:“那这样吧,我带人去看看!这件事情确实非常可疑。我有感觉,这个打电话的人就是凶手。他可能是变态杀手,希望挑战警方。你马上做几件事情。第一,想办法搞清楚电话的号码,电话登记的姓名。第二,最好能确定这个电话现在的方位。第三,你给特勤部队打个电话,就说是我的命令,命令两组SWAT特勤队立即出动,配合这次行动,争取能够活捉这个试图挑战警方的嫌疑人!小张,你做得很好!”

张梦妮非常高兴,慕辰汐不是经常表扬别人的。警界的传奇人物葛森,是汉都警察总署的犯罪心理教父。这样一位警队的传奇人物也常常被慕辰汐骂得狗血喷头。葛森常常绕着慕辰汐走。张梦妮获得了慕辰汐的赞扬,所以才如此高兴。

慕辰汐没有迟疑,马上起床准备出发。这位干练的女警探出门不喷香水,亦不化妆。她披肩长直发,浓眉,小嘴,有点我国江南地区女子的韵味儿。一身干练的深蓝色职业装,小高跟黑色皮鞋,腰间是表示警督身份的警徽和一把加长型的史密斯韦森M199自动手枪。

慕辰汐驾驶着一辆BMWX5型SUV沿着汉都福斯桥快速行驶。同时慕辰汐组的其他警员也第一时间集结,向河湾路行驶而去。所有重案组成员都是便服出行,以确保不会惊动凶手。至于SWAT特别攻击队,这些身着黑色防弹衣和头盔,手持突击步枪和冲锋枪的特警队员则都在三个街区以外形成一个巨大的外围圈。总体来看,慕辰汐的这次活动还是调度得非常有序的。

德麟银行大厦是一幢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设计师是尽可能地将德麟银行大厦设计得现代化,大量的现代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运用让德麟银行大厦彰显着智能和科技。这样一幢保安严密、技术发达、监控先进的大楼要发生一个凶杀案,凶手还提前告诉警方,慕辰汐凭以往的经验,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

慕辰汐一边开车一边想,这个凶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态,真希望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恶作剧,真希望过一阵子发现自己只是刚刚做了一个噩梦。可惜,慕辰汐的直觉告诉她,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慕辰汐在南顺街和广福大道的路口停了一下,告诉外围驻守的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不要暴露了身份。她自己却继续驾车行驶,与其他探员碰头。

慕辰汐到达德麟银行大厦,发现探员们的商务车就在不远处停着。慕辰汐很欣慰自己的探员没有暴露身份。慕辰汐下了车,用短信告诉队员分批从各个门进入德麟银行大厦。短信内容是:312,后门见。前面安排两位探员值守。慕辰汐和众探员3:12在大门集结。慕辰汐把手枪子弹上膛,说:“堵住前门,给我上!不要漏过一个,告诉特警,迅速靠拢,参与侦查!”

就在这个时候,特警急促的呼叫打断了行动。三个街区以外的江北警察总署大楼上有人发现滴血。慕辰汐拍手叹道:“我就知道这是调虎离山之计!立即留下几个探员,剩下的人跟我走!江北区警察总署!”

德麟银行大厦在江北总署和汉都国际机场之间,3:14,慕辰汐驾车出发向江北总署急速行驶而去。慕辰汐此时心中已经压制不住怒火,这个凶手竟然公开挑战警方。但是慕辰汐冷静下来想,为何凶手反复提到德麟银行大厦,这难道是单纯地混淆我们的视线?这恐怕是凶手留下来的一个暗号,一个线索,或者是一个密码,慕辰汐暗想。凌晨3:29,慕辰汐和探员们到达了江北警察总署。

慕辰汐仰视着这幢28层的平顶写字楼,钢结构的外形显得十分庄严威仪,在乌云和冬雾的笼盖下显得异常诡异。慕辰汐深吸一口气,看了看手表。慕辰汐吩咐门口的警卫:“麻烦您,带我去滴血的地方看看!”

滴血的地方是在大厦的正门。深色的大理石台阶上有一摊血,血液有些粘稠。楼上还在不断地往下滴血。慕辰汐抬头看看天台,这幢大厦每隔六层都有一个天台,也就是七楼、十四楼、二十一楼、二十八楼有四个天台。天台一般给人用来抽烟、吹风的。现在不能判断是哪个天台正在向下滴血,慕辰汐的视力并不算太好,但还是定睛向上看,顶楼天台似乎有一个人影正挨着墙壁。慕辰汐对着对讲机大喊:“顶楼,快去顶楼!”

几个SWAT队员迅速进入大厦,开始往顶楼搜索。队员很快打开了顶楼平台,只见有一个女子站在那里,身穿白色吊带连衣裙,黑色的丝袜,防水台的高跟鞋,血顺着头发染红了白色的连衣裙。这个女人看起来是一个白领。就在SWAT队员打开天台大门的一瞬间,女子纵身一跃,跳了下去。慕辰汐就眼看着这个女子头部朝下往下坠落。她和这个女子的眼睛有短暂的对视。这一秒慕辰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很快这个女子就掉到了慕辰汐的脚边,慕辰汐并没有来得及接住她。慕辰汐喊着:“不!”然后慕辰汐摸了摸女子的鼻前,摇了摇头:“叫赵熙月法医来,这个女子已经死了!”

女法医赵熙月是警察江北总署的法医部法医三处的处长,身材中等,有点儿胖,皮肤偏白,戴眼镜。她一看就是工作型的汉都女人。她没有车,是署里的巡逻车来接她。赵熙月穿着一身女式西服,外罩一件很常见的法医白大褂,皮带上扣着一个闪亮的法医徽章。

巡逻车在不远处等着,赵熙月看见了等着她的警员。警员向她敬了个礼。赵熙月点头示意。闪亮的警灯将周围环绕的雾气照成了彩色。赵熙月上了车,汽车发动了。巡逻车的车品牌一般都不是太好,汽车发动的时候发出嘶啦嘶啦的杂音。车熄火了,就再也无法打着了。年轻的警员急得鼻尖渗出了汗,他知道时间耽搁不起,警察总署出了凶杀案。但是,老司机都知道,车这个东西急不来,越是心急就越是打不着火。赵熙月也知道自己使命重大,于是给自己的邻居打电话。

这个警员好奇地问:“你的那个邻居是谁?”

赵熙月笑着说:“这个人你肯定认识!这个人就是葛森啊!”

警员突然肃然起敬。在汉都这个城市里干警察这个行当的,谁人不知道葛森的大名。葛森这个人挺神秘。想必有人一定希望知道葛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吧?葛森身高175cm,南方人,偏胖,头发很短,但是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打理。浓眉,小眼睛,大嘴巴,嘴唇不薄不厚,头大脖子粗。远看像企鹅,近看像周立波。嘴皮子快,喜欢谈天说地,他喜欢分析和推测别人的心态,知识很渊博,是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博士。从美国读书回来当警察的人其实不多。葛森就是同一批从美国学成归国的警官精英之一。

葛森现在的职位是警督。一般西方的警察局,尤其是汉都这样全盘照抄西方执法体系制度的城市,都分成警员、探员、警长、高级警长、警督、高级警督、督察、高级督察、总督察、警司、高级警司、警监、总警监十三等。葛森不高不低,正处在中间——就是警督,警督一般是负责一个部门并管理若干名警员,而葛森负责的就是汉都江北区警察总署大名鼎鼎的重案组。说到葛森管理下的江北重案组其实这几年满丢人的,破案率其实低于江南总署的重案各组。江南重案E组组长就是同为警督,总以调侃葛森作为娱乐,号称“警界霸王花”的慕辰汐。葛森这个警督是找关系混来的。葛森与汉都各界的社会名流和警界的上层很熟,又和司法部、全国警察总部有关系,所以升职自然比一般的警官快。葛森甚至把自己的重案组从汉都警察署的刑事部改换门庭到行动部(包括刑事调查科这样的精锐单位),因为行动部的上司程楚楚警司是自己在警校的老师。从来没有一个警官有葛森这样“富裕”的精力。他在警界上蹿下跳,开新闻发布会,成了警界的红人。

这么一位警界渲染下的“神探”——葛森虽然破案率低,但是这个人无疑善于计谋,工于心计。很多对葛森很有意见或者反对葛森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警察队伍还是需要这样的人。老奸巨猾的性格使得人人都敬他三分。其实,葛森只是一个不太专于破案的家伙。但是其实他要破的案子、要钻研的案子即使再复杂他也可以对付,有的时候他马马虎虎的性格决定了他只有在政治和权利上下功夫,走关系,来维持自己“神探”的地位。

在少数人,尤其是慕辰汐看来,葛森就是一个“跑官”的人。也有很多人说葛森是学院派的警员,慕辰汐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葛森是一个没有正经的警探,穿着名牌西服,系着奇怪的领结,手里拿着烟斗,烟瘾很大,尤其是在有案件的时候。葛森,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老没正经,喜欢训斥别人,好大喜功,而且特别喜欢女性,他的重案组一般留不下男警官。慕辰汐对这个人的印象很不好,但是两人一直在不同的警署执勤,所以彼此很少有机会见面,也就不认识。

人与人之间认识,误会还会少一点。怕就怕彼此不认识的人,他们之间的联系仅仅是通过别人的口述、谣言和牢骚形成了另一个人的影像,不但不真实,而且往往是畸形的。所以虽然慕辰汐不认识葛森,成见早就无形地形成了。

很快,赵熙月的电话就接通了。电话那头,葛森很不耐烦地接了电话。从声音判断,葛森身旁可能还有一个女人。葛森说:“喂,什么事儿!”从蛮横沙哑的声音很容易判断出对方就是葛森。

赵熙月笑着说:“葛爷,我是赵熙月啊!是这样,你能不能下来送我去案发现场。江南署那边的案子。”

葛森电话那头显得很不耐烦:“我说!江南署的案子?你一个江北法医处的处长,管个鸟的江南区的案子!”

赵熙月赔着小心说:“这案子查到江北区来了嘛,还有一个死者。要我去验尸,我作为法医处处长,当然应该到场!”

葛森听了撇了撇嘴:“哎呀,叫辆巡逻车不就完了!”

赵熙月压着火笑了笑:“抛锚了!就在楼下!您就亲自送一下我嘛,人命关天!”

葛森摇摇头,赵熙月似乎都可以感觉到葛森那肥头大耳摇头所产生的风声和改变方向的鼻息:“好吧好吧,我先下来!叫一个警督开着车送你上班!谱儿大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