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驾驭你的谈吐
3782400000030

第30章 打动人心的交际语言(1)

向上级谦恭,是本份;向平辈谦虚,是和善;向下级谦逊,是高贵;向所有的人谦恭是安全。(卡耐基语录)

有谦和、愉快、礼貌、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的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卡耐基语录)

如果你在说一句话之前考虑了两遍,那么便会发现所讨论的话题已经改变了。(卡耐基语录)

知识教人判别可能与不可能;理智使人分辨有理和无理,但可能发生的事也会是无理的事。(卡耐基语录)

社交的礼貌

人生并末短暂到使人无法经常遵循礼节的程度。做任何事总是有个最好的方法,哪怕只是煮个蛋。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卡耐基语录)

要有礼貌对待对方,也要尊重对方,但不要流于虚伪。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相待人的喜悦。(卡耐基语录)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最常见的是私人访晤形式,就是走亲访友。借助这种交际活动,可以达到互相了解、沟通信息、加深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所以。私人访晤不但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卡耐基语录)

常听社会上有些人为了某件事发生争执,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声高,彼此你言我语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一方几句激愤的话说出来,对方面上架不住,便拳脚相向,大打出手。因为彼此吐言无礼、出口不逊而动干戈,事后想来多不划算呀!但类似的情景有时也会出现在我们身上,因为说话失礼而伤了人和误了事的情况可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曾发生过。我们说话有时并非为了跟别人较真。也有时别人本来说了一句很认真或很重要的话,我们听了,却未以为意,置若罔闻。所以,礼貌做人大多数时候体现在“礼貌说话”上。学会有礼貌地说话和说礼貌的话,是步入社交圈的第一步。

人们在各种社交场合,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时,都需要适当地说一些礼貌话和客气话。说礼貌的话,可让人感到你知书达理、富有教养,同时也能让对方如沐春风、身心通泰,从而便于彼此进一步交往和共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回答:“5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话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5里,5里,什么5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5里”,不就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它通俗而明白地告诉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讲究礼貌的重要性。那么,怎样称呼才算礼貌呢?

称呼的学问

①考虑对方的年龄特征。见到长者,一定要尊称,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比如:“老爷爷”、“老奶奶”、“大叔”、“大娘”、“老先生”、“老师傅”、“您老”等,不能随便喊:“喂”、“嗨”、“骑车的”、“放牛的”、“干活的”等,否则,会使人讨厌,甚至发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20多岁的妇女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这就会使人家不高兴,不如称她“大姐”合适。

②考虑对方的职业特征。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一些青年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称“师傅”,难免使人反感。因此,在称呼上必须区分不同的职业。对工人、司机、理发师、厨师等称“师傅”,当然是合情合理的,而对农民、军人、医生、售货员、教师,统统称“师傅”就有些不伦不类,让人听了不舒服。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这样称呼会使人们感到自然亲切。

③考虑自己与对方之间的亲疏关系。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比如,和你的兄弟姐妹、同窗好友、同一车间班组的伙伴见面时,还是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无间,欢快自然,无拘无束,否则,见面后一本正经地冠以“班长”、“小姐”之类的称呼,反倒显得外道、疏远了。当然,为了打趣故作“正经”,开个玩笑,倒是可以的。

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更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在外交场合,宴请外宾时,这种称呼先后有序更为重要。

④称呼对方的名字有一见如故之感。在向人打招呼时,要使对方有一见如故之感,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他(她)的名字。美国交际家戴尔·卡耐基说:“在交际中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使他有受到重视的感觉。”

遇见熟人,脱口叫出他的名字,显得自然而亲切。如果叫不出人家的名字,就会感到语塞,或称呼失当,交往的大门就不容易打开。和陌生人第一次接触,应先问问“您贵姓?”、“您怎样称呼?”要尽可能在不十分熟悉之前就记住他的名字。否则一旦很熟悉了还叫不出名字,这时再去问“贵姓”,就有点问不出口了。

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记住别人名字的多少与交往范围的大小和事业的成败成正比。一个政治家,记住幕僚的名字可博得拥戴;一个管理者,记住下属的名字能指挥自如;一个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可赢得威信。任何一个人,记住他所结识过的人的名字,都会受到对方的喜爱。这是因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记住他的名字,是尊重他的最简单的表示。

(2)要讲究访晤时的礼貌

访晤,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活动,是为了礼仪或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拜访会晤。按其性质可分为公务访晤和私人访晤。这里,我们重点谈一下私人访晤。

私人访晤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从形式上看,私人访晤可以分为初访、重访和回访。

初访往往比较郑重;重访,是关系趋密的表现;回访,则体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民俗和道德观念。

从内容和特点上看,访晤还可以分为礼仪性访晤、事务性访晤和随意性访晤。

礼仪性访晤,主旨上在于密切人际关系;事务性访晤,大多为了解决某些具体事务(例如托事、邀约等);随意性访晤,一般发生在至亲好友之间,可以聊天谈心,拉家常,“侃大山”,礼仪也少一些。

①进门语。到了访晤对象的家门口,要先轻轻地敲门,或者短促地按一下门铃。即使门开着,也应很有礼貌地问一声:“XX在家吗?”或者“房间里有人吗?”即使是熟人,也不要贸然闯入,以免主人措手不及。

同主人见面后,要立即打招呼,然后再跟着主人进房。同主人打招呼也分几种情况:

a.你如果是首次登门拜访,一般可以用这样的话打招呼:“初次登门,打扰你们,真不好意思!”“啊!一直想来拜访,今天如愿以偿了!”关系比较密切的,可以随便一点说:“啊!原来你就住在这儿!”或者“过了约定的时间了,叫你久等了吧?”

b.你如果是重访者,因为关系比较亲密,打招呼就不必多礼,一般只需简单地说一句“好久没来看你了”即可,或者说“我们又见面了,我上次来,是一个月以前吧?”关系密切的,开个玩笑,也不乏幽默感:“我又来了,可别厌烦啊!”

c.回访大多出于礼仪或答谢,打招呼时要考虑这个特点,打招呼要有致谢的口气。通常你可以这样说:“上次劳您跑了一趟,我今天登门拜谢来了”。“终于等到了机会,我可以亲自登门拜访你了。”

初访和回访大多目的性强,多属礼仪性访晤或事务性访晤。相比之下,重访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如联络感情、交流信息等),但其随意性较大。所以初访、重访、回访的进门语,还要从礼仪性、事务性、随意性方面去加以考虑。

d.礼仪性访晤大多与祝贺、酬谢、唁慰等有关,进门语也要同这些内容联系起来。

比如初访时,说:“今天给您拜年来啦!”“借你走马上任的东风,给老朋友贺喜了!”回访时可以说“上次家父过世,劳您大老远地赶来,忙忙碌碌,很是辛苦,叫我一直于心不安。”

e.如果你是去作事务性访晤,进门就要从本次访晤目的上去考虑:

如“真是不好意思,求您帮忙来了!”或者“小赵,你要我办的事,总算有眉目了。”但初访一般不宜如此“开门见山”,进门语应多注重礼节,“己求人”的话语不必过于谦恭,别人求自己的时候,说话亦不可傲慢无礼。

f.随意性访晤一般无拘无束,因双方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进门语可有可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作为主人,对来做客的访晤者的进门语,一定要热情,表示真诚的欢迎。比如,你可以说下面这一类话:“哎呀,上次已经打扰了,还让您再跑一趟,叫我怎么感谢您。”“我也一直想在家里同您聊聊,快请进!”“我也懒,好久没上你那儿去了。”作为主人,一定要热情大方,使客人无拘无束,宾主尽欢。

②寒暄语。寒暄是双方见面时叙谈家常的应酬语言,虽是应酬,但却不是虚情假意的客套,也不是胁肩谄笑的阿谀;也不是可有可无,它有助于人们互相了解,应当体现出对他人真诚的关切。

a.话题应是双方都熟悉或有兴趣的事物。寒暄的内容常常是天气冷暖、身体健恙、工作忙闲、学习好坏、最近活动、朋友亲属等。但是,寒暄时具体谈什么,要有所选择。访晤双方都要善于从贴近生活处挑选双方均有兴趣或均有鲜明感受的话题。话题需出于自然,包括墙上挂历、音乐等,都可引起寒暄语。

寒暄语一定要突出选择性,若对方对这一话题不感兴趣,就要马上考虑换个话题。

b.寻找共同语言。双方要寻找共同语言,以求得心理上的接近趋同。这样,寒暄对整个访晤活动,就是一个有推进作用的桥梁,谈话才能自然地深入下去。使双方缩短心理差距,在感情上靠拢了,从而为双方进一步交谈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c.创造和谐气氛。寒暄时,双方的语言要诚恳,而不可虚情假意;要坦率,而不可吞吞吐吐;要自然,而不可卖弄做作。特别是,要由衷地关注对方苦乐,急人所急,爱人所爱,并以相应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才有利于创造越来越投机的和谐气氛。

③晤谈语。晤谈,同一般性的交谈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如果访晤地点为受访者的家庭,你作为拜访者就要“嘴下留神”。凡是受访者不希望在家人面前交谈的内容,尤其是可能令受访者尴尬、不快的话,或令受访者家人担忧、生疑的话,都不要信口乱说。非说不可时,也要寻找时机,注意音量,或者在主人送客时单独说。你如果有求于人,在双方寒暄时要尽量将话题引到与所求之事相近的话头上去。顺水推舟,自然地提出请求。假如双方关系密切,求人犹如求己,又另作他论。当然,也不可因关系密切,肆无忌惮。

④辞别语。辞别语,同进门语相照应;向主人表示感谢,请主人“留步”;如有可能要邀请对方来自己家做客。

比如,你可以说:“今天初次拜访,十分感谢您为我花了这么多时间!”“老同学,我走了,你什么时候到我家坐坐!”“送客千里,终有一别,还是请回吧!”需要注意的是,邀请对方需适可而止,不可勉强,不可含有责怪对方不来拜访自己的意思,像“我总是到你这儿来,你什么时候来我家”这类话尽量不说。

假如是事务性访晤,辞别时,你不妨再有意点一下:“这件事就拜托你了,非常感谢!”礼仪性访问,则不要忘记再次表示唁慰、祝贺或谢忱。至于主人,也要感谢来客的访晤,诚恳邀请客人下次再来,也可以预约回访时间。

最后,谈一谈访晤的几个注意事项:

a.如果做了不速之客,要向主人致以歉意,一见面就得说:“真抱歉,没打招呼就跑来了”。

b.访晤时交谈的用语口气,要顾及对方的辈分、地位等,要看互相的关系,不可生搬硬套;

c.拜访者不要忽略同主人的亲属适当交谈。

d.如果真是集体访晤,不要一个人抢着说话,要让大家都有开口的机会;

e.遇到另有来客,应“前客让后客”,说“你们谈吧,我先走一步了。”

由于交谈的内容、目的、背景、对象的复杂性,还需要交谈者灵活运用口语规律,掌握多种交谈策略和方法,才能使交谈取得更好的成效。

言谈的细节

不要害怕伟人,有些人是生而伟大,有些人是努力而变得伟大,另有一些人的伟大则是天降奇运。(卡耐基语录)

朋友之间,有什么误会之处,应该当面讲清,不可以背地乱骂。反之假如发现某人有过错,应该当面加以规劝,另外再在背后夸赞他的优点。(卡耐基语录)

寒暄是交谈的媒介和润滑剂,它能在交谈者之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因为寒暄能产生认同心理,满足人们的亲合需要。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卡耐基语录)

(1)请求他人的言谈表现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例如,当上司把下属叫到办公室来对他说:“喂,你要听我做经理的命令。”这俨然是上司的态度。所谓“经理的命令”,就表示你把这个职员当成比你次一等的人看。这种“任务言语”,当然很容易遭到职员们的强烈反感。

但是,如果你能够委婉运用这种“任务言语”,也许会使你在公司内的人际关系变得非常顺畅。例如,经理在必须委任下属办事时,特意走到下属的桌子前对他说:“我有件事想拜托你!”原本可以命令下属的经理,却对下属说“拜托”。借着这种言语,使得整个地位(身份)倒转过来。这种倒转的字眼,会使下属充满干劲,而且会使工作进行得更顺畅。

成熟的人,越是处在高位越懂得“谦恭下属”的道理。里特在饭店任客房部经理。他说越是得人缘的人,对服务生的态度越客气,“辛苦你了”、“谢谢你”、“麻烦请帮我换张床单”,措辞客气有礼,服务生觉得受到大人物尊重,也会以其服务为乐。反之如果常用命令的口吻:“喂,把这床单换了!”“给我取份报纸来!”服务生听了必定不高兴,心想:“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也不会尽力做好完善的服务了。

同样一件事,关键在于一者用“请求”,另一者用“命令”,任何人都喜欢被他人看成是重要人物,用请求的语气说话,无形中抬高了对方的地位,反之,用命令的语气说话,等于把对方的身份贬低,甚至践踏在地。

“只有先把自己放在别人脚下的人,别人才会把你捧在头上”,睿智的人懂得这个道理,说话时会先替对方着想。愚昧的人为了炫耀自己比对方了不起,才会以在言语上贬损他人为乐。

当你所处的地位比对方高时,要格外留意说话的口气,如果校长能亲切的向工友说:“豪森,身体真健康啊!”经理能体恤员工说声“大家辛苦了”,客人能向服务生说声“麻烦你了”,岂不令听者心情为之振奋。对自己而言,一句客气话不需费吹灰之力,却能达到百利无一害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即使对方为你服务是应尽的义务,然而一句客气话却能使他对你更为心悦诚服。

同样是来自领导的命令,以请求的字眼来使身份整个反转过来,就会消除下属的反抗心理,不觉得你是在命令他。

(2)自在与名人交谈

与名流说话时,不要有害羞或畏怯的心情,只要你所表达的是你内心真正的意念,你就能与任何名流开口说话。

有些人对名流只是一味的说些奉承话及空洞话,这样是不能使对方愉快的。如果你是真诚的,那你就把内心的印象说给他听,他会感动并且感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