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长跑跑”有利于疾病防治和延年益寿。步行可增加关节灵活性,增强下肢肌肉及韧带的张力和弹性,提高下肢的活动能力,防止废用性萎缩和过早僵硬,这对“人老腿先衰,的老人特别有益。步行时全身血液循环加速,大脑血液供应改善,促进思维敏捷。步行能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利于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步行尚可减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和提高免疫功能。难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称“步行锻炼是人类最好的药物”。
多笑笑,莫烦恼
谚语云:“笑一笑,十年少。”美国还有一句格言:“当你停止笑的日子,也就是你开始走向死亡的日子。”着名长寿学者胡夫兰德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睁;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我国文坛寿星冰心称她“保持健康的方法”是“在微笑中写作”,还把“心情舒畅”称为她的“长寿维生素”。百岁老人苏局仙的“长寿之道”是“心情舒畅,莫把富贵荣辱事放在心上,遇到不快活的事,一是把它丢开,二是与小孩逗乐,三是照照镜子。看着自己满脸怒火,板着脸孔多难看,不如笑笑,苦中作乐”。莎士比亚说得好:“如果你在一天中没有笑一笑,那你这——天就算是白活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无不与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心情舒畅则能祛病延年。
天天忙,永不老
“老有所为”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俗语说:“老当益壮。”老年人从事适当的工作是必要的,前苏联长寿学者鲍奇莫列茨忠告说:“合理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可以延缓衰老过程的进展,而合理生活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工作,整个机体的功能都须工作。”老年人如果整天无所事事,会使全身的机能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各个脏器的功能不断下降。应激能力下降,行动迟缓,抑郁自卑,健康状况便会每况愈下。一些人退休后健康一蹶不振与这不无关系。
国外学者调查3000多名长寿者,发现勤于用脑可延缓衰老,懒惰则使人早衰,衰老最快的是那些脱离生活,空闲懒散,一辈子没有事业心的人。世界长寿之乡之一的我国巴马地区的调查也表明,百岁老人大多自强自立,辛勤劳作一辈子。可见“天天忙,永不老”确是延年益寿的经验之谈。
健康是一种人生平衡
关于生命现象,历来说法各异,各有其理,也有偏颇。“生命在于运动”,从文字意义上讲,宇宙万物都在运动之中,人的生命亦然。“生命在于静止”,也有其理,这里说说“生命在于平衡”。
首先是环境平衡:一切健康长寿的生命,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要保护适宜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创造适宜人们生活的小环境。人与环境失衡,便会生病,甚至不能生存。
其次为营养平衡:要调和五味,不偏食。营养平衡,才能使人均衡发育生长。
再次是阴阳平衡:万物均有阴阳属性,一旦阴阳失调,病。《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接着下来是动静平衡:《内经》上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精神崩溃会导致身体崩溃。生气和,陇郁可弘,使人生病。
可以说:“生命在于平衡”,失鯈就会生病,以至丧生。养生也要讲辩证法吗?
在养生保健中,处理好下述一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饱与饥。多食伤身,营养不足也损害健康。《抱朴子》中说:养生赖于饮食,然使醉而强酒,饱而强食,来有不伤身者。”唐代诗圣杜甫就是因为饱餐一顿耒旭县令送的烤牛肉而死的。清代顺康年间,户部尚书马齐,自其祖父以下四代多享高寿,其中百岁有15人之多,马齐本人享年88岁。据传马家主要是善于饮食调摄,坚持“早饭汝而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94岁高君健的养生秘诀是:“食惟丫饱无兼味,酒只三分勿过频。”但是有的人由于减肥心切。过分少吃而严重损害健康也是不可取的。养生格言中说:“吃饭八分饱,无帆活到老。”节制饮食可减轻胃肠和内脏的负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动与静。《健康格言》中说:“久坐不动,易伤血气,脑力者应恒之;身动过剧,易损内脏,体力者应戒之”,有灵有静才无病无痛。美国宇宙航行局的科学家们证实,一个人三天不活动,他的肌肉的最大力量会丧失1/5。据浙江省的一份报告表明,运动的人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发病率仅为1.9%,而缺乏运动的人发病率达到11.1%。但运动必须适量,超负荷的运动会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而引起疾病,缩短寿命。
多睡与少寐。古代养生家认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有人提出“睡眠养生论”,认为睡眠好可以延长寿命,但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美国心脏病学会研究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仅仅睡7小时的丈,甲心脏病死亡的人数高一倍,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高三倍半。民谚竺:“早睡早起,没病惹你”,“晚睡迟起懒在床,日日如此命不长”是有道理的。
纵欲与禁欲。历代帝王多不长寿,与其次情纵欲有关,但乾隆皇帝能够做到“远房帏”,“色勿迷”而寿至89岁。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恣其****,则命同朝露也。精少则病,精尽则死。”明代《养生八笺》中说:“阴阳好合,接御有度可以延年。”美国研究人员对1600人所作的调查发现,上了年纪的人维持积极的性生活,有助于长久的保持他们的活力和较强的记忆力。如果老人放弃性关系,他们的智力就会很快衰退。显然,纵欲伤身,禁欲也有害健康,节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乐与悲。有些人离退休后由于精神上无所寄托,往往产生失落感而闷闷不乐,对健康极为不利。《灵枢》中说:“悲伤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若能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交往,诸如扑克、棋类等娱乐游戏,有助于消除寂寞,增加生活乐趣。但有的人终日沉湎其中,导致神经失衡,甚至猝死在麻将桌下,那就更为可悲了。正如长健康格言》所说:“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大德有为更健康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仁者寿”的观点,并多次对弟子们强调:“大德必得其寿。”历代医学家们都将修性养德做为养生之首务,这不仅是对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种赞扬,而且也包蕴着丰富的科学依据。
诚实有益健康。医学家指出,诚实的人,心地无私,襟怀坦白,生活坦然,能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入。私心重和说谎的人,体内会分泌一种荷尔蒙物质,加速心脏跳动,使血压上升,白细胞数量下降。虚伪的人精神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最终导致机体的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造成内伤。
善良使人健康。宽厚、善良将使人更健康长寿。而当人们不怀好意和愤怒时,肾上腺分泌加强,呼吸和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损于心脏健康。医学家建议,要做心地善良的人,就要学会制怒和多理解他人,真诚待人,还要冷静对待自己被误解,并能自我解脱。
多做好事利于健康。有学者经实验证实,人们做好事后唾液中免疫蛋白A的含量大大增加,这是一种抵御感染性疾病的抗体。经常做好事的人。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低,非常有利于身心保健。
人际关系和谐增进健康。人际关系和谐,会感到温暖而愉快,获得精神上的平静和舒展,从而使人的神经、内泌、心血管等的功能调节处在最佳水平。人际关系紧张时,血液和尿中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加,促使血脂升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动脉硬化;剧烈情绪往往使冠心病、心肌梗塞突然发作,其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可引发糖尿病、溃疡病等。
巴西医生马丁斯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他对583名被控犯有各种类型的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们进行了研究,并与583名政界廉洁的官员情况做了科学对照,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失廉官员中60%的人生病,其中病为癌症占53%;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炎等占17%;脑梗塞、脑溢血等其他病占30%,在1-6个月内死亡5/6。廉政官员583名中只有16%的人生病。无死亡。另外对失廉的583人做了心理测验,70%的人心理状况极差,经常服镇静剂。又对受到免职的16名官员作调查,其平均年龄为41岁,16人免职后在其他部门得到重新任职,其中15人在1年内生病,6人死亡,只有1人无病。
马丁斯最后认为腐败官耻病的原因是: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失生活失律,神经功能、新陈代谢、内分泌、消化与排泄功能等紊所以腐败贪官极易损害健康,亦难长寿。
一般来讲,贪污受贿的人,一旦得到那份不义之财,多数是大肆挥霍、豪饮暴食、走南闯北、日夜聚赌,葚至****宿妓。有时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不义之财,常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奔波于清晨夜晚,或是为了防止暴露及阻止调查,常处心积虑的思索,或是密谋于阴暗角落;生活上时刻也不能安宁,这样的生活规律能不生病吗?
腐败贪官者的不义之财到手后,首先是精神兴奋,情绪饱满,心情愉悦,甚至自夸有术,神气十足,说话做事讲阔气,与人交往讲傲气。一旦惩治腐败之廉政风暴席地卷天时,他的情绪立即被紧张和恐惧所代替,变得抑郁寡欢或暴躁易怒,稍有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坐立不安,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如贪污受贿暴露,受到应有的制裁,其心理影响更大,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这样大起大落的心理刺激,很容易产生应激状态,弓逮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各种致病因子乘虚而入,引起感染等。一个人处在极度紧张状态下能长寿吗?
廉政清官者,心胸坦荡,无私无邪;h生活规律,心理平衡,情志愉悦,就是惩治腐败风暴吹来,内心无愧,毫无恐惧,自然食香有味,睡得美,这样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规律,当然难以患病,也有利健康长寿。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做会最终遭受到大自然养生法则的处罚。这里敬告: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也为了自身的健康长寿,愿一切窝败者好自为之。
健康来源于养心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生命贡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养生之道、养生方法也越来越多,像食疗、药疗、气功、坐掸、健身运动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姿多彩,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防病强身的作用。然而,健身锻炼也好,食疗药疗也好,期望它们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是在心理健康、精神愉快的前提下。举个简单的例子说,一个整天心浮气躁、焦虑不安、悲悲戚戚的人,无论服用何种“灵丹妙药”,无论用何办法滋补,是绝对无法实现“精神焕发、体魄健壮”的。
这样,一个首要的问题必须明确,这就是养生必须先养心,养身与养心相结合,才能达到满意与养生效果。何谓养心?心者,心理精神状态是也!养心即是通过各种怡情养性的手段,努力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精神愉悦,保持昂扬向上的思想意志。正如现心身医学所指出的,真正的健康,必须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完满结合,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心与身紧密相关,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能至关重要地影响他身体内部的神经体液-一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而这个系统则决定我们能否保持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关系,保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决定我们是否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各种外来刺激及致病因子做出有效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