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识大学生创业现状
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国内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案例阅读一个女大学生的创业烦恼
曾燕华是福建某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文秘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她,在校期间就尝试创业并小有收获,最终靠自己挣来的钱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她和福州一家中介机构合作,联合推出“暑期家庭助理活动”,却遭遇“重创”。目前,曾燕华正陷入“精神危机”和“经济危机”中。
在曾燕华简陋的办公室兼宿舍,身材弱小却性格倔强的她讲述了自己创业的烦恼:
我没有任何的背景,没有任何经济条件,在父母根本没有能力供我上大学的情况下,我上了大学。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我在大二时用不足500元开始了创业道路——在学校成立梦点家教中心。“梦点”——我梦的起点,我独自一人苦苦坚持了3年。作为一个学生团体,“梦点”没有注册,没有正规的手续,但3年来为上千名同学提供了家教岗位。
毕业后,我找过几份临时的工作,但没干几天就辞职了。我心里始终涌动着创业梦想,所以决定继续创业。可是我没有资金,根本没有能力注册自己的公司或者申请执照合法经营,所以就加盟了福州建兴家政服务站。
建兴家政的老板提出“让大学生暑期参与家政”的点子,由我来负责招收学生,他负责安排工作岗位,岗位方面他保守估计可以提供500个左右。4月开始,我带队到福州各大高校宣传我们的活动,两个月后我招到了将近400名大学生参与本次活动。我全身心地投入这次活动,充满激情地给同学们进行了培训,就等着把他们送到雇主家中。
可最后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建兴家政老板承诺的500个工作岗位并没有兑现,他最终安排上岗的人数仅仅是18个。活动彻底失败,后果显然是恐怖的:我的电话每天从早上6点响到晚上12点,我每天都被同学们痛骂,而我只能默默忍受着……我的创业受到了重创,现在每一步都是那样举步维艰。
创业3年了,这么多年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失败后的我终于明白:一个女人要想单打独斗闯出一片天地,是多么困难。身边的朋友称我“女强人”,我怎么听都感觉他们话里藏着一层意思:我不是女人。是的,创业的3年,坚强的面具后面隐藏着一颗最脆弱的心。没有人知道,“女强人”的背后有着多少辛酸、多少无奈。
对于我这样一个特困大学生,没有资金、没有背景、没有太多的经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确实不容易,我相信只有去拼搏才能有胜利,然而暂时的困难要怎么渡过,是我现在苦思冥想的问题。我已经和建兴家政解除了加盟协议,半年来收了点儿同学的钱,现在没有为他们安排工作,符合退款规定的同学的钱已经基本退回去了。我现在是穷途末路,连房租都交不起,自己的生存都难以为继……
我要怎么样才能合法地经营“梦点”,靠自己我根本没有资金去注册自己的公司。“梦点”现在虽然没有合法的手续,可那是我苦苦坚持了3年的学生团体,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我不舍得放弃。更重要的是现在,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点子,我渴望把我的想法付诸实践,所以更加舍不得“梦点”。
我渴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让社会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引导、支持大学生创业。这几年我一直在寻觅可靠的、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但始终没有结果,我渴望媒体的支持。同时我也愿意把这3年多来积累的创业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让更多想创业的大学生少走点弯路。
大学生创业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途径、新形式,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
目前,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
大学生创业反映了时代和现实的客观要求。我国开展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4月,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而且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影响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知识、技能和信息的缺乏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
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活动喜忧参半。全国各省区虽有差异,但大学生创业比例偏低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有思想有激情,但他们缺乏经验,缺乏资金,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当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在于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统计资料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失败率达到六成以上。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在我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把创业作为一种理想的职业来选择。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后有过创业冲动的不少,但真正创业的人却不多。2007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只有564人自主创业,仅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就业、考研依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这种消极的选择动机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同时,从目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选择来看,往往技术含量比较低,未能体现大学生的技术优势。
(二)国大学生创业现状成因
我国大学生创业总体上呈现创业比例偏低成功率较小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创业教育相对缺乏
最新统计表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全世界20%,在中国成功率为10%,而在广东更仅有不足2%。应当承认,这与高等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关。如果高校能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这种状况将大为改善。不少已成功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也坦言,学校教育对于他们了解创业知识、实现创业行为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他们表示,如果在学校期间能够系统接受创业教育,创业之路可能会走得更顺当一些。“目前,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像中国那样有这么多的创业机会。但是,这些机会却被很多人忽视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还缺少创业的基础设施,即与创业相关的法律、金融、风险投资等设施;二是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全球协调人克劳斯·哈弗腾顿教授特别强调了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重要性。
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人的教育。它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使较多的毕业生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通过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自觉为自主就业打基础、做准备,对培养未来的创业者十分必要而有益,而且可以引导、帮助他们发现商机,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会型创业,这也是促进就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事实证明,大学生迫切需要也十分欢迎创业教育。
目前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大多数在美国和欧洲),至少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此外,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创业教育基本都推广到初中。创业教育,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重视,成为国际教育界的潮流。而国内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与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有不少高校都开展了相关自主创业的讲座和活动,但是并没有开设自主创业的课程。与创业相比,高校更关注就业。
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新闻办发布的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中指出:未来20年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创业可以成为大学生自主就业、持续就业和终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创业先培训,这是一条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2.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一个整饬有序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成为当前就业“热”中的“冷”选择。少数人的成功和多数人的失败表明,大学生创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亟待关注。
一项关于学生创业的调查显示,有56%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创业环境不满意,认为创业环境一般的占20.5%。这些大学生认为,当前校园还缺乏创业的氛围,校方缺少诸如政策、培训教育、具体指导以及跨学科的交流等实质性举措;部分同学认为校方虽不反对,但不支持学生创业,有的学校比较注重学术成就,轻视创业等。
大学生创业者们在怀着激情与梦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他们也渴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而目前社会的大环境也让大学生创业感到有些艰难,相对于欧美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创业者肩上的负担更重。社会处于转型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完善,让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考虑40多岁的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很不现实。“大学生自主创业有自己的特点,文化知识层次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但弱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对社会的了解认知程度远远不够,从相对纯净的校园中走出就直接参与到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明显不适应。”这中间应该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国家保证大学生平稳过渡到一个社会人,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社会市场的良性竞争和高层次人才的脱颖而出。
目前,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初步认识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培养了自己与社会交融的能力。但是,他们更期盼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3.创业能力相对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创业之路之所以异常艰难,除了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限制是重要原因。
不少大学生在接受相关调查时表示,创业最艰难的还不是资金,缺乏知识、技能和信息才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单凭少数学生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实践锻炼,难以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规模,有时也缺乏科学的指导。创业不是简单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加信念,光凭一腔热血和美好梦想就能顺利到达胜利彼岸的。
个人创业,更多的是要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多角度观察,理性分析,有效的资源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良好的商业心态等这些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因素来作为支撑。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成功有赖于自身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有赖于社会整体环境、政府扶植政策、学校创业教育的支持。社会整体的创业、创新氛围以及对大学生创业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冲动与创业热情。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植力度,使其创业活动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大学生创业反映了时代和现实的客观要求。2002年初教育部选定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由此大学生创业活动全面展开。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活动喜忧参半。全国各省区虽有差异,但大学生创业比例偏低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在于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1.创业意识有待增强
创业意识是激发人们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欲望,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创业意识的形成,源自于人的强烈的创业需求。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出自以下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就业观念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
这些年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等阶段。从“工作找我”到“我找工作”再到“我去创造工作”,这期间所经历的思想和认识上的转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2)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职业观念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择业倾向
长期以来,人们在职业的选择上往往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舆论的偏好和习惯势力的认同,阻碍着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阻碍着他们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
(3)现行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
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虽然早就倡导素质教育,但教育体制与模式没有太大改变。尤其是大学扩招后,许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以及考勤考试,无暇顾及素质教育,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引导。另外,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呵护”式教育。他们缺乏独立、自由与创新的意识,缺乏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
2.创业精神尚需培养
创业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创业冲动的源泉,是支撑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灵魂。拥有创业精神,可以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信念坚定、目标明确、意志顽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当代大学生最需要具备的创业精神是:
(1)开拓创新精神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关乎国家大业、民族兴亡。所以,要激发大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其具备开创事业的理想,开拓前进的动力,通过创业找到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
(2)敢于冒险并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只有具备了冒险精神和承担风险的意识,才能对创业活动的把握更全面、更客观、更具前瞻性,其智慧和胆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创业能力需要提高
创业能力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
(1)专业技术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了本专业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当其走向市场进行创业活动时,还需要一个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这是非常精彩的“一跳”。学历不等于能力,知识不等于技能,专业技术能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败得失。
(2)驾驭市场能力。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市场经济的认知能力。就像学游泳的人要识水性一样,大学生创业之初必须了解市场经济、掌握市场规则,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