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正常大学生都求职难,留给你(残疾人)的岗位更是所剩无几,无奈只能是低端的、重体力的职位,而给出的薪水也只有八、九百元。在北京这个物价高涨的城市,多数人因为挣钱太少,只能选择跳槽。但跳来跳去,还是逃不出这个“恶性循环”的状况,为了生计要工作、找到工作却因薪水低无法养活自己、跳槽后仍具失业的风险”。
点评
中国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一直困扰着这个特殊的高学历群体。尽管官方在政策与行动上持续加温,但效果似乎并不显着。招聘会上,残疾人大学生因为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他们的求职梦。在一次次求职受挫后,他们觉得,很多招聘单位对于残疾人的歧视仍然是来自“骨子里”的,招聘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赚取免税的指标,成了拿到优惠政策的工具,事实上,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侵权表现。
6.健康歧视
有的用人单位在既无法律规定、又无相关行业规定的情况下,将符合其他招聘条件、身体有微疾或体检呈某病毒携带者(不会传染和影响工作)的毕业生拒之门外。如上海市的一家外企竟以血型不好为由淘汰了数名应聘者。
案例一大学生携乙肝抗原就业遭歧视 单位毁约被判赔偿
一名大学生起诉用人单位就业歧视:因其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而毁约拒不录用。密云法院近日判决北京某机床研究所继续履行就业协议书,并且赔偿应聘者经济损失。
原告侯某原是北京某大学的2007届毕业生。去年4月,经大学推荐,侯某与被告某机床研究所签订就业协议书。去年7月,侯某领取报到证后,与研究所联系报到事宜,才得知研究所不准备履行就业协议。双方协商未果,侯某将研究所诉至法院,认为研究所歧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要求研究所继续履行就业协议书,安排她进行工作、协助办理户口迁移和档案转存手续、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被告机床研究所辩称,研究所没有与侯某签订就业协议,在就业协议书的备注表中的公章仅表明研究所在侯某不报考研究生情况下,原则上予以录用的考虑,因最终录用还需要其他情形,所以就业协议未生效。去年5月,研究所已经向侯某所在大学发出通知,说明因研究所业务调整,岗位需求减少,无法履行与侯某的就业协议,而不是因侯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履行就业协议。研究所已经通知侯某不再履行协议,所以就业协议已经解除;研究所未造成原告就业障碍,不应当承担责任。
法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被告研究所应当按照约定安排侯某工作,现其不履行协议,构成违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法判决该研究所继续履行与侯某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并赔偿侯某经济损失3600元,同时驳回侯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虽然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平等就业的原则,但关于就业平等权的法律还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关于制订《反就业歧视法》的呼声也愈来愈高。保障就业平等,当务之急在于求职者自身维权意识的觉醒。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不要因为就业压力而盲目接受歧视性的用人标准,自动放弃追求平等的机会。否则,就业歧视现象还将会在受害者的“纵容”下继续蔓延,不断扩散。
(二)弄虚作假
不少用人单位为了招到高素质的毕业生,在招聘时会有意夸大或隐瞒本单位的一些真实情况,对原本普通的工作岗位极尽粉饰;有些企业在面试毕业生时,向毕业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了解情况,但当毕业生提出问题希望进一步了解企业时,企业则往往避而不谈,误导甚至迁怒于毕业生。这些都是侵犯求职者知情权的表现。
此外,还有一种比一般的弄虚作假性质更恶劣、后果更严重的侵权现象,即非法传销组织对大学毕业生的诱骗和控制。这些非法传销组织通常打着“就业、创业”的幌子,借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的名义,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大学生前来“面试”,然后再通过禁锢、洗脑等手段,对毕业生进行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逼迫毕业生参与非法传销活动坑害他人。对此,毕业生必须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精神,特别要对那些由非正常渠道获取的招聘信息及用人单位进行甄别和调查。
案例一虚假招聘
每年从五月份开始,不少高校的就业中心每天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某高校就业中心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后发现,有不少招聘信息是虚假信息。
这就是一些公司寄给某高校的招聘信息,单从信封上我们就能看到很多可疑之处,他的邮政编码是含糊不清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被写成了就业安置处,甚至连公司地址、厂名都没有留下,而打开信件,则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你看这个单位的电话号码,一开始是五位,后来用手写加了两位,一看很不正规,这个企业名称很大,但是他不提招什么职位或有什么要求,让人看了很含糊。接着他分析说:一般企业招聘员工,不会使用在公共网站上申请的免费邮箱;通常会留固定电话,不会留小灵通和手机号码。
点评
目前,在就业市场上,一些没有良知的公司打着招聘的幌子,到处刊登广告,骗取学子钱财。据有关部门对一些招聘会进行暗访的结果表明,竟有一半的单位在滥竽充数,有三分之一多的单位进行的是虚假招聘。因而在虚假招聘的背后是一个个学子的上当受骗。这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案例二“高薪”引诱,虚假岗位骗倒大学生
近些年,原本以招揽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职介所成了不少大学生的新选择,但其中有不少“黑职介”乘机浑水摸鱼,令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受骗上当。
这类“黑职介”一般办公设施简陋,往往只是一张写字台、一部电话和几张凳子充当门面。而且大多无证无照,即使悬挂了证照,也是用复印件来“充数”。一旦被问及原件在哪儿时,常以“放在总部”、“拿去年检”等借口来搪塞。这些“黑职介”常以虚假承诺骗取信任,不但信誓旦旦地保证能够成功介绍工作,而且还拍胸口承诺“介绍不成全额退款”。而事后,他们却往往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脱责任,甚至于突然关门歇业,溜之大吉。
此外,由于大学生往往不愿做些“低薪”的活,不少“黑职介”便以“高薪”引诱,对外公布虚假招聘岗位,学历要求比正规职介来得低,而月薪标准比正规职介却要高,有的还包吃包住。
点评
大学生求职的主会场还是校园招聘会和各地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类招聘会,而那些职业中介尤其是“二、三个人,一、两部电话”的微型职业中介所其可靠性实在令人怀疑。如果在校园招聘会上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也应该到正规、合法的大型职介所登记。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中介时一定要查验其是否具备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证件应当是原件,不能以“复印件”充数,并且悬挂在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此外,要看清该职介公司是否在经营场所的显着位置公示收费标准,是否依相关标准收费,是否出具正规票据。不少受骗的求职者都表示,“黑职介”善于乱收费,为了尽可能多地牟取钱财,可谓绞尽脑汁,以报名费、登记费、服务费等多种名义收取费用。
此外,消费者协会提醒求职者不要轻信“黑职介”的不实承诺,认为向职介所缴纳了费用后就能够“高枕无忧”,那是不切实际的。
(三)收取押金
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向毕业生收取抵押金的现象又死灰复燃。有的以便于管理、防止学生跳槽为由直接收取抵押金或扣留身份证件;有的则在招聘时以服装费、培训费等名义变相收取风险抵押金;更有些不法单位打着招聘的幌子,在骗取求职者的抵押金后逃之夭夭……
案例一出尔反尔,退费承诺成一句空话
小王去年6月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不久前,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职介中心觅活。原本小王担心这家看上去破破烂烂的职介所可能会是“黑职介”,但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向小王保证:“如果介绍的工作你都不喜欢,我们可以把中介费全额退给你。”并且宣称有很多高薪工作可供选择。
于是小王按他们的要求缴纳了几百元的中介费,并签订了《外来务工委托推荐合同》,合同中写明了“如介绍工作不成功就全额退还中介费”,当天中介公司就给她介绍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
一星期后,王小姐觉得这家中心介绍的工作不是打字员,就是接线员,与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身份不太合适,并且薪水也太低,便要求退款。
岂料中心工作人员出尔反尔,拒不退还费用。争执中,王小姐表示要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其出示相关证件,这才发现这家职介公司竟是家无证无照的“黑职介”。
案例二奇怪的中介费
张同学在一家职业中介的信息栏上看见招聘文员的启事,便前去咨询。该中介所“电话联系”了公司后,告诉张同学职位空缺,她可以去试一试,但要交纳100元中介费,并承诺如果这家不合适,可另外推荐,直到找到工作为止。面试后,公司让张小姐回去等消息。等了两个多星期,被告知未被录取。张同学只好找到那家中介所再次交了100元钱后重找一家公司,经过面试,又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等待,也未接到录用通知。
点评
国家劳动部门早已明文规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取求职者的押金,或者以身份证、毕业证等作抵押。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对这种违法行为予以坚决的回绝,或向劳动或司法部门举报。
(四)侵犯隐私
面试时,一些用人单位会向毕业生、尤其是女生提出一些令人难堪的问题,如“有没有谈恋爱”、“是否跟异性同居过”“如果客户提出性要求怎么办”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纯粹是个人隐私,与工作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毕业生有权拒绝回答;如果单位是出于安排合适岗位的考虑或考查应聘者的应变能力,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作答,但用人单位不能将毕业生的隐私扩散,如构成侵权,毕业生有权提起诉讼。
案例一令人尴尬的提问
“你有男朋友吗?”“你赞成婚外性行为吗?”“你跟异性同居过吗?”“如果客户对你提出性要求,你怎么回答?”“如果老板骚扰你,你怎么办?”现在的用人单位喜欢在面试时触及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在对1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随机访问中,发现5名男生中只有1名在面试时被问及女友(因特定国家机关需要),10名女生中却有7名被问到“有无男朋友”等类似与个人隐私有关的问题,其中6人觉得“有点儿难堪以及不太愉快”,只有1人大方地表示不介意回答这类问题。
对此,某企业的招聘人员表示,聘用没有男友的女生可以适当地为本单位的适龄男青年创造内部解决的机会,有男朋友的女生找工作一般都会以男友为主,如果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可能还得帮她解决家属问题,否则女生也不会安心工作,这些事情当然应该了解清楚好,要不单位好不容易招了人,刚上手就走了,再重新招人又是一种浪费。
此外,毕业生求职过程当中,会在相关网站或招聘材料上按照要求留下自己的信息资料,如年龄、身高、学历、电话、身份证号码等,这些个人生活信息资料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未经本人同意是不允许公开、泄露和出售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工作人员的疏忽、网络软件的缺陷,以及某些不法商家有意设置圈套等,公司可能会导致这些个人信息资料被他人获得并用来谋求商业利益或对当事人进行骚扰。因此,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要随便将个人信息资料留给毫无了解的招聘单位,而要选择安全防范能力较强和可靠性高的网站储存个人的重要信息,同时还应注意进行“保密设置”,提高自己的隐私保护意识。
首次就业维权建议
在首次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和掌握就业方面的知识和政策,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不致轻易受到侵害。
(一)端正求职心态
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会表现出焦急、浮躁、盲目的心态,这都直接影响他们在维护合法权益方面的态度和表现:或认为单位比较理想而不敢再“斤斤计较”;或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而不惜委曲求全;或被用人单位的花言巧语诱骗而轻信对方……虽然不是“一次就业定终身”,但如果首次就业就令权益和身心都受到伤害,则必然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毕业生一定要调整好就业心态,戒骄戒躁。
(二)掌握政策,学习法律
毕业生常常因为对就业政策、劳动法规的不了解而导致首次就业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签约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就业政策,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应聘和签约时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明晰的条理,及早识破某些不法单位的陷阱;这样,才能懂得如何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手段来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全面了解用人单位
毕业生享有全面、真实了解用人单位情况的知情权,因此,毕业生一定要充分用好这种权利。签约之前,毕业生应该尽量多方面打听、了解用人单位的运作状况、招聘信誉、用人意图、岗位职责甚至是企业文化等情况,如果有可能最好去实地考察工作环境,特别是对一些颇为陌生的单位。这样方能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地将未来实际就业中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四)慎重签订协议
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毕业生一定要慎之又慎,仔细研究就业协议书及其补充协议中的条款,确认合理合法后再落笔签字;尽量不要在协议书中留下空白条款;对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要尽可能在补充协议中予以书面注明,并明确将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此予以确认。
(五)敢于据“法”力争。
如果在求职应聘和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发现有权益受侵害的不公平现象,毕业生要学会积极运用法律的武器,力争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那些缺乏诚信、用心不轨的用人单位不去也罢。加强自身的维权意识,是阻止侵犯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现象泛滥的根本途径。
(六)借鉴专家意见
如在首次就业过程中遇到疑惑和困难,毕业生应该及时咨询有关专家、老师或家长,切忌“跟着感觉走”,或心存侥幸,否则便极易掉入“就业陷阱”而难以脱身。毕业生在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方面尚是一片空白,而法律专家的专业视角、学校老师的就业指导经验,对于身处就业维权困境的毕业生来说,不啻为莫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往届校友在就业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是供应届毕业生就业维权参考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