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学二年级时,川端康成就立志做一名小说家,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大学读书时(1921年)创作《招魂祭小景》受到当时被誉为资产阶级文坛大师菊池宽的赏识,1926年发表中篇小说《伊豆舞女》,开始名噪文坛,赢得了新进作家的声誉。当时,日本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革命风暴席卷日本列岛。在文化领域内也是两军对垒,剑拔弩张。川端康成在菊池宽的支持下,同横光利一等人,以《文艺时代》杂志为阵地,树起“新感党派”的旗帜,宣扬“艺术至上”、“文学与政治无关”等口号。这一时期,川端康成的作品多以伊豆为题材,表现了纤细而敏锐的感觉和新颖的技巧。后来,他转而以东京市浅草一带大众娱乐场所的女性为题材,创作了《浅草红团》、《浅草姊妹》等作品。此外,描写舞女生涯的《鲜花圆舞曲》和感叹人生悲哀等的《水晶幻想》、《童谣》、《女儿心》等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1935年开始发表、战后才修改完成的《雪国》,1949~1951年创作的《千纸鹤》和1961~1962年创作的《古都》等三部作品,使他获得了196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此后,他参加了呼吁世界和平七人委员会,在夏威夷大学做讲师。
在长达50年的文学生涯中,川端康成一贯坚持唯美主义文学方向。他初期醉心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乔依斯的创作,对英美“意识流”小说推崇备至,并进而把日本传统的抒情美和现代的感受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独特的“美”的世界。他在创作中追求静止的瞬间的“美”,在思想上表现虚无意识,强调刹那间的感觉,以及受压抑的人体本能。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曾以《美的日本和我》为题发表演说,宣扬“‘风花雪月’是表现包罗万象的人类感情美的基本思想。思想的主人就是自己,‘悟’的领域全靠自己的力量展开。”
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死带给人们极大震动。人们不禁要问,他为什么要自杀呢?
有些人认为,文学家过重的思想负担令他崩溃。
另有人认为,川端康成是受了右翼法西斯分子三岛由纪夫剖腹自杀的影响,也与他自身的政治堕落有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曾当过随军记者,日本投降后,他伤心欲绝,决计要用文学创作活动使日本人“感觉什么是真正的悲剧和不幸。”二战后,川端康成同反动统治阶级勾结日益紧密,公开支持警察头子秦野章竞选。三岛由纪夫在川端的推荐下走上文坛,1970年11月,他以剖腹自杀煽动军队搞政变,川端康成扬言三岛精神仍活在许多人心中,并将载入史册。不久,他便步其后尘。
也有人猜测作家是为了摆脱缠身的病魔。1972年3月7日~15日,川端康成因患盲肠炎在镰仓市的一家医院住院做手术。由于当时医院一律禁止探视患者,川端康成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便想到用死来摆脱。
川端康成的夫人回忆说,川端康成总吃安眠药,由于安眠药的作用,川端康成起夜时经常神志不清,闹出一些笑话。如服用安眠药后睡在浴池旁边。她分析4月16日,川端康成来到创作室后,吞服了安眠药,在半醒半睡之间打开了煤气阀。
萨特的****之谜
1980年4月19日,巴黎街头出现了法兰西本世纪最为壮观的送葬场面:让·保罗·萨特(1905-1980)的灵车在朝着拉雪兹神父公墓缓缓行进,数万名巴黎市民自发地汇成了送葬的行列,街道两旁目送灵车的人不计其数,送葬的巨流长时间地滞留在悲痛的人山人海之中。在法国历史上,除了19世纪的大作家雨果,从未有人获此殊荣。
与此同时,唁电和致哀信像雪片一样送到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寓所,人们向这位当代杰出的女性、萨特五十一年来志同道合的终生伴侣致以崇高的敬意。
让·保罗·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一个以自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世纪的人,主张“人自己的存在由人自己决定”,认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能过绝对的“自由选择”的生活,宣称“存在先于本质”。他的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叫做存在主义。萨特喜欢用小说、戏剧的形式来宣传他的哲学思想,这种作品被称作存在主义文学。萨特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萨特幼年丧父,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形成他极其敏感的神经。在他的自传里曾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在“我”正一剑刺倒假想敌人时,外祖父回来了。母亲停止了弹琴,而“我”则跑向外祖父,帮他拿东西,并且关心地问长问短。由于心理上感觉自己的地位低下,从而使他对弱小者充满了同情心,这也许是他后来倡导人道主义的原因之一吧,基于此,萨特被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而对于幼年丧父,萨特后来则说这给了他自由,他从没有遇到过权威和崇拜的对象,这也许是他后来形成自由选择的哲学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萨特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因为萨特的童年,几乎是在他外祖父的书房里度过的。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这所法兰西文化巨人的摇篮中,萨特与阿隆等是同学,这些思想界的风云人物成为萨特的终生朋友和对手。
20年代,柏格森的学说把萨特引进哲学的殿堂,与此同时,他也受到笛卡儿的哲学影响。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毕业后参加教师学衔会考,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并结识了名列第二的波伏瓦,从此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萨特1931~1933年在外省任中学教师,1933年到德国研究胡塞尔学说,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1934年继续任教并开始写作。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俘,1941年侥幸获释回到巴黎,参加抵抗运动。从此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50年代以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晚年萨特失明,不得不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活动,直到逝世。
对社会的深刻批判一直是萨特的主题。萨特对心理的描写则体现了人类某些共同的东西,他描写了死神形象,以及一个黑咕隆冬的地窖。普卢的反应是“感到特别孤独和恐怖,一阵眼花目眩,我转过身,大声叫喊着逃跑了”。这段描述体现了人们一种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以及对个体存在的孤独感与恐惧感。在永恒的时间之流中个人如此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个人是孤独无助、无所依靠的。在现代社会,拥有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后,这种灵魂上的孤独感仍然存在着。
萨特的幽默与风趣也深深融入每一字句之中。诙谐与哲理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如“天才无非是一种借贷:要想称得上天才,必须吃得苦中苦……你就会听到神圣的声音为你启示,而你只需挥笔直书”。
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萨特一生留下了约五十部体裁多样、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作品。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在文学方面,萨特的主要遗产是小说《恶心》(1938)、《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1949)、短篇小说集《墙》等。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最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十一个剧本,其中《苍蝇》和《禁闭》(1944)被誉为现代戏剧的经典式作品。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政论、杂文等。1964年,“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瑞典科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拒绝接受,理由是:“我一向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在萨特的一生中有两个战场。作为一个积极介入政治生活的作家,萨特在40年代后期曾是美国的欣赏者。冷战开始后,他站在了苏联一边,把人类的希望寄托在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基于这个立场,他在50年代积极地反对法国对阿尔及利亚和越南所进行的殖民战争;70年代末,他为越南难民的命运东奔西走,甚至不惜求助他一生都鄙视的政权机构;他喜欢功名,但蔑视权势,他因此而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也许是对自己在二战中的被动立场的一种反叛,萨特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始终以激进的立场、毫无条件地站在弱者的一边,有时不惜让自己成为笑柄,他是20世纪的唐吉诃德。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为自己设定的“剑客”的角色,实际上伴随了他一生。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一个人类精神荒漠上的浪漫诗人。
萨特一生的另一个战场,便是女人。他一生未正式结婚,因为他讨厌任何形式的束缚。在这一点上,只有西蒙娜·德·波伏瓦真正明白他,因为她也有着同样的追求。“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只能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持续时间来维持,而不是靠任何其他东西来使其正式化。”这是他们最初就达成的共识。尽管萨特的花心,让她一生蒙受了不少痛苦,但她坚强的意志使她始终没有被压倒。与萨特正好相反,西蒙娜具有一部分男性的性格。她从一开始便明白了她不是惟一的,那么她所能做的,要么离开萨特,去成为一个平庸男人的惟一;要么就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她那不屈的性格和勃勃的野心,使她选择了后者。
萨特和波伏瓦的契约式爱情被称为20世纪最奇特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结合是建立在他们所标榜的相互尊重个性和各自独立自由理论的基础上的。他们从未宣布过结婚,但实际上共同生活了五十一年,直到1980年萨特去世。他们虽然在一起生活,但各自又保留着自己的住宅,当然,他们的爱情也经历过波折,但这并未破坏两人之间的永恒关系。
萨特晚年重病缠身。1980年4月15日晚9点,75岁的法国哲学家、作家让一保罗·萨特在巴黎勃鲁塞医院去世。而导致他病情加重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吸烟不节制。由于重病缠身,医生告戒他必须戒烟才能推迟死亡,但他竟说:不能吸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