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代书画收藏艺术
3748100000006

第6章 追本索源话书画演变(6)

顾恺之,东晋人,约生于公元346年,卒于公元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曾任大司马参军、荆州刺史、散骑常侍。

顾恺之博学多才,在艺术修养上诗赋书画无所不能,尤精于绘画。他画学卫协,释道、人物、山水、禽兽无所不能,而最大的成就还在于宗教、史实、肖像等人物画方面。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学理论家,他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及《画云台山记》等论画名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流传不多,唐代《贞规公私画史》一书共收录十七件,《历代名画记》中收录二十九件,到了宋代,人内府见于《宣和画谱》的仅存九件,散见于其他著录的也很少,可见顾恺之的真迹在宋代已是寥若晨星。今天存世的所谓顾恺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和《琴图卷》,但据专家鉴定,一般认为都是宋或唐人摹本。

其中《列女伫智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根据汉代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的内容绘制的。画中的线条与顾其他作品相比显得较粗,风格劲健,且较为注重墨染。此作据已故唐兰先生考证,认为虽系宋人摹本,但并非顾氏风格。

《琴图卷》亦藏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学士制琴的场景。此作衣纹线条细劲,设色晕染淡雅古朴。据唐兰先生考证,也是晋朝传本,并非顾氏原作风格。如此看来,作为顾恺之原迹之摹本可靠性较大的是《女史箴图卷》和《洛神赋图卷》。

《女史箴图卷》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是据西晋张华讽谏贾后宣扬封建女德的《女史箴》内容所作。全卷共分十二段,前三段已佚,尚存几段,卷末款署顾恺之,当为后人所添。图中人物神态宛然,体物描绘精微,笔法细劲联绵,宛如春蚕吐丝,设色典丽秀润,气息古朴。明代陈继儒以为是宋摹本,清代胡敬以为是唐摹本,而今人也以为唐人摹本为可靠。

《洛神赋图卷》系据三国曹魏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的内容而创作的。现传世的共有三个摹本:一为辽宁省博物馆藏本。原系绍兴内府所藏,明代由项子京藏,至清代归梁清标收藏。二为故宫博物院藏本。清代为梁清标收藏。三为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本。前段已失,卷未有明董其昌题字,定为顾氏所作。以上三卷全系一个底稿的摹本,专家们一般定为宋摹本。画中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设色艳丽明快,较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其时的人物画家,除顾恺之外,著名的画家还有陆探微和张僧繇,画史称他们为南北朝画界的“三杰”。据唐张怀壤《画断》中评说三人所画的人物,张僧繇得其骨,陆探微得其肉,顾恺之得其神,但张和陆的作品至今已无迹可寻,故只能根据文献来了解他们作品的面目了。

陈良生《香运》

总之,了解了顾恺之的人物画,为以后,尤其是唐代的人物画鉴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这些虽系摹本但毕竟是存世最早的人物卷轴画代表作品。

魏晋时期的书法比绘画影响更大,更加成熟,可谓名家辈出,其《兰亭序》堪称天下第一,与此相提并论的,还有陆机《平复帖》卷。

《平复帖》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所书的一封信牍。系中国现存最古的一件名人墨迹。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累官太子洗马,著作郎。

此帖纸本,草书,纵23.8厘米,横20.5厘米,内容是对贺循、吴子扬、夏伯荣3人的品评,共9行,无款。书法古拙,用秃笔中锋,转折处很少顿挫,表现出浓厚的隶草风意。本幅前边嵌古签题:“晋陆机平复帖”,前黄绢隔水上嵌月白绢签,宋徽宗金书标题“晋陆机平复帖”。

信札卷后有明董其昌跋及清溥伟、近人傅增湘等跋。钤唐殷浩印、宋“宣和”、“政和”双龙玉玺及明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张丑及清梁清标、安岐、成亲王、载治等鉴藏印。后归张伯驹,捐赠给国家。《东图玄览》、《妮古录》、《清河书画舫》、《真迹二录》、《清河秘箧表》、《南阳法书表》、《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墨缘汇观》等书记载。现藏故宫博物院。

隋唐五代富贵豪华

隋朝虽然时间不长,但绘画却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与佛教艺术在中国盛行、石窟壁画大量兴起有关。这个时期出了展子虔、董伯仁和郑法士等重要画家。

展子虔学习顾恺之的绘画手法,描法甚细。他擅长画车马,其山水画“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他的画流传到唐代较多,并得到极高的评价。有人说他“可开唐画之祖”。艺术品论价和艺术市场的出现可能就从他而始,在唐代评定的画价,把他的画和唐代的阎立本和吴道子同等论价,屏风一片,“值金两万”。展子虔传世的作品有《游春图》一卷。

唐代最有影响的是人物画,盛唐时期,尤其兴盛,除了道释,肖像、仕女画风靡一时,还有反映历史故事和社会生活的,都有大量作品出现。此时著名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肪等。

此时绘画题材扩大,各个画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题材,出现了善于画马的韩干、曹霸,擅长画牛的戴嵩,善于画虎的李渐,善手画猫的庐弁,善于画龙的冯绍正,善于画鹰的姜皎,善于画竹的箫悦,善于画昆虫的李逖及一些擅长山水、花鸟的画家。

隋唐时代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有明显的进步,注重写生,人物画中开始表现人体解剖知识,注重山水画和楼阁画中空间远近处理的方法,一些名画家运用线条刻划形象有了特点。绘画风格上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盛唐时期的绘画,表现在形象上丰腴而瑰丽,结构豪华而紧凑,色彩绚丽而调和,显现出健康奋发的时代精神。

唐朝还善于吸取外来养分,如南来印度粉本绘画和西来的西域佛教画等,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绘画语言。

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这里重点介绍,以达到窥一斑可见全豹的效果。

阎立本约生于公元601年,卒于公元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县)人,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书、右相和中书令,时有“右相驰誉丹青”之誉。其父阎毗,其兄立德,既有画名,又以擅长工艺、建筑工程著称。阎立本绘画师承隋代的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与其父,并上溯张僧繇而“变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区的风格。

阎立本善画台阁、车马、肖像,尤长于重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风俗画。据史料记载,其画迹见之于《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中的有六七十件,其代表作有《凌烟阁功臣图》、《秦府十八学士图》、《历代帝王图》、《萧翼赚兰亭图》、 《异国来朝图》、《职贡图》和《步辇图》等。其中留传至今较为可靠的有《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和《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传世的作品有《历代帝王图》,今存13图,每一图画一个帝王,其中晋武帝、陈后主、陈文帝最为出色。《历代帝王图》为绢本设色,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作品描绘的是自汉昭帝至隋炀帝十三帝王之像。画家既注意各帝王的形象,又注意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在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上有所突破。画中人物皆以铁线描勾画,线条匀细挺拔,布设以朱、黑、白三色对比搭配,晕染柔和,体现出南北朝人物画的脉络体系。

《步辇图》为绢本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描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联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此图无款,卷后有宋朝章直(伯益)篆书题记一段,另有米芾等人的观款。据专家鉴定,此为北宋摹本。作者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具有早期肖像画的特征,线条流畅,色彩艳丽而沉着,较成功地描绘了人物的神态与神情。其中人物的发式与服饰都具有初唐时的特点。

传世的阎立本人物画作品还有《职贡图》和《萧翼赚兰亭图》。

《职贡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系宋代摹本。描绘的是当时“万国来朝、百蛮朝贡”的情景,人物“尽该毫末,备得人情”。

《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派遣监察御史萧翼到会稽骗取辨才和尚所珍藏的王羲之书《兰亭序》真迹的故事。存世有二本,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藏辽宁省博物馆。据专家考证,一为北宋摹本,一为南宋摹本。辽博藏本卷后有明代画家文徵明长跋,定为真迹。此卷不论从内容或形式看,都较成功地刻化了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此图从画风分析,也较符合宋朝黄伯思《东观余论》中所说的“博陵之笔缜细”和米芾《画史》中陈述的“皆着色而细”的记载。据此,这幅作品虽定为宋人摹本,但以此来衡量阎立本的艺术成就,以及鉴赏中唐以后的人物画风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代是仕女画兴旺时期,出现了一批代表画家,有一些存世作品,并各自有不同的艺术特性。

唐代以前的画家,大都以人物画为主,就是少数以山水、花鸟或其他画种见长的画家,也多是擅长人物画的。但以妇女为主体,描写现实社会的妇女活动为主要题材的仕女画,则出现在盛唐以后,其代表画家是张萱与周晕。

仕女画又称士女画。从盛唐开始,直至宋代之后,仕女画表现的题材大为开拓,从原先描写贵族妇女拓展到各个阶层,举凡村姑、仙媛、闺秀、渔妇、丫环、歌妓等都进入了画家创作的行列。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约活动于开元(713—741)年间,曾任史馆画直。他是我国人物画,尤其是风俗画发展方面的杰出画家,并以擅长描画贵族妇女、婴儿和鞍马而名重一时,点缀景物亦穷其妙,特别在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方面尤为突出。

据画史记载,张萱的画迹流传不少,仅《宣和画谱》就载有四十七卷,其中三十多卷都是描绘仕女的。代表作有《乳母将婴儿图》、《妓女图》、《赏雪》、《捣练》、《藏迷》、《虢国夫人夜游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其中存世作品有《明皇合乐图》、《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系宋徵宗赵佶摹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描绘的是唐玄宗时的虢国夫人和宫女们春天乘马出游的场景。全卷构图气脉连贯,人物画面颇具情味。人物线条作游丝纹,细劲有力,设色匀称明净,反映出唐时仕女人物画的高超水平。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徵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形象逼真,刻画,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以上两卷存世作品,均有金章宗题笺的“天水摹”字样,后被作为徵宗摹本。有专家则认为,此两图卷实际上则是宋代画院高手的复制本。

继张萱之后仕女画的代表画家首推周晕。周晕,字景玄,又字仲朗,曾任宣州长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约活动于大历至贞元(766—804)年间。

周暴的人物画初学张萱,尤对仕女画情有独钟,其艺术成就较之张萱更高。他的仕女画浓艳丰肥,颇具风姿,成功地提示仕女的内心精神世界。其传世作品据《宣和画谱》记载有七十余件,属仕女画的占一半以上。代表作有《杨妃出浴》、《游春》、《宫骑》、《纨扇》等。留传至今的尚有《簪花仕女图》和《执扇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