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古城消失之谜
3746400000025

第25章 欧洲古城失落之谜(7)

据现代考古学家推断,“普里阿摩斯主藏”发掘的地层,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这比传奇中的特洛伊战争年代要早一千年。看来,谢里曼错认了特洛伊。他雇佣来监督工程的威廉·多朴菲尔德专家根据各地层所属年代的考察,发现出土黄金的整个废墟遗址从下往上由九个不同地层构成。特洛伊Ⅰ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000年;特洛伊Ⅱ(谢里曼认为的特洛伊),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特洛伊Ⅲ,则是公元前13世纪,也就是《伊里亚特》史诗中所描述的年代;特洛伊Ⅵ,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所来到的这座希腊城市;特洛伊Ⅴ,为最上地层,是古罗马的新特洛伊城。

20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布勒根的美国考古学家,在谢里曼和威廉所遗留下的,未被发掘过的小丘地区,获取了大量关于特洛伊Ⅲ、Ⅳ、Ⅴ的资料;他把威廉划分的9个地层进一步分成46层。他断定:特洛伊Ⅶ地层当中的一层最有可能是传奇中的特洛伊。考古学家们已经着手对特洛伊的史前遗址进行考察,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新的进展。

与谢里曼不同,今天的考古学家们把特洛伊视为具有悠久而曲折复杂历史的名城。特洛伊无疑是古时一大强国。它位于海岬之上,俯视着欧亚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即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航道:处于这样一个贸易与旅游交叉路口的城市,特洛伊极易卷入战争并受到攻击,这类型的冲突就可能为数世纪的人所记忆,并代代相传,从而给荷马的传奇故事增添了更多渲染力量。

今日的西沙里克已经完全不是1870年谢里曼开始发掘的那个泥土覆盖的小山丘了,它就像一个采石场,被打成许多的孔洞和壕沟,还有崩破的石墙。遗留下一摊面目全非的城市痕迹。它目前是土耳其的主要文化景观之一,每年吸引着三十万观光者来到这里。

“欧洲”名字的来历之谜

欧洲被看成先进文化的代表,西方现代文化成就也举世瞩目,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欧洲历史的另一面。

欧洲这个名字的来历就是一个例子。

在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庞贝古城壁画。画面讲述了一个有关欧洲来源的美丽故事。画面上的欧罗巴,一个美丽的腓尼基也就是现在的黎巴嫩国王的女儿,深深吸引了宙斯。于是为了征服美丽的公主,宙斯变成了一头雄壮的公牛,把她劫持到了腓尼基海边,然后又把她带到了神秘的小岛克里特岛。在那里,她与宙斯结合,她成为了王后,给宙斯生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弥诺斯。自然,她成为了弥诺斯王朝几位国王的母亲。

在历史学家看来,这段富有浪漫诗意色彩的传说描述了一种历史的演变,它把西亚的殖民部落和文明因素从东方移往西方,从东方的闪米特人的近东移向无名的大陆。

实际上,当时的中东文明和文字已经非常发达,而希腊文明还没有发展,可以说仍然相当野蛮,是否应当把这段历史看作是以另一种方式,即神话的方式再现文明和文化从中东向希腊转移呢?

欧罗巴这个名字首先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一篇著作里。到目前为止,我们找不到为什么采用这个名字的理由,哪怕是非常偶然的理由。就这样,我们接受了这个名字来命名一大大陆。古希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被成为历史编纂学之父的希罗多德也没有给我们任何线索。就像阿美利哥(韦斯普奇用自己的名字给美洲大陆命名一样,我们觉得这同样是一个偶然,毕竟我们没有更加合理的解释来说明原因。在基督教传入欧洲以前,欧洲人的信仰与崇拜一直是学者们研究与探讨的问题。也许这尊出土于爱尔兰的女性石像可能与古人的生殖崇拜有关。

虽然说它是偶然的命名,可是大家都几乎没有疑虑地统统接受了这一称呼,没有人因为使用这一名称而受到什么影响,造成什么问题。虽然,欧罗巴是一个来源不明的词,并且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含义。

欧洲作为地理概念,是随着对于这个大陆的准确认识而渐渐得到明晰的,欧洲在一个大的环境里是包含很多小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他们之间既有界限又互相吸收交流,共同促成了欧洲文明。作为一个政治概念,也是随着时间而发展变化的。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发展,来往频繁和快捷,人员接触和贸易流通也越来越容易,这样使本不相同的社会差异保持了协调和一致。

实际上,欧洲的地形、疆界也决定了交通大道的路线,这些大道既是商业贸易之路,又是外来入侵的通道。这一点对于东欧来说非常明显。亚洲的入侵者蜂拥而来,其中包括公元前2世纪起源于印欧语系的凯尔特人,现在许多欧洲语言里仍然有他们带来的影响。公元2世纪,日耳曼人越过莱茵河,到5世纪时又越过高卢到达西班牙。匈奴人、保加利亚人、阿瓦尔多人、马扎尔人、蒙古人都曾经从东方大平原深入到欧洲。

有些入侵者和当地的居民融合而定居下来,其他的人又回到东方。所有这些情况,这种民族大迁移浪潮通过居民混杂,成为欧洲文化的一个基本因素。

凯尔特人之谜

凯尔特人是早期古代欧洲历史上存在的民族,但是欧洲人对于凯尔特人的兴趣颇浓。

那么,为什么凯尔特人被欧洲人追忆呢?

这尊由石头塑成的雕像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它的形态颇为奇特,眼睛似鸟,而肢体似人,而且还穿了一件女人的长裙,这是在西班牙南部发掘的。

在欧洲辉煌的史前文化中,凯尔特人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从公元前500年起,他们的部落就开始强盛起来,而他们也有如冉冉升起的太阳,照亮了整个欧洲大陆。

19世纪末,凯尔特人热潮席卷整个欧洲,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与文化上的大变动——浪漫主义运动。在许多浪漫主义者的眼睛里,凯尔特人是一群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原始民族,他们称其为天生的贵族,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凯尔特人神秘的宗教和宗教仪式赶兴趣的时候,全欧洲的妆藏家也开始了搜寻凯尔特财宝的行动。慢慢的,这些寻宝人的行为发展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从石器时代的古墓到古罗马的城堡,他们找遍了整个欧洲北部,只要找到了什么东西,就被认为是凯尔特人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后半叶,随着考古学的进步,凯尔特之谜才逐渐揭开。

有一幅1816年的画面呈现了成群的凯尔特人拥向巨石阵进行朝拜,当时欧洲正处于一片凯尔特热潮当中。实际上,这个巨石阵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比凯尔特人的出现还早上100年,而且凯尔特人从来也没有朝拜过类似的石阵。

从某种意义上说,凯尔特人可以被看成是今天的爱尔兰人、威尔士人、英格兰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瑞士人、奥地利人、北部意大利人以及其他西欧和中欧人的祖先。

今天我们眼中的凯尔特人大都是通过口头传说、当代希腊罗马著作、欧洲的考古挖掘以及前罗马帝国中经过修复的凯尔特手工制品来了解的。把凯尔特人称为“天生的贵族”也许有几分贴切。你看,这只一千多年前的铜杯多么精致,而这,仅是凯尔特人家中常备的日用品而已。

凯尔特人还留下了另一种语言文化遗产:在一些原凯尔特地名中往往以dun为词尾,它的意思是“堡垒、要塞”,比如伦敦。在欧洲的中部和西部还有许多河流湖泊都是凯尔特人名的,莱茵河就是其中的一个。

而实际上,直到16~17世纪,学者们才意识到古老的凯尔特人的语言与一些现代语言形式如爱尔兰语、威尔土语,以及一些地方的方言,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北部的地方方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拜占庭王朝覆灭之谜

在黑暗时代和中世纪,拜占庭是一个非常强盛并且持久的优秀文明。在罗马灭亡之前,古罗马帝国由两部分组成:西罗马帝国以意大利为中心,东罗马帝国则环绕着整个土耳其和黑海区域。当罗马遭到野蛮民族进攻,最终四分五裂之后,帝国的西半部分一直保持着昔日辉煌的荣誉称号。而从公元15世纪到中世纪的末期,帝国的东半部分定都在拜占庭,这一称号的始创者是14世纪古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