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3743300000003

第3章 孩童时代(3)

和珅为了筹措生活费用只得强压住心头的羞愧,四处举贷。在家人刘全的陪伴下,向父亲生前的故友去借钱。俗话说:“人走茶凉”,常保生前的故友,在他在世时,常来常往,亲热非常,及至常保病逝,所有的交情在一夜间就荡然无存了。和珅家中早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再无一人上门探望。和珅原本指望他们能看在与父亲相交多年的份上,绝不会见死不救,于是满怀希望地登门造访,谁知迎接他的不是冷冰冰的闭门羹,就是恶狠狠的猛犬。一次次的乞求,换来的只是无情的嘲弄与奚落,和珅小小年纪就要学习在冷眼与屈辱中生活。

在向自己的亲戚以及父亲的故旧告贷无门的情况下,和珅只得去向管理自己家十五顷官封地的赖五去讨要。

赖五本是常保的部下,是常保非常信任之人,因此,常保将自己家的官封地交给赖五管理。由于常保常年在外,赖五向和珅家所交租银很少,常保也不逼问。常保死后,赖五交给和珅家的租银就更少了。

赖五也许是觉得和珅年幼可欺,非但不给租银,反而将和珅赶了出来。

和珅无奈,将赖五一纸告到保定府,结果保定知府不但不主持公道,反将和珅一顿痛斥。

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继续自己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业,和珅当机立断——卖地。

和珅忍受屈辱,作出卖地的决定时,才仅有十三岁。

和珅的决定是正确的,靠着卖地所得的银两,他与和琳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业才不至于中断。在这里,和珅受到了传统文化与军事的最好的教育,这成为他日后为官能充分施展才能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哲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西方的哲人说:伟大来源于苦难。

吃苦可以磨炼人们的意志。任何人每天都有难题需要处理,在处理各种难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意志得到磨炼,水平得到提高。大体说来,那些成功的人就是一旦遇到艰难困苦就千方百计迅速应付的人。这种不畏艰险,最终是达到心神泰然的最好方法。在生活中,一旦我们能正视困难,就可能发现困难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克服。

和珅三岁丧母,十岁丧父,不得不独自面对人生的磨难。也许正是这些在少年时期所经受的磨难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潜力。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别人所不具备的知识。

这些知识应该包括两部分:

一个是本民族的知识。

和珅是满洲人,他得学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吧,他得学满洲人的语言和文字。

二是非本民族的知识,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是汉人的着作。

汉人的着作,用《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一共有四个方面:《经》、《史》、《子》、《集》。

《经》指的是儒家经典。狭义的儒家的经典主要是“五经”,“四书五经”的“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广义的儒家的经典还包括后人为这“五经”所撰写的注(包括注解、注释等十三部书)。

《史》指的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指的是包括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及其以后历代政府所主持修撰的二十三部官修史书(包括《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的总和,这二十四部史书都是纪传体的史学着作;另外,宋代着名史学家司马光所撰写的《资治通鉴》,虽然因为不是纪传体史学着作(《资治通鉴》实际上是一部编年体史学着作)而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是却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学着作。除了“二十四史”外,还有所谓的“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说。“二十五史”是指前面所说的“二十四史”再加上中华民国时期撰写的《清史稿》一书。“二十六史”是指前面所说的“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再加上中华民国时期撰写的《新元史》一书。

《子》指的是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的着作,包括《道德经》(又称《老子》,春秋末年道家的创始人楚国人老子所着)、《庄子》(又称《南华经》,战国时期道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宋国人庄子所着)、《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着名代表人物孟子所着)、《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着名代表人物荀子所着)、《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国贵族韩非子所着)等。

《集》指的是包括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元明小说等在内的所有不属于《经》、《史》、《子》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属于《集》之列。

汉人的文章浩如烟海,汉人的学问学也学不完。

和珅,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满洲人,一个无父无母的满洲人,在咸安宫官学里面,他特别喜欢学习这些汉人的着作、文章。他知道,这些汉人的着作、文章是像大清朝这样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要想能够长久的统治整个中国所必须要学习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整日沉浸在传统的汉人的经、史、子、集等着作之中,尤其是对儒家的经典非常熟悉。

我们可以想,像和珅的这种见解,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

汉人的着作对于满洲人来讲,对于满洲统治者来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毕竟在中国还是汉族人多,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满洲人要想统治中国,就得学习汉人的着作,就得了解汉人的思想。

汉人的着作对于满洲人统治中国是非常可贵的,但也是马上打天下的民族所最容易忽视的——虽然最高统治者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民族的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功勋后代最容易忽视它。一是汉人的着作太难学,二是这些人也不愿意学——不学习这些,不是一样当官吗?

读者可以思考一下这样的一个问题:清朝从一开始入关就开始科举考试,一直到1905年取消科考,至少每三年就得有一批进士,翻翻《清史稿》,考中进士的满洲人有几个?十个以内!没有什么满洲人考这个。一般的满洲人他不学这个,不是说满洲人的脑子不聪明,而是他们认为学习这些没有什么用处——学那个干什么?不学这些,将来不是一样当官嘛——毕竟,这个天下现在还是满洲人的天下嘛!

和珅与这些一般的满洲人不同。他不但学习汉人的着作,而且认真刻苦;不但比别人都认真刻苦,而且还特别喜欢学习儒家的经典。这就为他以后迅速的升官发财作了很好的铺垫——他比一般的满洲人多懂很多东两呀!

从这一点来说,和珅已经具备了一般满洲人所不具备的知识!

第二是少数民族的语言。

实际上,和珅自己就属于少数民族。除了我们前面说过的满洲人的语言文字和珅他必须学习之外,和珅还学习了什么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了呢?

和珅还居然学习了蒙古语和藏语,而且掌握得还非常的好。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会蒙古语、藏语的人,到今天为止,我们身边的人有几个?汉族人又有几个?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个基本的结论:和珅在学习方面还是很有心计的!

蒙古语、藏语这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于满洲人的统治更重要,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汉语还要重要很多。

满洲人毕竟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人数众多的汉族人,他就不能单纯依靠武力,他就必须要和蒙古族人、藏族人等众多的少数民族结成同盟才能够比较有效的统治人数众多的汉族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蒙不分家”一话的由来!

清朝的统治者非常明白蒙古语、藏语的重要性,号召所有的满洲人学习蒙古语、学习藏语。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够认真领会大清朝历代皇帝的心思呀!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倾听历代皇帝的话语呀!没有什么人能够认真领会、认真倾听!甭说他们满洲人不能够认真领会、认真倾听,汉族人自己也不能够从另外一种角度认真领会、认真倾听:一是学起来真是有一些难度,二是不学不一样当官嘛!汉人不学蒙古语、藏语都一样当官!汉人就学“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九本书就能一样当官,更甭说我一个满洲人了,学习这些蒙古语、藏语干什么?我再差,也不应该差过他们汉人吧?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别看和珅年纪小,可他的心眼儿比别的人多,他的学问比别的人大。他太清楚了,太清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了。他考虑问题可完全是从大人、从社会、从国家的角度来思考的!从这一点来说,和珅已经具备了一般汉族人和满洲人所不具备的知识。也就是说,和珅他不但与一般的满洲人不同,更为重要的是,他也与一般的汉族人不同。

第三是乾隆的诗作文章和乾隆的字体。

乾隆的诗作文章和乾隆的字体不在咸安宫官学的授课内容之列。这是和珅给自己加的两门功课。和珅知道,这是与皇帝打交道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了解乾隆皇帝。和珅当时的心里应该是这样想的:“这是我将来万一要遇到当今的乾隆皇帝,万一要能攀谈两句的时候,我和珅得有的说,我得让皇帝说,全天下,只有我对皇上最为了解,谁也不能比我更了解乾隆皇帝!您即使把刘墉、纪晓岚这两位老先生叫过来,我敢说,他们也不能跟我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旦和珅要是碰见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肯定喜欢他、肯定重用他!但问题在于,他哪儿碰见乾隆皇帝去呀?皇上是那么好碰上的?但是和珅准备好了,已经准备好了和皇帝接触,现在差的就是机会了。

不管怎么说,如此丰富的知识促使和珅迅速地成为当时社会上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为以后他的迅速升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能力。这些为人处世的必备能力对于和珅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主要包括下面两项内容:

第一是涵养。

涵养,是我们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涵养的重要,我们才把这项列为第一位。

正是因为在这里读书的富家子弟们都倚仗着祖上的富有和权力,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是异常的骄横跋扈,为所欲为。他们,一个个的谁也不爱理谁,更别说与和珅这样的“穷学生”说句话了。

和珅呢?他虽然从心底里面就看不起这些富家子弟们,但和珅又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这些富裕家庭中的一员。

于是,和珅在与这些富家子弟们相处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涵养。比如:

有一次,一位大员的儿子写了一首嘲讽老师的诗,却说是和珅作的。恼羞成怒的教师不容和珅分辩就抄起戒尺一通乱打。和珅知道,像这样的教师只敢在他这等学生身上发泄怒火,却无论如何不敢招惹大员的儿子。戒尺打在和珅的身上,也打在了他的心上,更加激发了他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愿望。总之,对无端地欺侮和挑衅,和珅总是视而不见,并且,喜怒也渐渐地不形于色了——和珅的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表情——没有人知道,他温和的表情下面究竟在想些什么。

第二是洞察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

关于这点,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洞察力;二是谄媚讨好的手段。

关于洞察力,也就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珅一有机会,就细心地观察老师们的举止言行,努力地发掘他们内心的秘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老师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才高八斗,可骨子里却一样猥琐、狭隘;他们之间也是互相瞧不起,对下是幸灾乐祸,对上是曲意逢迎、溜须拍马。金钱和权力在这里同样是畅通无阻的保证。

关于谄媚讨好的手段,有的读者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有问题了:和珅他学习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是对的,可是他为什么要学会谄媚讨好的手段呢?其实,这应该与和珅在上学期间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有关。他要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可是他的学问和能力又一时不被人所知,并且一时间他自己又没有什么好的改变自己地位的好办法,于是他只能选择学习谄媚讨好的手段,企图利用这种不正常的手段来达到短时期内迅速改变自己地位的目的——虽然此种手段并不高明,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也应该是情有可原的。

那么,和珅学到的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都是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么?我们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绝对不是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还有一句俗话说得也很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就是说,师傅教会你的,只能是最为基本的知识本身,至于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等能力方面,师傅是不会去教和珅这些内容的;和珅学到的这些,可不27是他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而是和珅自己感悟的结果。

正是在这段学习的关键时期内,和珅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认识到,必须迅速地改变自己家庭的状况,成为一个既有权又有钱、人人都羡慕的人——这就是和珅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由于和珅兄弟学业优秀,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关注。就连名满天下的袁枚都称赞和珅兄弟说:“少小闻诗礼,通侯及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在他笔下,和珅俨然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这时,朝中重臣——也是和珅父亲的好友英廉听说了和珅的学问后,认为他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有心把自己心爱的孙女许配给他。

从此,咸安宫官学中不时可以看到英廉的身影,他总是详细询问学校的情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直至日常起居都极关心。起初,官学的老师们对英廉此举十分不解,两年后才恍然大悟,不禁惊异于英廉的眼光。

经过两年多的观察,英廉决心要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和珅。

英廉自此让和珅在官学中安心读书,对他多方关照。从此,和珅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得以安心读书,顺利完成学业,为他以后的发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到和珅十八岁从咸安宫官学毕业的时候,英廉预备了丰厚的嫁资,亲自主持操办了和珅与冯氏的婚事。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在他的诗集《延禧堂诗钞》中说:

“尝闻先外祖母下世时,太夫人尚幼,最蒙曾外祖怜爱,自教养以及聘嫁,曾外祖为之经理。”

和珅的妻子冯氏不仅秀美绝伦,而且知书达理,全没有一般官宦人家小姐的种种劣习。英廉的悉心教导使她成为一个贞慧贤淑的女人,和珅夫妻成婚以后,相亲相爱,感情颇好,即使是和珅后来官高爵显,风流无度的时候,他还是保存了对冯氏的真情实意,对冯氏关怀备至。冯氏也一心一意地关心照料着和珅,特别是他们的儿子出生后,更是恩爱有加。

和珅靠自己的勤勉、聪颖、学识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赢得了当朝高官的垂青,不但使自己一举步出了人生的险境,而且初步踏上了人生的坦途。如果当初没有英廉的关照,不知道和珅还会不会成为乾隆朝的最大的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