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的效率的竞争。在知识经济,人才和学习创新能力,比资金的投入与积累、市场的占有与扩大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人才是未来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是这场新的国际竞争的焦点。国内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技术创新人才和能看到潜在市场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它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一种新型的人才,这种人才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学习的完美效果体现。21世纪更注重能力,漠视职位。由于公司等级制度的崩溃和组织间界限的消失,工业时代的优越性便成了时代的障碍。明天的技术不再需要数百万粗通文化的人在一起干不断重复的工作,不再需要怕丢了馆碗而惟命是从的人,而是需要能够当机立断的人,能够在新的环境里迂回前进,还要敏于发现迅速变化的现实中的新规律。这就是适应和创造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这样的创造性思想深入骨髓的人。北大正是培养这些人的摇篮。
北大一位教授曾指出:一个创造性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素质: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应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应该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次,应该学会创造思维,能够打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第三,应该具有创造力,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第四,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面对21世纪的挑战,社会要求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明显得突出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扩大知识面,高校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大学应教全学生怎样去思维、创新,从而成为人才。所谓高层次的人才,应当具有接受终身教育的素质,这是因为在生产实际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但要学会学习,而且还要学会生存。
邹衡曾说:全面素质教育应包括科学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的学生,应该具有全面的素质,能独立思考问题,成为适应力极强的多面手,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古典的人文教育,不是历史的简单回归,而是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古典的人文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在自身道德和理性的发展,近代的科学技术革命给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容,注重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结果、认识世纪。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说,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
邹衡举过建国初期,教育上的失误的例子。
解放以后,我国沿用了苏联的教育体系,采用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的训练,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以考试为手段,以高分为目标,使学生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学生的质疑能力差、辨识能力差、冲击能力差。用此来说明传统教育扼杀人才的创造力。
而目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迎合学生的功利性要求,微观教育太多,宏观教育太少,技能知识教育太多,对学生的教育素质感染太少,这样培养的人才在素质上存在重大缺陷,他们只能成为高级打工仔,难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独占鳌头。
杨振宁教授有个评论:“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也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
如此之学生,怎会在时代的浪潮上站住脚呢?两位学者的评价,一针见血地打中了我国传统教育的要害。诺贝尔科学奖代表了世界科学一流水平。一个国家从立国到获得诺贝尔奖所需的时间,据对前苏联,捷克、波兰、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的统计,平均数是37年。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已达半个世纪,至今没有完成零的突破。这固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教育扼杀了人才的创造性,不能不是一个主要原因。
时代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大脑不能永远成为单一的接受器和存储器。否则诺贝尔奖将永远与我们这块国土无缘。知识经济时代的轴心转移更是从各个方面对传统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教育机制进行了深刻大批判,要想在新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创造性的学习空前的重要了。
无论历史多么的宏伟,无论现实多么的美好,富有生命力的人们总应该去探索、去创新!北大及北大人在探索、在创新中永葆青春活力,永居时代前沿,永立于不败之境!
北大历史系教授朱孝远曾说:“人的生命的高峰体验,不是对彼岸世界的玄思,而是在今天有限存在中把生命体验发展到极限。人们要问一个问题:有一个有限的时间段中,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的有趣事情,你从不试着去尝试、去做?为什么在你告别这个美丽的世界时,心中会有那么多的遗感?为什么你从来没有进行过生命的高峰体验,哪怕只是一分种、一秒种?作为一种人生的营养液,史学出现了时间的超越,即要打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界线,以便让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都成为构筑今天生命大厦的砖瓦”。
□厚积薄发,不断进取,走创新之路
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都应该有底蕴。只有广纳百川于胸中,融汇贯通并为我所用,关键时刻迸发出新的力量,有一种游刃有余之势,这样,在创新之路上才会思源不断,才会与众不同,才会想别人所不能想,成别人所不能成之事,才会在竞争激烈、强者生存的今天,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亿年前,地球上到处是体积硕大的恐龙。后来,地球上发生变故,恐龙在很短时间中灭绝。迄今,科学家还不能确定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但唯一能确定的事,就是恐龙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变故,而遭致绝迹的下场。
能变通者才能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准则,不仅适用于上古时代,同样也适用于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不论是生物学家还是经济学家都承认,在一场激烈的竞赛中,凡是不能适应者,都会被淘汰。
社会如战场,刀枪本无情,如果一个人在作战的中途倒下,显示其生存的条件不够。不幸的是,在各个工作场所中,我们可以看到仍然有太多的“恐龙式人物”存在。他们顽固、严苛、立定不前、缺乏弹性。
在工作上,他们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适应环境。在他们周围有许多学习新技术、深造、更换职务、创新企业等机会,但是他们往往视而不见,根本无心寻求新的突破。
工作与生活永远是变化无穷的,我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改变,新的产品和新服务不断上市、新科技不断被引起、新的任务被交付,新的同事、新的老板……这些改变,也许微小,但每一次的改变,都需要我们调整心情重新适应。
面对改变,意味着对某些旧习惯和老状态的挑战,如果你紧守着过去的行为与思考模式,并且相信“我就是这个样”,那么,尝试新事物就会威胁到你的安全感。
这群人不喜欢改变,他们安于现实,没有野心,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工作热忱,满肚子目前的状态,不设法改进自己,不让自己有资格做更好的工作。
他们不肯承认改变的事实。他们不愿为自己制造机会,而情愿受所谓运气、使命的摆布。因为不相信自己能掌握命运,所以会选择错误,不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蹒跚前进,就是一辈子坐错位置。
这群人犯的最大毛病,就是无法视变化为正常现象。他们没有衡量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包括步调、新观念、做事的弹性和效率,他们更不会探索自身的潜能,遇到变故发生,宁可坐以待毙。
不再成长,使得这群人过去所有的优点,逐渐都变成缺点,譬如,对工作的野心转变为勾心斗角、玩弄权术,对公司的忠诚转变为逢迎拍马,为了取悦上司,结果却对下属粗率无礼。他们让自己受限于困境,恐惧局限了他们的眼界,当然也降低了他们行事的能力。
他们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一个人能否获得个人成就,看他是不是愿意尝试。乐于冒险,喜欢试验,能变通。这些才是获得学习和进步的唯一途径。
北大的一位教授学得好:“新技术、新知识的储存,正如同我们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时候一定会有利息可拿。”在工作的领域中保持革新,随时都要清楚自己要如何用新方法做事。如果你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写下10件你想做但有点冒险的事。把它们由易而难按照顺序排列下来,从第一项开始,每天冒一个险,做完后就从清单上除去,然后记住对自己说一些好话,鼓励一下。
今天就开始行动,冒险总比墨守成规让你更有机会出头。如果你不想被淘汰,你必须竭尽所能获得相关领域任何的新知,耕耘出一片专属的园地,并使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还记得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消失的吗?不要学做现代“恐龙”。
中国不是没有极富“野心”的青年。中国人的智商并不低,那么差距又在哪儿呢?华裔诺贝尔奖获得得者朱棣文先生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普遍的缺少一种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一直推崇中庸之道。
中国缺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鲁迅先生早就鼓励中国人“吃螃蟹”,但现在“敢于吃螃蟹的人”还是很少。人类只有不断地向大自然进行新的挑战,向权威挑战,向极限挑战,向新的领域挑战,高科技才能真正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缺少创业者,缺少新型的企业家,缺少真正的风险投资家,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
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要想把握机会,迎接挑战,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必须远离胆小、懦弱等不良的心理素质。
勇敢是和冒险紧密相联的。要具备勇敢精神,就是善于冒险、敢于冒险、敢于博击新领域,敢于领风气之先。
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断地进取与创新。北大的一位教授曾举比尔·盖茨的例子。
当代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拥有一个开放的头脑,这也正是造就他的成功和财富的内在特质之一。能说明这一点的最好例证就是微软公司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转型。早在1993年,比尔·盖茨就以7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荣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首位。到1995年时,微软公司更是以操作系统和软件雄霸个人电脑市场。但当时比尔·盖茨几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没有及时地意识到互联网的引入将使整个信息产业和全球经济发生根本性的革命。然而由于他随时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并及时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使他改变了看法,全面调整了微软的战略。
要想了解盖茨到底是为什么一开始对警告信号视而不见并不困难。早在90年代初,当互联网络奇迹般地由个人网络摇身变而成为全球性的通信与计算机媒介之时,盖茨的微软公司增长正旺。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达到38亿美元。员工也由1990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万人。这主要是出于视窗软件的成功。
到了1993年,技术方面的消息灵通人士发现了“万维网(WWW)”,万维网可以让你在网络上轻松的显示图表和照片。尤为重要的是,你只需用带“小丁”的鼠标在某个地方轻轻一点,万维网就可以让你在网络计算机间跳来跳去。然而,在当时的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看来,万维网不过是个普通的新鲜玩艺儿罢了。
比尔·盖茨说:“我是不会说,‘现在已清晰可见万维网将在今后几年里迅速发展’之类的话了。如果当时你们问我大多数电视广告是否会在广告内容中加入万维网地址,我会放声大笑。”而且盖茨和他的经理们还有更紧迫的事情考虑。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微软公司反竞争行为的调查正在进行。微软还有一个秘密小组正在创建一个服务项目以同“美国在线”一较高低。尤为重要的是,众多的程序员们正忙于研究后来的Windows95。
微软公司对万维网所作出的公开反应一直沉默不语。直至1995年秋,万维网的猛烈发展势头给微软公司敲响了警钟:它已对微软公司造成了威胁,已有约2000万人不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沉迷于网络。更糟的是,在太阳微系统公司所开发的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的推动下,万维网作为一种新式“平台”正在崛起。这对视窗个人电脑上的霸权地位,以及整个个人电脑时代构成了挑战。
盖茨坐不住了。1995年12月他举行了一次大型活动,表明微软公司打算全面参与并赢得这场网络时代的软件大战。微软公司将生产网络浏览器、网络服务器,并对微软公司现有的程序进行网络化。从那时起,微软公司总部的每个人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有着35座建筑物的大院里,每个角落都进行着网络项目的开发工作。1996年2月份成立了专门从事网络产品开发部门的员工人数增加到了2500人,这一数字比网络公司及紧随其后的五大网络新贵的员工人数之和还要多。盖茨说;“当前,互联网络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它将带动一切。我们的软件个个都是核心产品。”
为什么盖茨这么快就醒悟了?因为盖茨对历史非常熟悉,有些市场的领导型企业,比如通用汽车、IBM之类的公司由于其高经理人员未能洞察到整个行业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而载了跟头。而且盖茨对市场情况看得很清楚:到1996年中,互联网的动力就变得极其强大,而网景成了万维网的新领地内统治者——网景至少占有游览器市场的2/3。
如果当时盖茨固执不已,那么可能真的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微软公司是否会被国际互联网置于死地?”但是盖茨没有给其他人这样的机会,他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调整了自己的思维。在数字化时代,没有什么比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更重要。而这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头脑,需要勇于进取的精神,需要广泛的知识做基础。任何墨成规的人,或固执己见没有知识眼光的人都无法成不一个永续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