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3737200000019

第19章 海水可以斗量(4)

衣着虽然属于外表的一部分,但它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理世界密切相关。当过兵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当你穿上军装,你立刻就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军人了。当一位女士为赴宴会而精心打扮时,她的心里也会真的感觉到一种甜蜜约会般的情调。

那么,同样的道理,一个经理打扮得像个经理时,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个经理,因而就能表现出经理的派头来。

你的仪表会对你自己说话,同时也会对别人说话。它可以帮助别人决定对你的看法。当然,我们应该看重一个人的内在本质而不是外表,但你也不能太天真,大家其实都是以你的外表衣着来打量你,因为第一次见面的人对你的内在并不了解,他也只能通过外表来打量你,所以,仪表是别人打量你的第一项最简便的工具,而且这种印象会继续持续下去,在许多方面影响别人以后对你的看法。

可能你会说,人可不能光看外表。是的,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但是,假如你现在要和一个你从没见过面的人签订一笔百万元的某项合同,对方的衣着以及打扮非常怪异,或者衣着破烂不堪,脸看上去像有五天都没洗,你敢不敢和他签这个合同?

所以,你的仪容修饰得越好,越得体,越容易受到别人的接受和重视。下次当你推销自己时,你应当记住:经过“包装”以后的你,会有活跃的“交投”,同时肯定能以你满意的价钱“成交”。

不服从命令才会出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将星。稍加留意,人们便不难发现,大凡那些超群的将领,都不是平庸之辈,都有自己突出的个性,都有与众不同的性格,如美军中的巴顿,英军中的蒙哥马利等等。军队的着装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纪律的要求外,还有等级的标识。但麦克阿瑟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在着装上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有一次一位军官问他的衣着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他回答说:“不服从命令才会出名。”麦克阿瑟的衣着的确和巴顿的衣着一样出名(不过,巴顿是以他的豪华而出名),在不服从命令和自负傲物方面也几乎一样。在任职西点军校校长期间,麦克阿瑟经常拿着一根马鞭在校园里走动,与这个将军的摇篮多有不和谐之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着装更是不符合规范要求。人们在照片和电影记录片中可以看到,麦克阿瑟几乎总是戴着一副太阳镜,身穿褪了色的卡其布军服,一顶发旧的便帽,玉米芯烟斗,除了衬衣领子上镶着5颗小小的金星外,再无上将的标志。麦克阿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美军将领中着装最随便的一位。后来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这身装束颇有微词:“戴着那副讨厌的太阳镜,身上穿一件衬衣,还不扣纽扣,头上是一顶带着一堆军徽的的便帽。我怎么也不明白……年纪这么大了,加上个五星上将,干吗要穿得像个19岁的少尉似的跑东跑西。”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麦克阿瑟:“麦克阿瑟是美国的一个巨人,一个体现了传奇人物的一切矛盾和对比的传奇式人物。他是善于思考的知识分子,又是威风凛凛、自负的军人;他是****者,又是民主主义者;他天生口才好,演说时感染力很强,丘吉尔式的雄辩可以鼓舞千百万人———也使大多数自由派无招架之功。”尼克松的这些评价明显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

麦克阿瑟出身将门,他的父亲曾在与西班牙人的战争中,担任入侵菲律宾的美军司令。历史和人生常常就是这样的巧合,时间仅仅过了30多年,麦克阿瑟便成为了驻菲律宾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的自负、高傲是出了名的。是个性使然,还是缺少应有的自制力?也许两方面的因素都有,也许另有其他原因。就麦克阿瑟本人来说,他的自负是有“本钱”的。在离开军界之前,虽然他在日军进攻菲律宾时,留下了“走麦城”的记录,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仅有骄人的战绩,更为自己“积攒”了自负的“资本”。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凡是他留下足迹的地方(朝鲜战场除外),他都留下了不同凡响的声誉。

麦克阿瑟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他在这个美军将军的摇篮里学习4年,刻苦用功,并表现出军事领导才能。他也成为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学员。1902年,麦克阿瑟以全优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据说,他是惟一一位以全优成绩毕业的毕业生,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麦克阿瑟担任美军第42师参谋长,晋升上校军衔。他所在的42师在欧洲战场战斗了大约4个月,因战功卓著,成为赫赫有名的部队。战斗中,身为青年军官的麦克阿瑟处处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不戴钢盔和防毒面具。因此,他在战场上中过毒气,机关枪子弹曾烧焦过他的军衣,一年当中两次负伤。在德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他所在阵地时,他在指挥部里不屑一顾,他还对部下说:“整个德国也造不出能打死麦克阿瑟的炮弹。”他的自负、他的刚愎每每在战场上、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

在和平年代,麦克阿瑟也屡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话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克阿瑟被委任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他任校长期间,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使西点军校更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并使学校的军校教育逐步走向了现代化。

1925年,麦克阿瑟被提拔为少将,是美国陆军中最年轻的将军。

1930年,50岁的麦克阿瑟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

可以说上述每一种经历都能够视为麦克阿瑟自负和刚愎的资本。如此经历,以麦克阿瑟的个性,要求他“夹着尾巴做人”,尤其在美国这样一个讲究个性、自由的国度里,恐怕是不可能的。然而,最能够说明他自负傲物性格的,还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

独来独往的思想家

20世纪人类科学界有两个现在尚无人能够超越的伟人,一个是社会科学家弗洛伊德,他为人类贡献了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另一个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提出的相对论不但为当代物理学开创了一条新路,开辟了物理学的******,而且还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重新认识。人称他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定律”。不惜,从20世纪初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以来,还没有哪位科学家的成就能够与之相比美。

有个性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用伟大、著名来形容爱因斯坦,丝毫不过分,他的科学理论高深莫测,因此对于爱因斯坦也很难全面认识,和许许多多科学家一样,在大多数人看来,爱因斯坦有许多常人不能理解或解释的怪癖。比如,这位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不修边幅,差不多人尽皆知。即便是他获得诺贝尔奖金之后,仍然不加修饰,头发蓬乱,以至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他还经常忘记带钥匙,甚至在结婚当天晚上,他带新娘回去还不得不喊房东老太太开门。移居美国后,爱因斯坦的生活境况改变了许多,但从装束上,谁也看不出他就是改变科学命运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毛线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毛,就连会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但是,这一简单的、在别人眼中甚至是可笑的生活习惯不能说明这位伟大科学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不能说明他的独立人格,更不是爱因斯坦性格孤僻的表现。有个性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的确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似乎能与他取得与众不同的伟大成就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值得让人体会的就是爱因斯坦的孤独。值得注意的是:孤独与孤僻不是一回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孤独和苦闷联系在一起。其实,对那些取得伟大成就、名扬四海的科学家来说。孤独已不再是一种个性,而是一种境界———他人难以理喻的境界。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孤独创造完美,混乱制造麻烦。”结合爱因斯坦的孤独个性以及他在科学上创造的完美,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来形容爱因斯坦再恰当不过了。

如果将孤独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来研究,那么就应该知道,哲学道德是研究人的学问,可以帮助解说人生。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因此,可以说孤独与人类紧密相伴,有人类生活,必然有孤独存在。孤独是人生的一种现象,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孤独境界的实现,常常是自我的实现。不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当经过了一场孤军奋战之后,取得成功,站在自己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的至高点时,成为惟一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孤独,因为这个至高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过程是孤独的,结果也是孤独的。尤其是科学家所从事的事业多属尖端科研,能为科学家理解已经不是易事,再找其他“有共同语言”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便决定了科学家在追求自己的科研事业时,总不免要与孤独相伴。受因斯坦的孤独,是性格上的孤独,因为他并不是离君索居者,他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说理解他的孤独一定要认识他性格上的孤独。

爱因斯坦性格孤独。即使他的孤独与外界发生冲突时,他也以沉默作出回答。他对孤独的解释是很深刻的,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都是性格孤独的人。他进一步解释说,一个有修养的人总是渴望个人生活进人客观知觉和思维世界。这好像居住在喧嚣嘈杂的大都市里的人,渴望到大自然里寻找一份宁静、清新的道理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的孤独充满了哲理性,已经上升到了超越现实和感官世界的程度。因此,爱因斯坦从未因自己性格上的孤独感到不安,因为他从心底里厌恶尘世间的欲望和纷争,只有摆脱欲望和纷争,科学家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自由。而科学家所应当进入的客观知觉世界,恰恰是无人问津的未知世界。

老死不相往来

爱因斯坦爱好音乐,献身科学,在两个领域内都有超人的天赋。如果我们从性格的角度去剖析他,就可以看出,当爱因斯坦陶醉于美妙的音乐旋律时,他实际上是在独自品尝音乐给他带来的无限愉悦和美感。而他在科学领域突破性的成就,也几乎是在没有他人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看来,他不但是物理学王国里“孤独的旅行者”,还是一位“独行侠”,“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需要我们说明的是,即使追求和固守孤独,也决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他有自己的朋友,有时也和朋友聚会。

名人可以制造,英雄不可替代

声望制造产业有能力把那些并非刻意追求声望的人,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约翰·韦恩·波比特、布莱恩·“加藤”·凯林和黑迪·弗雷斯只不过是最近出现的此类人物中三位受益者。

理查德·希克尔在他写的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和玛丽·皮克福德传记中确认:1915年至1925年间,人们已经意识到普通人是可以被“制造”成名人的,并且名人制造会获得巨大的回报。公众对声望意识的这种明显改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所以当拳击手迈克·泰森把重量级拳王伊万德·霍利菲尔德的耳朵咬下一块时,全世界都在分析这一举动所产生的效果。这种绝望的行为会增强还是降低人们对他的兴趣?他的拳击前景会更广阔吗?这场比赛和应用的手段所产生的名人效应是非常显著的:有名人出台、万众瞩目的场面造成了提高知名度的优势。

今天,名人充斥着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经济领域和我们的各种生活方式。我们制造名人就像我们制造汽车、服装和电脑一样。而且一个完整的产业已经逐步形成,而这个产业的存在,就是靠生产名人并从名人那里获利来维持的。实际上,这是一个所有的人都要依靠的产业。高知名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立个性和功能的财富,它是广泛意义上各种活动的启动装置——招徕顾客;销售电影票;发动慈善捐助;促进政治和社会事业;销售服装和健身俱乐部会员证,以及任何其它你能想到的东西。

既然声望现象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社会还不承认声望制造是一种产业,而仅仅把它看做是一个唱片、音乐会、T恤衫、电视节目等等制作人松散团体的工作?我们为什么不把声望制造也像我们对策划、营销和调研一样,作为一种事业来看待呢?答案是:高知名度的制作核心只有使声望制造产业本身保持“不露真面目”的状态,他们才能从中获益,并且他们有很多办法达到这一目的。

声望制造业有不显露自身的策略。它的产品被认定有“天才”、“超凡魅力”、“魔力”、“激情”、“威仪”、“明星气质”,而制作人则被认为是有“运气”、“本能”和善于“抓住时机”。由于声望制造的操作人故弄玄虚,在这一行业中,遮掩其复杂结构、专利及设计的言词和行为处处可见。在这个行业中,没有什么法律规定制造商必须告诉消费者什么,没有什么安全包装标准可寻,也没有真实宣传法规可依。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不是可以互换的零件,也不是任人操作的机器。这种信念阻碍了公众对声望制造业的理解。文化上的信念,比如:“天才终将获得成功”;“通向权力之路是狭窄而隐蔽的”;“天才是与生俱来的,人力无法阻止”等等,都是人们看待名人的传统观念。一位电影制片人曾经尖声叫喊:“瞧!那就是真正伟大的天才芭芭拉·史翠珊!”

声望制造业本身的性质,妨碍了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有确定界限的行业来理解。这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产业。它使用传统和非传统相混合的策略及手段,通过制造并推销高知名度来为自己开辟道路。本行业根据需要来调整制作人的班底,它非常重视对顾问和自由职业者的选择。和当今其它疏散分布的产业一样,声望制造业没有单一固定的总部。它无处不在,在纳什维尔、洛杉矾、纽约、明尼阿波利斯,甚至在雅典、佐治亚等地都有。

声望制造业不生产轻易就可以弄清楚其来龙去脉的产品,起码不是那种我们可以用传统方式辨认清楚的产品。比如说电灯泡,我们就可以用传统方式加以理解。它的作用是明确的;我们对它的需要也是明确的;它的生产和销售的来龙去脉,我们同样可以弄清楚。商业学校设有经营这类消费品及其它产品的课程,而把人当做产品来制造和推销这门课,哪一所学校也没有设立。

最后一点,事实上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进行研究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可以对那些产业的营销、价格和宣传策略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那些产业有史可寻,而声望制造业却没有成文的历史。每天有千百万人在使用声望制造业的产品,可是制作人员及操作过程却被遮掩得模糊不清。